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四賢》嚴子陵 王守仁 朱舜水 黃宗羲

>>>  小樂的精彩夢想  >>> 簡體     傳統

山水中開文獻邦,姚江人物甲天下。余姚是一個擁有古老豐厚的歷史文化,多姿多彩的自然風貌且魅力獨具的城市,具有璀璨的文化,史稱“文獻名邦”、“東南最名邑”,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積聚了七千年文化底蘊的余姚是虞舜遺墟,素有“舜耕歷山”、“禹藏密圖”的傳說。境內地域面積僅占全國萬分之一點五,先民在七千年前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河姆渡文化,使百里姚江成為長江流域文明的源頭,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人才體現為一種文化,自漢、唐以來,名人輩出,出過進士684 人,狀元5人,在朝廷及各地為官的多達1500余人,列入《中國歷史名人大辭典》,因而有"姚江人物甲天下"之譽,影響遍及海內外。在這樣的一塊土地上,培育了一個又一個的杰出人物像東漢高士嚴子陵,晉代天文學家虞喜,唐代政治家、書法家虞世南,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明末清初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舜水,思想家、文學家黃宗羲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余姚四賢。余姚四賢即是東漢高士嚴子陵、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明末清初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舜水和思想家、文學家黃宗羲。

系列四個人物,一共八集,簡介如下。

 

1、嚴子陵  山高水長(上)

嚴光(前37--43) 又名嚴遵,字子陵,原姓莊,年輕時就很有名望,游學長安時,曾與侯霸和劉秀同學。公元8年王莽稱帝,吏治腐敗,民怨沸騰,為籠絡人心,廣招天下才士。嚴子陵也多次接到王莽的邀聘,但均不為所動,隱名換姓,避居富春江畔。

  公元25年,劉秀擊敗王莽,在洛陽建立東漢王朝,想到他的賢能,下令全國查訪。后來在齊國發現他披著羊皮衣在水邊釣魚,便派人三次相請。

  劉秀請他至宮后,談論舊事,晚上同榻而臥。在睡夢中,嚴光把腳擱到他的肚皮上,也毫不介意。第二天太史官上奏,說是昨夜客星犯帝座甚急,劉秀聽后笑曰:“朕故人嚴子陵共臥耳。”他見洛陽小人傾軋,官場險惡,最終悄然離去,隱居于富春山下。

嚴光(前37--43) 又名嚴遵,字子陵,原姓莊,因避東漢明帝劉莊名諱改作姓嚴,是境內最早出現的名人。漢元帝建昭二年八月十二日出生于姚北黃清堰村,今慈溪市橫河鎮子陵村(原陳山村)人。他年輕時就很有名望,后來游學長安時,曾與侯霸和后來的東漢光武帝劉秀同學,不慕富貴,不貪名利。他擅長書法和文學,現在雖沒有可靠的資料可尋,但從光武帝的文章中仍然可以顯現出他的才華和深度。

  公元8年,王莽稱帝,法令苛細,徭役繁重,吏治腐敗,民怨沸騰。王莽為籠絡人心,曾廣招天下才士。侯霸趁機出來做官,劉秀卻參加了綠林起義軍,決心推翻王莽政權。嚴子陵當時也多次接到王莽的邀聘,但他均不為所動,最后索性隱名換姓,避居今浙江杭州桐廬富春江畔,徹底擺脫了王莽的羈絆。

  公元25年,劉秀終于擊敗王莽,在洛陽建立起東漢王朝,當上了皇帝,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光武帝。他登基后,思賢若渴,到處尋找嚴子陵。到了光武帝即位,便改換了姓名,隱居起來不再出現。光武帝想到他的賢能,就下令按照嚴光的形貌在全國查訪他。后來齊國上報說:“有一位男子,披著羊皮衣在水邊釣魚。”光武帝懷疑那就是嚴光,便準備了小車和禮物,派人去請他。請了三次才到,安排在京師護衛軍營住下,供給床褥等用具,宮中管膳食的官每天早晚供給酒食。

  司徒侯霸與嚴光是老相識,派人送信給嚴光。送信的人便對嚴光說:“侯公聽說先生到了,一心想立刻就來拜訪,限于朝廷的有關制度不便,所以不能來。希望能在天黑后,親自來向你表達歉意。”嚴光不說話,將書簡扔給送信的人。口授說:“君房先生:官位到了三公,很好。懷著仁心輔助仁義天下都高興,拍馬屁看人臉色這些東西你可全掌握了。”侯霸收到信看過,封好了再上給光武帝。光武帝笑著說:“這狂家伙還是老樣子。”當天就親自來到嚴光居住的館舍,嚴光睡著不起來,光武帝就進了他的臥室,摸著嚴光的腹部說:“唉呀嚴子陵,就不能相幫著做點事嗎?”嚴光又睡著不講話,過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睛,看了好一會,說:“過去唐堯那樣顯著的品德,巢父許由那樣的人聽說要授給官職尚且去洗耳朵。讀書人本各有志,何以要到強迫人家做官的地步?”光武帝說:“嚴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作出讓步?”于是便上車,嘆息著離開了。

  后來又請嚴光到宮里去,談說過去的交往舊事,兩人在一起相處好多天。有次光武帝隨意地問嚴光:“我比過去怎么樣?”嚴光回答說:“陛下比過去稍稍有點變化。”說完話便睡在一起。嚴光睡熟了把腳壓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奏告,說是昨夜客星犯帝座甚急,想以此引起光武帝對嚴子陵的猜忌。光武帝笑著說:“我的老朋友嚴子陵與我睡在一起罷了。

  然而嚴子陵卻料定其中必有緣故,他從這件事中,看到了小人的傾軋,官場的險惡,便執意不肯再在洛陽留下去了。當劉秀還想要他做諫議大夫時,他終于不辭而行,悄然離去,隱居于富春山下。那里有個“嚴陵瀨”,據說就是他當年垂釣之處。

2、嚴子陵  山高水長(下)

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再一次征召嚴子陵,嚴子陵也再一次地拒絕了,回到故里陳山隱居,沒過幾年,便老死這里。無雙譜贊曰“雖有那,富春煙雨,一蓑一笠人歸隱。”

