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與暴力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暴力,特別是家庭暴力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據世界銀行調查統計,20世紀全球有25%-50%的婦女都曾受到過與自己關系密切的人的虐待。在中國,每年約40萬個解體的家庭中,1/4源于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引起的后果是嚴重而且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因為發生在家庭中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制止和處理,很容易導致婚姻的破裂和家庭的離散。在發生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兒童少年常常受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大地增加了他們成長后使用暴力的可能性。暴力危及社會發展,降低人類的生活質量,威脅生命。作為權力的象征,暴力加劇了性別和社會的不平等。
  暴力有很多種形式,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文化中對暴力有不同的理解。目前對暴力尚缺乏普遍接受的定義,1999年WHO作了如下解釋,即“暴力是故意使用武力,對自己、他人,或者對一個團體、社區進行威脅或采取實際行動,造成或有較高的可能造成身體的、精神的傷害,死亡,發展為破壞或搶奪的行為。”
  暴力主要可分為三類:一是自我傷害暴力,指故意的、且傷害行為指向自己。如自殺企圖和意圖、自我毀壞行為和自殺。二是人際間的暴力,指在個體間的暴力行為。這種暴力行為可能出現在熟人之間,也可能出現在不熟悉的人之間。三是有組織的暴力,是指特定的政治、經濟或社會目標所驅動的社會性或政治團體的暴力行為。另外,人際間暴力還可以根據受害者的年齡或性別而進行分類。如對婦女、兒童、長者的虐待和暴力行為。
  暴力按發生的地點,還可分為家庭暴力、校園暴力和社會暴力。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虐待行為。它包括對配偶(前夫、前妻、同居人或男女朋友等親密關系)、親子、手足,特別是對婦女、女嬰和弱者的虐待。
  校園暴力是指發生在學校教職員工和學生之間的暴力虐待行為。包括教職員工與學生間的、學生與學生間的。形式有集體的、個體的,有的是由凌弱發展到暴力行為。
  社會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和校園之外場所的暴力行為,如社區居民之間或其他團體成員間的暴力行為等。
  暴力對個體危害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受害者在身體上、精神上都受到極大的創傷,甚至生命也會受到威脅。受害者常伴隨肉體損傷、性侵害、精神情感上的折磨(如傷害和恫嚇的威脅,使之極度恐懼、焦慮,軀體上或社會上的隔離、孤立等)。對受害者來說,多種暴力形式常合并出現,且反復發生,越演越烈。暴力的形式包括身體虐待、言語虐待、精神虐待和性虐待。
  1.兒童青少年暴力及其發生原因
  無論是在家庭暴力、校園暴力,還是在社會暴力中,兒童、青少年往往是暴力行為的受害者,同時也是暴力行為的施暴者和參與者。近年來,駭人聽聞的校園暴力事件和青少年參與的犯罪不時發生在我們身邊,且暴力后果也日趨嚴重,兒童青少年的攻擊性的暴力行為已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有關研究表明,兒童時期的反社會行為可待續至成人期。在8-10歲的兒童中,被老師和同伴認為最麻煩的兒童中有70%在10-15歲時成為屢屢犯罪者。
  就目前我國社會上兒童暴力事件看,一般表現為兩類:輕者為語言暴力,言語中表現出暴力傾向。動輒出言“宰了你,殺死你”等。另一類較為嚴重的則表現在兒童行動上,輕則是對別人動手動腳;重則是真刀實槍,用暴力器械傷害別人,危害性極大。
  暴力發生的原因是復雜的,而且在不同的文化和經濟環境之中暴力發生的原因也是不同的。促成暴力行為的發展包括個性特征、家庭相關因素、經濟和社會等因素。兒童、青少年暴力或暴力傾向的發生與個體的個性特征、傳媒不負責任的暴力宣傳和父母的監督不力等關系密切。
  (1)兒童的個性特征:兒童任性性格是兒童形成暴力傾向的基礎性因素。目前,對獨生子女“眾星捧月”式的教育狀況,很容易形成對獨生子女的過分溺愛、過分保護,養成“小皇帝”、“小公主”的任性。孩子想什么,就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數家長只是一味地滿足、遷就而缺乏正確引導,久而久之,這種無人約束、任其發展的教育,使孩子為所欲為、天馬行空。正是這種習性成為兒童暴力傾向形成的性格基礎,成為兒童暴力形成的溫床。
