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 簡體 傳統 |
明軍主力火炮“紅夷炮”,號稱“凈重三千斤,射程十里,每發可斃敵千人”,當時倭國和后金的大炮射程才一里(500 米)。13世紀末,中國最早發明了金屬管型射擊火器——火銃。
15世紀西班牙的“穆斯科特”火繩槍,俄羅斯的“皮夏里”火繩槍等都是當時的代表產物
在16世紀初,德國出現了依靠帶發條的鋼轉輪摩擦燧石發火的燧石槍
抬槍,大型鳥槍,帶有三角支架和旋轉裝置,長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號“九頭鳥”(以后的清湘軍還在繼續使用)。
影視劇中情景再現
畫面顯示清軍進行了“特色創新”,把機槍裝在獨輪車上,為了怕機槍被日曬雨淋,清軍還特意在車上加裝了一把油布傘。
德國毛瑟1888 后來仿制的叫“漢陽造”
江南制造局仿造的快利槍
奧地利曼利夏1888直拉式步槍
清軍在九連城使用過的格魯森37mm行營炮
清軍在平壤遺棄的格林炮
李鴻章參觀馬克沁重機槍
聶士成的清軍
圖為謝家所炮臺。
劉公島東南炮臺的德制重炮。
日本村田式步槍
最后只有少量輕型火炮的日本軍隊,并沒有使用什么超級武器去攻擊清軍的炮臺要塞群和堅固設防城市,而就是這么徒手爬上城墻的。
鐵血軍事 吃狼的火雞 2015-08-23 08:55:4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