北宋名臣范仲淹任睦州知州時,在桐廬富春江嚴陵瀨旁建了釣臺和子陵祠,并寫了一篇《嚴先生祠堂記》,贊揚他“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嚴子陵才以“高風亮節”聞于天下。南宋嘉定年間,陳山嚴子陵墓旁也建起了高風閣,后來還辦了個高節書院,今均早已湮沒,只剩下一塊墓碑,還保存在峙山公園里。而余姚人們為了紀念他,將其中一條路命名為“子陵路”。至今,這條路仍然存在。

富春江的風景依然美麗如故,嚴子陵釣臺卻已無人垂釣,那個“高風亮節”的身影早已漸行漸遠,遙遠成一道蒼涼的背景。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劉秀曾再一次征召嚴子陵,嚴子陵也再一次地拒絕了,并索性回到故里陳山隱居起來,沒過幾年,便老死在這里,享年80。無雙譜贊曰"雖有那,富春煙雨,一蓑一笠人歸隱。"

  幾人無故上云臺,心事含羞未許猜。名利當頭嘆歸隱,清風拂水報招徠。

  同眠臥榻真天子,六合難搜高士才。不過茫然寰宇下,容他獨自發閑呆。

嚴子陵去世后,墓葬于余姚城東十華里的陳山,唐、宋、元、明歷代都加修茸,現已毀。后人為紀念這位先賢,將陳山易名為客星山。余姚現存的兩處紀念性建筑,一是低塘鎮黃清堰村明代正德年間建造的“高風千古”石碑坊,二是龍泉山上的“嚴子陵故里碑亭”和“子陵亭”。  

楊萬里在《讀嚴子陵傳》中寫道:

  客星何補漢中興,空有清風冷似冰。

  早遣阿瞞移漢鼎,人間何處有嚴陵!

范成大《酹江月 嚴子陵釣臺》

浮生有幾,嘆歡娛常少,憂愁相屬。富貴功名皆由命,何必區區仆仆。燕蝠塵中,雞蟲影里,見了還追逐。山間林下,幾人真個幽獨。

誰似當日嚴君,故人龍袞,獨抱羊裘宿。試把漁竿都掉了,百種千般拘束。兩岸煙林,半溪山影,此處無榮辱。荒臺遺像,至今嗟詠不足。

嚴子陵的人品確是難能可貴的,然而當時知道的人并不多。直到北宋名臣范仲淹任睦州知州時,在桐廬富春江嚴陵瀨旁建了釣臺和子陵祠,并寫了一篇《嚴先生祠堂記》,贊揚他“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嚴子陵才以“高風亮節”聞于天下。而“嚴子陵釣臺”經過歷朝歷代修復和完善,因風景秀麗,山水如畫。如今業已成為杭州地區著名旅游景點之一。南宋嘉定年間,陳山嚴子陵墓旁也建起了高風閣,后來還辦了個高節書院,今均早已湮沒,只剩下一塊墓碑,還保存在峙山公園里。而余姚人們為了紀念他,將其中一條路命名為“子陵路”。至今,這條路仍然存在。

曾經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曾經有蘇東坡“一蓑煙雨任平生”,曾經也有嚴子陵“心遠忘九州”。

   數十米釣臺上,披一羊裘,執一釣竿的嚴子陵悠雅的忘卻了名利,忘卻了塵世,忘卻了紛紛擾擾。

   對他,是滿懷崇敬的。可以無視皇權,無視取不盡的錙銖,安于自己的小天地,思考自己的哲學;對他,是滿懷不解的。不是我金錢至上,不是我伏倒在權欲下,而是可惜他一身文才,卻不思以報國,只是在小小的桐廬縣了卻一生,甚至沒有留下只言片語以傳世。

   對印刻進歷史人物,我自問沒什么資格去說他的不是。時代不同,熏陶的不同導致思想的不同。但不可質疑的是他成功的流傳百世了。

   他沒有屈服于山風的怒吼,走進遮風擋雨的殿堂;沒有屈服于貧窮的叫囂,接受所謂的皇恩浩蕩。他只注重自己的“心”,他尊重自己的選擇。既然決定了,就沒什么好悔的。

   歷史人物的意義在于對當代人的教誨。這樣的時代,正是需要嚴先生的品質。

無論如何,嚴子陵畢竟做了真正的隱居者了,而且直到他老死田園都沒有再出仕,就這一點,已經比那些想走終南捷徑的人高了不止一個檔次。出名的原因很多,文才,做官,武功都可以,嚴子陵出名只是因為他不做官,這樣的人歷史上還真不好找。

陸游曾作一篇《鵲橋仙》來寫釣臺精神——“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夫。”正如李白詩中描繪的“釣臺碧云中,邈于蒼山對”,釣臺共有兩處,右邊稱為東臺,左邊稱為西臺,所以這風景點又有個名字叫“雙臺垂釣”,兩臺各高近70米,有蹬道可上。東臺為嚴子陵垂釣處,西臺為南宋謝翱哭祭文天祥處,還有嚴先生祠、客星亭、清風軒、靜廬等景觀。

  釣臺近旁有“天下十九泉”遺址,傳說唐代陸羽曾以此泉煮茶水,品定為天下十九泉,民國期間臨近江邊處,建有“天下十九泉”亭,后毀。

富春江的風景依然美麗如故,嚴子陵釣臺卻只是空留虛名,無人垂釣,那個“高風亮節”的身影早已漸行漸遠,遙遠成一道蒼涼的背景。人間能淡泊名利的人極少,想必嚴子陵在另一個世界也是孤獨的。

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李白這首詩和他其余的詩相比不算出名,但也寫得不錯,或許在一些課本里都能找到。

有其族有后人作一篇《吊始祖子陵公》寫道:風雨獨釣富春江,岸上炊煙喚陵郎,玉馬金車空載月,長天闊水兩相望,家道壁立藏諸子,焙酒對弈論滄桑,錦帛如云心如雪,秉詩解顏是故鄉。

 

3、王守仁  三真不朽(上)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號陽明,明成化八年出生于一個世代為官的書香門第。從小以讀圣賢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明弘治十二年考取進士,授兵部主事。

