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更是陽歷辰月的結束以及巳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5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立夏在農歷上的日期并不固定,為每年四月初一前后,此因農歷是陰陽歷。“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一年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
實際上,若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后,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進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開。立夏時節,萬物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