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譯文]  除夕之夜高堂明燭排排生輝, 美酒一杯哀樂一曲心胸欲碎。

   [出典]  李頎  《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注:

   1、  《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李頎 

     南山截竹為觱篥,   此樂本自龜茲出。

  流傳漢地曲轉奇,    涼州胡人為我吹。

  傍鄰聞者多嘆息,    遠客思鄉皆淚垂。

  世人解聽不解賞,    長飆風中自來往。

  枯桑老柏寒颼飗,    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    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    黃云蕭條白日暗。

  變調如聞楊柳春,    上林繁花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    美酒一杯聲一曲。

   2、注釋:

     觱篥:也作篳篥,似嗩吶,以竹為管,以蘆為嘴,漢代由西域傳入。

   龜茲:西域古國名,在今新疆庫車、沙雅一帶。

   曲轉奇:曲調變得更加新奇、精妙。  涼州:在今甘肅一帶。

   傍:靠近、臨近,意同“鄰”。   遠客:漂泊在外的旅人。

   解:助動詞。能、會。(“苦雨終風也解晴。”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飆:暴風,這里用如形容詞。

   自:用在謂語前,表示事實本來如此,或雖有外因,本身依然如故。可譯為,本來,自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颼飗:擬聲詞,風聲。

   九雛鳴鳳:典出古樂府“鳳凰鳴啾啾,一母將九雛”,形容琴聲細雜清越。

   萬籟:自然界的各種天然音響。  百泉:百道流泉之聲音。

   相與:共同、一起。(“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源明《移居二首》)

   漁陽摻:漁陽一帶的民間鼓曲名,這里借代悲壯、凄涼的之聲。

   黃云:日暮之云。(“黃云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李白《烏夜啼》)

   蕭條:寂寥、冷落。楊柳:指古曲名《折楊柳》,曲調輕快熱鬧。

   上:上等的,美好的。(“上客從趙來。”《戰國策》)  新:清新。

   歲夜:除夕。    聲:動詞,聽。


   3、譯文1:

     南山截來的竹子做成了觱篥, 這種樂器本來出自西域龜茲。

  它傳入中原后曲調更為新奇, 涼州胡人安萬善為我們奏吹。

  鄰近的人聽了樂曲人人嘆息, 離家游子生起鄉思個個垂淚。

  世人只曉聽聲而不懂得欣賞, 它恰如那狂飆旋風獨來獨往。

  象寒風吹搖枯桑老柏沙沙響, 象九只雛鳳繞著老母啾啾喚。

  象龍吟虎嘯一齊迸發的吼聲, 象萬籟百泉相雜咆哮的秋音。

  忽然聲調急轉變作了漁陽摻, 有如黃云籠罩白日昏昏暗暗。

  聲調多變仿佛聽到了楊柳春, 真象宮苑繁花令人耳目一新。

  除夕之夜高堂明燭排排生輝, 美酒一杯哀樂一曲心胸欲碎。 

   譯文2:

   從南山上砍下竹子做成了一支觱篥,這種樂器來自遠方的龜茲。流傳到漢地曲調變得更加神奇,涼州的胡人為我吹奏一曲。鄰居聽了都報以深深地嘆息,離鄉的游子觸動鄉情都潸然淚下。一般的人只會聽那聲響卻不會欣賞,那樂聲像狂風在天地間獨來獨往。像枯桑老柏在寒風中呼叫,又像許多小鳳凰聲音嘈雜啼鳴。龍吟虎嘯的聲音可以同時吹奏出來,自然界萬事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秋意。曲調忽然變成悲壯的《漁陽摻》,竟然使空中的黃云顯得肅條,白日變得昏暗。曲調再變得歡快,仿佛進入了楊柳依依的春天,又仿佛看到上林苑內繁花似錦,照人眼目一新。除夕之夜殿堂上排列著明亮的蠟燭,飲一杯美酒,再聽一支動人觱篥曲。


   4、李頎生平見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5、 李頎最著名的詩有三類,一是送別詩,二是邊塞詩,三是寫音樂的。李頎有三首涉及音樂的詩。一首寫琴(《琴歌》),以動靜二字為主,全從背景著筆。一首寫胡笳(《聽董大彈胡笳弄兼寄語房給事》),以兩賓托出一主,正寫胡笳。這一首寫觱篥,以賞音為全詩筋脊,正面著墨。三首詩的機軸,極容易相同,詩人卻寫得春蘭秋菊,各極一時之妙。這首詩的轉韻尤為巧妙,一共只有十八句,依詩情發展,變換了七個不同的韻腳,聲韻意境,相得益彰。

