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譯文]  短小的紙張斜著運筆,閑時寫寫草書,在小雨初晴的窗邊,看著沏茶時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戲著分辨茶的等級。

[出典]  南宋 陸游  《臨安春雨初霽》

注:

1、  《臨安春雨初霽》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2、注釋:

霽(霽)jì雨雪停止,云霧散,天放晴朗。

賣花聲,是臨安的本地風光。小樓深巷二句,化用陳興義《懷天經智老因訪之》詩句“杏花消息雨聲中”。

矮紙,即短紙。草,草體字。細乳,指沏茶時水面泛起的白色泡沫。分茶,品茶。分,鑒別之意。此二句,寫春雨初晴,閑居無事,以寫字、分茶作為消遣。

 素衣猶及二句,化用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句“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意謂京城里骯臟勢力,把人品都玷污了。

  3、譯文1:

 世態人情這些年來薄得像透明的紗,誰讓我還要騎著馬來客居京華呢?只身住在小客樓上,夜里一聽到春雨淅淅瀝瀝,明天早上,深幽的小巷中就會傳來賣杏花的聲音。短小的紙張斜著運筆,閑時寫寫草書,在小雨初晴的窗邊,看著沏茶時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戲著分辨茶的等級。作為一介素衣,不要興起風塵會沾污我衣的慨嘆,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譯文2:

 如今的世態人情薄如綢紗,可是誰讓我騎著馬來客居京華呢?住在小客樓上,一夜里聽到春雨的聲音,明天一早,深幽的小巷中便會有人賣杏花了。短小的紙張,我斜著運筆無聊地寫寫草書,在小雨初睛的窗邊,看著沏茶時水面呈現的白色小泡沫,游戲般分辨茶的等級。作為一介素衣,不要因為風塵仆仆而感嘆,一到清明,我就可以回到家中了。

 譯文3:

 近年來做官的興味淡淡的像一層薄紗,誰又讓我乘馬來到京都作客沾染繁華?住在小樓聽盡了一夜的春雨淅瀝滴答,清早會聽到小巷深處在一聲聲叫賣杏花。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著品名茶。呵,不要嘆息那京都的塵土會弄臟潔白的衣衫,清明時節還來得及回到鏡湖邊的山陰故家。

 4、 陸游的生平見 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5、這首詩在后世流傳甚廣,多數人熟悉的是頷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這是典型的江南早春景象,春雨、深巷、杏花,畫面感極強。江南多春雨,人們在淅淅瀝瀝的春雨中酣然入睡,為什么陸游聽雨聽了一夜?這就得了解他寫這首詩的處境與心態。

  早年陸游禮部試第一,中年文名滿天下。宋太祖立的尊重文人的家法,宋朝歷代皇帝多能遵循。孝宗即位后,對陸游頗為器重。

  孝宗即位初,由于張浚北伐失敗,金兵大舉南下,隆興二年,宋國不得不與金國簽訂和議,割商(陜西商州)、秦(甘肅天水)二州與金,換取和平。

  陸游的一生,都力主恢復中原,但正如他詩中所嘆的那樣:“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收復失地,單單靠“一股氣”是不行的,從軍力而言,南宋一直就沒有北伐的本錢,主動出戰,只會給金人南侵的借口。隆興元年的敗績給了孝宗深刻的教訓,自此直到韓侂胄發動開禧北伐之間的四十余年間,宋金兩國維持和平。宋國有孝宗的勵精圖治,國內一片升平,金國也有開明君主金世宗的休養生息。即使放在秦以后兩千多年帝制的歷史長河里,宋孝宗依然算得上一個開明而有作為的君主。他在開疆擴土上不能做出漢武帝、唐太宗那樣功績,是時勢使然,非不為也,而不能也。

  從孝宗對待陸游這個堅決的“主戰派”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此人的雅量。他知道無力北伐,但“主戰派”政治上正確,他不但不能懲罚,還得想辦法安撫。“隆興和議”后,陸游一直不得志,數次罷職閑住。淳熙十三年(1186),經由王淮的推薦,賦閑數年的陸游被啟用,授嚴州知州(今浙江建德、桐廬、淳安一帶,得名于嚴子陵垂釣處)。按規矩要到都城臨安覲見皇帝后,才能履新。

