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史 從諸葛亮《誡子書》看其家風的內涵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撰文|松樵

來源|天涯博客


“天下奇才”諸葛亮被人們尊為賢能丞相的典范,忠貞不渝的楷模,修身立德的榜樣,足智多謀的化身。之所以如此,與其良好的家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裴松之注引《吳書》云:諸葛亮的遠祖“其先葛氏,本瑯邪諸縣人,后徙陽都。陽都先有葛姓者,時人謂之諸葛,因以為氏。”由此可知,諸葛亮的故鄉在瑯邪郡陽都縣,他的遠祖本姓葛,原為諸縣(今山東諸城縣)人,后遷往陽都(縣),而陽都當時已有葛姓者,為區別于原居陽都的葛姓與來自諸縣的葛姓,在來自諸縣葛姓的姓氏之前取其縣名加一“諸”字,而被稱之為諸葛,遂成為復姓。諸葛復姓即由此而來。據考證,漢時瑯邪郡陽都縣隸屬徐州,其故城遺址在今山東省沂南縣磚埠鄉之東的黃疃村一帶。從古及今,瑯邪陽都與諸葛亮的名字同輝,諸葛亮的聲譽與陽都故里共存。陽都故土孕育了諸葛亮這位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尊崇和厚愛,實為中華民族的榮耀。


“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后也。父珪,字君貢,漢末為泰山郡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由此可知,諸葛亮的爺爺諸葛豐,曾做過司隸校尉(負責京城衛戍和治安)之職;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當過泰山郡(治所在今山東泰安)郡丞(太守的助手);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做過豫章(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太守。


據史載,諸葛氏家族的開創者是西漢時期的諸葛豐。此后,自東漢、三國、魏晉、隋唐,這個家族代有名人。特別是三國時期,諸葛瑾(諸葛珪長子)為吳國的大將軍,諸葛亮(諸葛珪次子)為蜀國的丞相,而亮之族弟諸葛誕(諸葛珪二弟諸葛緒之子)為魏國的征東大將軍并遷司空,一門三方為冠蓋,并有盛名。諸葛氏家族成員的顯赫,固有其時代的及地域的等原因,但也與其家族的家風是分不開的,在一定意義上說,正是諸葛氏家族良好的家風,才造就了這個家族一批又一批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諸葛氏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門望族,其由諸葛豐發端并經諸葛亮發揚光大而形成的家風,深深地影響著他的后人及世人,被人們歷代所傳頌。那么,其家風都有那些內涵呢?分析一下,大致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是剛直不阿、寧死不屈的品格。


世上萬事萬物,無不有格。鑒定產品或接待外賓講規格,處世交往或文藝創作講風格,查考閱歷講資格,寫詩講詩格,交易講價格,立身為人講品格。


諸葛氏家族成員自諸葛亮的爺爺諸葛豐開始就一直崇尚品格。諸葛豐在西漢元帝時曾任負責京城衛戍和治安的司隸校尉,執法認真。據《漢書》載,當時朝中有位官員名叫許章,仗恃自己是皇帝的親戚而為非做歹,膽大妄為,諸葛豐要懲治他。許章便逃到皇宮中躲起來,以為這樣便無法逮捕他。諸葛豐上書漢元帝,請求維護法紀的尊嚴,漢元帝雖有心袒護許章,但對諸葛豐的正當要求也無言以對,無奈之下,只得懲處了許章,但漢元帝因此也對諸葛豐耿耿于懷,不久諸葛豐便丟了官。諸葛豐還曾上書漢元帝,倡言“伏節死誼”,痛斥“茍合取容,阿黨相為,念私門之利,忘國家之政”的小人之舉。諸葛豐這種剛正不阿的品格,深深地影響著他的后代。諸葛瑾出使西蜀與諸葛亮“俱公會相見,退無私面”,便是不念私門之利的表現。諸葛亮既受劉備“三顧”,即鞠躬盡瘁,幫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并不避艱險,多次率兵伐魏,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前線。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孫諸葛尚,在國難當頭之際,不怕犧牲,戰死疆場。諸葛誕作為曹魏之忠臣,與司馬氏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至死不降。而諸葛誕的兒子諸葛靚,因其父被司馬昭所殺,遂發誓終生不見晉武帝司馬炎。司馬炎授予他侍中之職也固辭不受,最后歸于鄉里,以與晉有仇,“終身不向朝庭而坐”。其剛直不阿的品格,與其始祖諸葛豐可謂一脈相承。