  “南山截竹為觱篥”,先點出樂器的原材料,“此樂本自龜茲出”說明樂器的出處。兩句從來源寫起,用筆質樸無華、選用入聲韻,與琴歌、胡笳歌起筆相同,這是李頎的特點,寫音樂的詩,總是以板鼓開場。接下來轉入低微的四支韻,寫觱篥的流傳,吹奏者及其音樂效果,“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指安萬善)為我吹,旁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寫出樂曲美妙動聽,有很強的感染力量,人們都被深深地感動了。下文忽然提高音節,用高而沉的上聲韻一轉,說人們只懂得一般地聽聽而不能欣賞樂聲的美妙,以致于安萬善所奏觱篥仍然不免寥落之感,獨來獨往于暴風之中。“長飆風中自來往”這一句中的“自”字,著力尤重。行文至此,忽然咽住不說下去,而轉入流利的十一尤韻描摹觱篥的各種聲音了。觱篥之聲,有的如寒風吹樹,颼飗作聲;樹中又分闊葉落葉的枯桑,細葉長綠的老柏,其聲自有區別,用筆極細。有的如鳳生九子,各發雛音,有的如龍吟,有的如虎嘯,有的還如百道飛泉和秋天的各種聲響交織在一起。四句正面描摹變化多端的觱篥之聲。接下來仍以生動形象的比擬來寫變調。先一變沉著,后一變熱鬧。沉著的以《漁陽摻》鼓來相比,恍如沙塵滿天,云黃日暗,用的是往下咽的聲音,熱鬧的以《楊柳枝》曲來相比,恍如春日皇家的上林苑中,百花齊放,用的是生氣盎然的十一真韻。接著,詩人忽然從聲音的陶醉之中,回到了現實世界。楊柳繁花是青春景象,而此時卻不是這個季節。“歲夜”二字點出這時正是除夕,而且不是做夢,清清楚楚是在明燭高堂,于是詩人產生了“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想法:盡情地欣賞罷。“美酒一杯聲一曲”,寫出詩人對音樂的喜愛,與上文伏筆“世人解聽不解賞”一句呼應,顯出詩人與“世人”的不同,于是安萬善就不必有長飆風中踽踽涼涼自來往的感慨了。由于末了這兩句話是寫“汲汲顧影,惟日不足”的心情,所以又選用了短促的入聲韻,仍以板鼓收場,前后相應,見出詩人的著意安排。

  這首詩與前兩首最大的不同,除了轉韻頻繁以外,主要的還是在末兩句詩人動人感情。琴歌中詩人只是淡淡地指出了別人的云山千里,奉使清淮,自己并未動情;胡笳歌中詩人也只是勸房給事脫略功名,并未觸及自己。這一首卻不同了。時間是除夕,堂上是明燭高燒,詩人是在守歲,一年將盡夜,不能不起韶光易逝、歲月蹉跎之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要想排遣這愁緒,只有“美酒一杯聲一曲”,正是“對此茫茫,不覺百感交集”之際,無可奈何之一法。這一意境是前二首中所沒有的,詩人只用十四個字在最后略略一提,隨即放下,其用意之隱,用筆之含茹,也是前兩首中所沒有的。

  后來李商隱曾有“一杯歌一曲,不覺夕陽遲”之句,北宋晏殊《浣溪沙》詞中也有“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之句,取材與用字,都和李頎這兩句相同。但同一惘惘不堪之情,李頎以高華的字面,挺健的句法暗表,李商隱則以舒徐的態度,感慨的口氣微吟,晏殊則以委婉的情致,搖曳的風調細說。風格不同,卻有一脈相通之處,可見李頎沾澤之遠。


    6、 篳篥是一種古老的西域吹奏樂器,發音悲烈,因此得名。《通典》說此樂器“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吹之,以驚中國馬。”可知這是一種音調很高、聲音很響亮的吹奏樂器,為西域人牧馬時所用。最早用骨制,傳人中原后改為竹制,聲音更為響亮和婉轉。

