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沒事折騰漢字為哪般?
教育部出臺《通用漢字規范表》(征求意見稿),對四十四個常用字加以整形,捺改點,橫改提,豎鉤改豎,調整結構,增加筆畫,如此這般。教育部的官員說,這樣的微調,不會影響老百姓的生活。我看未必。此番調整的漢字,像“新、殺、條、雜、親”等等,都屬于最常用的漢字,老百姓幾乎每天只要寫字,都離不開。再說現在還有一批老人根本不用電腦,依然堅持手寫,小學生在漢字的學習階段,也要手寫,就是我們這些用電腦打字的,看見調整過的這些字,感覺也相當別扭。我們知道,一個人形成的書寫習慣,哪怕小學生剛剛形成幾年,就很難改了,此方案一旦征求意見完了(一般都是走過場),正式公布實行,勢必會讓一大批老的老小的小的人,整天處于寫錯別字的焦慮之中。
關鍵是,這樣折騰一回漢字,有什么必要呢?有什么必要把人家幾十年形成的書寫習慣改過來呢?是出于規范的要求嗎?原來的寫法,已經約定俗成,一直這樣寫下來,而且官方也認可(否則不必此番統一修改),不就等于規范嗎?至于說美觀,對字來說,看順眼了就是美。不能說官方認定是美,就是美,老百姓說了不算。
語言文字是個約定俗成的東西,是關系到千家萬戶生活的東西。大眾認可,才是硬道理。因為,這東西不是象牙塔里的觀賞品,是老百姓每天都要用的。在漢字的演化過程中,很多民間流行的俗字,別體字,民間錯誤的叫法,最后都被官方承認,成為今天的規范。很簡單,語言文字是要流通的,是大眾的事,不能完全由精英說了算。語言文字不扎根于民間,就沒有活力。在歷史上,許多民族的精英,曾經試圖造過字,比如契丹大小字,女真大小字,但是由于沒有在民間扎根,最后都沒有流傳下來。后面的建州女真雖然是金代女真的后裔,但在重新崛起之時,已經全然不知祖先的文字,還得重新再造。因此,教育部下屬的國家語委,如果出于規范漢字的考慮,出臺所謂的規范表,思路不應該是把已經通行的書寫習慣改過來,想當然地改成專家們喜歡的形式,而恰恰應該相反,尊重民間的習慣,加以固定化。
雖然眼下不折騰已經成為國家的共識,但是,我們的某些政府機構,還是喜歡折騰。不折騰,似乎就渾身難受;不折騰,似乎就顯不出來我這個機構的重要性。機構分管哪塊,就折騰哪塊,即使被人譏為吃飽了撐的,也要折騰。這些機構的人,似乎神經非常堅強,不在乎博得罵名。老百姓越是不滿意,自己似乎就越是得意。似乎不給百姓添堵,自己就堵得慌,沒事找事,利用手中的權力,給人們制造麻煩。這樣的行政決策,固然背后有某些專家的支持,從本質上講,依然是一種折騰。這么多年來,中國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折騰。從前是以革命的名義,以政治運動的形式折騰,現在是以改革的名義,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折騰。總是無端生事,折騰老百姓,都是權力惹的禍。什么時候能不折騰了,百姓和國家就有福了。
這四十四個漢字真冤,沒事就被整了形。老百姓也冤,閉門家中坐,無端地就要改習慣,招誰惹誰了?還好,此番折騰,畢竟是以征求意見稿的方式出臺的,不像水、電、汽油,說漲就漲了,因此老百姓還有個緩沖余地。只是,但愿這個征求意見貨真價實,別意思意思,然后就照樣出臺。
張鳴 2013-08-21 12:57:4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