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語言學其他領域的研究,社會語言學無疑的是較晚近的事,這一點可以從臺灣各大學所指導的碩士、博士論文看出一點端倪。根據連金發、鄒嘉彥等人(1996)在第一期《國際中國語言學評論》所發表的研究,語言學碩士、博士論文如果按研究方法(approach)來分,還可以分成理論及一般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計算語言學等七類,其中社會語言學類論文在所有700篇論文中只占44篇, 居于倒數第二名的位置。該表另外透漏了兩點訊息:第一,表中論文最早完成于1976年,距今整整二十年。第二,44篇中有38篇是完成于最近十年,可見社會語言學引起學界的注意是最近十年的事。這一點明顯地和臺灣于1987年開始解嚴不無關系。
以下我們就來檢視一下這二十年的研究成果。因為篇幅所限,評述是以具有代表性的語言學家為止。
1.謝國平。是在臺師大與美國南加大的英語文在臺灣中等教育之調查研究合作計劃下,于1976年被派往南加大修讀博士學位,專攻語言學及社會語言學,其博士論文(1980)題目為《語言規劃與臺灣中等學校英語文教育》(英文版,后來于1987年由臺北文鶴出版),論文中利用了不少該合作計劃所搜集的資料,其后,謝博士在社會語言學其他方面也時有研究著作發表,其中最重要的三篇是:1982年在Annual Reviewof Applied Linguistics發表的《臺灣的語言政策》,1983年在臺師大英語研究集刊發表的《臺灣大學生的雙語調查》以及 1986 年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quage發表的國語在臺灣的標準化。因為當時風氣未開,謝博士的觀點,以今天的尺度來衡量,容有過分保守之處,但他無疑的是帶動臺灣宏觀社會語言學研究的拓荒者。
2.范登堡(M.E.Van den Berg),荷蘭人。說來慚愧,第一位在臺灣真正從事社會語言學田野調查工作的人竟是荷蘭人。他在臺灣進行了一段長時期的觀察工作, 并在萊頓大學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LanguagePlanning and Language Use in Taiwan(1986年臺北文鶴出版)。 他是第一個把臺灣住民依據所使用的語言以及歷史文化背景分成四大族群(外省人,閩南人,客家人和原住民)的人,也是第一位應用語言遷就理論(language accommodation theory )來研究臺灣閩南人語言使用情形的人,他的博士論文也是促成黃宣范先生投身于社會語言學研究之重要因素之一。
3.黃宣范。黃的研究成果可以他的巨著《語言·社會與族群意思: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一書為代表。本書的內容約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從經驗科學的角度探討臺灣各族群的語言維持、語言轉移與語言消失等現象與人口分布、政經力量的關系;第二部分是利用語言使用、語言遷就等現象了解族群活力的強弱,族群意識的異同及各族群語言文化交融的過程與現狀。本書為第一部以中文深入探索臺灣語言社會學的著作,書中提供了豐富的語言與政治生態、語言與經濟活動之間關系的描述。他對特殊的語言社群以及語言轉移型態之深入研究,至今猶無人能出其右。
4.詹惠珍。詹是1994年美國喬治城社會語言學博士。其學位論文《臺灣的語言轉移及其社會政治因素》是第一部以大規模問卷調查及面談的資料為依據而寫成的著作,主要調查項目為臺灣閩南族群語言轉移的情形以及產生這種轉移的社會與政治因素。1994—1995年間更與曹逢甫合作對臺灣的三大族群——閩南人、客家人與原住民進行更大規模的調查。調查結果正在整理中。
