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為了維護共同利益、協調關系而形成的行為規范準則。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進行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將社會道德轉化為學生個體的道德品質。道德是倫理學和社會學研究的對象,品德則是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的對象。因此,可以說學科教學中的道德教育就是品德教育。
一、品德教育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歷史教學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歷史學科的德育教育在歷史教學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學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規定的德育諸項任務,如愛國主義、國際主義、觀點和規律、歷史責任感的教育,最終應轉化、落實到學生的行為規范中去,使學生學會處世做人。品德教育在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鮮明的實踐和評價意義。
其次,中學歷史教科書提供的大量的歷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生動材料。以中國歷史而言,我國是人才輩出的國度,不同歷史時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風姿展示了中華民族的道德風貌和優良的道德傳統,構成了中華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們在創造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動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優秀品質和高尚情操,成為炎黃子孫繼續奮進的巨大動力。因此,中學歷史教學在對青少年進行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方面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中學生處在青少年發育時期,也是道德品質教育的關鍵時期。中外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對青少年品德特點的研究成果表明,整個中學階段,青少年的品德正在外部和內部的交互作用下逐步發展起來。其中少年期(初中)處在內部矛盾的狀態,雖已初步具備倫理道德的特征,但又不成熟、不穩定,具有較大程度的動蕩性。青年初期(高中),品德趨向成熟,進入以自律為形式、奠定道德準則、運用信念調節行為的品德成熟期[1]。因此,在初中階段,對學生加強品德教育至關重要,中學歷史教學應承担起這個社會責任。
二、中學歷史教學品德教育的特點和任務
中學歷史教學道德品質教育,主要是通過歷史的道德知識去教育學生。因此,首先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認識道德的批判與繼承問題。道德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人類歷史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五種社會形態,每一種社會形態的道德都是當時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因此都帶有鮮明的個性。例如封建社會的道德是為了維護封建宗法等級關系,其道德規范是忠君孝親、男尊女卑等封建的倫理關系;資本主義的道德是極端利己主義,其道德行為表現為金錢萬能、唯利是圖、享樂主義等等。這是應該予以否定和批判的。但是,這僅是作為品德內容的社會性的一個方面。“品德內容的社會性,并不能和階級性、歷史性劃等號。品德內容的社會性,應該是歷史性、階級性和全人類性的統一。品德內容的社會性,既體現了人類社會道德的共同點,又包含了品德的歷史、階級、職業、民族等一系列的差異。這種品德社會性的共同點和差異性的存在,反映出品德……共性與個性的統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繼承性和批判性的統一。”[2]人類道德歷史發展的共性、普遍性和繼承性為中學歷史教學進行道德品質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豐富的內容。從中國道德發展的歷史看,古往今來,人民群眾和無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軍事家、文學藝術家在社會關系的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優秀的道德品質和情操熔鑄成的中華五千年美德,正是建設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大夏的基石。無產階級的道德也正是在批判地繼承了歷史上一切優秀的道德遺產以后,才使自己達到了一個新的從未有過的高度。因此,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是繼承中外歷史上人民群眾和杰出人物的優秀道德品質和情操,并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以及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規范相統一,培養“四有”、“五愛”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道德品質教育是一個艱難和曲折的教育過程。我國目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社會主義道德占主體的前提下,尚有封建主義、資本主義道德觀念和行為存在,人們的道德境界亦五花八門。由于多種經濟成分、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并存,決定了社會道德關系的層次性和復雜性。商品經濟發展的消極影響,對外開放環境下西方資本主義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影響,都與社會主義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形成了矛盾和沖突。幫助學生批判和克服現實生活中資產階級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影響,是學校道德教育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中學歷史教學的道德教育要面對這種困難和挑戰,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三、中學歷史教學品德教育的基本內容和途徑
