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譯文]  每天都在花前飲酒,每次總是喝得昏沉爛醉,一點也不關心那鏡里原本紅潤的面容,已經日益清瘦了。

  [出典]  五代   馮延巳   《蝶戀花》

  注:

  1、  《蝶戀花》 馮延巳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2、注釋:

    閑情:閑散之情。

  病酒:飲酒沉醉如病,醉酒。

  朱顏:這里指紅潤的臉色。

  青蕪:叢生青草。

    何事:唐宋人俗語,相當于今言“何故”、“為什么”。

    平林:平曠處的樹林。

    新月:陰歷初一至初五,剛剛生出的彎月。

 

  3、譯文1:

    誰說閑情意致被忘記了太久?每到新春來到,我的惆悵心緒一如故舊。為了消除這種閑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飲,讓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體消瘦,對著鏡子自己容顏已改。

    河邊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樹成蔭。見到如此美景,我憂傷地暗自思量,為何年年都會新添憂愁?我獨立在小橋的橋頭,清風吹拂著衣袖。只有遠處那一排排樹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綽綽,與我相伴。

    譯文2:

    誰說使人痛苦的閑情已經拋棄得很久?每當春天來臨,這種惆悵還依舊。每日里面對著春花,經常地酣飲醉酒,還絲毫不悔于鏡里。

    河邊上青青的草色,堤岸上裊裊的綠柳,請問這不解的新愁,為什么總是年年有?獨自久久地立于小橋,寒風襲來充滿衣袖,平林梢頭升起新月,已經是路斷行人之后。

    譯文3:

    誰說我已把閑愁拋棄得太久?每到春暖花開的時節,內心中仍然是纏綿無盡的憂愁。為了甩開這惱人的苦悶,我每天都在花前痛飲美酒,大醉而不能休,哪管銅鏡中的青春悄悄流走,人已經變得憔悴消瘦。

    河邊的青草堤上的柳,我且問你:為什么剪不斷的新愁年復一年涌上心頭?獨立在小橋邊,輕風拂動著寬大的衣袖,面對那平曠的叢林,仰首一望,新月如鉤,已經到了黃昏時候。

    4、馮延巳生平見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  

 

  5、前半片寫年輕人的春愁。愁因春起,賞花有愁,舉杯有愁,對鏡也有愁,家里處處都是愁。表現了在情感方面欲拋不能的一種盤旋郁結的痛苦。抒寫主人公想要掙扎出來卻不可能。以下各句所寫均由此生發而出,故此句有籠罩全篇之效。接下寫春來閑愁依舊,寧可瘦也要飲酒來打發閑愁。詞的后半片仍在寫愁,不過是從家里擴展到家外,河畔青草、堤上綠柳蒙上了愁,天色薄暮更引起了愁,一人獨立小橋還在品味首愁。下片前后均是景語,中間兩句是情語,使前后之景均為情增添色彩。見到青草綠柳,又增新愁,故獨立小橋望月,任憑春風吹拂。全詞通過寫情感交織的愁悶,徘徊在心,從而產生一種對韶光易逝,人生苦短,世事變遷的感嘆。

 

   6、這首詞寫閑情的苦惱不能解脫,以獨特的的筆法寫盡了一個“愁”字。前半片寫年輕人的春愁。愁因春起,賞花有愁,舉杯有愁,對鏡也有愁,家里處處都是愁。表現了在情感方面欲拋不能的一種盤旋郁結的痛苦。抒寫主人公想要掙扎出來卻不可能。以下各句所寫均由此生發而出,故此句有籠罩全篇之效。接下寫春來閑愁依舊,寧可瘦也要飲酒來打發閑愁。詞的后半片仍在寫愁,不過是從家里擴展到家外,河畔青草、堤上綠柳蒙上了愁,天色薄暮更引起了愁,一人獨立小橋還在品味首愁。下片前后均是景語,中間兩句是情語,使前后之景均為情增添色彩。見到青草綠柳,又增新愁,故獨立小橋望月,任憑春風吹拂。全詞通過寫情感交織的愁悶,徘徊在心,從而產生一種對韶光易逝,人生苦短,世事變遷的感嘆。
這首詞寫的“閑情”,是內心深處涌起的一種無端的空虛和惆悵。所謂“高山有崖,林木有枝。憂來無方,人莫之知”(曹丕《善哉行》),惟其是“憂來無方”的閑情,無具體的情事可以確指,所以更不知其所從來,更加無法言說,也就使人更無法把握。葉嘉瑩女士說,“可確指的情事是有限度的,不可確指的情意是無限度的”,在這種無以名說的愁苦中,正可以容納和包含廣闊的、無限度的內容。