正德元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當驛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使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在安靜又困難的環境里,他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忽然有了頓悟,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劉瑾倒臺后,王守仁受到同僚推薦,開始擔任一些重要職務。1519年,居住在南昌的寧王朱宸濠舉兵叛亂,順江而下,勢如破竹。時任贛南巡撫的他奉命阻擊,大戰于鄱陽湖上。這一戰,他仿效赤壁之戰,放火燒船,智斗叛軍,使其軍心嘩變。在短時間內,一場危及江山社稷的叛亂,在談笑之間灰飛煙滅,他因此而獲“大明軍神”之稱。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號陽明,明成化八年(1472)出生于城內的瑞云樓,是杰出的心學大師,著名的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他出生于一個世代為官的書香門第,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以讀圣賢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他興趣廣泛,不僅詩文出眾,還熱衷于騎射兵法。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突出的是創建了“致良知”為中心的“心學”體系,開創了影響深遠的“姚江學派”,傳至日本形成了“陽明學”,直至近現代回響不絕,隆盛至今。有《王文成公全書》38卷,是中國古代十大思想家之一。

王陽明天生聰穎,勤奮好學,他二十八歲中進士,歷任兵部主事、龍場驛丞、盧陵知縣、江西兩廣巡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謚“文成”。

《明史》載, 王守仁出生時取名為王云,但五歲不能說話。一位高僧告訴王華,要他給兒子改名為王守仁。王華照做了,王守仁這才說話。王華對兒子家教極嚴,王守仁少年時學文習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歡下棋,往往為此耽誤功課。其父雖屢次責備,總不稍改,一氣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動,頓時感悟,當即寫了一首詩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終日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臥龍愁。

  王守仁自幼聰明,非常好學,但不只限于四書五經,而且也很喜歡其他書籍。思想也比較怪癖,一直很多私塾先生都不能理解他。有一首他做的打油詩很能說明他的這種思想: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據考證,作者王守仁,時年十二歲,這首詩叫《蔽月山房》,是王守仁第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作。

他以諸葛亮自喻,決心要作一番事業。此后刻苦學習,學業大進。騎、射、兵法,日趨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進士,授兵部主事。當時,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學之士,但提督軍務的太監張忠認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視守仁。一次竟強令守仁當眾射箭,想以此出丑。守仁再三推辭,張忠不允。守仁只得提起弓箭,拉彎弓,刷刷刷三箭,三發全中紅心,全軍歡呼,令張忠十分尷尬。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對宦官劉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謫貶貴州龍場(修文縣治)驛丞。前往龍場途中歷經波折,成功逃脫錦衣衛追殺,最后在龍場悟道。

王陽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驛丞。他來到中國西南山區,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使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為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心即理)。認識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在龍場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里,王陽明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頓悟,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他在這段時期寫了“訓龍場諸生”。其眾多弟子對于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里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系?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于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他自己于7年后對這次略帶傳奇色彩的悟道敘述說:守仁早歲業舉,溺志詞章之習,既乃稍知從事正學,而苦于眾說之紛擾疲苶,茫無可入,因求諸老、釋,欣然有會于心,以為圣人之學在此矣!然于孔子之教,間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無歸;依違往返,且信且疑。其后謫官龍場,居夷處困,動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體驗探求,再更寒暑,證諸五經、四子,沛然若決江河而放諸海也。然后嘆圣人之道坦如大路。

王守仁(王陽明)是一位屢次平定戰亂的保國功臣,也是一位歷經仕途坎坷的“心學”宗師縱觀王陽明的一生,作為軍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冊;作為思想家,開創儒學新天地,成為一代“心學”宗師。正如梁啟超對王陽明的評價:“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其偉大,軍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勛業。”但他的一生,又坎坷波折,歷經貶謫、受誣、辭官、病老等人生中的不幸。

陽明在做官時,可謂足智多謀屢立奇功。雖然在正德初年,因冒言直諫觸犯權貴,被貶至貴州龍場,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到任不久,捕獲了一個罪大惡極的強盜頭目。正德五年(1510年)大宦官劉瑾倒臺后,王陽明受到同僚推薦,又開始擔任一些重要職務。1516年,福建、江西、廣東一帶發生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王陽明被任命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巡撫,作為地方的最高軍政長官,擔負鎮壓農民起義的重任。王陽明上任后,針對農民起義的烈火愈燒愈烈的形勢,便四處散布消息說,官兵不堪防守,準備全面撤退,等待時日再來剿殺;而暗中卻集中優勢兵力加緊訓練。一個月后的深夜,王陽明發動突然襲擊,重創農民起義軍。

為了在地方建立長治久安的統治,王陽明改革兵制,對軍隊重新編組,以提高戰斗力。在農村,他還推行“十家牌法”,即十家一牌,互相監督、互為擔保,一家犯法,其他九家一同連累受罪。他還興辦學校,教百姓讀書識字,宣傳國家大政方針,防止民眾違法犯罪。這些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時,王陽明也因為平定叛亂有功,加官晉爵。1519年,居住在南昌的寧王朱宸濠舉兵叛亂。蓄謀已久的寧王組織了十萬大軍,順江而下,勢如破竹,準備一舉拿下南京,自立皇帝。時任贛南巡撫的王陽明奉命阻擊。他采取圍魏救趙戰術,直接攻打寧王的老巢南昌。寧王首尾無法兼顧,只好回師救援,雙方大戰于鄱陽湖上。期間,王陽明下令將寫有“宸濠叛逆,罪不容誅;協從人等,有手持此板,棄暗投明者,既往不咎”字樣的免死牌,扔入鄱陽湖中。到后來,叛軍幾乎人手一塊,軍心嘩變。朱宸濠仰天長嘆:“好個王守仁,以我家事,何勞費心如此!”就這樣,在短短30多天的時間內,一場危及江山社稷的叛亂,幾乎是在王陽明的談笑之間就灰飛煙滅了。

這一仗打得相當激烈,是關鍵的一戰。官軍一度退卻,王守仁部將伍文定立即斬殺了后退之人,命令諸軍一決死戰。最后終于打敗了敵人,敵軍退保樵舍地區,將大船結成方陣,寧王拿出金銀珠寶犒賞將士,沖鋒賞百金,負傷千金,要求他們死力一搏。

