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中學教育采取多軌制,包括文理中學(Gymnasium)、普通中學(Hauptschule)、實科中學(Rrealschule)、綜合中學(Gesamtschule)等。九年制(5年級至13年級)的文理中學是最具有德國傳統特色的中學。過去它分為古典語言文理中學、現代語言文理中學和數學—自然科學文理中學,今天這種分科已幾乎消失。文理中學對學生進行深化的普及教育,通過畢業考試(Abituprüfung)的學生可獲得讀完十三年級的“有升入普通高等學校資格證書”,憑此證書即可在高等院校的任何專業學習。
文理中學高中階段包括11年級至13年級(在四個新聯邦州是10~12或11~12年級)教學由課程制取代了傳統的班級制,課程的設置分屬不同的學科領域,包括語言—文學—藝術、社會科學、數學—自然科學—技術三個領域。學生在每個學期都必須從每一個領域中選擇課程。其中,《政治學》(Politik)——在一些州為《社會知識》(Sozialkunde)——是11至13年級的必修課。許多聯邦州及學校都明文規定,《政治學》和《歷史》(Geschichte)是政治教育的基礎課程(Grundfachder politi-schen Bildung)。為了保證統一的教學要求,聯邦文化部長聯席會議制定了統一的畢業考試要求(大綱)(Einheitliche Prüfungsanfor-derungen in der Abiturprüfung Sozialkunde/Politik)以下簡稱《大綱》),以指導各聯邦州學校的教學。
一、政治課教學的基本要求
根據《大綱》的精神,教學的目的是增進學生參與社會政治生活的能力。這一目的的實現要以使學生提高學科能力,掌握學科知識為基礎。因此《大綱》對教學和考試在“能力”和“知識”兩方面都分別作了明確的規定。
(一)能力要求
能力又分為與內容有關的能力和與方法有關的能力。前者重點考查學生對社會、政治、經濟狀況及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判斷的能力,包括能夠判斷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方向;能對政治經濟形勢及矛盾沖突作出合理的分析和評價;對社會、政治、經濟問題有自己的觀點并能充分地表達。與方法有關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規范地運用該學科領域的方法和技能;能恰當應用學科概念和范疇;能夠運用有關資料和素材,并且在運用中反映自己的見解。
(二)知識體系要求
想要通過畢業考試的學生,必須在經濟、社會、政治體系和政治過程、國際政治四個領域中至少三個領域獲得系統的知識。
1.經濟
通過經濟學知識的學習和訓練,學生應當能在世界經濟關系的大背景下,認識并評價經濟形勢、經濟政策、經濟發展目標建議及沖突等重要的經濟問題和經濟現象,理解并評價實現經濟目標的客觀條件和行動領域;能夠解釋經濟政策領域有代表性的分歧和不同態度。教學內容的選擇既有現實針對性,也拓展對未來的展望;既包含不同經濟制度和經濟模式的知識,也包括關于經濟政策的知識,如政策體系,宏觀經濟政策,各領域的經濟政策,環境政策,經濟——技術變革時代的工業和職業等。
2.社會
認識并評價重要的社會問題、社會狀況、社會政策、社會特征、社會過程和社會結構,認識并判斷不同的社會發展目標的建議和達到目標的手段,能夠解釋有代表性的爭論,具有對解決社會問題的不同方案、立場進行分析評價的知識和能力。學習的重點包括社會結構和社會變遷,家庭、學校和職業領域的社會化,政治社會化,社會參與和協作等。
3.政治體系和政治過程
認識政治理想和政治制度體系中的重要問題和歷史真相,并能作出評價,包括對政治觀點和思想意識的分析判斷;了解并能解釋有代表性的理論分歧;認識并評價不同的民主觀念及其社會參與的可能性。教學內容的選擇將了解歷史、認識現實和展望未來緊密地結合起來,以幫助學生形成縱深的歷史感。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還包括人權的意義及實現,聯邦德國憲法的基本原則,聯邦德國的政治體制和民主德國的政治體制,政治觀的形成過程,政治觀念及控制系統等。
4.國際政治
通過該領域的學習,學生對國際政治、國家和國家集團、國家利益、對外政策的目標和國際間沖突等重要問題有系統的認識,并能作出自己評價;學生還將掌握關于解決國際問題和國際沖突的方案、立場的知識。學習和考試的重點還包括和平及安全政策,國際秩序的危機,工業國家和第三世界,歐洲的發展和歐洲一體化等。
二、具體要求及分析
根據《大綱》規定,教學和學習要求分為三個層次或要求領域(Anforderungsbereiche)。三個層次是根據與內容和方法有關的知識及能力要求來確定的,即每一個要求層次都分為與內容有關的知識和能力,與方法有關的知識和能力。
1.要求層次一:描述和表達
