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對儒家文化的金融學反思”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先生在《中國新聞周刊》,發表長篇大論《對儒家文化的金融學反思》,以所謂的金融學角度來貶斥東方的中華文明,吹捧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攻擊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用中華文明整合世界”的文化外交政策。但是,金融學能夠完成反思文化的重任嗎?陳志武本人對金融和文化知識又知道多少呢?本文將對他的上述奇文進行梳理和分析。
  一、陳志武的主要論點和論據
  1.像“仁、義、禮、智、信”這些道德規范是世界各文化的普遍價值,并非儒家文化獨有,否則我們中國人出國之后就不會有與別人交往的任何基礎。這些內容是今天的中國以及任何社會都應該教導的。簡單意義上的文化復古不僅是一廂情愿,且沒意義。
  2.“家”作為基本生存單元是動物的共性。家是人種延續下去的最基本條件。任何今天還存在的民族,它必須有重視家庭的基本文化內涵,否則就不可能延續到今天。
  3.人類有兩種途徑規避未來風險。其一是靠發展,通過提高物質生產力和精神供給量來增加人類整體生活水平,這當然能提升個人度過風險事件的能力。其二是通過個人之間的經濟交換、精神交換達到互保、互助、資源共享的效果,以此提升社會共同的避險能力,使個人能更好地度過經濟緊張、精神壓抑時期。
  4.在原始社會,由于生產能力低下,原始部落成為規避生產風險、規避天災人禍、提供原始精神消費的基本組織。那時沒有正式金融契約交易,但部落里共享一切,其實就是基于隱性利益交換的原始社會保險安排。而在農業社會,外部化的法治沒有建立,商業特別是金融保險、借貸、證券業都不發達,還沒有市場提供的互保互助交易。這時,家族、宗族就成為主要的經濟互助體和社會共同體,家族像是一個非正式的內部金融市場。
  5.在任何社會里,家庭有兩個主要功能,一個是經濟互助,一個是社會功能即精神互助。其經濟功能包括兩方面,第一,在家庭內部存在各種隱性金融契約關系,父母在后代身上有投資,所以后代有隱性“回報”責任。第二,因血緣關系,“家”能大大減少各成員間利益交換的執行風險,減少交易成本。為了支持“家”的經濟互助和精神互助功能,社會就必須有相配的家庭、家族文化,幫助實現這些錯綜復雜的隱性金融契約。
  6.在沒有市場提供的各類保險、借貸、股票、投資基金、養老基金等金融品種的前提下,成家生兒育女,而且最好是生兒子,就成了規避未來物質風險和精神風險的具體手段,即所謂“養子防老”。生兒女既是父母對未來的投資,又是為未來買的保險,兒女是人格化了的金融品種。以“孝”和“義務”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孔孟為了降低這些隱形利益交易的不確定性、增加交易安全而設計的。
  7.西方物質生產比東方發達并不必然意味他們的精神文明就落后,而東方的物質生產落后也并不必然意味我們的精神文明就先進。會不會是東方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落后呢?
  8.中國并沒像西方那樣有系統組織的宗教。在這種缺乏正式的理性與非理性生命觀的社會里,大眾的精神世界只好由“牛鬼蛇神”迷信來支配,看不出這種精神文明高級在哪里。反倒是漢代進入中國的佛教、明代進入的天主教以及基督教擴展了我們的精神資源。
  9.美國家庭里,正因為生小孩是出于感情、出于對小孩的愛而不是“養子防老”,生小孩后不會不去養他,因為生小孩本身就是他們自己的偏愛,不是被經濟原因迫使的。這也是為什么中國人往往不能理解美國人領養別人的小孩后會照樣那么去愛他們,而且不分男孩女孩,一樣喜歡領養。以往,中國人之所以只認自己親生的孩子,是因為當生孩子是出于經濟目的時,自生的孩子在儒家“三綱”之下更靠得住(交易更安全),而領養別人的孩子到時候難以靠得住,可能沒有投資回報(交易不安全)。
  10.“五四”運動給中國帶來了自由、民主、法治思想。回過頭再看,當時的思想先驅至少在兩方面存在盲點,其一是私有產權,其二是發展金融與保險市場,這二者是實現自由、民主、法治的經濟基礎。
  11.中國傳統學問存在根本性的“實證”盲點,讓文人把中國過去一百多年的遭遇跟中國文化脫離開來,認為那些落后挨打不是傳統中華文化所致,而是由外國人所致。有意思的是,今天的情況跟那時期正好相反,中國經濟今天正在崛起,這時我們只愿意把成功歸功于自己,歸結于中華文化,跟世界整體發展無關。也就是說,如果自己處境不好,那是別人強加于我的;如果我們成功,那完全是自己的功勞。
