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當重視人文素質教育
在中學生中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是一個應當引起我們重視和認真思考的問題。
1.對當前德育實效性的思考
歷來,我們對德育工作十分重視。課程方面:設了政治課,從初一至高三每周2節~3節。還有團、隊活動,校會和班會,軍訓、社會實踐活動等。內容方面:從行為規范、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到共產主義人生觀教育等。時間方面:政治課、團隊活動、班會、校會,每周共約5 節~6節課,約占活動總量的1/6至1/5 (還沒有把軍訓和社會實踐活動計算在內)。
但眾所周知,德育的實際效果卻不令人滿意。分析起來,影響德育實效性的原因有多方面,如社會大環境之負面影響,德育內容之大而空,德育方法之形式主義,教育者(教師)自身人格影響之欠缺等。但以上這些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外在因素,而不是學生的內在條件。解決上述諸多問題對提高德育的實際效果固然會有不小的作用,但還是沒有解決德育實效性的根本問題:啟發學生接受優良品德的內在要求,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判斷和選擇能力。
學生接受優良品德的內在要求的基礎是什么?是學生的文化素質。一般來說,一個有高文化素質的人,他必然會比較自覺地去追求高尚的品德,這就是“情商”理論中所說的自發性。一個具有自發性的人,他做事情不需靠外在的推動力,自身的道德修養也不需要外在的推動力。一個有高文化素質的人,他的道德形成就有了文化底蘊。
2.人文素質是學做人的基礎
從人的文化素質來講,完整的文化素質應當包括人文素質和(自然)科學素質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教育學生學會做人是我們德育的根本任務。學會做人必須以人文素質為基礎,因為人文科學體系既是一種知識體系,也是一種價值觀體系。“人文學科關系到一個社會的價值導向和人文導向,關系到一個民族精神的塑造,關系到一個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國際上一些知名學者早就發出警告:如果忽視或者輕視人文學科,必然導致整個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衰退,必然導致整個社會的庸俗化”(葉朗《人文學科大有作為》,《光明日報》1997.3.22.)。世界進入20世紀之后,尤其到了20世紀后期,人類實現了科學技術革命性的飛躍和經濟的巨大發展,一方面給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以強大的動力,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人口問題、貧富差別的問題、環境與生態問題、資源問題、毒品問題、暴力問題、道德倫理問題等,都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這些問題,特別是道德倫理問題,都不是科學技術和物質財富所能夠解決的。上述諸多社會問題都涉及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等。因此,人文素質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基礎,是學生學做人的基礎。人文教育應當作為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手段,也應當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
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提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它淵源于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因此,我們的人文教育首先應當以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為基礎,這樣才不會失去根基,對其他的文化也應采取兼收并蓄的態度,擇其優秀者用之,引導學生了解和學習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尤其要了解和學習西方現代的優秀文化。這樣,我們的人文教育就既具有中國的特色,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3.人文素質的培養必須從小學和中學抓起
近年來,不少大學開始重視大學生的人文教育,這是十分可喜的現象。但應當說,這已經為時太晚了。表現在大學生身上人文素質較差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學教育中存在問題的反映。例如,目前中學的課程設置存在重理輕文、輕藝術的問題;教學中存在重考試學科和考試內容,忽視非考試學科和考試內容的偏向;教學方法上存在著由于應考而造成的模式化、教條化那種使學生思維僵死的問題。還有,就是人文學科的課程也沒有較完整的知識系統,對學生進行人文知識的基本訓練(如寫字、作文和誦讀等)也較弱。這些問題導致了中學生人文知識貧乏、人文精神欠缺的后果。這一后果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質量,影響了人才的培養。人文教育的黃金時期應當是在中小學,中學階段是一個關鍵的階段。
4.當前強調對中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有其現實的意義
我國自50年代提出“向科學進軍”以來,理工熱至今未見減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直成為青年學生所接受的至理名言。時至今日,學習好的學生絕大多數仍然報考理工類大學,報考人文社會科學專業的是極少數。長期以來,似乎造成了一種極為錯誤的輿論:聰明的學生就應該學理工,這種輿論給家庭、學生和學校的教育以重理輕文的誤導,因此,鑒于當前社會上、家長和學生中重理輕文的傾向和現象,加強人文教育很有必要。
二、人文素質的界定和內容
1.人文素質概念的界定
