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十一)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十一)

4.棋逢對手:羊祜陸抗兩交歡

  讀到《三國演義》的最后一回(第一百二十回),即關于羊祜和陸抗邊境交歡的故事,確是“令人氣定神閑,耳目頓易,直覺險道化為康莊,兵氣銷為日月。” (毛宗崗話)以往各回,寫兩軍對峙,盡智竭力,以決生死, 而這回卻寫羊、陸兩軍互以德相報,彼此饋酒贈藥,宛如良朋相處,真夢想不到之奇文。

  鎮東將軍陸抗奉吳主孫皓之命屯兵江口,以圖襄陽。陸抗是陸遜的次子,足智多謀,頗有乃父之風。是時,晉已火蜀,其勢已非昔比,伐晉亦非其時,故他主張保境安民為上計,乃在江口按兵不動,晉國名將羊枯奉其主之命鎮守襄陽,俟吳國內部有變,趁勢滅之;他因江口守將是陸抗,也不敢輕舉妄動。他在邊境,先以德服吳人:吳人有降而去者,皆聽之。減戍邏之卒,用以墾田八百余頃。其初到時,軍無百日之糧,及至未年,軍有十年之積,使軍民豐衣足食,甚得民心。祜在軍,常著輕裘,系寬帶,不披鎧甲,帳前侍衛者不過十余人。

  羊祜以德服人,深得人心

  一日,部將入帳稟祜說:“哨馬來報,吳兵皆懈怠,可乘其無備而襲之,必獲大勝。”祜笑說:“汝眾人小覷陸抗耶?此人足智多謀,日前吳主命之攻拔西陵,斬了步闡及其將士數十人,吾救之不及。此人為將,我等只可自守,候其內有變,方可圖取。若不審時勢而輕進,此取敗之道也。”一日,羊祜引諸將打獵,正值陸抗亦出獵。羊祜下令:“我軍不許過界。”諸將得令,止于晉地打圍,不犯吳境。陸抗望見,嘆說:“羊將軍有紀律,不可犯也。”日晚各退。祜歸至軍中,察問所得禽獸,被吳人先射傷者皆送還。吳人皆悅,來報陸抗,抗召來人入,問道:“汝主帥能飲否?”來人答說:“必得佳釀,則飲之。”抗笑說:“吾有斗酒,藏之久矣。今付汝持去,拜上都督:此酒陸某親釀自飲者,特奉一勺,以表昨日出獵之情。”來人回見羊祜,以抗所問并奉酒事,一一陳告。祜笑說,“彼亦知吾能飲乎?”遂命開壺取飲。部將陳元說:“其中恐有奸詐,都督且宜慢飲。”祜笑說:“抗非毒人者也,不必疑慮。”竟傾壺飲之。自是使人通問,常相往來。一日,抗遣人候祜。祜問:“陸將軍安否?”來人說:“主帥臥病數日未出。”祜說:“料彼之病,與我相同,吾已合成熟藥在此,可送與服之。”來人持藥回見抗。

  眾將說:“羊祜乃是吾敵也,此藥必非良藥。”抗說:“豈有酖人羊叔子者哉!汝眾人勿疑。”遂服之。次日病愈,眾將皆拜賀。抗說:“彼專以德,我專以暴,是彼將不戰而服我也。今宜各保疆界而已,無求細利。”

  善用兵者不輕言戰

  上述故事,基本上符合史實,詳見《三國志·吳書·陸抗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羊祜、陸抗都是儒將,他倆都足智多謀,彼此都互相敬畏,故在邊境對峙時都不敢輕舉妄動。羊祜曾領教過陸抗的厲害,因此部將來報“吳兵懈怠”,建議“乘其無備而擊之”時,羊祜不同意。陸抗是名將,豈 有保衛邊疆而讓士卒“懈怠”,顯然是誘敵之計。羊祜也是名將,當然不會中陸抗之計。所以他告誡說:“此人為將,我等只可自守,候其內有變,方可圖取。若不審時勢而輕進,此取敗之道也。”凡是善于用兵的,不輕易言戰,不打無把握之仗,總是伺機有可勝始戰,羊祜如此,陸抗也如此。當時蜀國已亡,只剩下吳國,且已國窮民困,不可能向北進軍,故陸抗按兵不動,以保境安民。而羊祜施德于吳民,與陸抗在邊境交歡,是有其深謀遠見的,是服從于其戰略目的,并非是為使彼此相安無事而已。三國鼎立近半個世紀,為什么誰也不能征服誰?其中一個最重的原因是:民心歸附,將士效命。所以,曹操、曹丕不能東下江東西取西川,劉庸,人民困苦,將士想效命也無從用其力。

