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兒子誤了老子,是老子自誤的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父親若無“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非分之想,兒子怎會有“為有犧牲多壯志”的輕舉妄動?事到臨頭,袁世凱把天大的責任推給黃口小兒,政客為人之不夠正心誠意,雖骨肉間亦然。

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高能物理學家袁家騮,在夫人吳健雄辭世六年之后,于2003年2月11日病逝。

袁家騮雖然能選擇他的學術研究志業,但不能選擇先人。他的祖父袁世凱,是民國史上最受議論的人物之一。袁氏洪憲稱帝,坐了83天的金鑾殿,因全國各省紛以行動反對,只好黯然退位。他憂憤病篤時,怨嘆地說:“克定誤我。”袁克定是袁世凱的長子,袁家騮的大伯,因為夢想“東宮太子”將來可繼承大統,故全力參與“籌安會”。除了在國內制造輿論外,主意還打到外國人頭上。

袁世凱當時被視為與英、美接近,他改帝制,對日本的態度很在意。八國聯軍之后,日人在天津創辦華文《順天時報》,代表日本發言。袁克定就每天為父親印一份假的《順天時報》,刊載日方支持中國君主立憲的各種“消息”和“言論”,于是更強化了袁世凱的稱帝意念。當身敗名裂之際,假報的把戲也拆穿,乃有“克定誤我”之嘆。

其實,父親若無“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非分之想,兒子怎會有“為有犧牲多壯志”的輕舉妄動?事到臨頭,袁世凱把天大的責任推給黃口小兒,政客為人之不夠正心誠意,雖骨肉間亦然。

雖然有“假報”,但也有“真報”——報實情、說真話。袁世凱知道梁啟超寫了一篇《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反對帝制的大文章,著人捧了白花花的銀子,求他不要發表。但梁氏的文章和人格都是“非賣品”,當民國四年九月三日北京《京報》刊出該文后,全國各地報紙紛紛轉載,人心激憤,袁氏失敗命運已定矣!

報有真假,迄今猶然。當今自然無人再偽造一份假報紙,但某些報紙上的新聞與言論,或為政治目的,或為商業利益,或習慣性的阿世媚俗,很大成分是假新聞與假言論,這與袁世凱看的“假報”本質上并無不同。

在民進黨執政時期,臺灣的領導階層看慣了這些“假報”,反覺“真報”刺眼,于是欲加之罪,誣為“統派媒體”,說他們“唱衰臺灣”。這些話除了有傷政治人物的民主風范,顯得格局狹隘之外,邏輯上也說不通:第一,臺灣經濟、失業、政風、治安,以迄公共安全、環境保護等種種問題,請當局明示,哪一項是媒體“唱衰”了的?

第二,很多媒體每天恭維、稱頌“政府”,說它如何圣明,說臺灣前景如何一片大好,這些“歌德派”媒體的數量比當局口里的“唱衰派”多得多,為什么他們唱的就不靈?

第三,如果當局能立軍令狀保證,只要所有臺灣媒體對“政府”缺失能視而不見,改為每天說好話,三個月、半年或一年內,臺灣經濟成長率就能上升幾個百分點,失業率就能下降幾個百分點,政治弊絕風清,社會一片祥和。那么媒體為了全體臺灣人的幸福,相信他們愿意配合作一次試試。

21世紀了,世界民主潮流走到今天,臺灣也已“政黨輪替”,我們的政黨有人自認既“民主”又“進步”,但對媒體的認識還停留在五十年前、一百年前,還像袁世凱想收購梁啟超文章一樣,以貸款和廣告購買傳媒界,真是可嘆。

美國在2003年1月11日成立“全球傳播局”,直屬白宮,它“負責把美國人與政府的相關訊息,忠實、正確并有效地傳遞給世人”。美國能否做到這一點,要由事實證明,但至少說明了,他們清楚知道傳播、溝通的重要性,不敢故步自封。

袁世凱若真是因為看了“假報”而稱帝,受害最大的是他一人一家,國家的事還有中華民國接手,沒有翻船。臺灣的領導班子若對“假報”看了上癮,那么除了他們自己受害,誰在后面為臺灣善后?
 


【南方周末】張作錦 2010-07-15 08:32:36

[新一篇] 傳統官僚翰林總統—徐世昌書畫作品選

[舊一篇] 風水與氣數鑄就袁世凱蔣介石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