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譯文] 我的思鄉之情在新年里更顯迫切,獨自一人流落在天涯,想著別人的團聚歡笑,我卻只得傷悲得潸然淚下。
[出典] 劉長卿 《新年作》
注:
1、 《新年作》 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 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 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 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 從今又幾年。
2、注釋:
潸(shān)然:流淚的樣子。
居人下:指官人,處于人家下面。
客:詩人自指。
春歸在客先:春已歸而自己尚未回去。
嶺:指五嶺。作者時貶潘州南巴,過此嶺。
長沙傅:指賈誼。曾受讒被貶為長沙王太傅,這里借以自喻。
3、譯文:
新年中思念家鄉的心情更為急切,獨在天涯海角怎不叫我潸然落淚?
年紀已經老大了卻依舊寄人籬下,春天腳步多么輕快比我更早回歸。
在嶺南早晚只能與猿猴相依作伴,或與江邊楊柳共同領受風煙侵吹。
我像西漢的賈誼被貶為長沙太傅,不知今后還要幾年才有還鄉機會?
4、劉長卿生平見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5、此詩是作者被貶為南巴尉時所作。公元758年(至德三年)春天,作者因事由蘇州長洲尉被貶潘州(今廣東茂名市)南巴尉,遭貶之因,據《送長洲劉少府貶南巴使牒留洪州序》記載:“曩子之尉于是邦也,傲其跡而峻其政,能使綱不紊,吏不期。夫跡傲則合不茍,政峻則物忤,故績未書也,而謗及之,臧倉之徒得騁其媒孽,子于是竟謫為巴尉。”(《毗陵集》)可見是受誹謗獲罪被貶。
在唐代,長沙以南地域都很荒涼,潘州一帶的艱苦而可想而知,詩人受冤被貶,從魚肥水美的江南蘇州遷至荒僻的潘州,委屈之心不言而喻。這首詩,是遷至潘州次年后,即乾元二年所作,滿腹冤屈化作一句詩語:“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新年已至,自己與親人們相隔千里,思鄉之心,自然更切。人歡己悲,傷悲之淚“潸然”而下。其實,傷心淚早就灑于貶途:“裁書欲誰訴,無淚可潸然。”(同上)聯系仕宦偃蹇,很難自控,而有“新年向國淚”(《酬郭夏人日長沙感懷見贈》)。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是由薛道衡“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人日思歸》)化出。在前人單純的思鄉之情中,融入仕宦身世之感,擴大了容量,增強了情感的厚度。兩句有感而發,自然渾成,誠為甘苦之言。使筆運意,純熟圓渾,字凝句煉,素來是詩人的所長,“老至”句承“獨潸然”,“春歸”句承“新歲切”,脈絡細致,情意深沉。詩人有感年華“老至”,反遭貶而“居人下”。新年伊始,天下共春,而仍滯留炎南天畔,升遷無望,故有時不我待、春歸我先之感。悲憤郁積,不能自己,因此連續以四句傷情語抒發。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二句描繪天畔荒山水鄉節序風光。猿啼積淀著哀傷的詩歌意象。“猿鳴三聲淚沾裳”的古謠,引發怨苦,以此屬引凄厲之聲度入詩中,與北方嗚咽隴水同是感傷的聲態意象,都令人懷悲而思歸。劉長卿的仕歷活動主要在南方,其詩中有很多表現猿啼的句子:“夢寐猿啼吟”,“萬里猿啼斷”、“猿啼萬里客”。而這里猶再重之“同旦暮”——早晚、日夜時時在耳,起哀傷,動歸思,進而把“鄉心切”刻劃得淋漓盡致。這新歲元日的惆悵,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遠望,江流岸柳不但沒有給詩人帶來生機和新意,相反,風煙一空,濛濛籠罩,倒給詩人心頭蒙上一層厚厚的愁霧。
在抑郁、失落的情緒中詩人發出了長長的慨嘆:“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這里借用賈誼的典故,洛陽才子賈誼,有濟世匡國之志,脫穎初露,而為權貴宿老讒毀,疏放為長沙太傅。詩人這次遭貶,也是以功蒙過,怏怏哀怨,時有流露:“地遠明君棄,天高酷吏欺”(《初貶南巴至鄱陽題李嘉祐江亭》)故引賈誼為同調,而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已似”之感。而自忤權門,担心滯此難返,不免生出“從今又幾年”的憂慮。至此詩人引頸遙望長安,歸心不已,步履遲遲的徘徊背影已如在眼前;似可聽見深深的長吁短嘆。
詩的情感哀切深至,頷聯意緒剴切,首尾感嘆往復。唯頸聯寫景,淡密而不顯煥,情致悱惻。全詩結體深沉,有“緒纏綿而不斷,味涵詠而愈旨”(盧文昭語)的風致。就其風骨而言,則屬大歷家數,呈露頓衰之象。
6、這首詩,是作者因受誣被貶在潘州,任南巴尉時寫的。遠謫南天,又值新歲,感事傷懷,自是潸然淚下了。本詩表現獨處異地而又逢佳節時的悲慨。被貶遠方,離鄉背井,又逢新年,幾重悲苦聚集心頭,詩人難以忍受,故開篇即抒悲慨。所以詩一開頭,就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謫宦他鄉的痛苦:“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但這絕不僅僅是為了思鄉而痛苦執政黨有著更為深刻的政治內容。詩的第二聯直率地表示了出來:“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官卑職小,老大傷悲;離謫他鄉,欲歸不得,盡在了聯之中。第三聯就說到自己遠謫的苦況了。在這里,只有嶺猿朝夕相伴,和江柳一樣共罹這迷茫的風煙,該是何等的寂寞和悵惆,這樣郁郁寡歡的孤獨凄苦生活,不是“已似長沙傅”了嗎?然而又是一年開始了,我在這里還要度過幾年呢?也就是主,我什么時候才能回到故鄉啊。末聯借賈誼以自況,即照應了首聯,也進一步寫出了新歲中無限的傷感和凄涼。詩的中間兩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含義深刻。三四兩句,巧密渾成,內容豐富,五六兩句,本地風光,凝煉精細,情景交融。全詩語言自然流暢,意境深切沉致。
7、一位去國外多年的朋友回來,他在國外的收獲。