二是“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操行。


諸葛亮在其《誡子書》中告誡他兒子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短短八十六字,開家教訓導之先聲,為處世治國之根本,是修身養性之準則,實為千古之絕唱。諸葛亮不僅以此勵子,且以此自戒。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講“一個德才兼備者的操行,是以心緒寧靜來涵養德性,以生活節儉來提高品德”。這里的“靜”,是安定清靜之意,不單指“養生之靜”和“致學之靜”,更不是一味求靜;而是靜中寓動,以靜求動,以靜制動,動靜相輔而相成。即袁準在《諸葛公論》中所說:“亮之行軍,安靜而堅重。安靜則易動,堅重則可以進退。”也就是朱熹所說的“靜者養動之根,動者所以行其靜”之義。實際上,“靜”也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這正如儒家所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思,思而后能得。”


諸葛亮以靜制動的策略,貫穿于他一生所有的事業之中。明人尹起萃說:“當漢之末,群雄云拢,凡一智、一能之士,莫不乘時奮發,蘄以自現。孰謂一世人龍如孔明者,方且高臥隆中,抱膝長嘯,略無意于當世,而又以管、樂自許者哉……亮其大言無慚者,彼其擇理甚精,而處已甚明,謂枉已可以直人也。故不茍合以求售,謂托身不可非所也。時乎未遇,則高蹈丘園;道茍可行,則奮發身業。”當劉備三顧之時,立能高屋建瓴地縱論天下形勢。提出了立足荊州,建業西蜀;東連孫吳,北定中原;內修政理,西和南撫;待天下有變,則東向西出等策略。誠為效光武之再舉,興霸業之高論。至今讀之,猶覺其對天下形勢的把握,如玩卵石于高山之巔,游刃有余;猶聞其瑯瑯之聲,如江河之奔流。使年齡長他二十歲,爭戰近二十年,人稱梟雄的劉備,茅塞頓開,如魚得水。于是“遂許先帝以馳驅”。從此,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七十二年(從208年赤壁之戰至280年晉滅吳止)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儉”:就是儉省,愛惜物力,不浪費財物;就是生活儉樸,不追求享受。諸葛亮講“儉以養德”,可謂與孔孟修身思想如出一轍,并且把它付諸實踐。


諸葛亮在《又與李嚴書》中,談及自己的生活狀況,“吾受賜八十萬斛,今蓄財無余,妾無副服”。他積勞成疾,嘔心瀝血去世前,曾“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


由此觀之,孔明的一生,是“靜”“儉”的一生,他以這種操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成為千古人杰。后世諸葛氏之子孫們,無論貧富、窮達、從政、戍邊、務農、業醫,都始終保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操行。


三是“清正廉潔,不謀私利”的美德。


諸葛亮一生身居高位,其間在蜀國丞相位置上就有十三年之久,可謂位極人臣。但他雖身居相位卻能為官清正、廉潔自律,從來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及其子女親屬謀過半點私利,這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載有他上奏后主的一道表章,言:“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至于臣在外任,別無調度,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別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此絕非諸葛亮的虛飾之詞,有本傳云“及卒,如其所言”為證。這不僅是諸葛亮一生廉潔自律、不謀私利的真實寫照,也是古代高級官員的家庭財產申報表。


諸葛亮在“內無余帛,外無贏財”的情況下,既不搞兼職工作,也不興辦實體;既不貪污,也不受賄。這種不據權憑資先為已富;不思肥已,專心已任;家境雖清苦,事業卻興盛的廉潔從政作風,堪稱為政清廉的典范。