道德品質是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規范在行動時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征。道德的心理結構一般包括道德知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三部分。這三部分是彼此聯系、相互制約、不可分割的整體。
(一)道德知識的教育
中學歷史教學道德知識的教育,主要是借助于歷史道德形象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規范、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等道德知識的教育,并在此基礎上初步形成道德觀念與道德信念。
中學歷史教科書寫進的大量優秀歷史人物的道德品質,是道德知識教育的生動材料。借助于歷史道德形象進行道德知識的教育,首先要對歷史人物的道德行為作出分析和概括,使學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規范,認識道德行為的是非、善惡、美丑的準則。優秀歷史人物的道德行為豐富多彩,各具特色,如憂國憂民、報效祖國、以死殉國;天下為公、至大至公、舍身取義;求索攻堅、追求真理、不畏艱難;尊師敬業、謙虛禮讓;勤勞節儉、崇儉反奢;誠實正直、行己有恥,等等。如果進一步從個體涉及的社會關系分析和規范這些道德品質,主要表現在三個層次上:其一,是個人與國家、民族、階級、集體之間的關系;其二,是個人與他人(包括師長、父母、同志、朋友等)之間的關系;其三,個人對自己(即自我道德修養)的關系。任何個體在面對這三種關系時,必然會產生各種道德標準和行為抉擇。盡管不同時代、不同階級的道德標準不盡相同,但在處理上述三種社會關系時的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用一定的道德標準規范自己的行為卻是一致的。這種道德的共性和普遍性,是歷史教學幫助學生建立道德規范和道德標準的基礎。除此之外,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我們在判斷歷史人物道德行為的是與非、善與惡時,還應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其道德行為是否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和道德文明的發展。在歷史教學中,組織學生有目的地歸納歷史人物道德行為所涉及到的三類社會關系,是道德知識教育中的重要環節。根據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內容特點,應主要抓住愛國主義這條主線,使學生牢固地樹立正確處理個人與國家、集體關系的道德觀。
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教學經常進行的教學活動。在評價歷史人物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進行著道德評價。在歷史教學中進行道德評價,首先要選擇、提供典型的道德形象及其豐富的評價材料,既要注意選取正面的歷史人物,也要注意選取反面的歷史人物,使學生在鮮明的對比中深化對道德評價標準的認識。例如在中國近代史上,面對外國列強對中華民族的侵略,既有一批前仆后繼、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也有一撮貪生怕死、投降求榮的賣國賊。對愛國者和賣國賊的對比評價可以提高道德評價的水平和效果。其次,借用后人和權威的評價,也可以強化已做出的道德評價。有一位歷史教師在組織學生對歷史人物進行道德評價的活動中,經常選取歷史人物的紀念楹聯,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紀念楹聯,大多出自名人之手,且語言凝重,屬蓋棺定論的評價之筆,往往給人以深刻的啟迪。例如,巾幗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亭臺照風雨,負死不死終自由/通過這幅名聯,概括了秋瑾烈士救國保民的業績和道德品質,又闡發了“求仁得仁”、“終自由”的人生價值觀。
(二)道德情感的培養
道德情感是個體在道德認識和實踐過程中伴隨發生的內心體驗。按照道德規范的社會關系,道德情感有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人道主義情感、正義感、自尊感等等。歷史教學中的道德情感的培養,主要是借助歷史教科書提供的、歷史教師加工創設的道德情境中道德形象的行為、情感及道德知識進行,具有間接的、想象的、倫理認知的特點。
道德情感的培養對個人品德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道德情感在社會道德規范轉化為個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信念并產生道德行為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可以說,道德知識的教育,如果離開了學生的內心體驗,就成了一堆無用的廢料,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說教。情感體驗在道德價值內化的過程中起著催化和強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一切道德榜樣,都富有強烈的道德情感,成為其道德信念和行為的強大支柱。列寧說過,如果沒有情感,就不會有對真理的追求。“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去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3]因此,道德情感的培養,在歷史教學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歷史教學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主要借助教科書中歷史人物的道德形象進行。歷史上的道德形象雖然遠離現實,是間接的,但他們是作為社會道德標準的榜樣而存在,并且生動、具體、鮮明;雖然是以文字和圖畫為主要表現形式,但仍具有一定的感染作用,可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但是,學生自發的獨立形成的對歷史人物的道德情感,往往因受其道德認識、判斷能力及教科書表達形式的局限,其情感體驗也可能是片面或膚淺的。因此,就要求歷史教師高度重視和發揮情感教學的作用,從道德情感培養的角度,精心組織、加工教學內容,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道德情境,藝術地錘煉、組織教學語言,潛心醞釀情感,使教學產生強烈的感染力,以情育情,引發學生對道德形象形成強烈的情感體驗,使教學產生導向和激勵作用。