  陸游的故鄉紹興山陰距離都城不遠,初春他就來到了臨安,住在旅舍里等待接見。可是皇帝日理萬機,不是馬上就可以見到的。62歲的陸游在等待中難免有一絲焦慮。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詩以發牢騷開頭。告別官場數年的陸游來到第一名利場的都城,感到世風澆漓,人情紙薄,可“誰令騎馬可京華”這句自問有點矯情了。當朝丞相能舉薦年過六十的陸游,皇帝能起用這位老臣,應當不能說世味“薄如紗”了吧?雖說圣上征辟,不得不從,可重新出仕真的違背詩人本意了嗎?“騎馬客京華”等著皇帝召見難道不是詩人自己所盼望的?明乎此,就很好理解頷聯中“一夜聽春雨”,那是陸游心中有事,難以入眠。“深巷賣杏花”可看出宋代臨安城市民生活的閑適。賣杏花的人不担心城管來沒收攤子,而杏花這種頗具“小資情調”的東西竟然多有人購買。

  頸聯“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是詩人自己以寵辱不驚、物我兩忘的姿態示人,實則是心里郁悶的寫照。“矮紙”則是短紙,不是正規的公文紙和信箋,斜行寫草書,顯然是信筆涂抹,打發無聊的時光。下一句所寫的心態同上一句。雨后初晴,在家操練茶道,也是閑到極致的表現。“分茶”是流行于宋代上流社會的一種茶道,指的應該是“點茶”或“茶百戲”,今在中國已不存,在日本還有所遺留。黃遵憲記載:“日本‘點茶’即‘同宋人之法’:‘碾茶為末,注之以湯,以筅擊拂’云云,可以參觀。” “點茶”前,先要將茶盞加熱到適當溫度,然后用小勺取茶末在盞中調至膏狀,再用滾燙的水沖點,邊沖點邊以竹制的茶筅或銀制的茶匙在盞中攪動,名曰“擊拂”。“擊拂”的方法不同而盞面浮現不同的乳花。這就是詩人所說的“細乳”。宋徽宗是此中高手,專門著有《大觀茶論》,其中談及乳花之妙:“乳霧洶涌,溢盞而起,周回凝而不動,謂之咬盞。”歐陽修、梅堯臣、蘇東坡等宋代文人的詩文中多處有“點茶”的描寫。

   尾聯兩句還是發牢騷。京師污濁,而以素衣處之,自嘲不做風塵之嘆。這兩句是說給皇帝聽的,意思是你到底什么時候召見我,如果遲遲不召見,我還來得及清明回家祭祖掃墳。這首詩傳入宮中,孝宗非常欣賞“小樓一夜聽春雨”兩句。陸游后來終于蒙孝宗召見,該年七月抵達嚴州視事。在陛見孝宗時,陸游仍然談如何北伐收復失地。孝宗避開這個話題,對他說:“嚴陵山水勝處,職事之暇,可以賦詠自適。”

  這個皇帝,實在太有人情味了。陸游生在那個時代,還牢騷不斷,如果他生在明初洪武年間或“反右”“文革”時期,他該如何?

  6、陸游的一部《劍南詩稿》,有詩九千三百多首。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并非虛數。其中涉及茶事的就有三百首之多。 陸放翁一生曾出仕福州,調任鎮江,又入蜀、赴贛,輾轉祖國各地,在大好河山中飽嘗各處名茶。茶孕詩情,裁香剪味,陸游的茶詩情結,是歷代詩人中最突出的一個。他一生中所作的詠茶的詩多達二百多首,為歷代詩人之冠。陸游的茶詩,包括的面很廣,從詩中可以看出,他對江南茶葉,尤其是故鄉茶的熱愛,他自比陸羽,“我是江南桑苧翁,汲泉閑品故園茶”。這“故園茶”就是當時的紹興日鑄茶。他認為“囊中日鑄傳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嘗”。“汲泉煮日鑄,舌本方味永”。 陸游在詩中還對“分茶游戲”作了不少的描述。分茶是一種技巧性很強的烹茶游戲,善于此道者,能在茶盞上用水紋和茶沫形成各種圖案,也有“水丹青”之說。陸詩中反映出,他常與自己的兒子進行分茶,調濟自己的生活情致。

  陸游在《臨安春雨初霽》一詩中吟道“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詩中表露的閑散和無聊的心境,間接地反映出在國家多事之秋,愛國志士卻被冷落的沉重的社會景象,也反映出南宋王朝的腐敗和衰落。