四是積極“接世”,入仕朝庭的傳統。


諸葛氏家族成員“修身”、“養性”的目的是為了從事政治,入仕朝庭。也就是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所說的“接世”(接納于社會)。當然,“接世”并不意味著追求名利,而途徑亦可形式多樣。不過,政治作為“管理眾人之事”,其“接世”的功能似乎更為直接,這就是諸葛氏家族成員一有機會便要在政治舞臺上馳聘的原因。諸葛氏家族成員自諸葛亮的爺爺任司隸校尉開始,中經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當豫章太守,到三國、魏晉、隋唐,其從政(或從軍)者可謂代不乏人。尤其是三國時期,諸葛瑾為吳大將軍,諸葛亮為蜀丞相,諸葛誕為魏征東大將軍又遷司空,一門三方為高官,其家族之從政勢頭可謂達于極盛。他們的后代子孫中,也有不少人從政。如諸葛瑾之子諸葛恪亦官至東吳大將軍,孫權死后,曾主持朝政;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官至蜀行都護、衛將軍并平尚書事,與董厥、樊建一起主持蜀國后期的軍政大事;而諸葛誕之子諸葛靚原本為質于吳,不久也成為吳國的大司馬,并在東吳后期的政治生活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到了諸葛亮及其兄弟的第三代,在入晉后,也有不少人入仕。諸葛亮之孫諸葛京仕晉為眉縣令、江州刺史;諸葛誕之孫諸葛恢仕晉為會稽太守、中書令加侍中。曾孫一代中,諸葛誕之曾孫諸葛衡為滎陽太守。其他諸葛氏族人從政者也為數不少,如魏雍州刺史諸葛緒,其長子諸葛沖入晉后曾為廷尉,而諸葛沖之長子諸葛銓又官至兗州刺史,次子諸葛玫更為御史中丞。再如臨沂地區出土的幾件北朝造像碑和一座隋碑(隋諸葛子恒等造像碑)中,就記載了不少從政或從軍的諸葛氏族人,如都督諸葛子恒、諸葛世龍,主簿諸葛榮叔等⑨。這些都可說明諸葛氏族人在從政方面表現出了足夠的熱情,保持了積極“接世”、入仕朝庭的傳統。


五是“鞠躬盡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諸葛亮一生在亂世紛爭中經歷了短短的54個春秋,從他27歲受劉備三請后走出茅廬,登上風云變幻的歷史舞臺,恰好是半生操勞,盡瘁王事。如果說,諸葛亮的前半生是他修身成學、立志濟世的準備階段,那么他的后半生就是忠勤操勞、“兩朝開濟”的治世之期了。


從207年劉備三顧茅廬,把“躬耕隴畝”的諸葛亮請出后,諸葛亮就決心輔佐劉備沿著他所選擇的道路走到底。208年,在曹操發兵南征荊州,劉琮望風歸降、劉備落荒而逃、“傾覆”無歸之際,諸葛亮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只身奔赴江東,說服了在降曹與抗曹之間猶豫不決的孫權與劉備聯盟,組成聯軍,在赤壁大戰中擊敗不可一世的曹軍,為半生寄人籬下的劉備覓得荊州這塊落腳點立下大功。此可謂危難之際見忠情。


后來,劉備為關、張報仇,興兵東征孫權。結果夷陵大敗,羞憤而病故于永安城(今重慶奉節)。臨終之際,劉備把諸葛亮從成都召至永安,十分坦城而放心地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是對諸葛亮寄予極大的信任,而諸葛亮表示要“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后來諸葛亮輔佐弱主劉禪,殫精竭慮,謹守臣道,竭力支撐著蜀漢一隅江山,且率軍六出祁山而北伐,希望完成劉備恢復漢室一統江山的遺愿,最終“鞠躬盡力,死而后已”,不折不扣地實現了他的遺愿。


三國時期,諸葛瑾為吳大將軍,諸葛亮為蜀丞相,諸葛誕為魏征東大將軍,一門三方各事其主,勤于王事,忠心耿耿。他們的后代子孫也如諸葛亮一樣恭恭敬敬地瑾慎地為各自的國家竭盡全力,一直到死為主。


諸葛氏家族的良好家風,今天早已融入中華大地;將世代被人們所效法;歷代被世人所傳頌;它將是永存的。而諸葛亮作為諸葛氏家族的杰出代表,不但為諸葛氏后人所奉祀,更受到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敬仰。實際上,諸葛亮已成為中華民族正義和智慧的化身了。


諸葛亮是永垂不朽的。而諸葛氏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名門望族,連同其優良的家風,將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其家風也將永遠激勵著后人不斷前進!(據鐘山清風網姚讓利《諸葛亮家風略論》)



天涯觀察 2015-08-23 08:53:48

[新一篇] 為何40萬人,都挖不動武則天墓?

[舊一篇] [講武堂238]解讀幕府滅亡的真正原因 占領琉球后威脅中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