  唐詩:南山截竹為篳篥,此樂本自龜茲出。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傍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飚風中自來往。枯桑老柏寒颼颼,九雛鳴鳳亂啾啾。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暗。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華照眼新。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聽安萬善吹篳篥歌》李頎)篳篥聲聲,使鄰人忍不住嘆息,遠在異地的游子聞之思鄉,個個淚流滿面。篳篥擅長表現冷色調的樂曲,但表現力又不局限于此,多彩而豐富。可表現狂風怒卷、苦桑老柏在寒風中瑟瑟戰栗,可以表現數只雛鳳鳴啾啾,有時像龍吟虎嘯一齊迸發,有時像深秋里萬籟百泉一齊咆哮,有時像黃云壓頂白日昏暗,又像宮苑里繁華似錦令人耳目一新。詩中還說,一般人不會欣賞,只是聽聽。不遇知音,任樂曲徒在風中蕩漾。只有仔細體味,才能發現音調旋律十分神奇。再加上有唐代安萬善、尉遲青、王麻奴這樣的演奏高手,才使篳篥聲名遠播。

    唐玄宗在淅瀝的夜雨中,聽到斷斷續續的鈴聲,倍覺愁腸欲斷。此情此景,勾起了對楊貴妃的思念,為悼念楊玉環,他揮淚寫了一首樂曲《雨霖鈴》,寄托自己的思念和抒發旅途愁苦之情。

    當時有梨園樂工張野狐(又名張徽)在玄宗身邊,他是天寶時著名篳篥演奏家。玄宗將《雨霖鈴》讓他試奏,樂聲一起,深沉悲咽,聽到動情處,玄宗揮淚如雨。后來回到長安,玄宗還經常叫張野狐為他演奏此曲。

    《雨霖鈐》曲調纏綿悱惻,到了宋元時,又受到失意文人喜愛,爭相填詞傳唱,于是成為詞牌“雨霖鈴”的起源。北宋慢詞家柳永填的《雨霖鈴》“寒蟬凄切”,更使該樂曲流傳開來,成為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篳篥古曲。


    7、有關篳篥最著名的詩應是唐代李頎的《聽安萬善吹篳篥歌》。據稱是唐代開元年間,在京城頗有聲名的西域少數民族樂師安萬善在一個除夕之夜為著名詩人李頎等人吹奏篳篥,樂聲使眾人為之癡迷,李欣詩興大發,寫下: “南山截竹為篳篥,此樂本自龜茲出。 /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 /傍傳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 /世人解聽不解賞,晨飆風中自來往。 /枯桑老柏寒颼飀,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暗。 /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可見篳篥曾是唐朝某“春晚”的唯一主角。它不用金山銀海,不用豪華陣容,不用奇技淫巧,也不動用舉國之力費勁討好,只那么簡簡單單地吹了一晚,便令“遠客思鄉皆垂淚”,令詩人寫下不朽的詩篇。


   8、感覺變換的移覺修辭格,在古典詩歌中更是不乏其例。如唐·李頎《琴歌》一詩中:“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這是寫聽彈琴時對音樂美的感受。以靜襯動從聽覺來寫,而“星欲稀”句則是換成視覺,繁星在聽琴聲時,都悄悄隱去,足見聽琴者早已陶醉在音樂美中,時間的推移之感被忘卻得無影無蹤。再如他的《聽安萬喜吹觱粟歌》中:“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則是以品嘗美酒“一杯”的味覺感受道出“聲音一曲”(聽覺)的音樂之美的維妙感受來。


    9、唐人愛酒到何程度,我們不甚了了,那就四處走走,領略以下盛唐的富足,疆域的遼闊,詩國的風雅。到蠻荒的邊塞看看,那里一定貧瘠,鎮守在那里的將士,他們的精神風貌怎樣。

     路過渭城的時候,遠遠就聞到了酒香,循著吟誦“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詩句,兩位朋友強烈、真摯的惜別之情使我感動。

    到了邊關,這酒的濃烈更是撲鼻而來,哦,趕上了一個戰地宴會,“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我被將士們醉臥沙場的豪情和視死如歸的氣概所折服。一直呆到了“八月胡天即飛雪”的時候,才想起返回,“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大雪攪和著友情,大雪翻卷著胡樂,仍不能驅散天地之寒徹,我們走了,雪就像吟來的詩句淹沒了天山路。

     到鄉野瞅瞅,那里的空氣一定沒有邊塞的凝重,茅屋里“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冬夜雖然冷寂難耐,但我們與友人在一起暢談共飲,是多么的恬淡而溫馨。