人文,是指與人類社會有直接關系的文化,一般把文學、歷史、哲學和藝術等統稱為人文學科。
人文素質,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史、哲和藝術等人文學科知識和由這些知識系統所反映出來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綜合體現。
2.人文素質的內容
人文素質包括人文知識修養和人文精神兩個方面。
人文知識修養,是指通過學習獲得的比較系統的文、史、哲等人文學科和藝術的知識。
人文精神,是指通過各種人文學科知識的吸收而形成的價值觀、道德、氣節和思維方式。
三、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
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要從課內、課外,知識、環境,言教和身教等全方位、多渠道地開展。
1.課程
課程是讓學生獲得系統人文科學知識的主渠道。各學科除落實教學大綱要求外,還要挖掘本學科人文教育的因素,制定出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具體目標和要求。這些目標和要求可分別由必修課和選修課來實現。目前,在選修課中,適當增加人文科學類的比例是十分必要的。
2.講座
邀請校外專家、學者來學校開設人文科學講座,是一個內容豐富、思想活躍、形式靈活、聽眾廣泛的方式,可開闊視野、啟迪思維、激發感情、豐富知識。我校以高中文科實驗班的講座課程為基礎,每學期舉行8次講座,發揮其輻射作用,每個學生在校3年共有48次聽講座的機會,這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接受教育的一個不小的天地。
3.社團活動
通過各種社團活動,組織學生讀書、研討、排練、創作,引導他們探索人生的真諦,陶冶高尚情操,發展特長,培養能力。
我校已組織的社團有:國學社、文學社、詩社、劇社、樂隊、舞蹈隊、合唱隊等。在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的夫人錢胡美琦女士的倡議和支持下成立的國學社,以學習、宣傳我國傳統文化、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為宗旨。通過國學講座、讀書、討論、參觀、訪問、考察等方式積極開展活動,學生報名參加者達一百余人。幾年來,國學社在創造校園人文氛圍,促進人文教育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
4.環境
學校要造就一個有濃厚人文氣氛的校園環境,對學生施以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學校環境應當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特點。比如,學校應營造一種體現弘揚我們民族優秀傳統和精神的氛圍,校園的環境建設、環境布置要體現我們的民族風格,校園的宣傳媒體也應有意識地傳播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等,使學生在學校里時時處在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之中。
環境包括精神環境、物質環境和信息環境三個方面。
在精神環境建設方面,我校著重抓了“一個群體精神”、“一種群體意識”和“一組群體作風”的建設和發揚。一個群體精神就是“奉獻和務實”的二附中精神,一種群體意識就是“爭創一流”的意識,一組群體作風就是由勤奮、廉潔、奉公的干風,正己、敬業、愛生的教風和勤學、文明、樸素的學風所組成的校風。北京師大二附中的校訓是:“篤志,博學,質樸,方正”八個字(選自《漢書·夏侯勝傳》、《論語》和《管子·明法》),它既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精神,又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
在物質環境的建設方面,我校按照科學性、藝術性、實用性和教育性四個原則來建設校園,使校園成為一本活的教科書,充分發揮其德育、智育和美育等各種教育的功能。
在信息環境方面,我們加強了圖書館、計算機房等的建設,使學生能夠有更多的獲取各種信息的條件。特別是隨著計算機網絡的逐步建立和發達,為改善學校的信息環境帶來了有利的條件。我們特別注意發揮它的正導向作用。
5.閱讀和參觀
人文知識的豐富主要靠自己學習,自學的主要途徑是讀書和參觀。中學生思維敏捷、記憶力好、接受能力強,正是讀書的好時候,應當抓住時機讀一些好書,背一些好詩,記一些名句,這將使學生一輩子受益無窮。
我校根據中學生特點,編印了北京師大二附中學生《誦讀詩文集》,文集包括詩詞曲選部分、文選部分、名句選部分和必讀書目部分。要求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要學、背我國古代各時期的127首詩、詞、曲, 熟讀58篇優秀散文,學習和記憶142條名句和格言,閱讀62本中外名著,我校還充分利用北京人文資源豐富的優勢,選擇了40處人文勝地和博物館,從初一到高三,每個年級每年結合教育和教學要參觀三四處。這些參觀活動都列入教育和教學計劃,使參觀活動做到有計劃、有指導、有要求,務求有實效。
教師人文素質的高低,對教師本人的道德修養,對教師本人各方面的發展起到一種促進或限制的作用,因此學校在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也應重視教師隊伍人文素質的提高。另外,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教師是他們心中的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他的文化修養和人格風范,將直接影響和感化自己的學生,從這一層意義上說,學校在開展人文素質教育中,首先必須提高教師自身的人文素質,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中學生有很強的可塑性,只要我們對中學階段的人文教育給予高度的重視,認真地抓,堅持不懈地抓,就會抓出成效,我們的學生就可能被培養成具有較好人文素質的一代。
北京教育6~8G3中小學教育林福智19981998林福智,北京師大二附中校長 作者:北京教育6~8G3中小學教育林福智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