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戲曲---耍孩兒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耍孩兒又名咳咳腔,是大同地區觀眾所喜愛的地方劇種。它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唱腔發聲使用后嗓子,聲音從喉嚨下面發出來,聽起來渾厚、質樸。唱腔與音樂伴奏十分和諧也是耍孩兒的又一特點。耍孩兒發聲方法,使外地人乍一聽起來很不習慣,說它發聲不科學,但聽慣了以后,覺得越聽越愛聽;作為當地人來說,這種唱腔是十分喜聞樂見的,好像是不用后嗓子唱就過不了“戲癮”似的。所以解放以后,有些文藝工作者試圖改革耍孩唱腔,變后嗓子演唱為前嗓子演唱,取消了耍孩兒的基本特點,結果觀眾很難通過,唱腔改革者不得不謹慎從事。

  據應縣北樓口關王廟戲臺題壁記載:“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兒班到此一樂。”由此可見,耍孩兒的形成時間至少也在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時期。一開始,耍孩兒只在應縣、懷仁一帶活動,后來演出活動區域逐漸擴大,南到忻州地區,北至同綏鐵路,直到黃河后套一帶。據說,大約在清末光緒年間,耍孩兒的藝術已發展到鼎盛時期,此時同地區各戲曲班社如雨后春筍般地到處興起,每個班社互相競爭,表演藝術飛快提高,班主們為了提高自己的聲譽,互相之間經常舉行比賽,俗稱“唱對臺”。當時,耍孩兒班社如果和其它戲曲班社“唱對臺”,則往往是耍孩兒班子取勝。

  耍孩兒唱腔是以主曲為骨架,嵌入“喜鈸子”、“苦鈸子”、“倒三板”、“半鈸子”、“垛鈸子”、“梅花鈸子”和“串兒”等曲調,組成一整套唱腔。在表達激情方面,又巧妙地吸收了梆子戲中的“介板”和“滾白”的唱法。

  傳統音樂分文武場。文場有第一大板胡、反弦板胡、大笛(又稱曲笛,亦稱蘇梅);武場有大鑼、小鑼、鼓、鈸等。

  主要代表劇目有:“獅子洞”、“白馬關”、“送京娘”、“七人賢”、“三孝牌”、“金木魚”、“打佛堂”、“對聯珠”等四十多個劇目。

  解放以后,大同市只有一個耍孩兒專業劇團,農村業余劇團則不計其數。


網載 2013-09-10 20:54:58

[新一篇] 中華戲曲---羅羅腔

[舊一篇] 中華戲曲---蒲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