德意志的涅槃:盟國對德國的強制改造簡史 知道主義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摘要:如果讓德國自我演化,也許直到今天,它都未必會成為高度自由發達國家。德國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政體與思想主要是地理環境推動演化的結果,正如美國歷史學者克萊頓·羅伯茨、戴維·羅伯茨等在他們合著的《英國史》中指出:“假如英國的東面和西面是無法設防的陸地疆界,那么這個國家同樣有可能形成普魯士那樣的軍國主義傳統。”這個要展開論述則說來話長,其實英國若地處中歐,還有另一種波蘭式的歷史演進路徑——中央分權有限君主制,最終被周邊強鄰瓜分。二戰后,蘇聯按照自己的模樣改造了東德。英美法占領軍對怎樣處置德國,初期各有心思,有個博弈與演化過程,不過經歷此次強制“轉基因”,德意志獲得涅槃,變成自由發達的強勁經濟引擎。


《圣經》有云:“動刀劍者死于刀劍之下”。


近現代德國在經濟、科學和思想方面巨匠如云,軍事領域同樣成就非凡,不過它也是戰敗和亡國次數最多的強國之一,先后在拿破侖戰爭和兩次世界大戰失敗后被外國占領。


二戰是德國最后一次失敗,這次英美對其實施全面改造,徹底修正了曾篤信“鐵血信條”的軍國主義德意志,使其涅槃之后變成了一個高度發達的自由民主德國。


各懷心思的四大國

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被美蘇英法四大國分區占領。盟國向世界宣布,占領德國的目的是徹底清除納粹主義、嚴懲納粹分子,確保德國未來再也不能威脅世界和平。

蘇聯接管了包括首都柏林在內的德國東部。這部分不但是帝國傳統糧倉,還有高度發達的西里西亞工業區。美國接管了巴伐利亞,這里是農業區和高山地帶。英國占領了德國北部和“歐洲工業的心臟”魯爾地區。法國占領了德國西南部的萊茵蘭-普法爾茨地區,這里擁有煤-鋼工業發達的薩爾工業區。


美英法蘇四國對德國的分區占領


1944年,美國制定了最初的占領方案:因由財政部長小亨利.摩根索主持制定,被稱為“摩根索方案”。經調整后,成為盟國共同政策。其要點是分階段實行非軍事化、非納粹化、非工業化和民主化。因為這四個詞在英語中均以字母D開頭,故簡稱4D計劃。這個試圖改造德國全民族的計劃,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賭博。

其他三國口頭上均贊同該方案,但事實上,三國政策與美國截然不同,各自都設法落實有限的、更加實際的目標,而不是試圖徹底改造德國人民。三國都希望在德國長期呆下去,此外,盡管口頭不承認,但有一點上這三國很默契:樂見德國分裂,最好永遠分裂。


被德國占領了四年的法國,對德國人毫不掩飾仇恨。他們希望德國最好回到三十年戰爭前,諸侯林立的狀態中去。蘇聯把德國看作是西方進攻蘇聯的跳板,因此德國必須成為克林姆林宮鐵腕控制下的政治和經濟衛星國。


二戰末期“摩根索計劃”對德國的肢解。重化學工業最發達的魯爾區將成為國際共管區;煤炭資源豐富的薩爾區則交給法國占領。這是早期的計劃,在后來的幾版計劃中,德國的東部邊界有所變動,而且在丘吉爾和斯大林的強烈要求下,決定不保留普魯士國。


近代德國曾兩次打破了由唐寧街精心維護的微妙的歐洲均勢,兩次大戰,將英國自維多利亞黃金歲月幾代人積蓄的財富和人力耗光。戰后工黨執政的英國,主張在懲罚之余,將德國改造成社會民主主義的和平國家。

美國占領政府工作人員的數量質量均難以勝任占領工作,美占區人口和英占區差不多,但政府工作人員最多時才1.2萬人,而英占區有大約2.6萬名政府工作人員。

蘇占區也有很多問題。在戰前很少有紅軍軍官出過國,嚴重缺乏同資本主義社會打過交道的人。斯大林還有一種“十二月黨人”恐懼癥,担心生長于窮鄉僻壤的官兵們見過資本主義國家生活的富庶和自由后,會在政治上被毒化。所以紅軍把官兵們盡可能的限制在兵營內。結果,控制軍政府的政委們不得不以德共黨員為骨干來統治蘇占區。但這些人要么長期流亡蘇聯,要么多年來一直蹲希特勒的大牢,對德國社會并不了解。