     對這種內心深處的痛苦,作者有意要“拋棄”它,擺脫這籠罩在心頭的沉重的陰影,但一切卻是徒然。他以為這種痛苦過去了、消失很久了,但實際上卻只是暫時的忘記。當春天到來,大地萬物欣欣向榮、充滿生機的時候,這種痛苦的感情就會被重新喚起,以致“惆悵還依舊”。在這樣千回百折的傾訴中,讀者看到的是一顆在痛苦的重壓下苦苦掙扎而又無力擺脫的靈魂,只有在“病酒”中使自己沉醉麻木,可見作者的痛苦之深。
過片之后,“河畔青蕪堤上柳”一句,既是寫景,也是用年年春天柳青草碧,來比喻自己愁苦的永遠萌生、永無休止。“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二句,已是靈魂的悲愴而無奈的呼喊。全詞以描寫作結,極寫孤獨、寂寞、凄冷的境界,寫人在陌路的茫然。人物的感情,則在不言之中。

     讀正中此詞,讀者會感到一種感情的細微、敏銳、深切。它不借助于辭藻的渲染,而是在心靈最細微的顫動中去發現、去捕捉,然后千回百折地曲曲道出,因而能深深潛入人的心底。另外,這種感情因沒有具體情事的拘限,所以可以超越一時一事的限制,給人以更豐富、更高遠的感發與聯想,容納和涵蓋更廣闊的內容。以前曾有人稱馮詞“其旨隱,其詞微,類勞人思婦、羈臣屏子,郁抑愴恍之所為”(馮煦《陽春集序》),“皆賢人君子不得志發憤之所為也”(張采田《曼陀羅·詞序》),“語中無非寄托遙深”(饒宗頤《人間詞話平議》),甚至指其“忠愛纏綿,宛然《騷》、《辯》之意”(張惠言《詞選》),等等,未免褒獎過甚。但是,馮延巳曾身為南唐宰相,面對南唐風雨飄搖的茍安局面,產生深深的憂患意識,完全可能是事實。更進一步說,當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封建王朝由全盛而迅速走向崩潰之后,知識分子面對支離破碎的社會人生,產生茫然、傷感、消沉,甚至恐懼的心理,也是自然的事情,馮延巳詞中的不確指因素,與這種憂患意識也是有關的。所以,王國維說馮詞“堂廡特大”,應謂因其憂患意識的不確指而產生的巨大涵括性。

 

     7、 早上一來,我總在想著楊柳依依這樣一個詞,或許是她曾經用過這樣一個稱呼,心中不時的回蕩。便找來在網上搜索了一番,寫楊柳的詩很多,看來看去,覺得歐陽修《蝶戀花》比較適合我,所以我拜讀。
    誰說閑情意致被忘記了太久?每到新春來到,我的惆悵心緒一如故舊。為了消除這種閑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飲,讓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體消瘦,對著鏡子自己容顏已改。河邊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樹成蔭。見到如此美景,我憂傷地暗自思量,為何年年都會新添憂愁?我獨立在小橋的橋頭,清風吹拂著衣袖。只有遠處那一排排樹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綽綽,與我相伴。
    或許我們每天過得很快樂,或許我們每天都不快樂,我想這也是很正常的。我有時候,會靜靜想,過了生命的二分之一時,好像自己一無所事,每天的工作,學習,娛樂等,都在一種固定的模式,或多或少總會有一些煩。有時,自己也會放聲大哭一場,解除內心的壓力,對生活和這個世界的不滿。人生真的有那么多的無奈嗎?我想是,對我來說。