“最大的收獲,是我深切地體會了唐代詩人思鄉的情懷。”他說,“身在異國,特別想家。傍晚,我會有‘日暮鄉關何處是’的慨嘆。深夜,我會有‘萬里歸心對明月’的感傷。朋友從國內來,我會問:‘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有人回國,我會‘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遇到來自祖國卻不相識的,我會講:‘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聽到中國歌曲,我便‘歸思欲沾巾,一夜盡望鄉’。過節,我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逢年,更是‘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而今‘近鄉情更怯’地返抵國門,許多晚輩已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了。”
文藝植根于生活的土壤,許多作品在我們親身經歷之后,才能更深入地欣賞,也才能得到最大的感動。
8、正月十五的爆竹余聲猶在,節日的氣氛還沒有因翻過的日歷而沖淡。“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此時,作為南下多年而不得歸的游子,我不由得想起了劉長卿的這首詩。
新春佳節,思鄉情更切。劉長卿的《新年作》帶給我的總是對家鄉的思念,也總是一再提醒我:堅守自己的底線———愛自己的工作,愛自己的同事,愛自己的學生。在學校里更加踏實工作,做一個成功的好教師。此刻,眼望蒼穹,心底有無聲的淚劃過。讓我的淚水化作一首思鄉的歌,就像窗外綿綿的細雨,融進故鄉的小河,從我的心靈深處,向夢中的故鄉流淌……
9、詩人云:“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離開故鄉,已有些年頭了。歲暮鄉關之情無減,反而愈甚。那時父母均健在,自是歲歲回家過年,而那種感覺至今難以忘懷,想起的時候一切都變得溫馨起來。
坐在母親燒得熱烘烘的炕頭,品嘗父親做的家鄉特有的“美食”,我大快朵頤,邊上母親的噓寒問暖和叨嘮不已,使我不停地點頭和搖頭。父親慈愛地看著我,給我斟上一樽酒,說暖暖身子。我感到了在父母面前的幸福和孩子般的感覺。
窗上那一方冰窗花真美啊,圖案別致,晶瑩剔透,好象有人刻意為之。每天早晨醒來的時候,我就望著它,象田園詩一樣,任由想象馳騁。似清晨“雞鳴桑樹巔,犬吠深巷中”情景;似農家“開軒面場鋪,把酒話桑麻”的快樂;似漁翁獨釣寒江的孤寂;更似群山逶迤,樹木蓊郁的原始森林,神秘莫測。
一夜飛雪,庭院中的杏樹粉裝玉砌,珊瑚似的美麗,還未走近,似聞得冷香撲鼻,陡然神清氣爽。待到雪霽,湛藍的晴空下,雪花閃爍著眩目的光,不覺感嘆,故鄉真美啊。
還有夕陽下,蕭瑟疏林,涂了一抹晚霞的山,以及山中神秘的頹寺和寺中悠遠的鐘聲……
10、 臨近新春,我想起這么兩句關于新年思鄉的唐詩:“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的確,身在海外,遠離家鄉,每逢佳節倍思親,但是今晚我們歡聚一堂,此時此景,我們應當改一下詩句,叫“鄉心新歲切,天畔共歡笑”。
11、在這樣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里,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歌之詠之,留下了不計其數的詩詞歌賦,華章佳句,在中國文學史上書寫下了燦爛一頁并將繼續一路走下去。
孟浩然《回家元日》詩,云:“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桑野猶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泱泱勝唐,國泰民安,“田家說豐年”。而“無祿尚憂農”的情懷則體現出詩人及當時知識分子的高尚品質和情操。
白居易《七年元日對酒五首》之二:“眾老憂添歲,余衰喜入春。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年過60又何妨,一個人的衰老與否是不用年齡來計算的,而是用心靈來計算的。不懼衰老,青春永駐心田,又堪驚兩鬢霜?
蘇東坡《守歲》詩:“知垂盡歲,有似走壑蛇……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時光飛逝恰如長蛇,一年之尾,正如蛇尾,欲捉也惘然,詩人無限感慨,人生短暫,如今再讀此詩,仍能驚醒世人。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往者已矣,知來者之可追,讓我們也學詩人“努力盡今夕”!然而,最為婦孺皆知的當屬王安石《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孔尚任<<甲午元旦>>云:“蕭蔬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乾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元旦佳節,年邁的詩人圍爐廢眠,一燭一酒,“傾囊”一詞,生動傳神地揭示出詩人把錢分給親人度佳節時的那種欣然高尚的情懷。爆竹聲中詩人仿佛又回到了童年。那情那景,和諧安詳!怎能不叫人感受到元旦之夜的溫存啊!
無論是“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的豪邁瀟灑,還是“奉母猶欣餐有肉,占年更喜夢維魚”的恬淡閑適,抑或“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的傷懷感慨……這一切無不彰顯出元旦佳節在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和那一分拳拳的元旦情壞。
12、沒有離開家鄉的人,很難體會那種‘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的飄零之感。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2:42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