戰后在德國的各國占領軍。最上面一張是英軍;中間一張是美軍,根據占領軍當局的“禁止友善”政策,美軍士兵不得與德國平民建立親密友善的往來關系。最下面一張圖是蘇軍士兵。


英法占領政府的素質明顯高于美蘇。法國可利用數以千計的阿爾薩斯人和洛林人。他們會講德語,曾被德國統治過。許多英國高級軍官在一戰后就曾參加過對德占領,長期以來因為英德之間有牢固的貿易關系,英國還招募了大批會德語并熟悉德國的平民來充實軍管政府。


混亂不堪的非納粹化


二戰結束時,德軍土崩瓦解,不但軍隊被徹底摧毀,其國內的軍工廠、兵營等各類軍事設施都在盟軍的戰略轟炸和地面戰斗中毀滅殆盡。戰爭結束時,德國的非軍事化已成既成事實。

占領軍政府曾努力鏟除遍布全國的戰爭紀念碑之類讓德國人懷念昔日軍事榮耀的紀念物。但事實證明,戰敗后即便沒有占領軍強迫,德國人自己就將軍國主義徹底拋棄。一位研究德國文化的中國學者1993年訪德時驚訝的發現,戰后成長的兩代德國人都不怎么會唱傳統德國民歌,原來是他們“矯枉過正”,認為那些歌曲具有軍國主義色彩。


二戰末期向美軍投降的德國軍人和警察

在非納粹化問題上,各盟國自行其是,各自執行著迥然不同的非納粹化政策。

蘇聯把非納粹化看成是共產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漫長斗爭的新階段,蘇聯人及其德共盟友大刀闊斧的處理了德國社會上層人物:地主、工廠主、銀行家和商人被迅速逮捕、定罪,被處決或流放到蘇聯去強制勞動,這些富有的倒霉鬼以及他們的家屬被以非納粹化名義,作為一個階級消滅掉。

但更多的出身于工人和中產階級的納粹分子,卻有逃脫之道。他們只要愿意效忠新主子,就可逃脫懲罚。比如,為蘇聯積極充當馬前卒的東柏林第一任警察局長馬克格拉夫,就是一名在斯大林格勒被俘后投靠蘇軍的前德軍上尉。如果一個納粹分子在1946年3月31前加入一個反法西斯政黨(即德國統一社會黨),他們就會被認為在政治上恢復了名譽,可免于追究。東德政府后來還宣布,前納粹官員和德軍軍官只要不是戰犯,通通可重新獲得完全的公民權,可以從事任何職業。


保羅·馬克格拉夫(1910-1993),二戰后成為東柏林第一任警察局長


戰后東德常攻擊西德留用納粹分子,事實上東德也廣泛留用。在圖林根州,80%的醫生曾是納粹黨員。在一些關鍵領域,前納粹成員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兩個德國都不可能真正從一張白紙上重新開始。


為了迫使東德老百姓就范,1946年蘇占區政府網羅了一批寡廉鮮恥、權欲熏心的兵痞,組成一支警察部隊,最初叫邊防警察或人民警察,后來正式改稱武裝警察KVP,穿著與納粹德軍類似的制服與長靴,由前納粹將軍任指揮官。蘇聯人還招降納叛,從前蓋世太保和SD中挑選便衣和密探。蘇占區內,勞改營建立起來,某些勞改營,比如布痕瓦爾德和薩克森豪森勞改營,居然是由納粹集中營改來的,關押在里面的犯人至少有三分之一死于疾病、營養不良和虐待,盡管蘇聯和東德聲稱死的都是納粹,但不少人只是因為反對斯大林而被抓進去的。


蘇聯在東德的“非納粹化”往往側重于表面形式,比如對“普魯士軍國主義紀念物”的清除。位于柏林市中心的霍亨佐倫王朝皇宮被拆毀,菩提樹下大街洪堡大學門口的腓特烈大帝騎馬銅像也被拆掉。柏林勃蘭登堡門上的勝利女神和青銅駟馬車雕塑在二戰末期被炮火嚴重損壞,1950年被拆除。1957年東柏林市長小弗里德里希·艾伯特(魏瑪共和國總統艾伯特的兒子)提出修復勃蘭登堡門原狀,花費25萬馬克請西柏林方面重鑄勝利女神和駟馬車(鑄模當時保存在西柏林)。1958年8月1日,這組雕像重新安放在勃蘭登堡門頂上,但因蘇聯的反對,3天后就被取下,拆掉了勝利女神手中橡葉花環上的鐵十字和普魯士鷹。