    到梅雨的南國望望,“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穿行雨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招人的酒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搖指杏花村”。清明節的傷感仍不忘向牧童打聽哪兒有可消愁的酒家。“長風連日作大浪,不能廢人運酒舫”。載酒游湖,這番水中豪情非南人莫屬,誰說南人不善飲。

     還是回到繁華的都市逛逛,那里人來人往,“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一個遣歸南山的人要走了。“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斛”。一群富貴子弟酒肆惜別。“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追古尋幽的風雅之人在尋常消遣。“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落第還鄉之人要走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一個厭世煩俗的飲酒人。“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迷戀時髦的胡樂而深夜都不肯歸去。


   10、西域三十六國中的大國之一的龜茲,是當時漢朝管理西域三十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也就是西部新疆位于天山中段南麓邊的庫車。她以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在古絲綢之路上散發出一道璀璨的光芒。有著和西域一樣流芳的古城庫車,同樣走過了歷史的滄桑,在歲月的山河里煥發著新裝向我們走來,那充滿中西璧合深厚文化底蘊的龜茲樂舞,仿如天宮飛來的歌舞,是那么至善至美彰顯著龜茲文化藝術的魅力。

     一首《新疆是個好地方》勾起我許多幻想,雖然她在目光中是那么地遙遠,卻離心田路在咫尺。那戈壁沙漠蒼涼無言的深邃和“弱水應天地、陽關已近天”的千年胡楊縈繞著我,多想撩撥一下天山流動的云彩,感受一下塔里木盆地的堅硬和落日的金煌。到新疆去的夢想是自小種下暮想,在晚唐詩人呂敞的“邊樹正參差,新鶯復陸離”詩句中感受到一片光陸離奇的境界,也在盛唐詩人李頎的《聽安萬善吹觱篥歌》中品味到“南山截竹為觱篥、此樂本自龜茲出。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吸收著后天營養和詩人觸角語言的感染,向往自然就像海邊朵朵浪花追逐巖石的跌宕人生。

     穿越一派孤煙落日的炎涼戈壁,一幅張騫出使西域的蹄聲仿佛從流逝歲月走來。歷史沒有懼怯飛沙走石熱浪滾滾的劣缺;依稀可辨出行走在冰雪皚皚,寒風刺骨的高原屋脊一支神秘隊伍,趟過了人煙稀少的寂寞和寒冷,那珍貴的水滋潤心田的喜悅,飄著葡萄美酒夜光杯的醇香。

     行走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天山南麓,我仿佛在時間的隧道找到了前世的靈魂。憶起明朝的那兒事,一場燕王朱棣起兵的上演,同族官人對燕王謀奪存有異議,被株連九族姻親的我在一班衙役押解下,遠離了江南的贛水山脈,無奈的在戈壁殘陽漸逝下蹣跚的挪動疲乏雙腿,如夜空上烏云蠕動在人跡稀少的荒涼地界;此時的心也游離在這陌生地獄之門,冰冷的寒風像刀子一樣侵割著傷痛的身體,猶如傷口上撒上一把鹽,難道這就是我最后的歸宿?

     命運有時就像弱不禁風的干枝,也像浮生亂了紅塵的支離破碎,瀕臨的絕望莫于心死。只有那一輪凄涼的月光還沒淹了的靈魂,懶散的混沌連周圍也是一片混沌,不知道自己流放去什地,將要去干什么?心存的一句“蹇夷猶兮孤舟,吊遺跡于千載。”也被鞭刑催促下沒有了心情,那潛伏在沙漠的狂風,就像一把利劍隨時揮舞。

    幾個月的蹣跚過來,在一個叫烏洽地方,飄來了一股撲鼻的芬香和那富有音樂美感的叫賣聲,身穿民族色彩服飾的人群往來在街上,一派熙熙攘攘的摩踵擦肩異地風情,一點也遜于江南小鎮墟市的繁華。一種大飽眼福的異地情趣串連起維吾爾風味小吃,特別是那個烤雞腸,烤得油花四濺的香辣可口,其外皮焦黃香酥時出爐尤佳,一種外酥內嫩的味道,真有種只能會意不可欲言的爽口,吃完后打個嗝都是余味飄香,幾百年后的現在,一想起來還涎水欲滴呢,我不得不輪回到如今的庫車來。