  但寧王軍隊的方陣被王守仁看出破綻,他決定仿效赤壁之戰,放火燒船。第二天,寧王群臣聚集在一起,正在船上召開“早朝”會議,王守仁大軍殺到,用小船裝草,迎風縱火,燒毀了寧王的副船,王妃婁氏以下的宮人以及文武官員們紛紛跳水。寧王的旗艦擱淺,不能行動,倉促間換乘小船逃命,被王陽明的部下王冕部追上擒獲,寧王的其它文武大臣也成了階下囚。不久,南康、九江也被官軍攻陷,寧王之亂全面平息,前后只有三十五天時間。王守仁因此而獲“大明軍神”之稱。

 

4、王守仁  三真不朽(下)

王守仁是一位屢次平定戰亂的保國功臣,也是一位歷經仕途坎坷的“心學”宗師。他的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突出的是創建了“致良知”為中心的“心學”體系。他的哲學思想,遠播海外,特別對日本學術界以很大的影響。日本大將東鄉平八郎就有一塊“一生伏首拜陽明”的腰牌。

他強調個人的能動性,提出“致良知”的哲學命題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論,呼吁思想和個性解放。他與朱熹等人徹底“劃清界限”,與陸九淵一道,負手傲立于儒家另一頂峰,讓后人“傳唱”至今。

王陽明廣收門徒,宣傳他的思想主張,史稱“陽明學派”,又稱“姚江學派”。他曾在余姚城內龍泉山中天閣講學,留下大量的活動史跡。

王陽明盡管屢立戰功,政治聲望不斷升高,但是仕途卻日趨坎坷。由于他忠誠直柬,招來了正德皇帝厭惡,加之劉瑾等小人在皇帝身邊挑撥。王陽明最終被謫遷至貴州龍場,作一個沒有品級的驛丞。盡管這樣,劉瑾仍不想放過王陽明,他暗中派人尾隨王陽明,準備將他在途中害死。

雖然在仕途卻日趨坎坷,但在心學上卻有著非凡的成就。他總結并完成了宋明以來的心學思想體系,被學術界奉為“心學大師”。他的哲學思想的特點是反對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一成不變的戒律,反對盲目地服從封建的倫理道德,而強調個人的能動性,提出“致良知”的哲學命題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論,具有要求沖破封建思想禁錮,呼吁思想和個性解放的意義。王陽明廣收門徒,宣傳他的思想主張,史稱“陽明學派”,由于他出生余姚所在地有大批門生學子,故又稱“姚江學派”,他的著作有《王成文公全書》三十八卷行世,學術界評價是中國封建中世紀社會后期出現的最早的啟蒙哲學。

王陽明最重要的一個思想是:“知行合一”。這是他最為人推崇的一個主張,也是他成為一代大家的“成名之作”,正是由于此說,他才得以成為與朱熹等人徹底“劃清界限”,與陸九淵一道,負手傲立于儒家另一頂峰,讓后人“傳唱”至今。

王守仁是我國宋明時期心學集大成者。他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用以對抗程朱學派。他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并以此作為講學的宗旨。他斷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天理即是人欲”;否認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認為為學“惟學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學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刪鋤之者也,無非有事于根焉而已。”要求用這種反求內心的修養方法,以達到所謂“萬物一體”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進”說,旨在反對宋儒如程頤等“知先后行”以及各種割裂知行關系的說法。他論兒童教育,反對“鞭撻繩縛,若待拘囚”,主張“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以達到“自然日長日化”。他的學說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陽明學派,影響很大。他廣收門徒,遍及各地。死后,“王學”雖分成幾個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見其長。他的哲學思想,遠播海外,特別對日本學術界以很大的影響。日本大將東鄉平八郎就有一塊“一生伏首拜陽明”的腰牌。他的弟子與心學影響了很多人:徐階,張居正,海瑞,陶行知等,名揚海外!

     王陽明熱愛故鄉,多次回姚省親,祭掃祖墓,并在城內龍泉山中天閣講學,培養了錢德洪等一批王學的優秀人材,在余姚留下大量的活動史跡。至盡保留的古建筑有當年講學處“中天閣”、他親筆題字的“祭忠臺”、“理學舊居”等,紀念性建筑有“故里碑亭”和“陽明亭”等。

 

5、朱舜水  勝國賓師(上)

朱之瑜(1600--1682),字魯嶼,號舜水,從小聰穎好學,青年時代已對四書、五經和歷史有很深的研究。崇禎末和南明朝弘光年間,幾次下詔征他去做官,他都因“世道日壞,國事日非”堅辭不就。

1644年清軍入關后,長驅南下。為匡復社稷,他投入到風險極大的抗清復明斗爭中。清兵占領浙江后,王翊于四明山結寨抗清,朱舜水奔走各地,聯絡義軍。1651年農歷八月十四,王翊不屈而死,朱舜水聞知后于八月十五設祭,終身廢中秋賞月。后參加鄭成功、張煌言的北伐,往返于兩軍,親歷戰陣。

清兵攻克舟山后,朱舜水見大勢已去,復明無望,懷抱孤憤,前往日本。在日本,他自號“舜水”,“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以示不忘故國故土之情。

朱之瑜(1600--1682),字魯嶼,號舜水,出生于縣城,是我國明清之際的著名學者,教育家,中日文化交流先驅。明代崇禎推薦為“開國以來第一人才”,明亡奔波海上,與鄭成功結下情誼,后居日本長崎,后半生一直在日本講學,傳播中華文化,卒后葬日本常陸太田市墓今存,其“實學”一直影響到日本的“明治維新”,尊為“日本的孔夫子”。著有《舜水遺書》29卷、《朱舜水集》22卷,后出版《朱舜水集補遺》5卷。

 

朱之瑜(1600年-1682年),字魯玙,舜水是他在日本取的號,意為“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以示不忘故國故土之情。浙江余姚人,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 朱曾參加抗清活動,南明滅亡后,不愿降清,東渡日本。于日本和水戶光國接觸,其遺臣性格與儒家思想讓水戶光國深感未有異姓革命的日本方是中華思想的正統繼承者,遂發奮編纂大日本史,以揚正統,導致尊王攘夷思想之催生。朱舜水更對水戶學擁有不可磨滅之影響。著有《朱舜水先生文集》、《安南供役紀事》、《陽久述略》、《釋奠儀注》等等。朱舜水出身望族,自幼博聞強記,精研史、書、六經。