法國用實用主義態度對待前納粹分子,特別是工廠主、商人和工程技術人員,只要他們向法國占領政府效勞,就不必懲罚。

英國的非納粹化政策別具一格,他們認為這主要是個法律訴訟的問題。英國的非納粹化法庭由職業法官主持,而不像其他三國那樣隨便指定政治人員負責。在對納粹罪犯的起訴和判決過程中,英國盡量遵循了德國刑法。英國有選擇的起訴重要納粹分子,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英占區的非納粹化運動所牽連的人數總計只占總人口10%,而在美占區超過30%,四個占領區中英占區人口最多(2270萬),英國只判決了22296 名納粹分子;美占區(1800萬人口)判決了169282名納粹分子;蘇占區(1700萬人口),據報道判決了18000名納粹分子——這個數字很值得懷疑;法占區(380萬人口)判決了17353名納粹分子。英國的非納粹化計劃無疑是最公正的,他們清除那些真正該受懲罚的漏網之魚干得最出色。


美占區制定了宏大的非納粹化計劃。他們向管區內18歲以上的全體德國人(1300萬)發放了一份有131道問題的的調查表,結果網住了359.6萬名納粹分子,都夠格被起訴和審判。很快,美國人痛切地發現他們整人太多了,貪多嚼不爛,按照最初的審判速度,需要8年才能審完。1946年,美占區不得不發布一系列赦免令,使案件總數逐步減少。最終,169282名納粹分子被定罪,但事實上,有錢有勢的納粹總能設法逃避,被占領軍定罪的大多是些倒霉的小蝦米。后來,這項費力不討好的工作,被移交給西德政府繼續進行。


美軍士兵把美占區小鎮克雷菲爾德的“阿道夫·希特勒大街”路牌摘下,換上“羅斯福大道”的路牌


1945年9月26日美占區政府發布法令,禁止納粹黨黨員及其外圍分子重操舊業,只能從事清掃垃圾之類的勞動,但這很不切實際,在納粹時代,數以千計的教師和數十萬公務員是為了保住飯碗而被迫加入納粹黨的。這種考慮欠周的就業歧視政策給美占區帶來巨大混亂,美國人開除了241193名納粹分子的公職,另有101000名白領納粹必須被解雇,去干體力勞動。結果,美占區80%以上的教師和50%以上的醫生被解雇后上街去清掃垃圾。30萬名公務員也都得去掃大街,但是離開了他們,整個美占區政府就要垮臺,后來當局不得不放過公務員群體。


非納粹化運動盡管總體實施混亂,但確實在戰后德國人的思想上打下了烙印,它使德國人意識到政治可以變成一場危險游戲,它使多年來有關國家是人類最高成就的說教威信掃地。誕生過眾多鼓吹國家主義、民族主義、集體主義、家長制統治的思想家、曾熱衷于形而上的宏大政治概念的德國人,從此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固有的民族性。


紐倫堡的美占區工作人員正在為一次“非納粹化”聽證會準備材料


費力不討好的非工業化


摩根索方案最初打算把德國永遠排除出現代工業國之列,美國據此發布參謀長聯席會議第1067號指令,要求有計劃地摧毀除簡單的輕工業之外的一切德國工業。美國主持制定了非工業化總體計劃,但實際上,德國的三大工業區都不在美占區,美占區以農業為主,工業很少。這就使這個政策在實際執行中,和當初設想大相徑庭。


戰后初期,柏林市民在勃蘭登堡門西邊的國會大廈廣場上種植蔬菜


此外,歐洲經濟依賴性很強,如果德國的工業被摧毀,其他國家也會遭殃,荷蘭和比利時就從未贊同過摩根索方案。美國后來認識到,在德國這樣一個現代化國家里,只須對德國工業加以改組和改制,達到防止德國軍國主義復活的目的即可。

在這個問題上,法國的態度很實際,富有邏輯性,他們不想拆卸工廠做賠償。相反,恢復生產、把產品運回法國做賠償,更符合實際。

蘇聯的非工業化政策很有特色:他們希望用最快的速度從德國那里取得賠償。成群結隊的蘇聯人來到東德,把德國一切能拆走的都拆走了。不久,蘇聯人就意識到自己的愚蠢,他們對現代化工業國的運轉缺乏了解,拆容易,但把搶來的機器再重新裝配、重新開工則很難。拆卸和運輸一片混亂,西方情報界認為,蘇聯最終頂多利用了30%的德國賠償物資。