  12.通過對北京、丹東、徐水縣以及三個河南村的調查分析,收入越高同時又買了某種金融保險品種的城市人更容易說“生兒育女是出于感情”,而不是為防老等經濟目的。
  13.美國的保險、銀行、證券業是當今最發達的,各類金融產品讓美國人把多數能想象到的未來收入風險、生活需要提前安排好。除了醫療、人壽、財產、汽車、失業、殘疾等傳統保險品種,住房、汽車等個人貸款品種,退休基金、投資基金等證券外,美國的金融與保險業總是不斷了解新出現的個人生活或養老需要,根據新需要再推出新金融產品,目的是讓個人不至于因意外事件而在經濟上拖累親人。
  二、儒家文化與基督教文化
  “仁、義、禮、智、信”這樣的普世價值,如果不是儒家文化所獨有,那么也一定是西方基督教文化也沒有的。因此,不能將其排除在“用中華文明整合世界”之外。
  在陳志武看來,沒有“仁、義、禮、智、信”,中國人出國之后就不會有與別人交往的任何基礎,但這是中國人的基礎,不是西方人的基礎。且看西方人出國之后是如何交往的:
  即使在真正的殖民地,原始積累的基督教性質也是無可否認的。那些謹嚴的新教大師,新英格蘭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們的立法會議上決定,每剝一張印第安人的頭蓋皮和每俘獲一個紅種人都給賞金40鎊;1720年,每張頭蓋皮的賞金提高到100鎊;1744年馬薩諸塞灣的一個部落被宣布為叛匪以后,規定了這樣的賞格:每剝一個12歲以上男子的頭蓋皮得新幣100鎊,每俘獲一個男子得105鎊,每俘獲一個婦女或兒童得50鎊,每剝一個婦女或兒童的頭蓋皮得50鎊!數十年后,殖民制度對這些虔誠的新教徒們的背叛祖國的子孫進行了報復。在英國人的唆使和收買下,他們被人用短戰斧砍死了。英國議會曾宣布,“殺戮和剝頭蓋皮是上帝和自然賦予它的手段。”當然,陳志武會輕蔑地將印第安人的被屠殺歸結為印第安文化的落后,而不是西方強盜的屠刀。但是,相比之下,中國明朝鄭和下西洋的強大船隊則比西方國家的海盜們文明多了。
  反過來看,按照陳志武的邏輯,即精神文明會與物質文明同樣落后,那么這種不同的走出去的表現就是顯然的。這是因為,在中國明朝時期,中國的物質文明優于西方,自然其精神文明即儒家文化也要優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而且“牛鬼蛇神”的迷信也應當優于當時西方那樣有系統組織的宗教,陳志武怎么就看不出這種精神文明的高級在哪里呢?再說了,陳志武先生也忘了跟我們解釋一下,為何西方世界發達之后,并沒有拋棄他們過去那種落后的并且還造成“黑暗的中世紀”的基督教文明?這種簡單意義上的文化復古不也是“一廂情愿,且沒意義”的嗎?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西方文明的侵略性也表明陳志武漏掉了人類規避未來風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那就是掠奪。歷史上,游牧民族對中原地區的多次掠奪就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所導致的風險。但是,西方人對東方世界的掠奪則不是出于規避風險,而是為了他們自己的發展。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放眼今天的世界,西方文明的這一特點仍然統治著這個世界。美國大兵肆意轟炸著他們看不順眼的國家和地區,美國總統克林頓答應了的事情,下一任總統小布什可以輕易推翻,世界日益陷入動蕩和不安之中。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才出現了“用中華文明整合世界”的呼聲。正是因為西方國家從來不講什么“仁、義、禮、智、信”,才使得這些內容成為今天的中國以及任何社會都應該教導的內容。
  更何況,能夠在明代就吸收當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落后的西方的天主教和基督教,恰恰表明了中華文明能夠海納百川。顯然,能夠整合世界的文明一定不會是妄自尊大而毀掉了瑪雅文明的西方基督教文明,而只能是海納百川的中華文明。
  三、家庭的意義