 7、那天初初看到汪曾祺的《矮紙集》,我就在想,嗯,老汪八成和我一樣,喜歡放翁先生的《臨安春雨初霽》,詩里有兩句謂:“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一直喜歡這兩句。也許,更多的人知道的是此聯的前兩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現在正是這樣一個小樓一夜聽春雨的時節。
  昨夜一場春雨淋漓,晨起趕著去上班,樓下小花園里土膏微潤,垂柳紛拂。那垂柳,已過了黃綠眉眼的時節,正是二八佳人綠霧云鬟,不復當年黃毛丫頭模樣。
  美人蕉有新葉茁出,尖尖幼黃的圓筒狀葉子從干子里奮力抽發,說美人蕉開花的時候,花蕊里面有甜香的花露,清晨趁太陽未出時可以吮著喝的,滋味頗佳,只是聽說,沒真嘗過。
  想等哪日美人蕉開花的時候,跑進小花園偷嘗一口,當心可別被物業逮住,要是逮住可糗大了,還以為是采花大盜呢。
  茶花開了,大朵大朵的,紅得不可一世,被雨一洗,葉上花上都凝著露珠,閃著光,王勃詩里說的“雨去花光濕”,大概指的就是眼前這般景致吧。
  人說萬物靜觀皆自得,要的就是一顆“靜寧的心”,我也很想能夠達到這種境界。可是真的不容易。
  今日周一,地鐵站里人潮洶涌如浪,每個人都是匆匆奔向自己的目的地。
  現在一號線換二號線的路線改進了,一號線換乘二號線只要兩分來鐘就可以。記得從前沒有改進之前,一號線換二號線要走近十分鐘,要穿過長長的地下通道。
  上班高峰時間,由浦西到浦東上班的白領們,衣著入時,行色匆匆。千千萬萬的人們同時通過那條長長的甬道,萬千腳步同時踏出,發出巨大“訇訇訇訇”的回聲。實在是令人震撼的一種壯觀。
  有歌子唱,在人潮洶涌的都市尋找內心完美的自我。而我知道,在這樣的嘩然人海里,在這樣的仆仆紅塵中,真的要讓自己的心保持一種靜怡藹然的狀態,真的是非常不易。
  就像前面說的放翁先生的“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也許絕多的人們會認為,這是放翁先生描述的一種怡然自樂的生活狀態。
  其實不然。
  興許你要撇撇嘴——拿一支狼毫小筆,在小紙片上斜斜地寫上幾個草書,在春陽籠罩的小窗邊,看著茶杯邊沿細小的泡沫明明滅滅,再輕輕吹一吹,呷一口——多自在的日子,神仙不過如此啊。
  可是這是你看到的表面。
  這首《臨安春雨初霽》前兩句說,世味年來薄如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放翁先生半世追求報效國家,卻苦于報國無門。
  在被金人侵吞國土的情況下,南宋朝廷統治者卻不恤民苦地文恬武嬉、渾渾渾噩噩,一派歌舞升平。強烈的憂國憂民心情讓放翁夜不能寐,卻又無可奈何。
  他在關山月里說,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沉痛的心音,可是,誰會聽得到?
  然而,胳膊擰不過大腿,面對統治者醉生夢死的茍且偷生,客居都城杭州的陸游心情郁悶非常。
  在世味薄如紗的喟嘆里,在春意深濃的夜里,他卻睡不著,小樓一夜聽春雨,這不是詩意,是放翁一顆愁苦的憂國之心被叮叮咚咚的春雨聲攪得更加凄然。就像李商隱說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我們都說留得枯荷聽雨聲的意境好美啊,可是,又有誰看到這枯荷聽雨的背后,是思念摯友而不得,長夜不寐的一顆孤苦心呢。
  后來,放翁先生又說,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可是,一年又一年,放翁先生最終沒有盼到王師收復中原的那一天。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一首絕唱卻感動了后世無數的人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生時未盼到王師北定,到了另一個世界,也要囑咐子孫,如果等到那一日,千千萬萬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爹爹或爺爺呀。
  放到今日,放翁先生也許會被某些人笑做“迂”。
  是的,如果放翁先生像老舍《茶館》里那位王利發掌柜一樣,國難當頭之時,于墻上貼一張小條兒:莫談國是。也許,放翁一生的命運便不會如此凄苦而傷懷了吧。
  誰知道呢?