 

   8、又到春來,惆悵依然。

此刻,窗外,細雨菲菲,無聲似有聲,點點滴滴,隨風侵入漸涼的骨髓深處。

披衣靜坐,寒自心來。

今夜無月,也無燭,只點得熒燈一盞,期望得蘭暖四壁,卻不勝冷冽清輝里的悲涼。

翻開手中的這本詩集,讀馮延巳一首《鵲踏枝》,傷心觸懷處,不覺潸然淚下。心,在這個

乍暖還寒的春夜,淅淅瀝瀝的憂郁。

一直覺得,馮詞雖不及溫詞的濃艷細密,也無韋詞的疏朗清淡,但他那含蓄婉約的心理描

寫,極易觸動讀者的情感,引發聯想。道是傷心人別有一番懷抱,那凄艷沉郁,不可明言的

哀愁,不知撥動過多少人的心弦。

這首《鵲踏枝》不是描寫某種具體事情,讀來惝恍迷離,意深境廣。因而,我們也可將其理

解為一個癡情女子對離郎的無奈泣訴。

誰說我已經把對你的那份情意拋棄許久?你可知道,每到春來,我思念你的惆悵之情還似當

初。可是,我的情意誰人知,我的愁緒向何人訴?你永遠都不會知道。我只能日日夜夜對著

花兒借酒消愁,訴說我的思念。哪怕眼看著鏡里的容顏一天比一天憔悴,消瘦。

這是怎樣的一種無助啊!

明知道你已狠心棄我遠去,明知道再熱切的思念與期望都是枉然,卻仍然堅守這一份無望的

追求不肯舍棄。多情的人啊,你都把靈魂給了誰?

世間癡情女子多寂寞。若是再遇上個多情薄幸郎,怕只能落得魂欲斷,夢空隨,和淚洗嚴

妝。可是,古往今來,還是有多少女子寧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問世間情為何物?

生生相守的愛情自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然,君不見,有情女子“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

香斷有誰憐”的落寞比比皆是。

古今情不盡,可憐風月債難酬,惟恐冷月葬詩魂。

淚眼朦朧里,我似看見一嬴弱女子著單衣在寒風中翹首相望。

桃花落,柳絮飛,這離去的人啊,怕是再也不會歸來了吧。

唉,錯!錯!錯!一腔愁緒,滿懷離索,漫漫天涯無為路。

 

   9、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美的是年華,老的是朱顏。

   易走的時光,恒存的是春里花,花前酒,酒中壺。壺中日月長。
   病梅。瘦竹。枯石。殘花……


   一入中國詩詞,“病”也美起來了。
   是以此,花前常病酒,便也成了文人的美事逸韻。

 

   10、等待,是銷魂的,但卻也是無悔的。
  這等待,是相思,“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這等待,是相守,“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
  如今,她明眸已暗,容顏已枯,早已不復當年風采。
  所以,他,是否早已遺忘?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三千白帆盡過,皆不是。
  此痛有誰知?
  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看慣春去春來,經過潮起潮落。
  當年鮮活的心,已成了傷殘的春心。
  當年美好的夢,已成了破碎的春夢。
  醉眼看斜陽,只道人生苦短,無緣相聚。
  心成灰,淚始干。

 

   11、看著杯中那如鮮血被清水氤氳的濃酒,惆悵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多想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卻不知,強樂還無味。怎奈何,新酒又添殘酒困,今愁不減前愁恨。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閑憑熏籠無力,心事有誰得知?如今已是愁無數。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的今宵去?惟有把那如血的寂寥抖落于杯中酒,一并吞噬!希望人生路上從此無風也無雨!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8:19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