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思:韓國國名的由來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4af8f50bt7c83fdc1aef2&690 (1).jpg

  想知道“韓國”的名字,得先知道“朝鮮”名字的由來,其中許多歷史細節和名稱都與中國有關。

 

  “韓”字和“朝”字,都有一半相同,上下面各一個“十”字,外加一個“日”字,都和太陽和時間有關,或許為“二十天”之意。

 

  “朝鮮”一詞最早出現于中國古籍《山海經海內經》,曰:“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公元前200年成書的《尚書大傳》中介紹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鮮”之地,“朝鮮”即“朝日鮮明”之意。《史記》《朝鮮列傳》引張晏云:“朝鮮有濕水、洌水、汕水,三水合為洌水,疑樂浪朝鮮取名于此也。”日本古籍《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也有把朝鮮半島稱為“韓”的記載。

 

  據分析,“朝鮮”一詞可能是檀君朝鮮首都阿斯達(Asadal/아사달)的古朝鮮語譯文。在屬于東亞語族的阿爾泰語中“Asa”意為“晨曦”(日語目前仍用此詞綴表示晨曦之意);“dal”意為“大地”或“大山”,也是新羅常見的地名。《東國輿地勝覽》記載:“國在東方,先受朝日之光鮮“,故名朝鮮。朝鮮語言有一些來自阿爾泰語系,有的由中國商周以后口音融合而來。

 

  韓國認為,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青銅器文化形成之時,在滿洲的遼寧地區和韓國的西北出現了眾多的部落,后來由檀君統一建立了古朝鮮(公元前2333年)。“這一遺產是一種自豪的源泉,它賦予了韓民族身處逆境之時堅韌不拔的力量。”

 

  十三世紀,蒙古人滅亡朝鮮,設立雙城總管府,高麗人李椿担任地方官,改名孛顏帖木兒,次子叫吾魯思不花。明朝建立后,吾魯思不花長子李成桂在抵御蒙元和紅巾軍的入侵中戰功顯赫而被高麗國王提拔。1392年,大將李成桂不肯奉國王之命發兵遼東,謀反自立為王,必須經過明朝的冊封。明太祖朱元璋取“朝日鮮明”之意,定國號為朝鮮,稱為李氏朝鮮,一直持續了500多年,“朝鮮”一詞成為國家、民族和語言的名稱至今。

 

  在朝鮮半島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國家,曾叫百濟、新羅、高句麗、高麗等,就像中國以前一樣曾用唐朝、宋朝、明朝等名稱,每個名稱的由來都是有根源的。

 

  “夷”是指除中原以外的民族。古山東話中音同“人”,意思為“一人負弓”。周人為了記述歷史,就把中原以東的眾部落稱為東夷,事實上只有一個部落自稱為“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夷”是“尸”和“人”字組合而成,有學者認為和“弓”無關。《史記》中的“東夷”,意為東邊的夷人,或東邊的弓箭手。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說“夷”字為“從大從弓”。

 

  帶有弓箭含義的“東夷”這個名字絕非浪得虛名,的確和刀兵有關。許多古文獻都記載周朝對東方的戰爭,才正式出現了“東夷”的稱謂。不同時期還出現了淮夷、南淮夷、南夷等不同稱謂,實際上反映了周王朝在不同時期對東方勁敵用不同地理方位概括的名稱。無論是周朝伐殷還是戰國時代,東夷人屢戰屢敗就向東北南部和朝鮮半島遷移。有意思的是,被當做“東夷”的韓國現在還誕生許多優秀的弓箭手,在奧運會上奪取金牌。

 

  朝鮮人也被叫做韓族。韓國學者金庠基根據《詩經·韓奕》和王符的《潛夫論》等文獻研究,在《韓徙貊移動考》中詳細描述了古韓族人的移動:第一個階段是從岐周之西向陜西韓城遷移;第二個階段從韓城移到河北固城一帶;第三個階段向朝韓半島一帶移動。他認為,朝鮮半島的韓族人和中原的韓族人可能是同源的,關系較大。

 

  “韓”在古韓語中還有表示“大”或“一”的意思。

 

  春秋戰國時期,在現在河南省內有個韓國,最后成為戰國七雄,也就是秦楚燕韓趙魏秦中的韓國。但是土地狹小,管理不周導致亡國,后來又復國。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曾提到:“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韓國”,此系關于現在韓國這一名稱的最早記錄。《三國志·魏志·東夷傳》:“韓在帶方之南,東西以海為限,南與倭接,方可四千里。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韓。”這就是“三韓”部落。“三韓”最遲在西漢時便與中國有密切交往,是在衛氏朝鮮滅亡后的混亂和北方人民的南遷中成立的。馬韓是箕子朝鮮南遷的遺民與辰國融合而成,后來逐漸成為土著居民。辰韓、弁韓也來自中國,弁韓后來臣屬辰韓。

 