  既然陳志武承認家是人種延續下去的最基本條件,那么他又怎么能把家庭僅僅看成是一個利益交換的單元呢?要知道,家庭首先是一個生產的單元。這種生產,不僅包括物資上的生產,更包括人類自身的生產。如果家庭不是一個生產的單元,人類社會也不可能從原始的部落社會轉入后來以家庭為主體的社會形態。當然,現代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家庭已不再是生產單元了,但仍然是人類自身生產的單元。
  對于中國傳統的孝文化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陳志武一知半解的養子防老,而是傳宗接代。誠所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所以,中國的長輩愿意為子女們做出非常大的犧牲,以至于從金融學的角度來看,這種投資回報是不值得的。也正因為如此,中華文明中才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說法,中國人民不僅會領養孤兒和棄嬰,而且還撫養過中國人民的仇敵——日寇遺留的子女。而這些日寇子女回日本后并沒有回報撫養過他們的中國父母。中華文明的這些美德是西方基督教文明所沒有的,也是西方基督教文明不可能做到的。斯陀夫人著名的《湯姆叔叔的小屋》早就揭露了標榜自由、民主和法治的美國白人是如何“重視”黑奴的家庭的。
  《圣經》強調,只有猶太人才是上帝的子民,其他人種只有被看成是猶太人的狗才可以得到上帝的垂青。今天的基督教文明則秉承了這一點,盡管上帝的子女已經從猶太人換成了美國人或者說是美國的白色人種。實際上,西方人士領養別人的子女與他們養幾條寵物狗并沒有什么分別,他們不是同樣愛著他們養的寵物嗎?要知道,如果西方人士生小孩真的是出于感情、出于對小孩的愛,那么西方國家就不會有那么多的單親家庭。這些單親家庭中的子女正是像被拋棄的寵物一樣,被其父母的一方所拋棄。這樣的情形也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里重現著,而這也是陳志武在北京、上海等發達社區的文化發展中所看重的主要文化內涵。
  事實上,正是由于西方基督教文明沒有繁衍后代的責任意識,在資本主義制度的壓力下,才出現了人口數量下降的現象,不得不面臨人種滅絕的危險。我們再來看一看在私有產權和金融與保險市場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里,即在自由、民主和法治下的那些被陳志武認為尚難以獨自謀生的兒童們曾經的處境吧。
  “在馬薩諸塞州,這個直到最近還是北美共和國最自由的州,今天國家規定的12歲以下兒童的勞動時間的界限,在十七世紀中葉還曾經是英國的健壯的手工業者、結實的雇農和大力士般的鐵匠的正常工作日。”
  “議會決定,未滿11歲的兒童從1834年3月1日起,未滿12歲的兒童從1835年3月1日起,未滿13歲的兒童從1836年3月1日起,不得在工廠從事8小時以上的勞動!……資本主義使用機器的第一個口號是婦女勞動和兒童勞動!……每當工廠法把以前不受約束的工業部門的兒童勞動限制為6小時的時候,工廠主總是一再抱怨說:有些父母會把兒童從受限制的工業部門中領出來,把他們賣給‘勞動自由’還盛行的部門,即賣給那些不滿13歲的兒童被迫像成年人一樣地勞動,因而出價較高的工業部門。……機器起初使兒童、少年像工人妻子一樣在以機器為基礎而產生的工廠內直接受資本的剝削,后來使他們在所有其他工業部門內間接受資本的剝削,而使他們的身體受到摧殘。……在英格蘭,有16個戶籍區在100000個不滿一周歲的兒童中每年平均的死亡人數只是9085人……在曼徹斯特是26125人。1861年的一個官方醫生調查報告指出:造成這樣高的死亡率的原因,除了當地的情況外,主要是由于母親外出就業,以及由此引起的對子女的照顧不周和虐待,例如飲食不適、缺乏營養、喂鴉片劑等等,另外,母親還違反天性地疏遠自己的子女,從而發生故意餓死和毒死的事件。相反地,在‘婦女最少就業’的農業區,‘死亡率則最低’。”
  如果說,我們在今天的資本主義國家中,看不到上述悲慘的景象,那只不過是因為西方工人階級數百年來的流血斗爭,而這與現代基督教文明無關,在那里是根本談不上什么家文化的。
  四、養子防老與金融安排
  為了從所謂的金融學角度來看待問題,陳志武不惜把原始社會的合作生產也看作是基于隱性利益交換的原始社會保險安排。他不懂金融安排只是在分配中處于第二位的一種形式而已,而生產則是先于產品分配的。試想,如果一個沒有任何資產的小農不去租地種,也不干其他活,他能通過金融安排即借貸,借來養活他自己的資金嗎?