要求層次一屬于最基本的要求,規定了學生應當掌握哪些基本知識,也規定了學生應當以怎樣的方式和要求來表述這些知識。
(1)與內容有關的知識和能力
要求學生掌握本學科領域的基本事實、事件、概念、范疇、理論等知識體系,并能正確地表述。包括以下幾方面:
①德國社會、經濟和政治狀況的基本事實,如社會階層、經濟原則、利益集團。
②討論實際狀況所涉及的有關重要事件及統計資料,如基本法的頒布,各黨派和團體成員的人數,工資和收入標準。
③學科概念,如社會化,經濟狀況,社會參與,政治體系,聯邦制。
④過程,如結構變革,社會差別,歐洲一體化。
⑤制度和結構,如議會民主——人民民主,社會市場經濟與中央集權經濟,社會保障,就業結構。
⑥準則和公約,如人權,人的尊嚴和基本權利,法律體系,國家的社會政令,歐洲傾向體系,風俗與習慣。
⑦范疇,這些范疇對認識政治過程、政治問題、政治沖突有意義,如利益,沖突,權力,政權,統治,意識形態,社會責任,社會公正,政治參與,自由,和平等。
⑧理論、模式和科學爭論,如民主理論,發展理論,社會分層模式,經濟模式,國家形式,貨幣主義。
(2)與方法有關的知識和能力
要求學生掌握這門學科基本的表達方法、調查方法和研究方法。
①熟悉并掌握表達方式和形式,如報告,評論,采訪,演講,法律條文,文件,科學論著;幻燈,圖片,卡片,版畫,統計數據。
②熟悉并掌握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和完成調查研究的步驟,如社交,分析討論,借助文字、圖片、統計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開展問卷調查的方法和步驟,觀察和采訪技能,分析技能。
③熟悉有關拓展性的方法和途徑,如階層與階級,功能或系統分析。
2.要求層次二:整理、解釋、評價、運用
要求層次二規定了學生在本學科領域應當掌握的系統知識和具有的綜合分析、評價、運用能力,包括獨立地解釋、整理、評價有關事實和關系;根據可比的事實和條件,對學習內容進行獨立的運用和發揮。
(1)與內容有關的知識和能力
①獨立地解釋、評價現象和事件,如偏見的產生,經濟周期,立法過程,第三世界的債務危機。
②對特定問題進行整理、歸類、對比,如失業對社會的影響,參與立法的各集團對立法過程的影響,歐洲一體化與德國統一在目標上的沖突。
③根據已學過的社會調查的方法和步驟,用恰當的提問方式對自己關注的社會現象進行調查,如根據基本法的精神,對婦女平等問題進行調查;調查失業者的生活狀態和社會狀況。
④運用新的事實和關系,將學過的知識、觀點聯系起來,并在新的聯系中加以分析解釋,如根據歷史的和現實的社會狀況,解釋并評價有關理論和模式。
(2)與方法有關的知識和能力
側重學科方法和工作技能的運用,包括:
①關于事實、歷史事件描述方法和技能的運用,如總結概括的方法,對事件、史實進行整理、分類的方法,對結論和論點依邏輯線索進行整理的技能和方法,對結果加以圖表說明的技能。
②運用其他方式對信息資料加以重新編輯、解釋的方法和技能。如用圖示法對一篇文章的內容加以圖解,對圖示和統計資料進行文字說明。
③信息資料拓展運用的方法和技能。例如在考慮各種聯系和運用關系的基礎上,充分運用文字和統計資料的方法。
3.要求層次三:處理和解決復雜問題
要求學生能夠按要求有步驟地處理和解決學科領域比較復雜的問題,以培養學生獨立地申述理由、推論、解釋、評價的能力。
(1)與內容有關的知識和能力
①獨立地進行評價、判斷,并在知識和能力方面達到以下要求:第一,提出自己的論點并給予充分的論證。如對比并論證兩個德語國家政治參與的可能性。第二,對自己的評價和論證進行理論概括,如運用民主理論,對聯邦德國議會民主制進行理論概括;把減少失業的建議上升到經濟政策思想。第三,在評價中,要考慮社會、經濟、政治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如分析新技術對經濟、政治、公正、社會的影響:設想在不同體制下的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將會產生怎樣的結果。
②遵循辯證邏輯的原則,認識概念和信息在不同的時期、場合的確切含義,并加以正確的運用。如考慮到經濟增長的數量和質量因素,判斷經濟統計數據的含義;在把握歷史背景的基礎上,認識文字資料的主旨和內涵;考慮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對某一政治理論給予評價。
③在判斷和評價中,能客觀地反映有關的準則、目標設定、規范和理論要求,如特定經濟制度下的經濟目標,國家的社會公正理念;在評價作者的政治觀點時,考慮其個人的基本立場。
④拓展自己的思維,針對現實狀況提出假設,討論并檢驗假設,對各種可能性選擇的條件和現實性作全面闡述,進而全面深化對問題的認識。如根據現實條件和聯邦議會的實際情況對比并評價議會改革的建議;在特定的經濟形勢下,提出改進貨幣政策的建議和措施;討論評價促使各遷移民族融合的可能性。
(2)與方法有關的知識和能力
學生應當了解各種方法的特點和局限性,能夠對方法本身進行評價和檢驗,從而更好地選擇
