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的更新與朱熹在儒學發展中的貢獻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儒學自產生以來,不斷地發展、豐富、充實、提高,故能與時偕行,歷劫常新。從孔子到朱熹約1700多年,這其中,儒學的發展大體上可分五個階段:1.先秦儒學時期;2.兩漢經學鼎盛,儒學獨尊時期;3.魏晉援道入儒的玄儒時期;4.南北朝隋唐儒學與佛道激蕩,醞釀發展時期;5.以儒學為主,融攝佛道,提煉升華形成理學,而朱熹則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下面略述各階段的特點并著重闡述朱子在儒學發展中的貢獻。
  先秦儒學有孟荀兩大派。孟子對孔學的發展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政治思想,其二是哲學思想。在政治思想方面,孟子對孔子提出的施政綱領原則加以具體化,在哲學上則把孔子思想深化。
  (一)在政治思想上孟子主張王道、德治。嚴格區分王道和霸道,王者“以德服人”,霸者“以力服人”。他主張“制民之產”、“保民而王”。提出“民貴君輕”,“得民心”,重教化的思想,是孔子“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愛人”思想的具體深化,發展了孔子思想。
  (二)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是對人性樸素的實際的描述。孟子提出“性善說”,認為人生來都具“善端”,應該加以擴充,使其充分發展。這種“善端”就是仁義道德的基礎。“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所以孟子的性善論,又是他的“仁政”“王道”等政治思想的哲學理論基礎。
  (三)孔子講“修己安人”,又講“知天命”。孟子則提出“盡心、知命、知天”一整套內省修養的程序。孟子認為人性本于“天”,而人心與天心是相通的,因之“反身而誠”、“盡其心”就能知人性本善,擴充發揮此“善端”,就能知天道之實,所謂“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正因“天人一貫”、“天人同體”,故人可以“知天”、“同天”,而其修養之道則在“強恕而行”,“集義所生”,最后達到“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充塞于天地之間。這種“氣”不是物質性的氣體,而是指人的精神狀態。孟子講的這方面也是孔子“修己”思想的具體深化和發展。
  荀子是戰國末的儒家大師。他與孟子不同,孟子主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孟子法先王,荀子法后王。孟子通五經,尤長于《詩》《書》《春秋》,荀子通五經,尤長于《禮》,主張“隆禮義而殺詩書”(《荀子·儒效》)。孟子辟楊墨,發展了孔子的王道思想。荀子《非十二子》,揚棄百家,批判綜合,吸取了法家、道家、名家之長,大大豐富、發展了儒學,使儒學以一個新的風貌出現。其特點是:
  (一)荀子揚棄儒道,綜合創新。他把儒家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與道家的自然之天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取孔孟“畏天命”的思想,又摒棄了道家因循消極的態度,嚴于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騁能而化之”。(《荀子·天論》)主張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服務于人類。顯示了新興地主階級奮發有為的精神。
  (二)在政治思想上,主張王霸結合,禮法并用。孔子提倡仁道,以德禮為治,但他并不反對“政”“刑”的統治。孔子對管仲相桓公,“一匡天下”的評價是很高的。孟子則把“義利”“王霸”完全對立起來,重義而輕利,尊王而賤霸。他卑視管仲,不齒為伍。荀子則說:“隆禮尊貴而王,重法愛民而霸”。(《荀子·天論》)他認為王和霸是治理方法上的不同,是初級階段與高級階段的區別。因之主張禮法兼施,德刑并用。所以說:“治之經,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寧。明罚慎德,國家既治四海平。”(《荀子·成相》)實為漢代“霸王道雜”統治術的先聲。