  得民者昌,失民者亡

  羊祜是晉國著名的軍事家,他是懂得總結這些歷史經驗教訓的,深知“得人心者昌,夫人心者亡”這個真理的。故他鎮守襄陽后,一方面加強屯田,使軍民豐衣足食,取得軍民的支持;一方面施德于吳民,送藥于吳將以結其心,這其實是為瓦解吳國民心將心,也就是“攻心”之戰,是其征服吳國最高明的戰略思想。陸抗也深知羊祜用心,故說:“彼專以德,我專以暴,是彼將不戰而服我也。”這是陸抗憂國之言。羊祜施德于吳民,而吳主孫皓對吳民暴虐日甚,其后來被晉所滅是意料中事。羊祜雖因病逝不及伐吳,但其施德于吳人的戰略思想,為其推薦的杜豫所繼承,因而使吳人紛紛不戰而降。

  由此可見,要取得戰爭的勝利,首先要爭人心的支持,其次不求僥幸取勝,不打無把握之仗。這不僅是取得戰爭勝利的決定因素,也是取得其他事業成功的決定因素。 

三、伺 機

  孫子說:“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子兵法·計篇》)又說:“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戰之可勝。” (《孫子兵法·形篇》)《三國演義》的重大戰役都體現了這些戰略思想。 由于戰爭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善于用兵的將帥都表現得十分慎重,不輕言戰,能勝始戰。凡勝者都是先立于不敗之地,然后伺機以殲敵人。

  《三國演義》描繪的最大戰役有五,即官渡、赤壁、彝陵三次戰役和魏滅蜀、晉平吳兩次戰役,這五大戰役決定了三國的興亡和晉的一統天下。官渡之戰,是曹操、袁紹爭霸之戰,最后操勝袁敗,統一了北方。赤壁之戰,劉備、孫權聯盟打敗曹操,三分鼎足之勢形成,彝陵之戰,吳勝蜀敗,蜀國從其強盛的巔峰開始跌落下來,最后被魏所滅。這時,晉已代魏,剩下的吳國已勢孤力窮,逃避不了其滅亡的命運。由于五大戰役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認真探討其勝敗之由,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這五大戰役總的共同之點,其勝者都是善于伺機出擊。曹、袁在官渡初戰,各有勝負,雙方都在慎重考慮如何擊敗對方,都不敢輕舉妄動。曹操堅守兩月,糧盡擬撤退,因聽荀彧之策便堅守待變,及悉袁軍虛實,乃夜燒烏巢糧,袁軍無糧大亂,曹軍乘機總攻,大破袁軍。赤壁之戰,周瑜在孔明參謀之下,為準備火攻采取了種種計謀和措施,當萬事皆備又得東風,便火燒赤壁,大破曹操。彝陵之戰,陸遜先是戰略退卻,后堅守伺機殲敵,劉備一屯軍千林陰密之處,立即發動火攻,燒得蜀軍幾乎全軍履滅。鄧艾偷渡陰平,表面看來雖說是“造最險之謀,經最險之地”,其實是“造最安全之謀,經最安全之地。”這是一大好戰機,故鄧艾抓住不放,縱使翻山越嶺,歷盡艱險,也毫不退卻,終于渡過陰平直搗成都。晉征吳之戰,曾幾經反復:羊祜曾要求伐吳,晉帝司馬炎以時機未成熟而不采納;后杜預代羊祜任都督,上表陳述吳可伐之利,指出戰機不可失,司馬炎聽杜預之策,終于一舉平吳。

  從負者失敗的原因看,曹操赤壁之敗,劉備彝陵之失,都主要由于驕傲自滿:曹操統一了北方又破馬超,志滿意得,對劉備、孫權的力量估計不足,劉備則看不起敵方年青統帥陸遜,致掉以輕心。驕兵必敗,信然。袁紹官渡被破,是因其好謀無斷,疑其所不當疑,決其所不當決。蜀亡,主要是劉禪昏庸無能。吳滅,則由于孫皓暴虐之故。