8、中國茶人的內在的和平精神,和達到這種和平精神的平和的外在形式,其呈現于世的,往往是一種閑適的生命狀態。

  即使是作為那種閑適生活的主要文化載體――傳統的士大夫文人,已經流水落花春去也,但這種閑適依然有著頑強的遺傳基因。它仿佛已經消失,仿佛已經成為了失落的人文精神中的一項內容了。陸游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一聯極妙,其實下聯也不遜色“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仿佛見到在晴朗的天光下,于窗明幾凈之中寫幾行草書,心中有幾分閑適,又有幾分落寞,便取天目碗、徑山茶,戲而分之,詩而吟之。此等閑情雅興,的確,一去不復返了。

   9、“戲做小詩君莫笑,從來佳茗似佳人”,“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千百年來,茶在文人的唇間筆下,幽幽散發著清雋淡遠的香,一盞在手,有閑暇的愜意、禪意的遐思,樂趣無窮。

  10、某一天與一網友閑聊,談到人生,他感觸頗多。他說,如果以茶來論人生,那么三十歲以后應當如茶,沉靜,淡泊。我笑曰,人們都把少年時代比作花朵,而像我這樣僅僅抓住青春尾巴的人,應該既不是花,也不是茶。那是什么?他追問。茉莉花茶!言畢,大笑不已。

  玩笑歸玩笑,由此卻引起了我的一番思考:品茶,不就是品人生么?茶是有生命的,它與水相覷相親,與品茶人的心靈親密交融。在裊裊的清香中,一顆寧靜淡泊的心與一片懷揣夢想的葉子相遇了,他們喁喁而談,在流轉的時光里逐漸升騰,不斷完善自己的生命。于是,便有了杜甫的“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有了陸游的“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也有了蘇軾“從來佳茗似佳人”的喟嘆。

  據說,純種的鐵觀音鮮葉制成烏龍茶后,香氣清香高長如幽蘭,滋味醇厚甘鮮,回酣無窮,無味至味,禁不住口齒生津,心中滋生出許多的盼望來了。

11、江南的水鄉,彌漫了雨中的丁香。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夢里,水鄉是詩意的朦朧。

 風兒輕輕柔柔,挑逗著那時斷時續的弦;雨兒輕輕揚揚,彈撥著那叮咚叮咚的泉。

 是誰撐著油傘,穿過寂寞的雨,讓哀怨瘋長?是誰穿著木屐,踏著青石板,踩出如歌一般的行板?是誰劃著船兒,低首弄著蓮子,惹得芙蓉羞紅了臉?

 那聲聲蛙鳴,生出幾許詩意;那飄忽的身姿,定格了江南的風景。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對于江南,白居易作了絕唱般的情感歸結。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干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水鄉浸在菱歌里,蓮娃的嬉鬧聲,喚來了煙霞。

  憶江南的雨,如煙如夢,朦朧而飄渺;江南的雨,清秀而淳美,彌漫成水鄉特有的氣韻;江南的雨,飄散灑如紗縵,舞動出淡淡的喜悅。

 江南的雨,淋濕了詩人的心。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雨帶來了杏花的芬芳,濕了衣腳。沿著一條濕漉漉的田間小道,遲遲地走著,癡癡然地看著、嗅著。路邊嫩綠的小草抖著頭上的雨水,旁邊的杏花在仰著臉笑,由不得你不陶醉。誰也不會帶一把傘來掃興,看看那沾著杏花粉香的甘露,已打濕了詩人的心了。站在水鄉朦朧的輪廓里,抬頭望去,水村山郭圈出一片清新的天空;看酒旗飄飄,手中握一杯暖茶,淡綠色的茶葉在輕盈地翻動,杯沿的水氣縷縷散出,鼻間便縈繞著水鄉的氣息。

  長吁一口氣,站在江南的別致小橋旁,看雨絲千絲萬縷地纏綿著,煙霧氤氳成一副可人的水墨畫。雨滴在瓦片上,滴在荷葉上,跌進詩人思念的海,濺起我莫名的愁思。細聽,卻是雨打芭蕉的聲音,噢,是它!

 蒙蒙的雨簾擁圍著我,突然間,雨巷出現在眼前。只是,丁香花已走遠,雨巷空蕩蕩的了。

 我站起身走出去,小古巷,青石板,紫的丁香都一一拋在了夢中……

12、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和著古老的曲子,禪的味道,讓人心清。要一壺伯爵紅茶,悅一本質樸顏素的書,看著時間漸行漸遠,慢慢變老。這正應了“花時間”的主題詞:時間是用來浪費的。讓混濁的時間得以重新洗滌,抹去記憶之中那些斑斑雜質,重新上路。