此外,歷史教科書以醒目的方式寫進的杰出歷史人物的名言、名句、句聯,從不同角度展示了這些歷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風貌,不僅概括了他們的道德觀念,而且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謙的“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青白在人間”;亞里士多德的“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但丁的“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等等,既是進行道德知識教育的生動材料,也是培養道德情感的良好憑借。
再有,與歷史知識有關的電影、電視、小說等文藝作品對培養道德情感具有重要作用。一部優秀的文藝作品塑造的道德形象可以強烈地震撼人的心靈,喚醒人的良知,陶冶人的情操,有可能成為一個人終生追求真理、實現人生價值的動力源泉。在觀看電影《焦裕祿》時,不知多少人流下激動的淚水。本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的文學作品如《青春之歌》、《可愛的中國》、《高玉寶的故事》;蘇聯的文學作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教育詩》、《青春》等對中國青少年一代的道德成長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歷史教師應充分認識優秀文藝作品的道德教育作用,有目的、有計劃地推薦或組織學生閱讀有代表性的文藝作品,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水平,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道德行為的訓練
道德行為是個體在面對道德情境、在道德意識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種行動,是個體道德意識的外部表現形態,是品德評定的依據。道德行為主要包括道德的行為方式和道德習慣兩部分。由于道德意志是調節道德行為的內部力量,一般也納入道德行為的范圍內。
歷史教學是以歷史知識為主的學科教育,其道德行為的教育主要不是指向當前社會的道德行為的實踐,而是以認知為主要特點,以模仿為主要形式,使學生處在臨界狀態的預備式教育。因此,歷史教學中的道德行為訓練,應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訓練學生對道德情境的識別,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
道德情境是道德行為發生的環境,是個體面對三種社會道德關系的具體呈現。一個適齡青年面對國家征兵就構成了一個道德情境,需要他在處理個人與國家關系時作出判斷與選擇。對道德情境的自覺,是產生道德行為的前提條件。如果一個人坐在公共汽車上,面對身邊站立的老人或婦孺沒有對這種道德情境的自覺意識,那他就不會經歷產生道德行為的一系列心理過程,就會無動于衷地繼續坐在那里。對道德情境的敏感與自覺程度,是衡量一個人道德素質和水平的重要方面。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對道德情境的自覺意識,主要是分析歷史人物產生道德行為的環境。如史學家司馬遷慘受腐刑而矢志史書撰述的場景,譚嗣同在變法失敗面對捕殺以血酬國的抉擇,鄧世昌在軍艦中彈沉沒后舍棄逃生以死殉國的壯舉等典型范例,都是極好的教育材料。
第二,要準確揭示歷史人物產生道德行為的道德動機。
道德動機是道德需要引起的行動傾向,是個人面臨道德情境作出行為抉擇的調節機制,決定著道德行為的選擇。道德動機是道德價值觀的直接體現。在歷史教學中,讓學生明了杰出歷史人物高尚行為的道德動機,有利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面臨道德情境時作出正確的行為選擇。仍以譚嗣同為例,他在戊戌變法失敗后謝絕朋友幫助外逃,決心以血酬國的動機集中體現在他的豪言壯語中:“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說明了道德動機的關鍵作用。
第三,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引導學生進行道德意志和自我教育的培養,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歷史教學進行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養成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道德行為習慣,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模仿、無數次的重復、有意識的練習以及與壞的習慣勢力作斗爭等實踐活動來培養。其中,意志品質的鍛煉和自我教育起著決定的作用。歷史教師要善于將歷史榜樣的行為規范和學生現實生活中的行為規范有機地聯系起來,指導他們在處理個人與國家、集體、父母、同學、親友的關系以及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學會處世做人。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抓好符合公德的小事,逐漸明辨是非、習善成性。當前,一些青少年受社會不良道德風氣及家庭不健康教育的影響,養成了自私、享樂、厭惡勞動、不敬老愛幼等諸多不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行為習慣,歷史教學應與其他學科教學以及教育部門協同一致,為抵制和消除西方資本主義道德意識的消極影響,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積極貢獻。
注釋:
[1] 林崇德:《青少年品德特點及道德教育》。《北京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1990年第1期。
[2] 林崇德:《品德發展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歷史教學津42-45G32中學歷史教學楊洪林19971997作者單位:天津市教研室 作者:歷史教學津42-45G32中學歷史教學楊洪林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0: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