  (三)在哲學上荀子也有突出的貢獻。在認識論上,他提出“緣天官”和“心有征知”(《荀子·正名》)兩者結合起來,認為只有通過感官對外物的感覺才能獲得感性知識,但感覺是分散的,表層的,必須把這些感知通過“心”加以綜合整理、辨析,才能構成概念、判斷,對事物達到較全面的深層次的認識,這就從感性認識達到理性認識的階段。只看見事物的某一點或矛盾的一個方面,就會造成認識的片面性,荀子把這種片面性叫做“蔽”。為了避免認識上的片面性,荀子提出“解蔽”。他還提出“形具而神生”(《荀子·天論》),在中國哲學史上對物質同精神的關系,第一次作了唯物主義的回答。他繼承孔子,強調了學與行的重要性,認為只有通過學習和行為實踐才能獲得知識,而對是否是正確的認識,是否掌握了真理,最后還得通過行為實踐來檢驗。他說:“善言古者必有節于今,善言無者必有征于人。”(《荀子·性惡》)貴在“有符驗”。又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最后落實到“行”上。行為實踐又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荀子總結了先秦唯物主義認識論,對中國唯物主義哲學的發展有突出貢獻。
  孟子和荀子的取向不同,但都宗師孔子,祖述六經。孟子說:“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乃所愿則學孔子也。”(《孟子·公孫丑》)荀子說:“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學亂術,足以為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舉而用之,……故德與周公齊,名與三王并。”(《荀子·解蔽》)認為孔子是全面而無蔽,是他最佩服的人。因之孟荀同屬儒家大師。
  漢代儒學可分為義理之學及訓詁章句之學兩大派。董仲舒既是理論家又是傳《公羊春秋》的大師,他二者兼備,所以成為大儒,最具代表性,為“群儒首”。
  (一)董仲舒與荀卿的哲學路線不同,但兩人有共通之處。其共通點就是董仲舒繼承了荀子,揚棄百家,綜合創新。董仲舒以儒學為核心,又廣泛吸收了陰陽、法、道、名、墨各家,建立了一套天人感應的龐大體系。為漢代正宗神學奠定了哲學理論基礎。其取向雖異于荀子,但融鑄百家、發展儒學則相同,董仲舒曾作書贊美荀卿,大概就是這個緣故。
  (二)董仲舒的政治思想是儒法合流,主張德刑并用,以德為主。他的“君神”之說,實際上講的是法家以權術馭臣下的統治方法。他講君權神授,屈臣民而申君,高揚君主權力,這正適合封建的中央集權政治的需要,其受到漢武帝的重視和尊崇不是偶然的。
  (三)董仲舒為公羊學大師,強調“大一統”的重要性。為了鞏固“大一統”的天下,董仲舒從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上提出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政治上獨尊君權,德刑并用已如上述。經濟上反對兼并,“輕徭薄賦”,提出“調均”的理論和“重民”的思想。防止兩極分化,“大富、大貧”的出現,以緩和社會矛盾。在意識形態上主張統一思想,“罷黜百家”,定儒術于一尊。董仲舒這一套理論和辦法對鞏固封建社會秩序,維護“大一統”是有積極作用的。
  (四)董仲舒的哲學思想里大量吸收了陰陽家的思想,在《春秋繁露》中講陰陽五行的有21篇,居全書的四分之一強。他以陰陽五行為骨架,炮制出一套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作為其政治論的哲學理論基礎。在倫理上他提出“王道之三綱可求于天”。(《春秋繁露·基義》)又說:“夫仁、誼、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王者修飭,故受天之佑而亨鬼神之靈。”(《賢良對策一》)把“三綱五常”都說成是天意,天經地義。這種理論當然會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極大歡迎,奉為金科玉律。
  魏晉以來,何晏王弼祖述《老》《莊》而玄學興起。《老》《莊》《周易》號為“三玄”。玄學的特征是:
  (一)儒道結合,援道入儒,以道家《老子》的哲學思想來解釋儒家經典。何晏注《論語》,王弼注《周易》及《論語釋疑》都是如此。何晏作《論語集解》釋“為政以德”,引包感曰:“德者無為。”王弼解《論語·述而》“志于道”云:“道者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為也,況之曰道,寂然無體,不可為象。”(《論語》邢疏引)以“道”為“無”,“寂然無體,不可為象。”以“德”為無為,完全是以老釋儒。阮籍的《通老論》說:“道者法自然而為化,侯王能守之,萬物將自化。《易》謂之太極,《春秋》謂之元,《老子》謂之道。”(《太平御覽》一引)更是典型地會通儒道,認為孔老所講的道理只不過是名詞不同,實際上完全一致。儒道結合,以道釋儒是玄儒的一大特征。
  (二)玄學討論的主題是有無、本末、體用、一多、動靜、名教自然等。玄學以無為本,“崇本息末”,“名教本于自然”。認為孔子老子莊子所講的道理,并不是互相對立而是互相補充,儒家講的名教與道家講的自然,并不是互相違背,也是互相補充的。儒家本是重實際和社會倫理的,其思維方式也是具象思維,例如漢代大儒董仲舒所講的“天”就是有喜怒哀樂,儼然是一尊“上帝”。玄學則用抽象思維,“辨名析理”的方法。把《老》《莊》的思辨哲學與儒學結合,綜合儒道,使儒學更富于思辨性的理論,從抽象思維的高度,深化了儒家哲學,這是玄儒的貢獻,也是玄學的一大特征。