  而我,走在光陰纏繞的回廊上,竟也心生恐懼,害怕那沾滿了世俗塵土的腳步,打擾了番婆看戲時那一個入迷的夢。

  天若有情天亦老。終有一天,一切都將逝去,一切,都又再重來。像那密密的海潮,拍打海岸,向前。

 13、我愛北國那獵獵狂風,掀起歷史的塵埃,傲骨錚錚;我愛那萬綠叢中一抹殷紅,一枝獨秀,留萬世芬芳。只是我更愛如水的江南,淡靜的溪流浣出女子的秀雅,梆梆的搖櫓小調中透出歌喉的婉轉細潤。

  總說在奔騰的江流中,不息向前的生命力使萬物不由得向更遠處拼搏、追求。誠然,生命于世人而言,是一場不可遏制的洪流。如果不想被擁擠的浪拍打在岸上,就必須鼓足勇氣,一爭高低,直至看到盡頭,融入那無垠的蔚藍。然而,若看到的盡頭便是真的盡頭,那么一番搏斗后,終究也是成了波瀾不驚的大海,一如瓦爾登般平靜的湖面,竟不如湖水般澄澈透明,能映出一顆純真的心。

  在這不停的追求中,作為一個奔跑者,是否錯過了鼓掌者才能感悟的一份平靜?

  并非每一個人都擁有一雙與豹子媲美的腿,并非每一個夢都在遙不可及中等待追尋,亦并非每一次拔足狂奔的盡頭,都是鮮花和掌聲。

  遙望一位詩人立于山之高處,低吟“一蓑煙雨任平生”。他淡淡一笑,拂去功名,獨立江頭,看滔滔江水,飲一樽清酒,與其說他是失意之士,不如說他是一位鼓掌者。

  徘徊于江頭,見明月之升,他慨然鼓掌:“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不見傷情的思戀,除卻仕途的苦悶,只因蘇子有顆立于世外的心,無畏于奔騰的洪流將身心帶向何方,只求清風明月常存于心。觀萬物之變,立于不變之處,方能無羨于天地,邀飛仙同游,極宇宙之無窮。

  這是蘇子的旁觀,以無欲之心,體察萬物,縱然世界瞬息間面目皆變,他依舊可以鼓起掌來,以漁蝦為友,以麋鹿為朋,飄飄而去,羽化若仙。

  當你不適去奔跑時,何不立于一旁,為他人歡呼鼓掌呢?

  古人云: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無欲則剛。當時間凝滯,便可見沿途只顧揮灑汗水的人兒,錯過了日落星辰的奇幻綺麗,遺失了雁鳥南飛的戀戀深情,更喪失了那顆純凈的赤子之心。而渴求的繁華較易失去,僅僅是短暫的歡樂,無欲者往往在贊嘆中尋求人生的瑰麗拼圖,完成那絕美的畫卷。

  我打江南走過,是一蓑煙雨的沉靜浸潤了這畫一般寧靜的流水潺潺,我自平凡中成長,不追求那遠遠閃爍的榮光。

  但求閑作碧池邊的一席矮草,匐匍于大地之上,聆聽魚鳥的歡歌,為花兒的容顏,歡欣鼓掌。

 

 14、茶不同于咖啡,咖啡過于濃艷世俗,不清純,像一位涂脂抹粉、珠光寶氣的貴婦,雍容卻不典雅。茶也不同于美酒,美酒過于沉醉,不清爽,飲酒只是暫時的麻痹,在虛幻中享受美好,現實卻終不可逃避。“與爾同銷萬古愁”只能是一個夢,酒醒了,夢就隨之破碎了。茶與生俱來帶有一種仙風道骨的氣質,超凡脫俗,飄逸不群。它清高,卻也不清高。它可以使人清高,洞察一切,卻不傲慢、不沉溺。它雅俗共賞,達官貴族也好,平民百姓也罷,誰都可以端起茶杯,細細品咂,茶從不拒絕誰。與茶同品性,則寧靜致遠、淡泊明志,靜謐不喧鬧,少了浮世雜塵,會冷靜地觀察世界,觀察內心,不煩憂、不造作、不負累。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簡單的生活中透著無限的智慧。我希望能夠在一盞茶的陪伴下,在長廊短亭里靜聽榕葉沙沙作響,欣賞“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靜美。在徐風中,領會古人“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平靜與豁達。
  每一朵花都是一個生命的奇跡,每一株樹都是一部生命的史書。茶,也有它的獨特意義,自然賦予它的靈性,歷史賦予它的功用,文化賦予它的內涵,一片薄薄的葉子也是豐盈的,包蘊著天地精華,大千世界,智慧人生。然而,它原本就僅僅只是一片茶葉,僅僅是泡出一杯淡香的清茶。一切還需要我們去慢慢品味,慢慢解讀。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54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