    庫車具有得天獨盡的旅游資源,城北不遠有座著名的克孜爾里亞,也叫赤砂山。整個山的色彩呈紅褐色,在縷縷的陽光照射下,一會兒似煙霧繚繞云罩,一會兒又似燃燒的火焰,一種變幻莫測的多姿多彩呈現,使人眼花繚亂感到驚訝。在時間隧道雕琢和滄桑打磨的大自然造型奇特的美麗山峰,猶如桂林的“石林”,更如游走來的“布達拉宮”雄偉壯觀,山峰皆如削玉染黛、凌云摩霄,真像一座摩天大樓在變幻如夢中。

    到過庫車的人,都會熟悉庫車素有“歌舞之鄉”的美譽。我沒見過人稱的龜茲樂舞,但在詩人白居易《胡旋女》詩中領略到了胡旋女舞姿的神情躍然于紙,胡旋女在鼓樂聲中急速起舞,輕盈的舞姿、美麗的面龐、纖巧的手指如雪花空中飛舞,似草蓬迎風飄搖,左右回旋千周不已,更像車輪飛奔連旋風都無可比擬,也像流盼中淋漓盡致的眼神;也使我想起了老鄉曾啟在《陳員郎奉使西域周寺副席中道別長句》詩句中的“舞女色呈于闐裝,歌辭盡協龜茲譜”的描述,那蹺腳彈指、撼頭弄目的神態在當今庫車的維吾爾舞蹈中仍然傳神可見,那種悠久燦爛的文化,無時不刻地震撼著我的心靈。

    一個永遠充滿著民族的色彩的神奇地方,一種美麗在心靈中也早早播下了向往的種子,流連庫車就像縈繞于心的生活瑣事的輕煙擲于腦后,甘愿沉醉于庫車的美麗畫卷中賞心悅目。


    11、梅花猶帶雪,萬戶慶新春。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慶賀規模最隆重、最盛大、最廣泛的節日,當屬春節了。爆竹連夜迎曙色,元日歡慶歲華新,到處都是人們燃放鞭炮,暢飲屠蘇酒,詩情蕩漾的歡慶景象。于是,唐來鵠《早春》詩 “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竹灰”形象地描繪了人們燃放爆竹,集灰滿庭的情景。而唐盧照鄰《元日述還》“筮仕無中秋,歸耕有外臣。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草色迷三徑,風光動四鄰。但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則以人歌、花舞、歲酒和草色風光,描繪出欣欣向榮的一派爛漫春節。就是這些歷代詩人的吟詠,給春節增添了絢麗多彩的風情。駱賓王《西京守歲》詩“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唐陳與義《除夜》詩“海內春還滿,江南不見冰。題詩餞殘歲,鐘鼓報晨興”都寫出了人們新年萬象更新的佳節期望除舊布新換上新潔的衣飾,讓來年過上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怪不得元朝著名書畫家趙孟頫有《題耕織圖》“田家重元日,置酒會鄰里。大小易新衣,相戒未明時。”

  當然,小孩子最盼望春節的到來,春節最快樂的應該是兒童。唐人李約的《歲日感懷》有詩“曙氣變東風,蟾壺夜漏窮。新春幾人老,舊歷四時空。身賤悲添歲,家貧喜過冬。稱觴惟有感,歡慶在兒童。”就連蘇軾也寫守歲詩:“兒童強不眠,相守夜喧嘩”,描繪出守歲時連兒童也不肯入眠的熱鬧氣氛,真是“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直至“銀燭未消窗送曙”。


    12、除夕之夜,年尾接年頭,送舊又迎新,真所謂“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歷代詩人寫過許多鮮明生動十分精彩的“守歲”詩。唐代詩人杜甫在《杜位宅守歲》中說:“守歲阿戌家,椒盤已頌花,盍簪瀉瀝馬,列炬散林鴉……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史青的《除夕》詩說:“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里回。風光人不覺,已著后園梅。”淋漓盡致地反映了除夕的風光景物。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兒童強不睡,相守夜喧嘩”的詩句,則反映了孩子們“守歲”時的喧鬧。“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描寫的是古代富貴人家“守歲”的豪華。

  如今人逢盛世,景遇豐年,闔家歡樂,屋宇生輝。改革開放惠及人民,神州大地年豐物阜,萬眾齊頌,歌舞升平。幾億人民“守歲”迎春,祖國山山水水、時時處處沉浸在祥和溫馨之中。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33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