①方法的評價。對拓展說明信息資料和事實的各種方法進行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線路和方案。例如根據所提出的任務和要求,對解釋原始資料的各種可能性進行討論,提出自己的見解;針對某一特定的事態(或危機、事件),提出解決方案。
②方法的檢驗。第一,依據對事實情況進行拓展解釋的合理性和明確性,來檢驗和選擇方法。第二,根據方法固有的特性和功能選取方法,例如,為了透過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世界觀或利益取向來判斷他的立場和觀點在多大程度上是明確的,就要研究其自傳體資料或學術論文。
③根據表達力來確定描述的方式。例如,檢驗統計描述法或圖表法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和生動的。
三、教學要求特點評析
從以上介紹中不難看出,德國教育界和中學非常重視學生政治素質和參與社會政治生活能力的培養。作為中學階段政治教育的基礎課之一,《政治課》的教學內容不僅帶有明顯的階級特征和意識形態色彩,而且其課程內容和教學要求在諸如怎樣使學生掌握政治理論知識,怎樣促進學生對本國社會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理想作出價值判斷,并加以認同,怎樣提高學生參與社會政治生活的能力,完成政治社會化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的系統設計,也體現了其政治教育的理念、原則和豐富的經驗,這對我們是很有啟示作用的。分析文理中學《政治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有三個顯著特點,可概括為: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系統性與可操作性相統一,理論與實際相統一,這些特點都比較充分地體現了作為一門政治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值得借鑒。
1.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
知識與能力,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是課程設計中的最基本的要素。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和載體,能力是知識的運用和升華,是概括化、程序化或結構化了的知識,知識和能力具有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功能。因此,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是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文理中學《政治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比較充分地體現了這一原則。
《大綱》從構建學生政治素質結構出發,提出了相應的知識體系和能力要求,并依據與教學內容和學科方法的具體關系,將知識體系和能力要求劃分為三個層次,分別規定了可供教學操作的具體目標——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所提出的目標要求不僅是基礎性或奠基性的,即從學習領域的基本事實、概念到范疇體系、理論模式,從對社會政治現實的描述能力、評價能力到處理復雜的社會政治問題的能力,從而構建了系統的知識能力結構;而且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又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滲透融合的,即通過與教學內容和學科方法的內在聯系,提出與內容有關的知識和能力,與方法有關的知識和能力,使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統合起來,這樣就可以促使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形成能力。只有具備了對社會政治現實分析、比較、概括、歸納、綜合等多種能力,才能掌握豐富的社會政治知識,促進知識的消化、遷移、擴展、建構和整合,促進知識的靈活運用,從而內化為學生個體的素質。可以說,在政治教育中,傳授政治理論知識與發展相應的能力并舉是重視內化過程、內化機制、內化方法的具體體現。