直到1948年4月,蘇占區才完全停止拆卸活動。蘇聯大約拆卸了1300多個德國工廠,為重建蘇聯鐵路還拆了東德11800公里的鐵軌(相當于1938年德國鐵路的一半)。蘇聯人很晚才意識到,讓德國工業恢復生產并用產品做賠償更有利。復工后蘇占區工業品能被蘇聯運走的都運走了,他們留給德國的產品僅夠防止當地經濟崩潰。這種做法使東德人越來越仇恨蘇聯的統治,以致幾年后爆發東柏林事件那樣的公開造反。


1945年被盟軍空襲夷為平地的魯爾區。圖為規模巨大的克虜伯工廠


美占區政府在運作初期,就發現摧毀德國工業并不利于美國自身的長遠利益。由于西德經濟已經崩潰,蘇聯占領下的東德也未按承諾向西德輸送農產品,因此美國不得不出錢防止西德發生大規模饑荒,美國納稅人并不愿掏腰包變相替德國賠款,只得組織西德工業復產自救。

1947年美國發布參謀長聯席會議第1779號指令指出:“一個繁榮而有秩序的歐洲需要一個穩定富饒的德國經濟為其做貢獻。”此后,英美占區聯合實行非工業化政策,從全面摧毀德國工業轉為摧毀德國軍事工業和過度集中的壟斷性工業。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閹割德國工業的計劃帶來了出乎意料的、相反的結果。非工業化運動清除了西德工廠、設備和管理中陳舊和過時的東西,從而為德國迅速成為歐洲最現代化、效率最高、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國家奠定了基礎。

以法本化工托拉斯為例,這是戰前世界最大的化工企業,被占領軍強令解散,拆分為三大公司:拜耳——勒韋庫斯森公司、赫西斯特染料公司和巴登苯胺燒堿公司。戰后他們的規模都超過了頂峰時期的法本托拉斯。在1974年的世界十大化工公司的排名中,巴登苯胺燒堿公司以62億2千美元的總收入位列第一,赫西斯特名列第三(僅次于杜邦)年銷售額57億7千美元,拜耳——勒韋庫斯森公司位列第四,總收入55億1千美元。

美軍強制性押解德國市民輪流參觀集中營以及赴集中營搬運尸體,也是初期“文化與思想改造計劃”的項目之一。多數德國市民只聽說過“集中營是通過光榮的勞動改造懶惰民族和人群”的場所,具體怎么運作,是個什么狀況,大多數人在洗腦體系的屏蔽下并不知情。這種現場式教育的殘酷而駭人場景,的確讓很多德國人刷新了三觀,開始深刻自責與反省。


柳暗花明的民主化


戰后的東德,蘇軍的“鐵犁”犁過后,建立起蘇維埃宣傳機器鼓吹的“人民民主”政權,經過希特勒12年統治后的德國人對此并不陌生:給希特勒畫肖像的德國人改畫斯大林——宣傳畫中兩者大多數表情姿勢都差不多;原來隨處可見的希特勒塑像,被換成斯大林的塑像——東德成為蘇聯之外給斯大林立像最多的國家;到處懸掛的納粹黨旗幟,很多被廢物利用,紅旗中間的白底黑色納粹標記被紅染料覆蓋后,繡上鐮刀斧頭重新懸掛——戰后東德物資匱乏。


戰后東德無處不在的斯大林像


在德國西部,則將美國主導的自相矛盾的民主化政策嘲諷為民主獨裁(Demokratur)。這個詞由民主(Demokratie)和獨裁(Diktatur)二詞合并而成,道出了美國在政治上的自相矛盾之處,美國的政策制定者沉醉于空想中,以為美國推行的民主能夠很容易地輸出到中歐并奏效。

在巴登——符騰堡州,美國軍管政府積極舉辦市政廳討論會活動,以便使德國人了解民主是如何在美國小城鎮中發揮作用的。這種由美國人發起和保護的討論會上,鼓勵德國聽眾公開、坦率地批評當地官員。然而在斯圖加特一小鎮上發生的事使整個計劃一蹶不振:一個德國人走上講壇滔滔不絕地抨擊當地鎮政府。第二天,警察到他家不由分說拉他去見鎮長,鎮長立即以公開辱罵官員罪罚了他相當于25美元的款,之后該州的德國人再也不參加市政廳討論會了。


美國向德國人灌輸的民主帶有抽象和虛幻的色彩,但是對德國人來說,民主同他們所處的現實風馬牛不相及,他們看不出民主與自己的生存有什么關系。民主不能給他們帶來盤中餐、御寒衣、重建被炸毀房屋所需的磚瓦,也不能提供就業保障。德國戰敗后,民眾挨餓流浪、意志消沉,他們既無暇也無心去考慮政治,在這些人中強行實行民主反倒使他們開始有機會批評征服他們的人。他們會直截了當地問:“你們言行一致嗎?”