  東晉以來玄佛結合,南北朝形成儒、佛、道三教鼎立,互相激蕩,互相滲透。由于佛教的發展和影響越來越大,到了唐代古文家韓愈力主排佛。古文運動就思想說,實際是從義理上發揮經學。韓愈作《原道》以孔孟的道統傳人自居。其弟子李翱闡發《中庸》之義著《復性書》。他們特別提出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認為治心不外天下國家的《大學》《中庸》之道是儒學的核心和優秀傳統。他們上承儒家經術,下開宋代理學。
  宋代理學融攝三教,以儒學為主體而又消化吸收了佛道思想,形成既能維護儒學傳統,又富于思辨的理論性,理學可以說是三教思想的升華和結晶。
  理學以《四書》為基本經典,既具有思辨哲學的性質又有實用價值,成為中國封建時代后期的統治思想,并不是偶然的。朱子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也是《四書》的編纂和注釋者。研究朱子思想及其貢獻,可以概見宋代新儒學的風貌和特征。
  (一)經學自漢以來定于一尊,由漢迄清一直居于意識形態的統治地位。漢以后的儒者都是依傍經學,通過注解詮釋來發展儒學。這里面大體可分為詮釋及義理兩派。前者偏重于章句訓詁考訂的工作,一般稱為經學家;后者則著重微言大義的闡發,即現代所謂哲學家。朱子既是經學家,也是哲學家。在經學方面,他遍注群經:于《易》有《周易本義》,于《書》有《書經集傳》(朱子與其弟子蔡沈共撰),于《詩》有《詩集傳》,于《禮》著有《儀禮經傳通解》,于《春秋》有仿照《春秋》筆法的《資治通鑒綱目》,于《孝經》有《孝經刊說》。朱子博貫群經,不愧為一位經學大師。
  (二)自六朝隋唐以來,思想界為儒佛道三教互相激蕩。儒家應帝王之道在政治上常居于優勢,但與講心性修養的佛道相比較,在哲學上卻顯得貧乏。唐韓愈排佛主要是指斥其出世思想違背了儒家的倫理道德,未能從理論上駁倒佛道。隨著儒學的發展,這一問題到宋代理學的出現基本上得到解決。朱子說:“今日釋氏,其盛極矣。但程先生所謂‘攻之者,執理反出其下’。”(《朱子語類》卷126 )表明二程察覺到儒家理論上存在的薄弱環節。因之,他們都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鉆研佛道。程明道(顥)出入佛道數十年,最后乃反求諸六經然后得之。儒家自有一套心性之學,修養工夫,其程序井然,功夫踏實。但在隋唐以前很少為學者所注意。隨著儒學的發展,為了適應時代和現實的需要,儒家的經典范圍也不斷有所擴展。二程以《學》《庸》《論》《孟》教人,加以重視,這是一個大的發現。所謂“得不傳之mì@①于遺經。”到了朱子才正式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編為《四書》,并以畢生精力著成《四書章句集注》。由于朱子的推崇和注釋,《四書》不僅成為經典,其地位甚至超過《五經》。朱子既是遍注群經的經學家又是哲學家,成為孔孟之后最大的儒者。
  (三)宋代理學以周敦頤為先驅。周子的《太極圖》受自穆修,其淵源本出自華山道士陳摶。周敦頤對自己受道教的影響也供認不諱。他說:“始讀丹訣信希夷,蓋得陰陽造化機,子自母生能致主,精神合處更知微。”(《讀陰真君丹訣(注:陰真君丹訣指《陰真君還丹歌訣》陳摶為之作注,此書今存《道藏》。主要講內丹修煉。陰真君,《周敦頤集》舊本并誤作“英”,音近而訛,今訂正。)》)可見周子并不回避他讀道教丹書,同時表現了他對陳摶的崇信。周子親手執《太極圖》以授二程,可見他對此圖的重視。二程大概了解《太極圖》的來源,知道這是出自道家,所以有意回避這一問題。在二程的著作中既不談《太極圖》,也絕口不言“無極”。朱子則與二程迥異,他既為周子《太極圖說》作注,又撰《太極圖說辨》以解諸家之疑難。朱子對于《太極圖》推崇備至。他說@②溪之學“其妙見在《太極》一圖。”(《周子太極圖通書后序》)又說@②溪“之學之奧,莫備于《太極》之一圖。”(《再定太極圖通書后序》)周子說:“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太極圖說》)朱子注云:“真以理言,精以氣言。”朱子認為“太極”具理氣之全,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恐怕人們誤會,以“太極”為一物,故周子說:“無極而太極。”表明“太極”乃終極之理,為理之大全,太極即是無極,非謂“太極”之上還有無極。所以“無極之真”是言其理。“二五之精”,則指陰陽五行之氣,這是形而下者。“妙合而凝”,指理氣結合,遂有宇宙萬物。可見周子的《太極圖說》實際上為朱子哲學理氣說作了有力的論據。二程朱子均出入佛老。朱子自十五六歲至二十六七歲出入佛老凡十余年,深受禪宗華嚴宗影響。