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我國歷次頒布的課程標準、教學大綱中,首次明確提出了“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的論斷,這在語文課程的理論和教學實踐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深入領會這一論斷,有助于語文課程的健康發展,有助于提高中小學語文教育質量。
一
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包含兩層意思:第一,語文課程要培養的是語文實踐能力;第二,培養語文實踐能力的基本途徑是語文實踐。
語文能力就是理解語文和運用語文的實踐能力,在“能力”前面加“實踐”二字是沒有必要的。這里之所以這么提,意在強調:語文課程要培養的是實際運用語文的能力,而不是從理論上分析、研究語文的能力。
長期以來,中小學語文教學一直存在著一種以研究語文取代語文實踐的傾向。它在教學中的表現形式很多,概括起來,就是“三重三輕”:重理解,輕積累;重分析研究,輕語文實踐;追求講深講透,忽視自悟自得。或曰:分析、研究語言現象從而掌握語文的客觀規律,不是有助于語文能力的提高嗎?不錯,從理性上掌握語文規律可以增強準確理解和運用語文的自覺性。但是,必須明確,語言活動不以分析思維為其基本過程,而以直覺思維為其基本過程。人們閱讀、說話、寫文章都是憑借語感進行的,大概很少有人每說一句話之前先想一想主語是什么、謂語是什么這類問題。可見,從直覺上把握語言規律是一回事,從理性上掌握語言規律又是一回事。從理性上掌握語言規律固然可以提高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自覺性,但如果沒有大量語言材料的積累和反復多次的語言實踐活動,要提高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是不可能的。不少中文系畢業的大學生寫不好文章,就是明顯的例證。
其實,有些中小學語文教師早已洞悉了以分析、研究語言為主要內容的語文教學的弊病。早在1992年,上海復旦附中的黃玉峰老師對此就說過這樣一段話:“這就好比吃飯,整整十二年,可憐我們的孩子天天在分析、研究為何吃飯,分析、研究飯里有什么營養成分,可就是沒有真正地扒幾口!無怪乎到頭來個個面黃肌瘦,營養不良,偶爾有幾個稍稍健壯的,也是得益于課外自己吃的。十二年中,浪費在膚淺的、架空的、重復的、主觀臆測、自說自話的分析和研究之中的時間,實在太多太多了。”(注:黃玉峰,“叛徒”的足跡[J].中學語文教學, 2001,(6):16.)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可能還有別的因素,但一個主要原因,是把從理論上分析語言的能力同在實踐中運用語言的能力混為一談,從而在教學實踐中把培養理性分析語言的能力誤認為語文教學的目標。
二
為什么說培養語文實踐能力的基本途徑是語文實踐呢?
(一)從人們學習語文的經驗來看
與學校語文教學的高耗低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嬰幼兒學話的速度和質量。三四歲的孩子,許多話就會說了,用詞不當偶或有之,語法結構上是很少錯誤的。孩子們學話的成績為什么如此可觀呢?魯迅先生的一段話可以幫助我們分析這個問題。他說:“孩子們常常給我好教訓,其一是學話。他們學話的時候,沒有教師,沒有語法教科書,沒有字典,只是不斷地聽取、記住、分析、比較,終于懂得每個詞的意義,到得兩三歲,普通的簡單的話就大概能夠懂,而且能夠說了,也不大有錯誤。”(注:魯迅,人生識字胡涂始[A].魯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295.)這就是說,孩子們學話的時候,并沒有教師給他們講詞句的“微言大義”,也沒有人告訴他們什么叫主語或謂語,他們之所以學會了說話并且卓有成效,主要靠的是不斷的聽和不斷的說。在聽說中理解,在聽說中熟練,在聽說中提高,一句話,在聽說的實踐中學會聽說。
上面說的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經驗。書面語言的學習主要依靠什么呢?讓我們看看一些語言大師的經驗。
威廉·李卜克內西在《憶馬克思》一文中寫道:“像一切想真正掌握一種語言的人一樣,他主要是著重于閱讀。”
宋代蘇籀在《欒城先生遺言》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族兄在廷問公(指蘇轍——筆者注):“學文如何?”曰:“前輩但看多做多而已。”
據《東坡志林》記載,有人向歐陽修請教如何寫好文章,歐陽修回答說:“無它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
魯迅先生在一封書信中說:“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的。(注:魯迅,致賴少麒[A1.魯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162.)
上面這些生活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人,在談到自己學習語文的經驗時,結論卻是完全一致的。可見,學習書面語言的基本方法是多讀多寫。從多讀多寫中學習,從多讀多寫中熟練,從多讀多寫中提高,一句話,在讀寫的實踐中學會讀寫。
(二)從掌握工具的基本途徑來看
語文是工具,掌握任何一種工具的基本途徑是實踐。法國有一句古諺:“打鐵才能成為鐵匠。”這句話乍一聽,頗似廢話;細一想,耐人尋味。這就是說,坐在教室里聽鐵工學講義的,即使能把講義倒背如流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鐵匠;只站在鐵匠爐旁觀看的,縱然站上三年五載,也還是不能成為鐵匠。要成為鐵匠,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拿起鐵錘一錘一錘地打下去。這道出了一個普遍真理:掌握任何工具,主要依靠實踐。語文作為工具,當然也不例外。呂叔湘先生說:“使用語文是一種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沒有什么本質上的不同,不過語文活動的生理機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動更加復雜罷了。任何技能都必須具備兩個特點,一是正確,二是熟練。要正確必須善于模仿,要熟練必須反復實踐。”(注:呂叔湘,關于語文教學問題[N].人民日報,1964-02-17.)