  五大戰役其策略戰術有同也有異。盲操燒烏巢和鄧艾偷渡陰平,都是偷襲,但操在夜間,偽裝敵軍,以急行軍當夜到達烏巢,使敵人不及防備;鄧艾卻是斬荊披棘行軍七百里,夜以繼日達二十余日,卻是行于無人之地,一暗渡陰平,兵則如重霄而降,使敵人措手不及。官渡、赤壁、彝陵三大戰役,同是用火攻,官渡是在陸地燒糧,赤壁是在江上燒船,彝陵是在林間燒營,晉平吳之戰,則軍事、政治并用,使敵國軍心人心瓦解,紛紛不戰而降。五大戰役,勝者當其發起反攻宛如獅子搏兔都用全力,既猛且速,使敵軍全線崩潰,兵敗如山倒,狼狽不堪:袁紹七十余萬大軍只剩下八百余騎逃回河北,曹操出盡“三笑洋相”、九死一生才脫身北歸,劉備只以身免逃歸白帝城,劉禪、孫皓先后輿櫬出降。

  下面對五大戰役做具體的評述。 

1.堅守待變:曾操破袁紹

  在官渡決戰前夕,雙方謀士都對彼此有利、不利因素進行分析,以確定自己的戰略方針。謀士沮授對袁紹獻計說:“我軍雖眾,而勇猛不及彼軍,彼軍雖精,而糧草不及我軍。彼軍無糧,利在急戰;我軍有糧,宜且堅守。

  若能曠以日月,則彼軍不戰自敗矣!”智者所見皆同,謀士荀攸向曹操出謀說,“紹軍雖多,不足懼也。我軍俱精銳之士,無不以一當十。但利在急戰。

  若遷延日月,糧草不敷,事可優矣。”對待這正確的決策,袁紹和曹操的態度卻截然相反。袁紹聽沮授的計謀后,卻認為是慢其軍心,將沮授鎖禁軍中;曹操聽茍攸的計策后說,“此言正合我意。”

  抓住戰機,使劣勢變優勢

  袁紹和曹操都想速戰速決,但戰爭是千變萬化的,不能都如人愿,兩軍經過較量,各有小勝負,彼此都不能急戰取勝;從急戰變成戰略堅持。但這一形勢對袁紹有利而對曹操不利。經過一月相持,曹操兵少糧缺,士率疲乏,且豫州各郡受袁紹的招降,官員多有叛變,后方很不安定;而袁紹的兵多糧足,后方穩固,如果袁紹能抓住戰機,是可以打敗曹操的。可是,好謀無斷的袁紹計不及此。而曹操卻能抓住戰機,使劣勢變成優勢,終于大破袁軍。

  曹操原來的決策也是錯誤的。他因兵疲糧缺,意欲棄官渡退回許昌,遲疑不決,乃作書遣人赴許昌問荀彧。彧回書指出他退回許昌的錯誤,提出了“伺機待敵變”的正確決策說:“承尊命,使決進退之疑。愚以袁紹悉眾聚 于官渡,欲與明公決勝負,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制,必為所乘,是天下之大機。紹軍雖眾,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濟!今軍實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也。公今畫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進,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斷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曹操得書大喜,令將士效力死守,如果曹操不用荀彧之策而退回許昌,袁紹乘勢追擊必打敗曹操。后來曹操也承認沒有荀彧之謀必敗無疑。荀彧雖糾正了曹操退兵固許昌的錯誤,但如何

  “用奇”仍要靠曹操獨出心裁,且“情見勢竭,必將有變”,不只是對袁軍方面如此,曹軍方面又何嘗不如此,問題是誰能看出對方之“變”,及時抓住戰機,出奇制勝。曹操因軍糧告竭,急發使賚書往許昌催糧,不料被袁紹謀士許攸截獲,許攸便來見袁紹獻計說:“曹操屯軍官渡,與我相持已久,許昌必空虛;若分一軍星夜掩襲許昌,則許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糧草已盡,正可乘此機會,兩路擊之。”曹操方面出現的“變”已明顯,許攸之計不失為“奇”,但袁紹既看不到其“變”,也不用許攸之“奇”,反認為”曹操詭計極多,此書乃誘敵之計也。”因而失去了大好戰機。后許攸因被袁紹所迫而投曹操,并獻計說:“袁紹軍糧輜重,盡積烏巢,今撥淳于瓊守把,瓊嗜酒無備。公可選精兵詐稱袁將蔣奇領兵到彼護糧,乘間燒其糧草輜重,則紹軍不三日將自亂矣。”許攸提供的袁軍虛實,曹操按照荀彧所說的:“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斷不可失。”及時抓住袁軍之“變”,用許攸之“奇”,當機立斷,親往燒烏巢糧。這一消息傳開,袁軍 軍心動搖,曹軍乘勢出擊,大敗袁軍,殲敵八萬余人。袁紹幅巾單衣,引八百余騎逃回河北。這次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 