朱子說:“釋氏云:‘一月普照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這是那釋氏也窺見得這一道理。”(《朱子語類》卷18)這是吸取禪宗之說來闡明“理一分殊”,“一物一太極”之理。朱子說:“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這也是佛教中“真如”“佛性”說在理學中的翻版。朱子知識博大,識見高遠,氣度宏偉。他以儒學為主體,大膽地吸取佛道,融攝三教,建構了一個龐大的系統完整的理學體系,這是朱子超越二程之處。從文化學術史來看,理學是三教思想的升華和結晶。從儒學的發展史來看,朱子集北宋五子(周敦頤、張載、邵雍、二程)之大成,建構了系統完整的理學體系,理學的出現更增加了儒家哲學的思辨性。融攝三教,集理學之大成,是朱子在儒學上的最大貢獻。
  (四)朱子兼綜內圣外王之學。朱子一生以講學著書為主,平生作官加起來不過九年。但每到一地均有所建樹。在知南康軍任內,減免租稅,救活饑民二十余萬。在浙東常平鹽茶公事期間,則調豐儲倉米救濟饑民,對于役法、榷酤等“有不便于民者悉厘革之。”(《宋史》本傳)在知漳州任內,清丈土地,核實田畝,以杜絕豪強偷稅漏稅。每到一地還提倡興修水利,獎勵農桑。在五夫家居時創建社倉來互助互濟,雖遇兇荒災害,民不缺食。可見他不僅是坐而言,又能起而行。朱子曾說:“經濟夙所尚,隱淪非素期。”(《感懷》)可見他退而著書教學是不得已的。朱子嘗說:“孟子以后人物,只有子房與孔明。”(《朱子語類》卷136)朱子推重張良、諸葛亮是從政治上著眼, 推崇其外王之業。但又說他們“粗疏”,粗疏是從義理上著眼,言其見道不精細,只是大體框架上看來不錯,是對其外王之業事功上的肯定。這也表明朱子是內圣外王之道并重的。
  從孔子到朱子經歷千七百余年,儒學的發展變化經歷五個階段。每一階段的儒學均以新的面貌出現。從儒學的不斷更新發展,可以看出:
  (1)每一階段儒學的發展都是吸收了一些新的東西來充實、 豐富了儒學的內容。如先秦荀子吸取了法家、名家、道家的思想,豐富發展了儒學。漢代的董仲舒吸取了陰陽家、法家、道家、名家的思想來發展儒學。魏晉玄學援道入儒,宋明理學的出現更是融攝三教思想。可見每一階段的發展總是批判地吸取新的東西來充實儒學,才會有新的內容,新的面貌出現。近世西學東漸,新的儒學將是會通中西,吸取西方的學術思想,來豐富發展儒學,這是必然的。
  (2)孔子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學無常師,擇善而從,不善則改,尊賢容眾的博大寬容的性格為后世儒者樹立了不保守,不固步自封,善于抉擇,博采眾長來充實、豐富、發展自己的榜樣。儒學好似大的海洋,不擇細流,匯聚百川。這表明儒學具有開放性,不是保守的,自我封閉的。儒學有很強的生命力,故能與時偕行,不斷發展,不斷更新。
  (3)隨著儒學的發展和時代的需要, 各階段所側重的經典有所不同。在先秦孟子長于《詩》《書》《春秋》,荀子隆《禮》。漢代董仲舒則張大《公羊春秋》。玄學闡發《周易》《論語》。宋明理學則以《四書》為主要經典。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時代儒學所側重的經典也不同,并且經的范圍也逐漸有所擴展。
  (4)不管儒學怎樣發展,千變萬化,但祖述五經,宗師孔子, 這一線索是貫徹始終的,變之中有不變,不然就不能稱為儒學。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視的左部分加必
    @②原字為三點水右加產里加兼
  
  
  
孔子研究曲阜32~37B5中國哲學鐘肇鵬19981998從孔子到朱子,儒學的發展變化可大致分為五個階段。從孔子開始,儒學即表現了善于抉擇、博采眾長的開放性特征,雖然儒家歷來祖述五經,宗師仲尼,但每一階段的儒學都吸收了一些新的東西。而且對儒經的側重點也有不同。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兼綜內圣外王之學。他博貫群經,集注《四書》,又以儒學為主體,吸取佛道,融攝三教,建構了一個龐大的系統完整的理學體系。鐘肇鵬,男,1925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作者:孔子研究曲阜32~37B5中國哲學鐘肇鵬19981998從孔子到朱子,儒學的發展變化可大致分為五個階段。從孔子開始,儒學即表現了善于抉擇、博采眾長的開放性特征,雖然儒家歷來祖述五經,宗師仲尼,但每一階段的儒學都吸收了一些新的東西。而且對儒經的側重點也有不同。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兼綜內圣外王之學。他博貫群經,集注《四書》,又以儒學為主體,吸取佛道,融攝三教,建構了一個龐大的系統完整的理學體系。

網載 2013-09-10 20:45:54

[新一篇] 儒學的當代透視與未來展望

[舊一篇] 儒學觀:也談當代新儒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