(三)從語文自身的特點看
語言不是語言學家創造的,也不是某個權威機構規定的,而是人們在實踐中約定俗成的。或曰:某一個詞,某一種說法,最初肯定是某一個或幾個人創造的。這話大概不錯。但是,任何一個新詞、一種新的說法,只有得到大家的認可,才能流傳開來。有許多說法,是并不以語言學家的意志為轉移的。比如,20世紀50年代曾經把“打掃衛生”當做病句,可時至今日,“打掃衛生”的說法仍不絕于耳,應當說已經得到大家的認可。正因為語言是約定俗成的,所以,語言形式中的不少現象是很難從道理上講清楚的。特別是漢語,更是如此。比如,“上”“下”這兩個字,一個表示由低到高,一個表示由高到低,因此可以說“上山”“上樓”“下海”“下水”。“上縣城”“上北京”稍難理解一點,也可以做出解釋。可是,即使廁所在樓下,也只能說“上廁所”而不能說“下廁所”,這又該如何解釋呢?可見語言現象是復雜的,研究語言的人應該從理論上做出解釋,但學習語言的人并沒有必要從理論上掌握這些東西。因為,不知道為什么不說“下廁所”而要說“上廁所”,絲毫不會影響我們同別人的交際。唯一可行的做法是,在反復多次的語言實踐中,把語言材料積累下來。積累的語言材料越多,語言實踐經驗越豐富,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也就越準確。
三
講到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就不能回避一個目前頗有爭議的問題: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的關系。
大約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強調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時候,教育界就流行一種權威的提法:知識是能力的基礎。語文教育界當然也不例外,把“語文知識是語文能力的基礎”奉為絕對真理。筆者當時的一些文章中,也不乏這樣的提法。但是在長期的語文教育實踐中,筆者對此種提法產生了懷疑。
“語文知識是語文能力的基礎”,就是說,要培養語文能力,必須先學習語文知識;語文知識是語文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必備的條件。那么,語文知識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如果把識字、寫字、語言積累等視為語文知識,這個命題尚可成立。因為不識字,不會寫字,沒有一定的語言積累,閱讀、寫作就無從談起。但是,事實上,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這里的“語文知識”指的是已經成為理論體系的語言學、文章學、文學等學科方面的知識。而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這些知識只對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并不是語文能力形成和發展必備的基礎。
語文能力,實際上是一種語言習慣,是一種條件反射性的機能。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最基本的語言能力表現為語感。語感是對語言的直覺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覺性和自動化。“所謂自動化的活動方式,是指活動已達到了不需要有意注意加以監控的熟練程度。”(注:盧盛華,語文學習的心理學分析[J].語文教學與研究,1999,(2) .)對活動過程和活動原理的了解同形成語感并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語感的形成,“可以不從了解開始。兒童學會爬行,從來就不是從爬行原理開始的。同樣的道理,兒童學習言語,從來就不是從語法開始的。”(注:盧盛華,語文學習的心理學分析[J].語文教學與研究,1999,(2) .)
可能有人會說:你把語文知識的概念理解得太狹隘了,實際上,人們在語文實踐中,不僅培養、提高了語文能力,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語文經驗,掌握了運用語文的客觀規律,而這些經驗、規律都是知識,而且,這些經驗、規律對語文能力的進一步提高,都起著基礎性的作用,怎么能說“語文知識是語文能力的基礎”不對呢?
首先,必須說明,筆者并沒有全盤否定“語文知識是語文能力的基礎”這個命題,只是說,如果這個命題中的“語文知識”指的是目前我們中小學教學的語言學、文章學、文學等學科知識的話,這個命題是不能成立的。
其次,如果在語文實踐中,獲取語文能力的同時所獲得的語文經驗,就是“語文知識是語文能力的基礎”中的“語文知識”的話,只要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實踐,知識、能力就都有了,何必再去大講語文知識呢?
還有人會說:不錯,現在我們教學的語文知識確實對語文能力的提高用處不大,因為這些知識都是靜態的、陳述性的。假如設計出一個動態的、程序性的語文知識系統,你還能說語文知識不是語文能力的基礎嗎?我的回答是:迄今為止,我們尚未看到學了語文知識大幅度提高了語文能力的例證;將來怎么樣,無法預課程·教材·教法京7~8G31中學語文教與學丁培20042004This poem was written by a terminally ill young girl in a New York hospital and was sent by a medical doctor,Dr.Dennis Shields.1.As/Since 2.because 3.for/because 4.because...because/5.Since/As/6.Because 7.because/for 8.Because 9.Since/As 10.for/because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成果,課題編號D/2001/01/023閻鳳橋劉Just Another Day
by Charlotte"Charlie"Volnek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keeps a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mode absolutel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education,which is full of human concern guided by "the human orientation thought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 the course especially concent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need, growth, value and personality of human.丁培忠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01001 作者:課程·教材·教法京7~8G31中學語文教與學丁培20042004This poem was written by a terminally ill young girl in a New York hospital and was sent by a medical doctor,Dr.Dennis Shields.1.As/Since 2.because 3.for/because 4.because...because/5.Since/As/6.Because 7.because/for 8.Because 9.Since/As 10.for/because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成果,課題編號D/2001/01/023閻鳳橋
網載 2013-09-10 20: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