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岳:人類的沒落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內容簡介 · · · · · ·

《人類的沒落》內容簡介:人類文明目下遭遇嚴重考驗,災禍頻發,環境污染,資源告急,人類在自然面前顯得不堪一擊,困惑、恐懼、驚疑,不免反思,這究竟是文明演進的正常波折,還是源于我們對內在規律懵懂不明?作者一心謀求拆解東方思想史與西方哲學史所遺留下來的最根本的疑難問題,研究人類本性的終極源頭和人類命運的終極歸宿。在《物演通論》一書中。作者提出“遞弱代償衍存原理”,揭示人的存在、人的精神和人的社會這三大系統的根本規律,而這冊《人類的沒落》,抽取了作者幾篇別致文章,或與忠實讀者呼應,或獨立論述人體保健之本,或簡述哲學史綱要,既可較為輕松地窺見作者的系統觀點。又能避開其艱澀煩難的哲學論證。

全書的要旨,惟在對人類現行的“進步論”與“發展觀”提出質疑,并為人類社會的系統性危機、災難化前景及其加速度趨勢敲響警鐘。

至于作者邏輯建構的下一期文明藍圖,是否合理?是否可行?是否真正有利于人類持續生存?作者本人似乎并不自信,尚需讀者再行琢磨。

這就是《人類的沒落》的意趣所在:請你加入一局被規約于“人文危存法則”之下的終極·眭思想博弈。

關于《人類的沒落》一書,題材敏感,沒有紙質書,不過,網上能找到電子版,兩年前就開始看了,結果一直沒看完……可能個人作為弱小的個體,并沒有那么擔心人類未來的事情,不過,最近雅興大發,整體閱讀了一下,十分震撼于其中顛覆性的觀念、大開的腦洞、以及令人深思的社會現實。

這本書觀念太顛覆,并且全書旨在質疑當前社會的進步論和發展觀,人類的科技進步是否能解決當前人類所面臨的各種生存問題?作者王東岳給了一個極其悲觀的態度。

人類的文明引發巨大的危機

從人類學會用火開始,為了收獲一點點自己播種的糧食,不惜大面積燒毀林地,從此,他們的自然的破壞力一發不可收拾。

從燃燒木材、到煤炭與蒸汽機、石油與內燃機,再至核裂變、核聚變動力,人類對能源的需求遞增,而如水、森林、土地、凈空氣等資源都在逐步枯竭。

并且,這一系列問題并不是存粹用經濟就能考量和解決的,而是作為整體的人類的生存處境收到嚴重威脅的問題。

人類這種動物進入“親緣氏族社會”時,開始出現了同物種間相殘的現象,這在其他物種間是極其罕見的。

莫里斯曾在《裸猿》一書中說:

“動物的內部爭斗總是有限的、受到控制的。越是兇猛的動物,越是擁有致命捕獵手段的動物,在內部爭斗時就越有自制力,越不會置同類于死地。這才是真正的‘叢林法則’。

人類的“文明法則”相較之動物間的“叢林法則”,可是變得更兇殘了。

“叢林法則”被自然選擇的天條所規范,其目標是為了生存;而“文明法則”被貪婪險惡的意志所驅策,其目標是為了死滅。

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調用,加上人類物種內部的不穩定因素,構成了整個人類生存結構的系統性危機。

人類文明的進化程度越高,他們的生存危機反而更嚴重了。

這些危機主要包括:環境污染、資源耗竭、氣候異常、生態破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問題。

尤其是:核武器、生化武器、太空武器、激光武器、電磁波武器、基因武器。都是人類作死的手段。

駛向深淵的列車,沒有退路

按王東岳老師“遞弱代償”的解釋,發展就是衰變、創新就是代償、分化就是弱化、弱化就是殘化。殘化演運的終極歸宿就是在某個最繁華的文明結構的臨界點上寂滅失存。

阻止趨勢是不可能的,唯有的做法是減緩。

地球史前曾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當前,第六次大滅絕正在進行中,可悲的是,這次一次,“人類”是罪魁禍首,他們是唯一自取滅亡的物種。

解決的辦法盡然是…

總得來說,減緩這個趨勢,只有改造社會結構、抑制智能的發揮,才有用。

說白點,就是:

— 取締國家,或國家消亡

為什么這么說?

作者說,國家”歷來是人類抱團攫利的最高組織形式,也是人類之自私、貪婪、殘暴和愚蠢等劣根性的最高表現形式。

這件事難以執行,但若是認定做不到,后面其他任何舉措都無效。

再到后面具體的操作層面,同樣難以想象:

— 建立普世的非人格化政府,實行“普議制”全面自治制度。

— 取消私有制,福利人均化。

— 修正“智慧”含義、反對科學教。

— 減少人口數量。

作者一一詳細分析了每一項的實行可行性以及難度…說到底,結果非常悲觀。

試問,誰愿意回退到農業社會、甚至原始社會,過最原始的生活呢?況且這是對整個人類的要求。

后話:趨勢難以避免,悲觀的的基調由此定下,唯一的解決方案盡然是抑制發展,提倡倒退。作為個體,操人類的心未免多慮,反正這是哲學家做的事情,而我們只好祈禱,慘烈的未來不來這么快,起碼不在我們這一代,我們兒孫的幾代發生….僅此而已。