2.萬事皆備:周瑜燒赤壁

  曹操統一北方后,就著手準備南征。他的戰略計劃是,首先占據荊州,向東順流而下,從側面打擊東吳,再西向奪取富饒的益州,以統一天下。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七月,曹操親自率領大軍南下,襲擊荊州。據《三國志·魏書·賈翊傳》記載:劉琮以荊州降操后,謀士賈翊向曹操建議,利用荊州的豐富資源,休養軍民,鞏固新占地區,則可不興師勞眾迫使東吳投降。曹操固輕易取得荊州,得降軍八萬余人,兵力增至二十多萬,產生了驕傲輕敵思想,沒有采納賈詡的建議。曹操決定乘勝進兵江東,送一檄文給孫權說,“今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將軍會獵于江夏”進行恐嚇,以迫使孫權不戰而降。

  驕兵輕敵必敗

  在敵人的強大聲勢下,東吳內部是戰是和意見不一,有的主張抗戰,有的主張投降。主張投降的是因只從表面上看見曹軍的強大,周瑜卻從本質上看到曹軍外強中干的弱點。他向孫權指出曹操此來多犯兵家之忌說:“北土未平,馬騰、韓遂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軍不熟水戰,操舍鞍馬仗舟楫,與東吳爭衡,二忌也,又時值隆冬盛寒,馬無藁草,三忌也,驅中國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周瑜在孔明的啟迪下,還針對孫權因操軍號稱百萬而心疑驚,指出;“彼將中國之兵,不過十五、六萬,且己久疲;所得袁氏之眾,亦七八萬耳,尚多懷疑未服。夫以久病之卒。狐疑之眾,其數雖多,不足畏也。瑜得五萬兵,自足破之。”周瑜的正確的敵情分析和戰略決策,終于堅定了孫權抗擊曹操的決心。

  有了正確的戰略決策,還要有正確戰術措施,才可戰勝敵人,在孔明的協助下,周瑜使盡了種種計謀,做了周密的部署:而在戰勝敵人的條件未具備以前,決不輕易出戰。周瑜先是通過“蔣干偷書”,使曹操斬了其水軍都督蔡瑁、張允;接著用黃蓋的苦肉計和闞澤獻假降書騙了曹操;同時利用蔡中、蔡和的假投降,將計就計使他兩人為之傳遞假情報,使曹操不斷上當。

  為了能把敵船一起燒光,又使龐統獻了連環計。

  火燒赤壁,大破曹軍

  這時,“萬事皆備,只欠東風”。東風一起,周瑜大軍立即出動,首先是黃蓋二十只船駛向曹軍水寨,是時東風大作,船快如飛。操知是黃蓋船只,笑說:“公覆來降,此天助我也!”詎料前船忽然發火,火趁風威,風助火勢,煙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急如箭發,撞入水寨,曹操寨中船只一時盡著:

  又被鐵環鎖住,無處逃避。隔江炮響,四下火船齊到,但見三江面上,火逐風飛,一派通紅,漫天徹地。操軍燒死淹死的無數,余下的冒煙突火,四散奔逃。曹操被眾將救下般,倉惶率殘部由陸路經華容向江陵撤退,孫、劉聯軍水陸并進,一直追擊到南郡。從此,三國鼎立之勢開始形成。

  初,曹操以泰山壓頂之勢直下江南,但周瑜等不為曹軍一時強大所嚇倒,做出了正確的形勢分析和戰略決策,且善于抓住有利戰機,當萬事皆備,東風一起時,火燒赤壁,乘勢勇猛出擊,大破曹軍,贏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 

