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國際研討會綜述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2001年10月25-27日,由浙江大學、杭州市人民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局主辦,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杭州市教委承辦的“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國際研討會”在杭州召開。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荷蘭、印度等國家的7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會議就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若干熱點問題進行了討論。
   一、全球化與高等教育走向
  如何把握全球化對高等教育的影響,高等教育如何應對全球化的挑戰,是時下國際高教界的一個熱門話題。中外學者從多種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思考和討論。
   1.全球化與大學使命
  中外學者在討論時一致認為:全球化不是“世界大同”,伴隨經濟全球化的是“政治多極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現實。在此背景下,加強文化和文明的溝通與交往愈加重要。有學者明確提出“交往”是全球化時代大學的第四大功能,并認為教育發展當以“全球—本土化(glocal)”為發展戰略。同時,由于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使得科技和人文這“兩種文化”的交往和協調的呼聲日益緊迫,所以大學要自覺加強的“交往”不僅是在各民族之間以及東西方之間架起文化和文明溝通的橋梁,還包含著推進科技和人文“兩種文化”之間的和諧與統一。
  2001年是聯合國“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年”。有的學者從這一背景出發,指出大學在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中所担當的重要角度,并通過實際例證闡釋了大學在促進東西方文明平等對話中的潛力;運用歷史比較的方法論述了女性學者的整合智慧方式對傳統主導知識模式的挑戰和補充,以及其在當代文明對話與文化溝通中的積極貢獻。
  新世紀高等教育應當呼喚人文精神的回歸,克服功利主義的狹隘。有學者認為: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辦學理想、課程建設、校園文化等方面,呼喚人文精神的回歸就是要在辦學理想上重視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結合;在課程建設上強調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同時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倡導濃郁的學術氣氛,團結民主、生動活潑的精神風貌,嚴謹求實、開拓創新的學風。
   2.無邊界高等教育與發展中國家高等教育改革
  在全球化背景下,傳統高等教育的各種邊界,無論是觀念上的、制度上的還是地理上的,正在逐漸消失,向無邊界過渡,于是一些國家提出了“無邊界高等教育”的概念,其主要表現在國內外各種教育空間、教育形式、教育機構等等之間的滲透和跨越。有學者借用“無邊界高等教育”的概念著重闡述了高等教育的跨國發展趨勢,包括學生國際流動的增長,高等教育機構的拓展及國際性合作的多樣化,遠程教育的跨國發展等;分析了無邊界高等教育發展和高等教育商業化對學習評價和資格認證的影響,認為應對這一挑戰既受制于WTO服務貿易談判的進展,也有賴于各國質量保證和資格認證體系的適時更新。
  有學者認為:發展中國家應當改變教育投資政策,特別是改變科技教育投資政策自上而下的單一形成方式,將自上而下式與自下而上式結合起來,以便更好滿足社會和個人兩方面的需要。同時認為,教育自下而上的形成方式可以與知識生產模式Ⅱ(類似于“市場導向模式”)相協調。當今全球化知識生產體系的中心正在由知識生產模式Ⅰ(大體與“學科導向模式”相當)向知識生產模式Ⅱ轉移,為此高等教育應當進行相應的改革,使之與社會實際的聯系更加緊密,鼓勵學科交叉,促進組織的多樣性,發展更具包容性的流動網絡與合作,增強社會責任感,實施更加廣泛的質量保證體系。
  許多學者認為:國際化是當代高等教育發展的世界性趨勢,我國高等教育不能超然于這個世界趨勢之外,只有主動參與國際化進程,才能分享國際化帶來的利益,降低變革風險。同時他們也認為,國際化是以民族間的存異為前提的交流與合作,不是西方化更不是美國化。有學者就此提出了我國高等教育在國際化進程中應該堅持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保護與開放相結合、應對與超越發展相結合的三條原則。
   二、高等教育大眾化與質量保證
  高等教育大眾化是當前我國高教界最為關注的熱點,也是本次研討會的重要議題。與會學者從理論、政策、途徑、措施等多個視角、多個層面探討了高等教育大眾化問題。
   1.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理論問題
  有學者根據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研究,指出:(1)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包括量的增長與質的變化,兩者呈非均衡性;發展中國家從精英教育到大眾化教育的進程中存在一個質的局部變化先于量的總體達標的“過渡階段”。(2)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前提是辦學模式的多樣化,核心是教育質量的多樣化。(3)中國高等教育雖離普及高等教育階段尚有很長路程,但借助遠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以及各種培訓班等教育形式,有望提前融入或部分融入終身教育體系。
   2.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特點與政策選擇
  從時代變遷、國情差異、歷史傳統等角度考慮,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都有自身的特點,有的學者把它歸納為三方面:政府的政策目標導向使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成為一個積極、主動過程;調動民間財力投入高等教育是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主要方式;地區差異形成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發展的不平衡。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速度的掌握上,有學者認為高等教育大眾化是一個自然過程,不能完全由政府行為控制,教育需要積累,不能搞大躍進,高校擴招也要適度。也有學者主張不宜太慢或太快,提“適度超前發展”較為正確,“適度超前”就是適應經濟發展的速度而稍為超前。在高等教育發展道路上,有學者對“走內涵發展的道路”的提法有不同看法,認為如今仍只提“內涵式發展”,勢必降低公立高校的生均教育資源,從而影響教育質量。一些學者認為我國要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必須使高校類型多樣化,辦學制度靈活而有層次,并大力發展類似社區學院的高校。資金投入不足,是發展高等教育的世界性問題,在中國尤為突出。有學者提出:最有效的緩解途徑是吸收社會投資,發展民辦高等教育。從我國歷年人才市場上的供求總量看,總供給量并未超過總需求量。有學者就此指出,之所以仍有大學畢業生待業現象,主要是“結構性待業”與“選擇性待業”。解決結構性待業問題,不僅要根據產業結構的變化,及時調整專業結構,更重要的是轉變單一的精英教育培養目標,改革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也有學者認為:在中國這樣的二元社會,要解決好農業與農村發展問題,要面向基層和農村,為農業現代化培養高層次人才是當務之急。