  (2)傳媒的暴力宣傳:雖然我國一直都在限制色情和暴力內容的傳播,但在實際做法上往往是限制色情,不限制暴力。在影視文學作品、音像制品、小報小刊、電子游戲中,孩子可以十分方便地接觸到暴力場面。特別是我國對影視作品中的暴力沒有分類,更沒有因為其中有暴力內容而限制孩子觀看。而隨著電視在我國城鄉的普及,看電視已成為兒童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成為一些家長養育孩子的手段之一。從目前我國電視節目的構成看,對孩子有眾多不利影響,就電視劇而言,仍以武打、兇殺、暴力、言情片為主。模仿力極強的兒童接觸此類影視,久而久之,兒童就會由模仿到潛移默化從而形成暴力傾向。成人也許因為一些影視作品是描寫正義的戰爭或正義的行為就讓孩子觀看,即使其中的暴力場面十分可怖。其實,孩子在有暴力場面的作品中并不見得能理解什么是正義,相反的,他可能學到的只是其中的暴力行為。
  (3)父母或教師教育方式不當造成青少年心理不健康:據WHO報告,缺乏父母的愛和支持、在家中接觸到暴力、目擊過人際間暴力或作為受害者、身體受到懲罚和虐待的兒童少年由于心理不健康極易發生暴力行為。有的父母和教師信奉“不打不成才”、“嚴父出孝子”,動輒對孩子施以身體上或心理上的暴力。常此下去,要么使孩子逆來順受,要么使孩子模仿大人暴行,以暴還暴,形成暴力傾向。有學者曾問及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長大后你想干什么?”孩子回答道:“長大后開飛機。”正當這個學者為孩子遠大理想而高興時,誰想孩子后一句話卻是:“開飛機把學校給炸掉。”后來才知道這個孩子在學校常遭受老師身體和心靈的施暴,從而產生以暴還暴的暴力傾向。
  2.暴力的預防是面臨的挑戰
  兒童暴力不但對暴力對象有危害,而且對施暴兒童的健康成長也是極為不利的,如不及時消除,其暴力傾向將成為其今后犯罪的隱患。兒童、青少年的暴力傾向對家庭、學校、社會的破壞性不可低估。所以社會各方面應高度重視,及時預防,減少兒童、青少年暴力。
  首先,要加強法制教育。法制教育的缺乏或不健全是導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如果青少年缺乏法制觀念和基本的法律常識,他們就缺乏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就很容易受到一些違法犯罪分子的拉擾腐蝕、欺騙教唆或者誘惑脅迫,從而身不由己,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據某省少年管教所的調查表明,大約40%的少年犯在學校時沒有受過法制教育,根本不知道哪些行為是違法犯罪,哪些不是。因此,加強法制宣傳工作是預防青少年暴力和違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措施。
  缺乏自身調適能力是青少年施暴和違法犯罪的內在根源。青少年時期是人一生中最為重要的階段,是身體發育、心理發展,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青少年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處于極大的變化中,既有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知識、新觀念的靈敏性,又存在著分辯能力不強、控制能力差、好奇心強的特點。有時對善惡、是非、美丑等觀念常作扭曲錯誤的評價,認為膽大蠻橫就是“勇敢”,讓人佩服就是“英雄”,講哥兒們義氣就是“友誼”。一旦他們的意志和控制力得不到正確思想的支配,正確引導不足,就有可能導致不努力學習,不聽規勸,經不起外界的誘惑而誤入歧途。因此,加強兒童青少年青春期心理衛生教育,培養他們關心別人、公正、負責任的性格,增強他們有效緩解心理壓力和技能和自控能力是預防青少年暴力的一個重要手段。
  另外,要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整體網絡。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師,學校教育是決定青少年成長的決定性階段,社會教育是加強青少年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學校教育要抓早、抓小,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要抓好銜接教育,即由小學到初、高中到大學的教育要銜接好,寒暑假的教育要銜接好,課內外、校內外的教育要銜接好。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是在學校、家庭、社會中進行的,其中任何一個方面教育的脫節或削弱都有可能導致青少年發展與社會發展要求相悖,以致造成暴力及反社會的行為。如果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并使之網絡化,形成合力,產生綜合效應,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創造健康的環境,則會減少暴力,促進社會安定。
心理與健康京4~5D421青少年導刊馬迎華20032003 作者:心理與健康京4~5D421青少年導刊馬迎華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1:50:21

[新一篇] 霍爾的文章,麥克羅比的眼睛  ——霍爾文化研究三大主題的評議

[舊一篇] 青少年自殺行為的低齡化問題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