而王東岳老師所提出的救世方案,也許也只有整個人類社會生物駛向懸崖邊的前一秒,才可能有人想起這么一套看似不可能的確也幾乎不可能的救市理論。

對了,書中還提到一個極為震撼的觀點,關于人生的意義:

人生原無意義,“意義”無非來自四個方面。

1,社會功利的需要:即主流文化的欺蒙與暗示;

2,自我功利的需要:即名利場上的激勵與糾纏;

3,癲狂弄智的需要:即虛妄自命的優越與雅趣;

4,自然弱存的需要:即代償求存的規定與虛擬。

思來想去,人生無意義也罷,坦然之。

這么犀利的書沒人評,隨便摘兩段吧。

”時至今日,王爾德的一句名言已成為人類命運的咒語:“愛國主義是一種邪惡的美德”。因為,“國家”歷來是人類抱團攫利的最高組織形式,也是人類之自私、貪婪、殘暴和愚蠢等劣根性的最高表現形式,或者換一個更概括的說法,是截至目前的一切晚級社會之病害和文明人間之罪戾的溫床與載體。此外,它還是人類集團化競爭的制高點,就像高考是中小學應試教育制度的關鍵點一樣,故而可以再加一句評語:國家乃萬惡之首。(此說的側重點在于外向,即在于國家之間的競爭或國際紛爭對人類文明社會的惡性牽制;但并不排斥馬克思式的內向批判,即國家對內也是階級壓迫的罪惡工具和人際紛爭的濁臭舞臺。“

”變教育方針和方式。[批判當前教育的科學主義、邏輯主義和知識主義等不良傾向,更要批判它對兒童的生活、身體以及社會人格的損害和扭曲。不愛讀書是好事,也是人類更普遍的素性,試問誰見過作為人類先祖的任一動物讀書來著?重新探討未來的德(自主型法制意識)、智(自制性守拙修養)、體(自然態原生健身)、美(自娛式審美創意)的教育方針新內涵,其中,“德”應指向“對全人類生存的終極關懷”,“智”應指向“為緩解人文危機的自覺轉型”,“體”和“美”則是未來文化生活的重心與中軸,而它的基本導向是返璞歸真和悠游歡樂的。批判“棟梁之材”和“獻身社會”的非人化教育目的,拋棄“統一刻板、外部強加、優選應試、拔苗助長”的虐待狂教育體制,強調人各有志,天性不同,確立“每個人都是天才的孤本”之自信與自愛,著重落實教育制度的自由化、興趣化以及無定向、全選修的自學輔導體系,使之既有利于適應不可避免的社會分化前景,又有利于創建詩意和審美的嫻雅生活方式。“

作者以“懶螞蟻”的心態,從若干視角冷眼旁觀全人類的系統性危機。雖然試圖給出了人類自我救贖的方案,隨之又全然否定了方案的可行性,進而將人類的命運和結局帶入了宿命論和決定論的輪回之中,令人唏噓不止。作者通過遞弱代償學說,將宇宙萬千物態納入同一自然邏輯之中,在流變的世界之中,各類物態逐層遞弱、逐層代償,越是高級、越為脆弱,人類的沒落也早已被規定其中。

加速人類沒落的動因正是人類引以為豪的文明,文明是人類的災難,它讓人類信心爆棚,自以為可以觸及真理、改變世界。曾經我們只能看到400納米至700納米長的光波,我們只能聽到16赫茲至20000赫茲的振動,我們只能喜惡被生存結構先驗規定了的味道,以及我們的所聞所觸,都是這宇宙中極其微小且被扭曲了的信息。因為我們感應的局限性和主觀性,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感知之外的存在到底是怎樣、甚至有沒有。

隨著人類的文明進步和野心增長,我們感應到了更多的信息,也扭曲了更多信息。人們不斷的否定歷史、塑造未來:哲學家們集體重傷了神學,而后科學家們集體攻陷了哲學。這一切都是我們的感應不斷增長所致、是我們的信息和知識不斷增長所致。而科學是什么,是能被證偽的分科知識,這已經注定了科學時代的命運,那就是隨著更多的信息感應,科學也將更快的被證偽,直至方生方死的時代。

方生方死的時代,終將擊垮科學,正如科學之于哲學、哲學之于神學一樣,只是更為徹底和冷峻。在那樣一個可能的后科學時代,我們的意志又將指向何方?也許打斷感應的進程,可以讓我們放慢自取滅亡腳步,那么保持感應分離的狀態,掌握感而未應的分寸,將是我們向死而生的唯一出路!

感而未應是什么?是美。是一種對世界未能占有卻時時牽掛的感,是一種未能完成不能了卻的感,是一種未應之感,是為美。我們的意志從探索發展轉向求索美,從感應的無限增長,到感而未應的狀態保持,可能是人類的一次主動重建,是從方生方死到向死而生的一次路線抉擇。


2022-12-08 19:11:21

[新一篇] 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

[舊一篇] 理解漫畫 看不見的藝術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