5.顧百里(C.C.Kubler)。顧對臺灣社會語言學的貢獻,主要在其1985年在臺北學生書局出版的兩本著作:《白話文歐化語法的研究》及《國語在臺灣的演變》。前者為其碩士論文,寫于1975年,是以巴金的《家》為文本對白話文在構詞與句法方面歐化情形所進行的研究。后者是他1981年在康奈爾大學的博士論文,除了一般及背景性之討論外,本書的主要貢獻在于對臺灣閩南話在聲韻及句法上給予國語的影響有相當深入的探討,開啟了后人在這方面研究的先河。
6.施玉惠。對語言接觸現象有深入研究。她曾花兩三年的時間深入研究臺灣自1987年解嚴之后,國語——閩南話夾雜在平常口語以及報紙標題的使用情形,以及這種現象所顯示的政治和社會意義。
她較早的一本書《會話禮貌與外語教學》(英文版),不但在教學上有其用處,在禮貌語言研究理論上也作出貢獻,她在以西方人觀點為主的理論中,注入了東方文化對于面子(face)的一些不同的看法。
7.廖招治。與禮貌語言有相當關系的是廖招治在臺師大1994年的博士論文,題目為《漢語拒絕語的策略、原則與發展》(英文版),三年后作者又出了本新書,題目為《比較祈令語言行為:美式英語、國語、臺式英語》。這兩種研究雖然對象為不同的語言行為,但研究方法卻是相當類似的,研究者首先設計好幾樣牽涉到該語言行為的語境,然后問母語發音人會對該項祈令行為采取何種反應。取得資料之后,再就相關的社會因素進行統計分析,以求取其間之相關,后一項研究與前一項比較不同的一點是它的范圍較大,是一種跨語言、跨文化的比較。
8.郭賽華。屬于新秀的社會語言學家。她是美國喬治城大學的社會語言學博士。 師承專研性別語言與言談分析的名家戴寶拉·坦南(D. Tannan ), 她的博士論文(Conflict and Its Management inChinese Verbal Interactions: Casnril Conversations andPaliamentary Interpellation )是第一部以實際的交談語料所做的言談分析。郭博士回國后,繼續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前年的國科會計劃研究青年男女談話風格的異同,相當有見地,也是在這方面唯一的實證研究。
9.曹逢甫。最后敝帚自珍,介紹一點我本人在社會語言學方面的工作。本人自1977年拿到博士學位后,就曾陸陸續續做了些微觀社會語言學方面的研究,其中以收錄在《應用語言學的探索》(1993年,臺北:文鶴)的三篇:(一)語行說的近期研究與英語會話教學;(二)過去二百年漢語構詞法與句法的變化;(三)漢語親屬稱謂的重疊現象及其含意。較有創見,也引起較多的回響。
本人投注較多心力于宏觀社會語言學的研究還是最近幾年的事,除了前面提到的與詹惠珍合作之調查研究外,1995—1996年間復與連金發合作從事新竹市語言分布與語言互動之調查,并已完成初步調查報告。此項調查主要有兩個發現:(一)雖然新竹市的閩南人和客家人(人口比例約為5∶1)都有母語流失的現象,但在速度上,客家人明顯地快得多,這一點和曹一詹在全臺灣所作的調查結果是一致的。(二)在語法變量方面,我們發現由于政府強勢推行國語的結果,新竹市的閩南人已經絕大多數是國語—閩南話雙語人,而且國語的強勢也導致雙語人在閩南話的使用上產生了四種語法上的趨同變化,這是在漢語研究中,我們唯一見到對正在進行中的語法變遷所作的社會語言學研究。
此外,最近出版的《族群語言政策:海峽兩岸的比較》(1997年臺北,文鶴),則是1994年至1995年在臺灣和中國大陸的研究所得。本書第一章為緒論,第二、三章則分別對臺灣和中國大陸的社會語言現狀,過去和現在的族群語言政策,政策形成的過程,以及推行的情形有相當詳盡的描述,第四章再作一總的比較,并對兩岸提出建議,本書是最新也是最完整的海峽兩岸的語言政策和語言教育的研究。
語言文字應用京51~53H1語言文字學曹逢甫19991999[臺灣]曹逢甫 作者:語言文字應用京51~53H1語言文字學曹逢甫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0: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