美軍向德國兒童分發可口可樂


1947年11月法蘭克福大學13個青年學生創辦《停頓》月刊,對德國教育制度提出批評,也間接批評了美占區政府的教育政策,并提出了自己的明確意見。為此,他們被叫到占領政府接受訓斥,并被告知刊物的內容應限于童子軍之類的青少年活動。領頭的一名20歲學生氣憤地回答:“《停頓》的80%讀者曾在德軍中服役,他們參加過戰斗,他們感興趣的是成年人的問題,而不是童子軍。”


黑森州一名高官對美國記者說,僅僅表示忠于民主是不行的,還必須準備為此而獻身。《威斯巴登快報》諷刺道:“我們曾兩次身了,第一次為威廉皇帝,第二次為元首。我們為什么不準備為民主而獻身呢?但是,謝謝你的好意,還是讓我們冒一次在床上結束我們生命的險吧,我們不想再創造什么英雄業績了。”


美占區最高長官盧修斯·克萊將軍認識到,美國強推的民主化計劃可能會導致更大的混亂。德國人只有在經濟和政治狀況良好時才會接受民主,占領政府不可能通過強制手段來改造德國人從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轉向民主,只有穩定經濟使人們有職業保障,過上體面的生活,民主才能找到生存土壤。


戰后滿目瘡痍的柏林。連長椅上的木板都被拆下來烤火


1946年春,克萊將軍寫道:德國經濟正日益惡化,這將會導致政治的不穩定,更會阻止德國民主化的進程。為了制止經濟急劇惡化,1948年2月6日,英美雙占區成立。由于缺乏經濟專家,占領政府不得不求助于德國人,成立由德國人組成的經濟管理委員會,這成為未來西德政府的雛形,其負責人就是戰后西德經濟騰飛的設計師路德維希·哈德博士。


盡管當時在歐洲駐軍很少,但美國有龐大的經濟力量足以和幾百萬紅軍爭奪歐洲控制權。馬歇爾計劃點燃了西德人經濟復興的希望。1949年3月,一份來自法蘭克福的短信刊登在《紐約先驅論壇報》上,充分表達了馬歇爾計劃全面實行后西德人的情緒:“親愛的先生,如果一個人必須有一個主人,那么最好是個富主人,而不是個窮主人。”


1948年6月24日,因西方占領區實行埃哈德教授的貨幣改革計劃(導致蘇聯手里的“占領區馬克”印鈔版作廢),蘇聯封鎖了從西方占領區前往西柏林的水陸通道。在之后的324天里,美、英、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空軍的軍用運輸機不間斷地出動了277,804架次,向西柏林運去了2,323,738噸物資,包括近100萬噸煤炭。小圖是為柏林兒童運送的瓶裝牛奶。蘇聯封鎖計劃完全失敗,不得不在1949年5月11日宣布解除對西柏林的封鎖。


信奉亞當·斯密“自由市場”理論的埃哈德堅信,德國在生產方面并不短缺,需求也很旺盛,即便出現短期短缺現象,有西方盟國為后盾,也足以應付。經濟一團糟原因在于舊的帝國馬克已經喪失貨幣基本信用。


經周密準備后,1948年6月20日,西德實行貨幣改革,并取消一切配給制和物價控制,兩個措施結合起來,很快恢復了市場的正常職能,新馬克把囤積的物資調動起來回到商店貨架上,取消供給制和物價控制使正常供求法則發揮了作用。到1949年春天,物價開始下跌,新馬克也在外匯市場上變得堅挺起來。那一年的德國工人吃的普遍比還實行價格控制的英國工人好,英國報紙大為不滿,質問“究竟是誰贏得了戰爭?!”以幣制改革為標志,德國經濟奇跡開始了。


1949年9月,基督教民主聯盟的總理候選人阿登納,以730萬對700萬的微弱選票優勢,戰勝了鼓吹工業國有化并反對馬歇爾計劃的社會民主黨候選人舒馬赫,正式就任西德第一任總理。占領軍刺刀沒能灌輸成功的西德民主化,在戰勝經濟崩潰后,戲劇性的實現了。


路德維希·埃哈德教授(上)與戰后西德的Wirtschaftswunder(經濟奇跡)


知道主義 閻濱 2015-08-23 08:55:31

[新一篇] 知道軍工行業待遇嘛?想填啥志愿

[舊一篇] 那些神奇的黑歷史 不知道毛主席當槍手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