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誕生于1906年,時稱“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藝術――落地唱書。藝人基本上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曲調沿用唱書時的〔呤哦調〕,以人聲幫腔,無絲弦伴奏,劇目多民間小戲,在浙東鄉鎮演出。
1910年小歌班進入杭州,1917年到達上海,1920年起,演出用絲弦伴奏,因板胡定弦1―5兩音,稱〔正宮調〕。 20年代初,劇種被稱為“紹興文戲”。1923年7月,在嵊縣施家岙開辦了第一個女班。1925年坤伶施銀花在琴師王春榮的合作下,產生了63定弦的〔四工調〕,成為紹興文戲時期的主腔。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現。這時期,除男班、女班外,還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參與對越劇的變革,稱“改良文戲”。這時期,最有名的演員是被稱為越劇四大名旦的“三花一娟”,即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為竺素娥、屠杏花、李艷芳;青年演員如筱丹桂、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蘭、范瑞娟、傅全香等,都已嶄露頭角。主要編劇有樊籬、聞鐘、胡知非、陶賢、劉濤等。
1942年10月,袁雪芬吸收新文藝工作者參加,對越劇進行比較全面的改革,被稱為“新越劇”。編導有于吟、韓義、藍流、白濤、肖章、呂仲、南薇、徐進等。1944年9月起,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龍門大戲院進行改革。此后,上海的主要越劇團都走上改革之路。
“新越劇”重要標志之一,是編演新劇目,使用完整的劇本,廢除幕表制。內容大都是反封建、揭露社會黑暗和宣揚愛國思想。1946年5月,雪聲劇團首次將魯迅小說《祝福》改編為《祥林嫂》搬上戲曲舞臺,標志著越劇改革進入一個新的階段。1946年9月,周恩來副主席到上海,在看了雪聲劇團演出后,指示地下黨要做好戲曲界的工作。此后,地下黨派了黨員錢英郁、劉厚生、李之華及黨的外圍組織成員吳琛等,到越劇界担任編導。在1946年袁雪芬被流氓拋糞事件中,1947年越劇“十姐妹”聯合義演《山河戀》及為筱丹桂申冤的斗爭中,進步文藝界、新聞界都給予了支持。
唱腔方面,越劇改革有重大的突破。“新越劇”在實踐中擴大了表現內容,原來較明快、跳躍的主腔〔四工腔〕已不能適應。1943年11月袁雪芬演《香妃》時,1945年1月范瑞娟演《梁祝哀史》時,都在琴師周寶財的合作下,分別創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調腔〕和〔弦下腔〕。后來這兩種曲調皆成為越劇的主腔,并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各自的流派唱腔。
表演方面,一是向話劇、電影學習真實、細致地刻劃人物性格、心理活動的表演方法;二是向昆曲、京劇學習優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動作。演員們以新角色的創造為基點融合二者之長,逐漸形成獨特的寫意與寫實結合的風格。
舞臺美術方面,采用立體布景、五彩燈光、音響和油彩化妝,服裝式樣結合劇情專門設計,色彩、質料柔和淡雅,成為劇種藝術風格的有機組成部分。 40年代的越劇改革,建立起正規的編、導、演、音、美高度綜合的藝術機制。越劇觀眾的構成也發生了變化,除原來的家庭婦女外,還吸引來大批工廠女工和女中學生。上海解放前夕,從事“新越劇”的幾個主要劇團如“雪聲”、“東山”、“玉蘭”、“云華”、“少壯”,都受到中國共產黨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擁有大量觀眾。
1949年上海解放,7月便舉辦了以越劇界人員為主的第一屆地方戲劇研究班。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第一個國營劇團――華東越劇實驗劇團。1951年國營的浙江越劇實驗劇團建立。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劇院成立。
黨和政府重視民族戲曲,尤其是周恩來總理,對越劇藝術給予熱情關懷。建國初,為擴大越劇的表演手段,適應時代的需要。華東越劇實驗劇團和浙江的越劇團進行了男女合演的實驗,創作演出了《風雪擺渡》、《未婚妻》、《斗詩亭》、《爭兒記》、《山花爛漫》、《十一郎》等劇。從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創作出一批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藝術精品,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祥林嫂》、《西廂記》、《紅樓夢》。除此之外,還有一大批優秀劇目蜚聲大江南北。其中《梁山伯與祝英臺》、《情探》、《追魚》、《碧玉簪》、《紅樓夢》等被搬上銀幕。從50年代初起,相繼有一批越劇團從浙江、上海走向各地。到60年代初,越劇已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 1954年起,上海市戲曲學校開設了越劇班和越劇音樂班。1958年起,浙江藝術學校也開辦了幾屆越劇班。1960年上海越劇院開設了學館和舞臺美術班。上海市虹口、南市、靜安等區,也辦起了學館或戲校。有計劃地培養出一大批越劇專業人才。
1977年1月起,一大批優秀傳統劇目陸續恢復上演。上海越劇院還相繼創作演出了新劇目《忠魂曲》、《三月春潮》、《魯迅在廣州》,塑造了現代史上歷史偉人的形象。浙江的越劇團,創作演出了《五女拜壽》、《漢宮怨》、《胭脂》、《春江月》、《桐江雨》、《花燭淚》等一大批優秀劇目。南京市越劇團也創作演出了《莫愁女》、《報童之歌》等好戲。1978年,男女合演的《祥林嫂》被攝制成彩色寬銀幕電影。《五女拜壽》、《莫愁女》、《春江月》、《桐江雨》、《花燭淚》等劇,相繼被搬上了銀幕。
一些五六十年代已成名的演員如陸錦花、王文娟、張云霞、呂瑞英、金采風、畢春芳等,藝術上繼續提高,風格更加鮮明,繼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戚雅仙之后,形成新的流派唱腔。
80年代中期起,越劇界陸續試行了體制方面的改革。上海、浙江和江蘇大力培養新一代青年演員。趙志剛、錢惠麗、方亞芬、陳穎、韓婷婷、單仰萍、章瑞虹、王志萍、茅威濤、董柯娣、何賽飛、方雪雯、陶琪等新秀,已蜚聲海內外。
網載 2013-09-10 20: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