  辰韓因與秦朝相似而被稱為“秦韓”,是秦朝時逃亡過來的中國人建立的。韓國《三國遺事》等古籍中記載:“《后漢書》云:辰韓耆老自言,秦之亡人來適韓國,馬韓割東界地與之,相呼為徒,有似秦語,故或名之為秦韓。”《三國志·魏書》和《后漢書·東夷列傳》都記載:“辰韓者,古之辰國也,辰韓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適韓國,馬韓割東界地與之,其名國為郡,弓為弧、賊為寇,有似秦語,故或名之秦韓、有城柵屋室,土地肥美,宜五谷,知蠶桑,作縑布,乘駕牛車。始有六國,稍分為十二國。”

 

  隋唐時期,朝鮮半島進入三國時代,之后近兩千年的時間里,金氏新羅、王氏高麗、李氏朝鮮先后統一朝鮮半島,從未以韓國為號。但“韓”仍然作為其政權的別稱,如高麗太祖王建曾聲稱“朕賴三韓山川陰佑以成大業”。元朝傅若金《送幻上人還高麗》詩:“梵宇通遼海,僧居屬弁韓。”

 

  19世紀70年代,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后,國力開始昌盛,政界人物西鄉隆盛鼓吹“征韓論”,就是以武力迫使朝鮮開國,于是用“韓”來作為朝鮮半島的簡稱的,而當時半島的國號還是“朝鮮”。1882年,《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稱“韓民”。1894年,清朝在向日本開戰的詔書中也說“拯韓民于涂炭”。中國以及當時的朝鮮人自己也在一般性的文書中把朝鮮國家簡稱為韓,如韓王、韓民等,可見韓國的“韓”字的使用是由來已久的了。

 

  韓國的國旗被稱為太極旗,是以儒教及道教的思想為基礎繪制的。自1883年(朝鮮王朝后期)開始,一直使用太極旗。當時有的人卻誤以為八卦旗的含意是朝鮮半島永遠是中國的。這面國旗的來歷還頗為曲折。

 

  1882年8月,當時李氏王朝尚沒有國旗,兩位使臣樸泳孝和金玉筠奉命赴日本談判,向清朝請求以金龍旗為旗幟。清朝覺得這是冒犯天威,因為金同清(清朝前身是后金),龍(五爪)代表天子,身為附屬國的朝鮮國王不能亂了位次。于是朝鮮用《周易》中內涵豐富、富有哲理的太極圖作為國旗圖案基礎,繪制了一面太極旗。1883年,李氏王朝正式頒布該旗為李氏王朝的國旗。

 

  甲午戰爭后,中國喪失了對朝鮮的宗主權,李氏朝鮮放棄朝鮮稱號,改國名為大韓帝國,以示自己的獨立。1897年10月,朝鮮王朝第26代君主高宗李熙繼位,在敕令中稱:“我邦本為馬韓、辰韓、弁韓三韓之地……及高麗時吞并馬韓、辰韓、弁韓,是謂統合三韓……定有天下之號曰大韓。”遂改國號為“大韓帝國”,今稱為“大韓民國”。

 

  1910年,日本吞并朝鮮半島,把當時的大韓帝國名字又改回到朝鮮,并設立了朝鮮總督府。而民族自尊心非常強烈的韓國人希望用“韓”這個字來代替“朝鮮”。朝鮮半島,韓國人也給換了個名字,叫做“大韓半島”,在上海的流亡政府則自稱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之后,1948年成立的南方資本主義政權沿用了臨時政府時期的國名,即大韓民國。北方的共產黨政權則沿用了日治時期的名稱——朝鮮,定國號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此后政治意義上的“朝鮮”僅指朝鮮半島北部。

 

  1948年,大韓民國政府成立時,決定將太極旗作為韓國國旗,并于1949年頒布了制作標準:太極旗橫豎比例為3比2;以太極為中心,四角的卦分別象征陰陽互相調和,乾卦代表天空,坤卦代表大地,坎卦是月亮和水,離卦為太陽和火,各個卦還象征著正義、富饒、生命力和智慧。白底代表神圣的國土,象征韓國人民的純潔和對和平的熱愛;整個太極圖象征宇宙天地渾成以及單一民族構成的國家,代表韓國人民永遠與宇宙協調發展的理想。

 

  筆者王錦思注意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實際控制的大陸地區,在確定朝鮮族、朝鮮語、朝鮮半島等名詞時曾全部沿用北方的稱法。在與大韓民國建交之前,一般稱其為“南朝鮮”,在建交以后,對其簡稱更換為“韓國”,而在香港以及臺灣至今依然稱北朝鮮為“北韓”。

 

  韓國名字的出現,交織著東亞社會歷史的復雜變遷,甚至血淚。

0.jpg


網載 2015-09-07 19:11:03

[新一篇] 朱大可:中國人的“幼年恐懼、青年恐懼、中年恐懼和晚年恐懼”

[舊一篇] 大韓民國流亡政府:曾“借”重慶做首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