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51(2001)03—0039—02
實施素質教育既要充分發揮教育客體綜合資源的作用,又要研究開發學生本體內在能動因素,兩者有機結合是取得教育實效的重要保證。從微觀教育意義上說,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研究學生本體能動因素比研究書本、教學模式等更重要,它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
一
現行教育中對教師、課程、教材、考核、設施及外部環境等要素研究頗多,而對學生個體先天素質、心理因素和發展需要以及本體能動因素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考慮甚少,這表明我們仍然沒有擺脫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研究書本等因素固然重要,但研究人是更重要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只有充分發揮主體的主觀能動因素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才能取得教育實效。因此可以說重視和研究學生以及由此所引發的與之相關的問題,應該是素質教育的切入點。
人的社會化是人本體在積極同環境、教育相互作用中實現的,人始終要憑借與生俱來的先天素質,發揮本體(適應、選擇、內化、修養、鍛煉、強化與改變等)的能動作用,積極與外界施加的各種教育內容與方式相適應,協調和諧地發展,在積極的社會適應中完成由“自然人·素質”向“社會人·素養”的發展過程。教育對學生的社會化發展過程進行定向引導和有效干預,但教育過程必須是教育客體施加教育因素與人本體內在能動因素雙邊互動、統一并進的過程,其中,真正使學生在發展中起變化的是其內因,外界教育只有與學生內在能動因素有機結合才能產生合力。因此,學校教育應始終把教育對象擺在首位,充分認識學生主體在素質教育中的積極能動作用。
二
學生的內在能動因素具有基礎性和發展性,包括先天素質、心理因素、潛能等。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是必須對每個學生內在能動因素進行研究分析,確認每個學生個性的優、劣勢及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施加相應的教育,開發與調用學生的能動因素,才能求得教育的實效。
1.研究、把握學生內在能動因素
學生本體能動因素是由多元因素構成的,研究學生或學生群體可根據實際情況,做單項、綜合和分類分層分析,大體上可從以下5 個方面著眼:
(1)研究學生的先天潛在素質。 人的先天潛在素質主要是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方面的特征,這是學生賴以發展,獲得德、識、才的生理基礎。研究中首先應認識到,學生先天潛在素質(如感覺器官、思維狀態和體態體能)是人在社會化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我們可建立常模,按照標準確定類別(超常、標準、缺陷),揚長避短,對學生進行共性或個性教育。
(2)研究學生的心理道德因素。 學生心理素質以性格品質為特征,性格是可以經過研究、開發調用得以改善和發展的。只有先天稟賦的素質性因素與后天訓練的理智性因素有機結合,才能形成穩固的性格(即正確觀念與規范持久的行為有機統一),它影響人的智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我們應研究分析學生在努力、刻苦、自信、毅力、主動、創造等方面的性格品質,以及對事物的道德判斷、情感體驗、意志傾向上的狀態和差異,據此制定每個學生的具體發展目標,進而實施教育。
(3)研究學生本體納外能力。學生接收、 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差異的,學生在接受信息時會出現受阻現象,如思想教育聽不進去、課堂知識不能消化等,這既有教師輸出信息的方式與程度問題,也有學生心理因素、原有知識基礎、已有道德模式等影響學習通暢的問題。研究學生納外能力要從其外顯行為上判定,因為學生對外界信息的內化活動程度與其外顯行為狀態是成正比的,通過對學生納外能力的狀態與分析判定,掌握每個學生接受外界教育信息的內在機制的受阻或通暢情況,從而引導和調控學生納外機制的方向和深度,有針對性地施加教育。
(4)研究學生本體的潛能開發。人的潛能是智力、心理、 能力等發展的潛在力量。后天環境和教育條件的不同制約著潛能發展的方式和方向,使每個學生的顯能呈現出差異。學生外顯的智能、心理等方面的顯能是先天潛能在后天環境和教育條件下成熟發展的結果。研究學生的潛能,主要觀察個體潛能向顯能成熟發展過程中所顯示出來的狀態,以及潛能對外界環境和教育方式的適應程度,從中尋找出適合每個學生潛能發展的環境和教育方式。
(5)研究學生的本體利益需要。學生的個人利益需要, 是由其所處社會位置、環境影響、自身條件等因素所產生的心理狀態。我們應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個人的利益和需要,并具有差異和層次上的區別,個人利益和需要與社會需要既矛盾又統一。研究中要對學生個體利益和需要做出歸類分析,施加教育時要從個人的需要出發,選擇最佳結合點,使個人利益和需要盡可能地與社會需要吻合起來,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2.開發、調用學生的能動因素