在中國明清知識階層,朱舜水曾是一名默默無聞的鄉儒,沒有顯赫的社會地位,沒有瀟灑的行止和浪漫故事。但當清兵長驅南下之際,他一介儒生,不憚奔走,欲挽狂瀾。這種沉靜而非消極的生活態度,藏蘊著韌勁和內斂的光芒,在明清時代彰顯了異乎尋常的力量。

 

橫刀大海夜漫漫

 

       朱舜水出身望族,其父正,字存之,號定寰,為總督漕運軍門。朱舜水自幼博聞強記,精研史、書、六經。20歲后,因“世道日壞,國事日非”,絕意仕進。他洞悉官場丑惡,明崇禎末兩舉征辟,均不就;清順治元年(1644年),南明福王朱由崧兩次詔征授職,亦不受。朱舜水是一個深藏若虛、不好交際的人物。比如,據專家考證,朱舜水與黃宗羲曾同在舟山一年,但雙方似并不熟識,朱舜水與其他東南學者也少有交往。

 

崇禎末和南明朝弘光年間,幾次下詔征他去做官,他都因“世道日壞,國事日非”堅辭不就。明亡后,清兵長驅南下,他就投入缺清復明斗爭,與浙東抗清義師首領王翊相佐,圖據舟山為抗清根據地。失敗后亡命日本,輾轉于安南、交趾、羅等地,歷盡艱辛,意欲借兵,以資恢復。他常秘密深入內地,與抗清名將鄭成功、張煌言等一起,北伐長江,往返于兩軍之間,親歷戰陣,進行反清復明活動。兵敗后,朱舜水見大勢已去,復明無望,懷抱孤憤,于1659年復至日本,開始他二十四年審日講學生涯。

 

1644年清軍入關后,長驅南下。為匡復社稷,朱舜水這位年輕的隱士投入到風險極大的抗清復明斗爭中,與浙東抗清義師首領王翊相佐,以舟山為抗清根據地。清兵占領浙江后,王翊于四明山結寨抗清,朱舜水奔走各地,聯絡義軍援翊。

 

       1651年農歷八月十四,王翊不屈而死,朱舜水聞知后于八月十五設祭,終身廢中秋賞月。他參加了鄭成功、張煌言的北伐,往返于兩軍,親歷戰陣。

 

       1657年,暫居越南的朱舜水想回國支持鄭成功抗清。恰巧,越南國王征召識字者做文官,有人舉薦了朱舜水。朱舜水回國受阻,被帶進了越南王宮。在異國國王面前,朱舜水誓死不肯跪拜。差官寫了一個“拜”字命他拜,朱舜水卻大筆一揮,在“拜”字上添了一個“不”字,就是不肯拜。差官又牽著他的袖子、按著他,想強迫他跪拜,卻被他奮力掙脫。越南國王大怒,揚言要殺他。朱舜水卻說,“今日我為遵守明朝禮節而死,死而無憾。我死后,如可收尸,請題‘明征君朱某之墓’。”此舉贏得了越南國王的尊重,終于放他回國。

 

朱舜水即朱之瑜,字魯嶼,號舜水,明萬歷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生于余姚城內清初著名學者,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驅。朱舜水從小聰穎好學,青年時代已對四書、五經和歷史有很深的研究。但他看到朝廷黑暗,吏治腐敗,所以一直輕視功名。清兵入關之際曾投身抗清的軍事行動。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看到清政權日趨堅固,復明無望,為了保全民族氣節,毅然辭別國土,棄離故鄉,逃亡日本、安南(越南)、暹羅(泰國),最后定居日本。他是中國古代少有的僑居國外并對僑居國產生重大影響的學者。

     朱舜水到日本后,初寓長畸,以他的教學德行,受到日本學者的禮遇和尊敬。日本著名學者安東守約,素來仰慕朱舜水,他敬事師禮,苦心懇留。許多日本學者也紛紛慕名而來,投奔門下,爭當學生。朱舜水感于安東守約的誠意,在長畸住了九年。在朱舜水定居期間,勉勵門生“潛心好學,不荒于嬉”;倡導讀書“三到。當時日本正處于德川幕府的統治下,德川家康的直系子孫――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國認為,朱舜水“學貫古今”,“真希世人”,誠邀他前往水戶藩講學,并參與主編《日本史》。朱舜水不僅強調從日常生活實踐中求知,還大力倡導讀書,留下了許多啟發后人的見解。

 

6、朱舜水  勝國賓師(下)

    朱舜水到日本后,受到日本學者的禮遇和尊敬,無論官民,都尊稱他作“朱夫子”,開始了二十余年的寓日講學生涯。

他在講學時摒棄了儒家學說中的空洞說教,發揚實理實學,其教育理論具有愛國與睦鄰相結合特點,強調國運興衰與教育興廢相關,認為教育作用在于培養人才,改變社會風氣,為國家持久繁榮昌盛創造條件。其學術思想對當時日本和后來明治維新有很大影響。

朱舜水寄寓日本二十多年,仍著明朝衣冠,追念故國。并以“單身寄孤島,抱節比田橫”自勉。他常常面朝西方,遙望流淚。生于明清嬗代之際的朱舜水,對大明王朝至誠無息,對日本人民諄諄教誨。

1659年,清兵攻克舟山,朱舜水見大勢已去,復明無望,懷抱孤憤,前往日本。當時清政府力行“留發不留頭”,朱舜水誓死不剃發,于是留在日本斷絕了歸路。在日本,他常面向故鄉泣血,背朝北方切齒。他自號“舜水”,“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以示不忘故國故土之情。就這樣,他開始了二十余年的寓日講學生涯。

此后,他懷抱孤憤,寓日講學二十余載,培育了無數精英。當后世的人們談論中日文化交流,不能不提及朱舜水這位有著重大影響的明末清初的余姚人——他被尊為“日本的孔夫子”。可以說,流傳日本的朱子學、古學和水戶學,都受到了朱舜水的影響,在他的倡導下,形成了重實證、講究經世致用、倡導改革致強的思想潮流,推動了日本社會的進步。

