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 簡體 傳統 |
“世界失敗的那天清晨,人們正忙著搜捕幾個流浪的孩子。”
《黑暗之心》+《蠅王》,一部虛構的美洲編年史,一部寓言式的現代啟示錄。
大森林吞沒了圣克里斯托瓦爾的孩子,正如浩浩蕩蕩的埃萊河水帶走了成噸的淤泥。大自然試圖在孩子們身上孕育出一種全新的、陌生的文明,孩子們也試圖在大森林腹地密不透光的樹葉穹頂下創造世界。孩子是新世界的美夢,舊世界的遺民,如此野性,如此純真。最終,他們以棄世的方式背叛了我們,而我們為了活下去,也背叛了他們。只有埃萊河依然不動聲色地流淌著,像是一則寓意姍姍來遲的寓言。
如《百年孤獨》般厚重,又如《佩德羅·巴拉莫》般神秘;既有濃郁的自然風情,又頗具知識分子色彩。出版當年即廣受矚目,一舉奪得赫拉爾德小說獎。
◎ 內容簡介
虛構的中美洲城市圣克里斯托瓦爾,曾經與周邊任何一座大城市一般無二,地區的經濟中心,種植茶葉和柑橘。隨著小企業的繁榮發展、水電站的建造與河道的修葺,整座城市開始加入到現代文明的行列。人們如此沉浸在繁榮中,卻不知他們身處的世界早已全然失效,變成了一個粗陋的、沒有意義的構造,官僚機構像沾了膠水的網一般籠罩著所有人,生活像節拍器一樣呆板而乏味,有的房子把它的住戶變成了爬行動物,有的把他們變成了人,也有的,把他們變成了昆蟲。
有一天,圣克里斯托瓦爾的街頭突然出現了一群來路不明的孩子,衣衫襤褸,面黃肌瘦,說著無人能懂的語言。起先他們靠沿街乞討過活,隨即開展了一系列破壞活動。更令人心驚的是,本地的孩子似乎也被這種暴亂的氣息感染了,有人聲稱能聽到他們的心聲,有人在暗夜里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在政府的搜捕之下,孩子們先是躲進大森林,后來又藏進下水道,在那里,建立起了一個名為“光明共和國”的法外之地……
“世界就是這樣告終,不是嘭的一響,而是噓的一聲。”孩子們是新世界的美夢,舊世界的遺民,他們的出現,恰如一聲輕輕的嘆息,宣告了古老美洲文明的終結;如下水道中精心搭建的光之殿堂,破開了目之所及的一切迷霧。
◎ 評論推薦
巴爾瓦不需要任何寫作上的建議,他早已創造出了一個完美的世界,早已擁有了一門與其年紀毫不相稱的精湛技藝。——諾獎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傾力推薦
在《光明共和國》中,巴爾瓦不僅運用了一如既往的大膽敘事,發揮了處理模糊情境的天賦,更增添了形而上學與暗黑寓言的維度,令人緊張而又不安,頗具康拉德《黑暗之心》式的犀利,呈現出了偉大文學作品的氣象。——2017赫拉爾德小說獎頒獎詞
合上書頁時,你會被一種巨大的無力感籠罩,仿佛我們活在世上,卻將永遠迷失。而巴爾瓦寫作的模糊性(一種嚴謹、精確而非空洞的模糊),幫助我們承受住了這種沉重的無力感。《光明共和國》是一部宏偉的著作,被一條深深的、不確定的古老河流貫穿。——《西班牙文化報》
事實上,巴爾瓦的重建過程展現了社會中幾個重要概念的演化過程:暴力,童年,秩序,恐懼。這是《光明共和國》最深刻也最光明的核心。——《西班牙民族報》
安德烈斯·巴爾瓦(AndrésBarba,1975— ),西語界當紅小說家,已出版13部作品,除小說外包括了散文、詩歌及攝影集,作品被翻譯成十種語言。同時,他也是托馬斯·德·昆西、赫爾曼·梅爾維爾、約瑟夫·康拉德、亨利·詹姆斯和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等著名作家的西語譯者。
2010年,巴爾瓦被《格蘭塔》雜志評選為二十二個最杰出的西語青年作家之一。曾于1997年和2006年兩獲托倫特·巴列斯特爾敘事文學獎,2007年獲阿納格拉瑪散文獎,2011年獲胡安·馬奇敘事文學獎,2017年獲赫拉爾德小說獎。
譯者簡介
蔡學娣,畢業于北京大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專業,現任教于北京大學西葡語系,譯有《迷情》《高山上的小郵局》等作品。
我這一生中對公開展示痛苦都從來沒有好感。每次不得不面對時,我都會不安地感到我的大腦封鎖了我的感知,甚至封鎖了我自己。我記得我母親在醫院去世時,我父親撲到她已經沒有生命的身體上大喊。我知道他一直摯愛著她,而我自己正因為痛苦而茫然,幾乎說不出話來,但是即便如此,我仍不免感到整個場面非常虛假,這簡直比死亡本身更令我心煩意亂。突然我失去了感覺,房間似乎更大更空曠了,在那個空間中我覺得我們所有的人都像雕像一樣僵硬。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重復:“演得好,爸爸,演得真好啊,爸爸……”引自第33頁
婚姻真正的主旨就是交談,這正是婚姻與其他人際關系的區別所在,也正是它最讓人懷念的地方:所有那些瑣碎的評論,從女鄰居的壞脾氣到一位朋友的女兒有多丑,那些沒有價值也不怎么聰明的看法構成了我們親密關系的本質,也是妻子、父親或者朋友去世時最讓我們難過的地方。
Note: 聽起來有些現實而又殘忍的事實,婚姻提供的契約,能讓兩個人用陪伴來度過漫長的孤獨,即便很多交流不過是絮絮叨叨的廢話而已,或許所謂的靈魂相契,不過是有人愿意保持安靜來聽你說話而已, 人類是多么脆弱的生物。
我陷入了一種曾被人準確地稱為“痛苦者的高傲”的生活狀態,那種長期的怒火使得許多人在經歷了漫長的痛苦之后,最終認為這些不幸賦予了自己一種道德上的高尚。
note:作者的文字有一種一針見血的精美。不知是否對于苦難的謳歌都是相同的,無論是五十年代的中國婦女的訴苦敘事,仿佛苦難總是和精神道德的高尚聯系在一起,我更傾向于,苦難文化是人為地付諸苦難于意義,好讓人們習得壓迫和生存的不利地位不至于無視規則和體系,習得了苦難所帶來的道德上的高尚感,才能真正去忍受那些可能并無意義的受苦。
我讀到一個生物實驗,將六只蒼蠅和六只蜜蜂放入一個長頸玻璃瓶里,將瓶子水平放置,瓶底朝向窗戶,看看誰先逃出:蒼蠅從與窗戶相反的方向逃了出去,但是蜜蜂一次又一次地撞向瓶底,最終撞死了,它們無法相信出口不在光線明亮的地方。
2023-06-16 14:00:0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