在教育實踐中,開發、調用學生的能動因素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學生自我開發、調用;二是教師指導開發、調用。
學生自我開發、調用,是指個體在實踐中受某種因素的影響,發揮本體能動因素在某個方面的長處進行嘗試,用己之長獲得成功的體驗,而使能動因素得到長足發展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對絕大多數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來說往往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做必要的指導。同時它又具有不穩定性、盲目性和緩慢性等缺點,因而在素質教育中僅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方式。
教育者指導開發、調用,指教師在研究學生本體能動因素的基礎上,根據個體的差異性,采取誘導性或強制性手段,指導學生參與同本體能動因素相適合的學習活動,使之個性、才能得到發展。誘導性方式是教師引導學生參與適合其個體能動因素的學習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經過若干次的引導和強化,使學生形成穩定的發揮能動因素的傾向,并能在以后的學習中自我調用能動因素。強制性方式是指當教師確認某學生最優的能動因素,希望其朝某方向發展,而又與該個體自我選擇(不切合實際的)相沖突時,采取迫使學生歸依教師意圖的果斷措施。學生對此會暫時不理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或獲得成功體驗后,學生會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的。這樣培養出的學生的學習習慣、自信心、主動性、創造性等能動因素比其學習成績更重要,教育實效性將得到更大的提高,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教育者在開發、調用學生能動因素時,要注意把握認識和操作上的問題。
(1)開發、調用學生能動因素, 對各類學生的能動因素均要相應開發。
(2)當學生個體能動因素未被開發出來時, 教師處于主導地位;而當個體能動因素開發出來后,教師應該退居幕后,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3)為學生創設最佳教育環境, 使學生能動因素與教育活動有機碰撞,這樣必能產生出超乎尋常的實效。
(4)人的某項先天素質的缺陷,可憑勤奮努力來彌補, 這要求教師要善待每個學生,堅信每個學生都能取得成功。
(5)要區別對待每個學生,承認差異,因材施教,要把開發、 調用能動因素作為教育的目標。
收稿日期:2001—03—05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大連39~40G1教育學梁衛20012001現行教育中,存在著忽略學生內在能動因素的傾向。從教育實效性出發,筆者認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確立研究學生比研究書本更重要的意識,把研究學生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切入點。素質教育/學生/教育實效 quality- oriented education/students/effectiveness ofeducationTo Study Students in an Important Precondition ofimplementing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LIANG Wei (Dalian Experimental School, Dalian 116021,China)There is a tendency of ignoring students'inner initiative incurrent education. As far as the effectivencess of educationis concerned, we hold the opinion that we must have theconsciousness that studying students is more imprtant thanstudying textbooks. We must consider studying students as apoint of breakthrough in implementing quality- orientededucation.梁衛,大連實驗學校,遼寧 大連 116021 梁衛(1953—),男,山東蓬來人,大連實驗學校校長,高級教師,主要從事基礎教育理論、教育評價方面的研究。 作者: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大連39~40G1教育學梁衛20012001現行教育中,存在著忽略學生內在能動因素的傾向。從教育實效性出發,筆者認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確立研究學生比研究書本更重要的意識,把研究學生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切入點。素質教育/學生/教育實效 quality- oriented education/students/effectiveness ofeducation
網載 2013-09-10 20: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