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究竟叫什么名字?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我們了解一個人物,要從最基本的情況了解起,比方何年出生、生于何地,等等。武則天雖是名人,但舊社會里婦女地位很低,她早年又不是什么顯赫的人,因此史料記載不詳細,其說不一。就連她究竟叫什么名,都大成問題。

或許有人問,武則天不就叫武則天么?

錯!武則天活著的時候,從來就沒叫過這個名字,別人也不曾這樣叫她。她死后,在很很長的一段歷史中,也沒有人這么叫她。

武則天根本就不叫武則天。

有人說,因她是母親楊氏生的第二個孩子,姐姐叫了“大囡(nan)”,她就叫個“二囡”,把乳名做了名字,沒有正式的名兒。直到入宮之后,太宗賜名“武媚”,這才有了一個堂堂正正的名。

這個說法依據為何?不詳。

就叫“武二囡”?很搞笑啊!這種說法大有解構主義的色彩,所以我覺得似乎是小說家言。

武家是世代官宦人家,到了父親武士彟這里,雖然最初時慘了點兒,挑担子去各村賣過豆腐,但他后來經營木材生意“因致大富”,是個唐朝的成功人士。《冊府元龜》載:武士彟“才器詳敏,少有大節,及長,深沉多大略。每讀書,見扶主立忠之事,未嘗不三復研尋,嘗以慷慨揚名為志”。可見這是個知書識字、抱負不小的儒商,不可能僅用“二囡”這個名兒就把女兒給打發了。

武則天被賜名“武媚”之后,民間又叫她“武媚娘”,這算一個名兒。

太宗死后,武則天入感業寺做尼姑,曾有個法名叫“明空”,這也算一個名兒吧。

后來她當政,新創了19個漢字,其中有一個,就是她為自己創立的新名字“曌”。此字音“照”,取“日月懸空,普照大地”之義,其造字靈感無疑是來自她的那個法名。當今也有人說,武則天原名為“照”,后改為“曌”,但無證據,猜測而已。

武則天自我命名為“武曌”,這是她最應該流傳于后世的名字。

但是,因為她鬧過“武周革命”,后世很多人比較厭惡她,所造的新字沒人沿用,她為自己取的名字大家也不認可。在漫長的歷史中,人們就簡單地叫她“武后”,這和“王太后”、“李太后”其實并無區別,不過“后”而姓“武”,又能讓人們談論談論的,在她以后是絕無可能有了,所以不會產生歧義。

那么“則天”一名從何而來?原來,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重,“大周革命”玩完了,兒子中宗復位,給她上了一個“則天大圣帝”的尊號。武氏死,有遺制囑咐說,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這個謚號,就是“則天”的由來。“則天”是個啥意思?《論語》里說:“惟天為大,惟堯則之。”意思是:以天道為法則——這確實夠大氣!

至于“武則天”三字成為她老人家的名字,據天涯社區歷史版主蕭讓說:“是近代才開始流行的,我很懷疑她是否會喜歡這樣的稱呼。”(《武則天——女皇之路》)女皇帝當然不可能喜歡這名字。武則天,這與“朱洪武”、“孫大圣”差可比擬,似乎有點兒調侃味道,卻不想,如今成了她法定的名字。

草民我以為:武則天在當今的歷史書上不能叫自己的真實名字,其原因,是皇民時代的“反篡逆觀念”仍在發生潛作用。你仔細品,就是這問題。歷史的荒誕,常見于這種細節之中。

那么,在武則天出生之后,到受賜媚名之前,有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呢?肯定有。臺灣歷史學家雷家驥先生和天涯版主蕭讓女史,都分別有令人信服的考證。


據雷家驥先生考證,《舊唐書*孫處約傳》載,有一個叫孫處約的人,在武后時期因“避中宮(皇后)諱,改名茂道”,同時有其他記載表明,唯一可能避諱的字只能是“約”字。因此武則天的原名可能叫“武約”。此為一說。

另外,據天涯版主蕭讓女士考證,《新唐書*地理志》載:“華州……垂拱二年避武氏諱曰太州,神龍元年復故名”。此外還有“華陰,垂拱元年更名仙掌。……神龍元年復曰華陰”。垂拱年間(685-688年)為武則天準備登基的時期,神龍元年(705年)則為中宗復位的時間,所以說武則天的名諱中有個“華”字,當為可信。而且民間還有傳說,武則天的閨名就叫“華姑”,看來其源有自。她的本名叫“武華”,這也為一說。

武則天的名字問題,大致也就如此了。關于她的出生地,史上也有異議。比較公認的一種,是說她出生在長安。而另一種說法,則說是出生在利州(今四川廣元)。這都是根據她出生時父親在哪里任職而推斷的。

武士彟在長安當了5年的工部尚書,各種資料表明,武則天就生于這個時候,不可能再晚。之后武士彟赴揚州,不久又轉調利州,都是任的軍職。如果武則天是生在老爸在利州的任上,那就要比史料上記載的年齡起碼少兩歲以上了,因此不可能。在戶口簿上,武則天最初應是光榮的首都居民。

關于她的出生年份,也有武德六年、七年和八年(623、624、625年)三種說法。我們不管那些了,取其大概就行。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武則天的籍貫為并州文水縣(今山西文水縣),老家就在縣城北4公里外的南徐村,迄今村中仍存有武則天廟。

文水,這可是個出女英雄的地方。劉胡蘭烈士的老家就在縣城東17公里處。

武則天對自己家族的這個發祥地相當認可,革命以后,曾改并州為“北都”,意為“龍興之地”。她還仿效漢高祖,幾度回老家去見父老,為故里百姓世代免賦稅,唱一唱衣錦還鄉的《大風歌》。


網載 2013-09-10 20:56:34

[新一篇] 武則天創造的四項世界紀錄

[舊一篇] 殷商滅夏之戰---鳴條之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