朱舜水到日本后,初寓長畸,以他的教學德行,受到日本學者的禮遇和尊敬。日本著名學者安東守約,素來仰慕朱舜水,他敬事師禮,苦心懇留;知朱舜水長期飄零,囊空如洗,便拿出自己一半俸祿供朱舜水使用。許多日本學者也紛紛慕名而來,投奔門下,爭當學生。朱舜水感于安東守約的誠意,在長畸住了九年。當年日本執政的首相叫德川光國。他握有國家大權,但比較開明。他想培養人才,但缺少師資。當聽說德高才埔的朱舜水時,如獲至寶,派了使臣,備了厚禮,聘朱舜水為師。于是,朱舜水就從長畸來一江戶(今東京),德川對朱舜水待以賓師之禮,受業弟子,非常敬重。在朱舜水七十誕辰時,德川特地為朱舜水造了一座庭院,取名“后樂園”,為朱舜水祝壽。日本一些學者稱朱舜水為“泰山北斗”。朱舜水講學時,許多年老的日本人都扶著拐杖前去聽講。 朱舜水和黃宗儀、王船山、顧炎武、顏元一起,被人稱為明末我國五大學者。他在日本抑著“仆之視貴國同為一體,未嘗有少異于中國也”的精神,以中國的治學之方,簡牘之式,科試之制,用字之法,通過講學,大力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他在哲學上反對唯心史觀的理學,提倡“知行合一”,針對當時日本上層人士崇尚儒學、空談佛理的僧侶主義傾向,反對“專在理學窮研”,說:“宋儒辨析毫厘,不曾做得一事。”強調知識應從日常生活實踐中求得。他重視史學研究,認為“經得而史明,經深而史實,經遠而史近”,“得之史而求之經,亦下學而上達也”。他的學術思想對日本有很大的影響,聽他講學的都說:“前皆做昏夢,今日始知耳”。朱舜水在講學的同時,還將中國當時先進的農業、醫藥、工程建筑、手工工藝、從圖樣到制法,傳授給日本民眾,親自加以指導和實踐。朱舜水還根據西湖和廬山的風景特色,替德川光國設計了為他祝壽的園林“后樂園”,還以他設計的《學宮圖說》,建造了東京的“圣堂”。朱舜水以自己的崇高品格和淵博常識,給日本社會帶來了深遠影響。后來的日本學者評價說:“天佑以還,儒學以經世治民為要道,不力空理虛論,皆舜水所賜也……不惟后來明治維新受此良好之影響,即于朱氏學說本身發揚而光大,其功亦偉矣!”梁啟超在評論朱舜水時也說:“中國儒學化為日本道德基礎,也可以說由舜水造其端。”“舜水人格極為高尚嚴峻,所以日本知識階層受其感化最深。” 朱舜水在日本念念不忘故國,以“單身寄孤島,抱節比田橫”自勉。身居異域,依舊身著明服,常常面朝西方,遙望流淚。他寫的《避地日本感賦》二首,抒發了他懷念故國的悲憤之情:漢土西看白日昏,傷心胡虜據中原。 家冠雖有先朝制,東海幡然認故園。 廿年家園今何在?又報東胡設偽官。 起看漢家天子氣,橫刀大海夜漫漫。 他常寄信給國內子孫,教誨他們“農圃漁樵,自食其力;百工技藝,亦自不妨,惟有虜官決不為耳。” 朱舜水在日本講學二十余年,栽培了眾多有識之士,對日本的教育作出過很大貢獻。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四月十七日,病逝日本,享年82 歲。日本學者私謚他為“文恭先生”,按明朝儀式為他建墳立碑,題曰:“明徵君子朱子墓”,安葬于日本常陸久慈郡大田鄉的瑞龍山麓,德川光國率諸朝士臨其葬,墳墓至今猶薦。

朱舜水在日本政界和學界受到廣泛的敬重,無論官民,都尊稱他作“朱夫子”。 他在講學時摒棄了儒家學說中的空洞說教,發揚實理實學,聯系實際的傳統,促進了日本儒學的發展。他還把中國先進的農業、醫藥、建筑、工藝技術傳授給日本人民。以舜水學說為宗旨的“江戶學派”一直影響到“明治維新”為日本的繁榮與進步作出了貢獻。同時他認為為學重實際效用和事功,反對"專在理學研究";強調知識應從生活實踐中求得;重視史學,認為"經簡而史明,經深而史實,經遠則史近",與黃宗羲、顧炎武相似。其教育理論除一般儒者所談"性"、"經世致用"外,具有愛國與睦鄰相結合特點,強調國運興衰與教育興廢相關,認為教育作用在于培養人才,改變社會風氣,為國家持久繁榮昌盛創造條件。其學術思想對當時日本和后來明治維新有很大影響。

朱舜水寄寓日本二十多年,仍著明朝衣冠,追念故國。并以“單身寄孤島,抱節比田橫”自勉。他常常面朝西方,遙望流淚。他寫的《避地日本感賦》二首,抒發了他懷念故國的悲憤之情:

      漢土西看白日昏,傷心胡虜據中原。

      家冠雖有先朝制,東海幡然認故園。

1682年朱舜水在日本逝世后,日本學者將他謚為“文恭先生”。一般情況下,只有皇帝才具備為死去的人定“謚”的資格,故而日本學者們議定的這個“文恭先生”,被視作非正式的“私謚”。朱舜水死后,日本人民遵照他的遺愿,把他安葬在常陸久慈郡太田鄉瑞龍山麓,他講學的書札和問答由德川光國父子刊印成《朱舜水文集》二十八卷。在朱舜水逝世三百周年之際,日本朱舜水先生紀念會,日中文化協會在他故鄉-余姚城內龍泉山上建樹了“朱舜水先生紀念碑”,實現了他生前希望的“中國日本千年之好”的遺愿。今余姚龍泉山南坡有朱舜水先生故里碑亭。

 