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還意味著傳授知識的教學體系與發展能力的教學體系相互交叉、融合滲透,這也是《大綱》所反映的教學要求的重要特點,并突出強調了構建培養和發展能力的教學體系的重要性。從《大綱》所體現的教育思想來看,發展能力與傳統知識相結合,決不意味著發展能力可以依附于傳授知識來完成,對此《大綱》制定了能力發展的目標、要求、內容、形式和方法,包括獨立獲知的能力,描述表達能力,辯論能力,綜合、評價能力,運用理論解決復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衡量這些規格要求是否達到的考核辦法(包括要求很高的口試、筆試和調查實踐報告,筆試用時可達4~5個小時),從而形成了發展能力的教學體系。當然,這不是一個孤立的教學體系,它只是教學過程中整體教學體系的一個分支體系,與傳授知識的教學體系是相互交叉、滲透融合的。
2.系統性與可操作性相統一
在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怎樣做到教學內容、教學要求的系統性與可操作性相統一,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課題。一般而言,系統地提出學科知識與能力要求并不難,難在怎樣變成可供教學操作的系統方案。德國文理中學政治學課程教學給了一個可資借鑒的例子。從其教學內容、教學要求的系統性來看,既包括社會政治理論知識的系統性(經濟、社會、政治體系和政治過程、國際政治等領域的基本事實、概念、范疇體系、理論模式),也包括培養和發展能力要求的系統性(獨立獲知的能力,描述表達能力,辯論能力,綜合、評價能力,運用理論處理復雜的社會政治問題的能力等),從而構建了系統的知識能力結構。從其操作性來看,《大綱》既是教學內容大綱,又是教學法大綱或教學操作實務,易于教師、學生理解和把握,對組織教學有很強的現實指導作用。
總體說來,其操作性設計有兩種主要類型和三個層次。兩種主要類型即針對政治課教學內容(知)的操作性設計和針對社會科學調查、分析、運用方法(會)的操作性設計。三個層次由簡單到復雜分別是描述表達型操作設計,分析評價型操作設計,綜合運用操作設計。操作性設計的兩種主要類型和三個層次相互組合可以形成多種操作方式,用來豐富和培養學生在不同要求層次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并構成了相互交叉,滲透融合的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的教學體系。
3.理論與實際相統一
理論與實際相統一是文理中學政治課教學的最顯著的特點,并充分體現了資產階級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特色和階級意志,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政治理論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形成對德國社會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理想的價值判斷,并加以認同,進而增進青年一代參與社會政治生活的意識和能力能力。根據教學設計要求,學生將通過系統地掌握政治理論知識,通過將德國的社會現實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以及通過對社會政治實際狀況的調查分析和有張力的批判,達到這一目的。
(2)在經濟、社會、政治體系和政治過程、國際政治等學習領域,教學內容的選擇都將了解歷史、認識現實和展望未來緊密地結合起來,與德國的歷史、現實和在未來的發展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形成縱深的歷史感和關注德國社會的責任感。構建的理論知識體系(基本事實、重要事件、學科概念、過程、制度和結構、準則和公約、學科范疇、理論模式),都注重縱橫結合,德外結合,使學生在歷史背景和國際背景下,掌握理論知識,更深刻、全面地認識德國社會。同時,還要求學生遵循形式邏輯與遵循辯證邏輯的統一,認識有關理論、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場合的含義,并加以正確的運用。
(3)在教學法的操作設計中,注重聯系德國社會的現狀,從現實問題切入,通過讓學生獨立地調查、分析、評價,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外國教育資料》滬G382中學政治及其它各科教與學傅安洲20012001傅安洲 中國地質大學 作者:《外國教育資料》滬G382中學政治及其它各科教與學傅安洲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0: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