  至于為何小農經濟時代存在養子防老,而工業社會卻不再養子防老,這里面的原因決不是各類保險、借貸、股票、投資基金、養老基金等金融品種的存在所能解釋得了的。
  小農經濟時代的典型特點是土地的分散耕種。而家庭則通常是土地的所有者。既然子女所耕種的地產是由父母傳給的,那么子女在經濟上回報父母,又有什么可指責父母的呢?資本家安排工人使用他的機器生產不也要獲取回報嗎?更何況,父母對子女的養育之恩,還是資本家不曾也不可能給予他的工人的。顯然,中國人當年的養子防老,是由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生產關系決定的,與金融安排無關。
  正是由于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勞動力相對供給不足,如果不自己生兒育女,土地上將沒有勞動力可用。試問,在缺乏勞動力的土地上,能夠用什么樣的金融安排來生產出糧食呢?
  相比之下,在資本主義社會里,農民因為手中的土地被兼并和被剝奪而淪為無產階級。其子女從父母那里承繼不了任何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生產不僅生產商品,而且生產相對過剩的人口。工人們由于工資微薄和失業而養不起子女,即使他們好不容易把子女們養大,這些子女能否找到工作并賺到足夠的錢來養活自己都還是個未知數,又如何能夠保證供養他們的雙親呢?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存在養子防老的問題。同時,強調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西方哲學和強調理性經濟人假設的西方經濟學和金融學,即強調自私自利的現代西方基督教文明,進一步消除了生兒育女的動力。生兒育女僅僅是習慣使然。而這種習慣正在消失之中。
  陳志武會說了,不是有各種保險嗎?那么,我們就來看看當今美國的實際情況。《國際金融報》 2006年8月31日報道美國人口普查局發表的美國國內家庭消費支出調查報告時指出,“美國全國共有370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2.6%。……根據普查結果,在美國全國,大約有15.70%的人口(即4600萬美國人)沒有任何醫藥保險。”
  其實,就算能夠得到保險賠付,這些保險賠付又能有多少呢?能夠拿來生兒育女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這些社會保障只不過表明,“資產階級再不能統治下去了,因為它甚至不能再使自己的奴隸維持奴隸般的生活的水平了,因為它不能不讓自己的奴隸們落到這樣的地步,以至它必須養活奴隸,而不是由奴隸來養活它了。”
  五、結束語
  美國《華爾街電訊》不去評選美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經濟學家,卻遠隔重洋推選2006年“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經濟學家”,其干涉中國內部事務之心,昭然若揭。陳志武在這個華爾街版的中國十大經濟學家中名列第九位。而他也不負華爾街的期望,不遺余力地秉承西方經濟學說形而上學的學術傳統,歪曲歷史真相,為資本主義制度及其基督教性質張目。
  但是,“用中華文明整合世界”并不是一小部分人的一廂情愿,而是現實的選擇和歷史的潮流,相反,倒是陳志武的攻擊才只是他所代表的那一小撮人的一廂情愿。
理論與當代貴陽19~22G0文化研究余斌20072007
儒家文化/金融學/養子防老/基督教
陳志武的大作《對儒家文化的金融學反思》,從所謂的金融學角度,推斷東方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落后。他鼓吹美國人生小孩是出于感情、出于對小孩的愛,批評中國人生小孩是出于經濟利益的“養子防老”。反對“用中華文明整合世界”的主張和設立孔子學校的文化外交政策,鼓吹基督教性質的資本主義,強調私有產權和發展金融與保險市場是實現自由、民主、法治的經濟基礎。但是他的論點論據經不起基于歷史事實的分析和推敲。
作者:理論與當代貴陽19~22G0文化研究余斌20072007
儒家文化/金融學/養子防老/基督教

網載 2013-09-10 20:47:22

[新一篇] 陰柔清韻  ——道教音樂審美風格論(之二)

[舊一篇] 魏晉佛性論  ——兼談玄學情性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