3.伺機出擊:陸遜敗劉備

  在歷史上,彝陵之戰,陸遜確是打得很漂亮。開始,劉備屢戰屢勝,銳氣甚盛,陸遜便避其銳氣,大膽進行戰略退卻,撤出高山地帶,把難以展開兵力的五、六百里的崇山峻嶺讓給了蜀軍。當陸遜占據有利于己、不利于敵的夷道和猇亭一線后,轉入戰略防御,阻止蜀軍前進。劉備求戰不得,因天氣炎熱,乃把諸寨皆移于林陰密之處。于是陸遜立即進行戰略反擊,用一把火兒幾乎把蜀軍燒光。《三國演義》對這次戰役有很生動的、形象的描寫。

  驕兵輕敵者必敗

  章武元年秋八月,劉備興師伐吳,連勝十余陣,東吳上下震驚。孫權乃拜陸遜為大都督,令其出師迎敵。虢亭守將韓當、周泰知道大驚說:“主上如何以一書生總兵耶?”比及遜至,眾皆不眼。周泰說:“目今安東將軍孫桓,乃主上之侄,現困于彝陵城中,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請都督早施良策,救出孫桓,以安主上之心。”陸遜拒絕了這種分散兵力的做法,說:“我素知安東將軍深得軍心,必能堅守,不必救之。待我破蜀后,彼自出矣。”眾皆暗笑而退。陸遜傳下號令,教眾將各處關防,守把隘口,不許輕動。

  這時,劉備自虢亭布列軍馬,直至川口,接連七百里,前后四十營寨,這種處處結營的部署,不可能集中兵力以求速決。特別是劉備因勝利沖昏了頭腦,對青年儒將陸遜毫不放在眼里馬良提醒他說:“陸遜之才,不亞周郎,未可輕敵。”劉備輕蔑他說:“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遂率領前軍,攻打諸關津隘口。

  一把火燒平蜀營

  韓當想出戰,陸遜制止說:“劉備率兵東下,連勝十余陣,銳氣正盛;今只乘高守險,不可輕出,出則不利。但宜獎勵將士,廣布守御之策,以觀其變。今彼馳騁于平原曠野之間,正自得志,我堅守不出,彼求戰不得,必移屯山林樹木間,吾當以奇計勝之。”兩軍從正月到六月相持不決。陸遜堅持不出,破壞了劉備急于求勝的計劃,且迫使劉備隨著自己的指揮棒行軍,這時,江南六月,天氣炎熱,蜀軍屯于赤火之中取水不便,劉務遂令各營,皆移于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澗,待過夏到秋,并力進兵。

  知蜀軍移營就涼后,陸遜大喜,立即部署戰略反攻。他先派一部分兵力進行試探性進攻,弄清了蜀軍的虛實,便命令士兵在夜間各執一把茅草,順風放火燒蜀寨,蜀軍大亂,四十座蜀軍營寨迅波攻破,蜀軍大部死傷和潰散。

  吳軍遮天蓋地追擊,劉備令各軍士盡脫袍鎧,塞道而焚,以阻追兵,才能逃人白帝城。 

4.趁敵不備:鄧艾搗成都

  姜維扼守劍閣,鐘會受阻不能前進,正議退兵。鄧艾探知陰平無兵把守,路途雖險,卻是最安全之地,乃向鐘會獻計:“可引一軍從陰平小路出漢中德陽亭,用奇兵徑取成都,姜維必撤兵來救,將軍乘虛就取劍閣可獲全功。”

  這是“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的一條妙計,也是個大好戰機。鐘會聽了鄧艾的計之后虛應之說:”將軍此計甚妙!可即引兵去,吾在此等候捷音!”話雖如此說,心里卻笑其不智。他背后對人說:

  “陰平小路,皆高山峻嶺,若蜀以百余人守其險要,斷其歸路,則鄧艾之兵皆餓死矣。”鄧艾回到本寨,即聚眾將于帳下問道:

  “我今欲乘虛往取成都,與汝等立功名于不朽,汝等肯從乎?”諸將應說:“愿遵軍令,萬死不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鄧艾乃先令子忠引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各執斧鑿器具,凡遇峻危之處,鑿山開路,搭造橋閣,以便軍行。艾選兵三萬,各帶干糧繩索進發。是年十月自陰平進兵,至于巔嶺峻谷之中,凡二十余日,行七百余里,皆是無人之地。魏兵沿途下了數寨,只剩下二千人馬。前至一嶺,名摩天嶺,馬不堪行,艾步行上嶺,正見鄧忠與開路壯士盡皆哭泣。艾問其故。忠告說:“此嶺西皆是峻壁巔崖,不能開鑿,虛費前勞,因此哭泣。”艾說:“吾軍至此,行了七百余里,過此便是江油,豈可復退?”乃喚諸軍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與汝等來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貴共之。”眾皆應說:“愿從將軍之命。”艾令先將軍器攆將下去。艾取氈自裹其身,先滾下去。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登。至江油,蜀守將馬邈降。艾自驅兵至涪城。城內官吏軍民疑從天降,盡皆投降。蜀衛將軍諸葛瞻在綿竹列陣待艾。艾遣子鄧忠與師纂出戰不利,并退還,說:“賊未可勝。”艾怒說:“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乃揮師奮戰,大破之,諸葛瞻與子尚皆戰死。艾進軍成都。劉禪遣使請降,遂滅蜀。

  乘虛而入,勢如破竹

  鄧艾得行其計,并非姜維無謀,而是后主愚庸所致。當魏軍人侵時,姜維曾向后主建議派兵扼守陰平,而后主竟信黃皓之言置之不理。如果派兵守其險要,即如鐘會所料:“鄧艾之兵皆餓死矣。”鄧艾這次渡陰平,確是”

  造最險之謀,經最險之地,犯最險之患,成最險之功。”雖經最險之地,因無人把守,實是行最安全之地,正所謂“乘虛而入,勢如破竹”。然鄧艾敢于行險也因時、因人不同:若孔明在,鄧艾決不敢冒此險;他敢于冒險,是因欺后主愚庸,不會于此設防之故。 

5.不失戰機:杜預平東吳

  晉主司馬炎密有滅吳之計,因朝議多不同意,故猶豫不決。都督羊祜鎮守襄陽時,因陸杭反戰彼撤職,又見孫皓夫德,認為有可乘之機,乃上表請伐吳,大臣賈充、荀勖、馮紞三人力言不可,炎因此不批準。羊祜病危,薦杜預以代,晉主拜杜預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事。

  把握戰機,及時出擊  

  這時吳國大將丁奉、陸遜已死,吳主孫皓暴虐,國政日壞, 人心厭棄, 杜預便上表請伐吳。表略說:

  凡事當以利害相較。度此舉之利,十有八九,而其害止于無功耳。自秋以來,討賊之形頗露;今若中止,孫皓恐怖,徒都武昌,完修江南諸城,遷其居民,城不可攻,野無所掠,則明年之計亦不及矣。

  時晉主與張華圍棋,晉主覽表畢,征求張華意見,華突然而起,推卻棋枰,斂手奏說:“陛下圣武,國富民強:吳主淫虐,民優國敝。今若討之,可不勞而定。愿勿以為疑。”晉主乃許。

  杜預因勢破東吳

  杜預乃陳兵江陵,令牙將周旨等率奇兵泛船夜渡,以襲樂鄉,多張旗幟,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奪敵心,遂獲吳都督孫歆。既得江陵,于是沅、湘一帶,直抵廣州諸郡,守令皆望風而降。預令人持節安撫,秋毫無犯。進軍武昌,武昌亦降。杜預軍威大振,遂大會諸將,共議取建業之策。胡奮說:

  “百年之寇,未可盡服。方今春水泛漲,難以久住。可俟來春,更為大舉。” 預說,“昔樂毅濟西一戰而并強齊;今兵威大振,如破竹之勢,數節之后,皆迎刃而解,無復有著手處也。”遂馳檄約會諸將,一齊出兵,水陸并進,所過城邑,吳人望旗而降,遂平孫皓。晉終于一統天下。

  羊祜與杜預曾前后上表要求伐吳,其根據都是認為東吳有可破之勢,而所謂勢者,乘勢也。因這時吳主孫皓淫虐,眾叛親離,國弱民窮,故主張乘勢取之。而反對的,大部鑒于過去曹魏南征屢戰屢敗的教訓,故認為“百年之寇,未可盡服。”其實,吳國是時已非昔比,孫皓與孫權也愚賢不同。孫權能舉賢任能,故人心歸附,上下一心,使長江成為不可逾越的天塹,而孫皓殘殺賢能,寵信小人,人心已離,無人為之扼守長江,天塹已變通途。對東吳,主張伐和不伐,主要是因審時度勢不同,杜預深懂“因勢而破之”的兵法之理,故能為平吳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2022-12-08 19:04:40

[新一篇] 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十)

[舊一篇] 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十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