普通的人,到了急難的時候,就去求神、拜佛、向上帝禱告。所謂:"垂老投僧,臨時抱佛。"這就說人平日自以為很偉大,但一遇到大困難,或極度危險,就感覺到自己非常渺小無助,完全喪失自信心--"天呀!神呀!你要救我呀!"倘使這時仍能保持一分自信心,就需要高度的修養。這里我們說到歷史上一個人,大家都知道的朱舜水,明亡以后,他流亡到日本去,本想向日本求救兵企圖復國的。船航行太平洋中,遇到大臺風,全船的人都喊救命,朱舜水端坐船中不動。據說當時船上的人都看到海上有兩盞紅燈,對著船來。古代的迷信,說這是海神來接的訊號,全船的人都將會死亡,所有的船員都跪下了。朱舜水就問:"真有這回事嗎?有沒有其他挽救的辦法?"船員說除非是有道的人跪下來求,或者還有希望。朱舜水說,他們拿紙筆來,我燒一張符下去,大概就可以退掉。朱舜水是道地的儒家,哪里會畫符搞道家的東西,這不奇怪嗎?結果他在紙上寫了一個"敬"字。燒了以后,臺風停了,船也穩了,風氣浪靜就到了日本。你說朱舜水這一套有本事吧!簡直比諸葛亮更厲害,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豈不應該帶兵打仗,將明朝復國了?這件事絕對有,但若深入研究,那就成為另外一門學問了。現在的科學叫做精神學,又叫靈魂學。精神與靈魂的解析,人的精神力量與宇宙是否相通,這是另一個問題。朱舜水到日本后,剛開始住在長崎,以他的才學德行,受到日本學者的禮遇和尊敬。日本著名學者安東守約素來仰慕朱舜水,他敬事師禮,苦心懇留;因日本幕府禁止外國人居留,安東守約四處求人,最終使日本當局為朱舜水而破了40年不留外國人的禁令。安東守約深知朱舜水長期飄零,囊空如洗,便拿出自己的一半俸祿供朱舜水使用。這份情意被傳為佳話。許多日本學者也紛紛慕名而來,投奔門下,爭當學生。1663年,朱舜水的住所被一場大火焚毀殆盡,只能寄居于皓墓寺的屋檐下。安東守約聞訊后急切萬分,撇下病危的妹妹趕往長崎,為老師另建新居。朱舜水對這位異域弟子感激不已,將不輕易給人的“知己”二字相贈。1665年,朱舜水被水戶藩主德川光國聘為賓師迎至水戶講學,德川光國打算為他建新居,他四次力辭,說:“吾藉上公眷顧,孤蹤海外,得養志守節,而保明室衣冠,感莫大焉!吾祖宗墳墓,久為發掘,每念及此,五內慘烈。若豐屋而安居,豈我志乎?”

 

       流亡海外的朱舜水受到了日本文化界的敬重。他在東洋講學二十余載,培育了無數精英,被尊為“日本的孔夫子”。朱舜水的弟子除安東守約外,還有德川光國、伊藤維楨、山鹿素行和大儒安積覺等。可以說,流傳日本的朱子學、古學和水戶學,都受到了朱舜水的影響,形成了重實證、講究經世致用、倡導改革致強的思想潮流,推動著日本社會的進步。日本學者誠懇地說:“天佑以還,儒學以經世治民為要道,不務空理虛論,皆舜水所賜也……不惟后來明治維新受此良好之影響,即于朱氏學說本身發揚而光大之,其功亦偉矣!”

 

       朱舜水在日本不僅高揚儒學、標示道德,還傳去了中國的服飾、建筑、飲食等方面的技藝。比如日本初造學宮,繪畫圖紙,度量尺寸,他親臨施工現場指導,事后撰《學宮圖說》。又造古祭器簋、籩等,率學生習釋奠禮,改定儀注詳明禮節。現在諸多領域的人士在從事學術研究時,都能從朱舜水那里獲得書面借鑒。無怪乎,歷史向朱舜水頒發了“中日文化交流先驅”的榮譽稱號。他堅守中國的傳統文化,要求前來探望的孫兒必須是中華炎黃子孫形象。他常寄信給國內子孫,教誨他們“農圃漁樵,自食其力;百工技藝,亦自不妨,惟有虜官決不為耳。”

 

       1682年4月17日,82歲的朱舜水客死于日本江戶,首相德川光國用厚禮將他葬于日本茨城縣常陸太田市的瑞龍山德川諸侯家族墓地。作為惟一的族外人士,朱舜水先生的墓地被安排在山地的中央位置,可見他所受的尊敬。墓碑由德川光國親筆用隸書體題寫“明征君子朱子墓”。日本學者謚他為“文恭先生”,取古言“德道博聞曰文,執事堅固曰恭”之意。

 

       朱舜水的遺書萬古流芳,他留下的話語擲地有聲:“予不得再履漢土,一睹恢復事業。予死矣,奔赴海外數十年,未求得一師與滿虜戰,亦無顏報明社稷。自今以往,區區對皇漢之心,絕于瞑目。見予葬地者,呼曰‘故明人朱之瑜墓’,則幸矣。”

 

       生于明清嬗代之際的朱舜水,對大明王朝至誠無息,對日本人民諄諄教誨。

 

       一江終古屬先生

 

       從余姚龍泉山公園的南大門拾級而上,進入“見賢思齊”月洞門,便可看見四先賢故里碑亭。這是余姚人為紀念漢代嚴子陵、明代王陽明、明清之際朱舜水、黃宗羲而立。嚴子陵碑和王陽明碑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朱舜水和黃宗羲碑均建于清末。朱舜水碑亭額是“勝國賓師”,贊頌朱舜水以明朝遺民受到異邦君臣尊重的德行。聯是“東海蹈曾甘,家耄遜荒,千載斯文歸后死;南天擎獨苦,臣心如水,一江終古屬先生”,大意是:他毅然東渡日本,甘愿流落異邦,貧賤守志,卻同孔子一樣肩負著保存華夏文化的重任;他像南明擎天的柱石,維護氣節的心跡像水一樣明澈可鑒,崇高的品格如江河行地,萬古長存。如此評價,朱舜水當之無愧。

 

 

 

7、黃宗羲  名邦獻遺(上)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南雷,別號梨洲山人,明萬歷三十八年,生于余姚東郊。從小懷建功立業之壯志,14歲時考中秀才。他的父親黃尊素是正直官吏,是有名的“東林黨人”,被當朝太監魏忠賢陷害而死。事后他拜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劉宗周為師,發奮讀書,決心繼承父志,作一番事業。