  有學者著重探討了未來幾年內我國高等教育跨過大眾化門檻之后的發展戰略,提出了以國民“全球就業能力”為核心的“國家生存空間”理論,以此作為我國高等教育規模擴張的觀念基礎,建議采取以“政府逐步退出教育活動的微觀領域”的“教育民營戰略”和“全面開放國內高等教育市場,共享全球高等教育資源”的“教育全球化戰略”,以實現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3.網絡教學、民辦高校與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
  網絡教學是我國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重要途徑。有學者認為,與OECD國家相比較,我國在計算機普及率、網絡傳輸速度、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內容制作、管理運作模式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建議:(1)中央政府應設立或指定專門的機構統籌信息產業和網絡教學事業的發展;(2)對網絡教學所需的資金,政府應制定明確的優惠和補貼政策;(3)有關教學內容的制作,教育部應在各試點高校中統籌,充分利用和共享優質資源,并研究、制定相關的網絡教學專利、各高校學分互換和學生轉學等方面的政策,等等。
  許多學者認為:發展民辦高等教育既要重視民辦高校的地位和作用,又要加快相關立法,制定合理政策,為民辦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提供適宜的法律和政策環境。同時,民辦高校應當苦練內功,抓好基本建設、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育質量,贏得社會聲譽。
   4.大眾化高等教育的質量保證
  有學者建議我國高等教育進行戰略選擇,盡快建立合理、公正、透明和權威的質量保證機制,建立獨立、自治的專門評估、認可機構,建立分層、多元評估體系,制定相應規劃、政策,形成校園評估文化。
  有學者認為高等教育質量保證實質上是質量建設過程,其中應當處理好質量與發展、質量與特色、質量與管理三個方面的關系。他們特別強調了教育質量決不能簡化為教學質量,教育質量保證應當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體現于學校工作的各方面,存在于每個教師的教學科研工作之中。
   三、創新與高等教育改革
  創新是新世紀的最強音。在人類跨入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之際,以未來眼光審視高等教育發展,以創新精神推進高等教育改革,是教育工作者應有的境界。中外學者結合本國高等教育改革談了自己的看法。
   1.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特點和啟示
  有學者指出: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是比較典型的“后發外生型”,對西方高等教育的借鑒、模仿、融合所導致的發展模式的不斷轉換是其突出的特點。同時,中國現代高等教育又是在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教育的基礎上生長起來的,要處理好對西方高等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移植與對中國傳統教育的繼承、改造和發揚的關系,是其另一個突出的特點。這種移植與傳統的沖突、融合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特征。回顧和總結這段歷史昭示國人:只有在繼承優良傳統與借鑒先進經驗的過程中不斷創新,中國高等教育才能在知識經濟時代闊步前進。
  2.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體制創新
  當前我國正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有的學者把它歸納為六個方面,并對“十五”期間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作了展望,主要有:加快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調整教育結構,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堅持制度創新,不斷改革和完善教育體制和運行機制;大力推進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切實提高教育質量。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重點進行了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由原先適應計劃經濟的教育體制,向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教育體制轉變,到20世紀末,基本實現了新舊體制的轉軌。但這并不意味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任務已經完結,因為新體制的建設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學者認為當前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面臨的新任務是,在體制轉軌的基礎上著力于制度建設和體制創新。其基本目標是架構起“政府宏觀管理、市場適度調節、社會廣泛參與、學校自主辦學”的新體制。
  3.創新:大學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有學者結合我國創建一流大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三點建議:以創新為核心,正確處理指標與特色的關系;以人為本,正確處理目的與手段的關系;以研究為抓手,多種職能協調發展。美國學者伯頓·克拉克概括出創業型大學的五個基本特征:強有力的駕馭核心、拓寬的發展外圍、多元化的資助基地、激活的學術心臟地帶和一體化的創業文化。日本學者介紹了日本國立大學的改革方略,主要包括;鼓勵采用多媒體教學,改進教學方法;建立新型的研究生院,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促進研究生教育多樣化;建立高等院校的外部評估及質量保證機制;重建國立大學,推行高等院校的合并與重組,促進國立大學向獨立法人的轉變;運用國際標準并通過評估和競爭分配教育資源,等等。
  此外,一些學者對中國建立創業型大學的對策,經濟轉型時期普通高校民辦二級學院的制度創新及其合理性,面向科技拔尖人才培養的大學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教育研究京94~96G4高等教育顧建民20022002 作者:教育研究京94~96G4高等教育顧建民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0:54:28

[新一篇] 高等教育思想的元研究

[舊一篇] 高等教育評估:美國的基本模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