1645年,當清兵大舉南下時,黃宗羲憤而毀家紓難,把當地青壯年組織起來,號稱“世忠營”,聯合了太湖一帶的豪杰,抗拒清兵達半年之久。當他扼守的四明山寨被攻破后,渡海到舟山,和張煌言等繼續搞復國活動。1664年,張煌言殉難后,宗羲遂改名換姓回到故鄉,聚眾講學,著書立說。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尊稱梨洲先生。出生于今黎洲街道黃竹浦,是明末清初著名民主主義啟蒙思想家、史學家、學問家。“浙東史學”開創者,在中國史學上占有重要地位,與顧炎武、王夫子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民主主義啟蒙思想家。著有《明儒學案》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精辟評價“黃宗羲定律”,是中國古代十大思想家之一。

明萬歷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生于余姚東郊黃竹浦,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天啟三年(1623)補仁和(今屬杭州市)博士弟子員,課余好讀野史、小說。

    黃梨洲從小懷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他的父親黃尊素是一位比較正直的官吏,被當朝太監魏忠賢陷害而死。事后他拜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劉宗周為師,發奮讀書,決心繼承父志,作一番事業。清兵南下以后,黃梨洲變賣家產,把當地青壯年組織起來,號稱“世忠營”,擁戴魯王,參加抗清斗爭。直到南明政權瓦解后,才回到故鄉,隱居著述。

從明中葉以后,中國封建杜會內部開始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到萬隆午間,這種現象已很明顯。這對明清之際啟蒙思想的產生是有巨大影響的。黃梨洲的思想,正是這一時代需要的產物。黃梨洲的治學,博大精深,在哲學、歷史、天文、地理、數學、文學、藝術、宗教、文字等領域都有獨到研究。順治十年九月,始著書講學,康熙二年至十八年(1663-1679),于語溪、紹興、寧波、海寧等地設館講學,撰成《明夷待訪錄》,《明儒學案》等。今有浙江古籍出版社版《黃宗羲全集》行世,代表作有《明儒學案》、《南雷文定》、《四明山志》等。

 

8、黃宗羲  名邦獻遺(下)

經歷國破家亡的慘痛教訓,黃梨洲深刻的認識到社會的黑暗腐敗和動蕩不安的根源是封建專制制度。他在其政治著作《明夷待訪錄》中發出了“天下的大害,就是君主”的呼喊,發揮了孟子的民本論“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尖銳批判封建現狀,而且是披著夏、商、周三代外衣的理想,托古改制。

這本《明夷待訪錄》,比盧梭的《民約論》還要早100年,影響清末維新變法運動,一直到辛亥革命時期的孫中山、鄒容等愛國志士。當洋務運動隨著甲午戰爭的失敗而破產后,人們開始關注西方的近代民主制度及其思想,把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作為引入西學的橋梁。

經歷國破家亡的慘痛教訓,黃梨洲深刻的認識到社會的黑暗腐敗和動蕩不安的根源是封建專制制度。他在其政治著作《明夷待訪錄》中發出了“天下的大害,就是君主”的呼喊。其史學成就、開創的浙東史學派及學派姚籍代表人物詳見《學術文獻編》專章。黃梨洲晚年致力于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整理和研究,他的著述共有一千三百余卷,數千萬字,內容涉及史學、政治、哲學、經學、地理、天文、音樂、詩文等許多方面,稱得上是位著述大師。今余姚城區有故里碑亭、梨洲亭、梨洲文獻館、南雷路等紀念物。

黃梨洲死后安葬在姚南陸埠化安山。他的故居幾經戰亂,已不復存在。惟鐫刻著“黃家竹橋”四字小石橋仍屹立在村東頭。城內龍泉山上有紀念性建筑“故里碑亭”和“梨洲亭”,中天閣還保存著他大部分著作和一部《竹橋黃氏宗譜》。

 

明末清初,有位偉大的思想家說: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他主張“無君”。這就是我國近古代民主主義啟蒙思想家、愛國者黃宗羲。他的代表作《明夷待訪錄》,比盧梭的《民約論》還要早100年光景,有人稱它為“另一部《人權宣言》”。黃宗羲同時代的思想家顧炎武說:“讀了這部書,可以知道過去歷史上所有帝王制度的弊端。”《明夷待訪錄》反對君主專制,主張民權,對清末的維新變法運動影響很大。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一文中說過:“梁啟超、譚嗣同輩倡民權共和之說,則將其書節抄,印數萬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驟變,極有力焉。”黃氏的民權思想,一直影響到辛亥革命時期的孫中山、鄒容和陳天華等愛國志士。

《明夷待訪錄》成書于公元1663年,“明夷”是《周易》中的一卦,其爻辭有日:“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人攸往,主人有言。”所謂“明夷”指有智慧的人處在患難地位。“待訪”,等待后代明君來采訪采納。《明夷待訪錄》文字的特點是,他對于封建的現狀,批判很尖銳,而且是披著夏、商、周三代外衣的理想,托古改制。

黃宗羲發揮了孟子的民本論“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很明顯他并未有跳出圣君賢相這種儒家理想的道德政治的窠臼。他所提出的種種設想,目的止于限制君權,而并無提出主權在民和政治須由公意所決定,其實這才是現代民主理論的必須條件。從根本上來說:黃宗羲是傳統社會一心一意專事“補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傳統政治體系的所謂“掘墓人”;他的政治哲學仍然是服務于傳統王權的儒家正統政治哲學。

  黃宗羲同時代的思想家顧炎武說:“讀了這部書,可以知道過去歷史上所有帝王制度的弊端。”

  當洋務運動隨著甲午戰爭的失敗而破產后,人們開始關注西方的近代民主制度及其思想,把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作為引入西學的橋梁,其政治思想也隨之轉向維新。鄭觀應撰寫了《原君》、《學校》、《閹宦》、《建都》等文(均收在《盛世危言》一書中),都是《明夷待訪錄》原有的篇目名稱。盡管這些文章內容均已打上了時代烙印,但無法否定它們受到黃宗羲明顯啟發和深刻影響的事實。


2022-12-09 21:45:29

[新一篇] 山水文化相關背景資料

[舊一篇] 格言名句參考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