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譯文]   我把房子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卻一點也感覺不到車馬的喧鬧聲,你問我為什么能做到這樣,那是因為我的心性超然,不惹塵俗,自然就會覺得住的地方是很偏遠。

    [出典]   東晉  陶淵明  《飲酒》

   注:

   1、《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注釋:

  ①結廬:構筑房舍。結,建造、構筑。廬,簡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②「問君」二句:設為問答之辭,意謂思想遠離塵世,雖處喧囂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淵明自謂。

  ③爾:如此、這樣。

  ④「山氣」二句:意謂傍晚山色秀麗,飛鳥結伴而還。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

  ⑤「此中」二句:意謂此中含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如何用語言表達。

  ⑥見:jian

  ⑦悠然:自得的樣子。南山:指廬山。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

  ⑧日夕:傍晚。

  ⑨相與:相伴。

  ⑩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辯,辨識。

 

   3、譯文1: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墻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回翔遠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有人生的真義,我該怎樣表達內心中的深奧!

     譯文2:

    生活在人間,卻沒有車馬的囂喧。你問我何能如此,心靈清遠,地自靜偏。采摘菊花在東籬之下,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人眼簾。山氣氤氳,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飛鳥,結著伴兒歸還。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達,欲要說明,卻又忘記了語言。

 

   4、陶淵明生平見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飲酒》組詩共二十首,此為第五首。前有小序,說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時所寫,并無內在聯系,興至揮毫,獨立成篇。這首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于勞動之余,飲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此時情味,何其深永!陶詩的一大特色就是樸厚,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懷”等詞語阻斷對情理規律的探索和揭示,這或者就是詩歌回歸自然的一種表現。

    這首《飲酒》詩,對后世影響很大: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李清照的《醉花陰》等名篇都有此詩的影子。

 

     5、本篇是《飲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詩歌的主旨是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 “得意忘象”之說領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 味的哲理演繹。詩中寫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寫了幽美淡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 境界中含蓄著萬物各得其所、委運任化的哲理;這哲理又被詩人提煉、濃縮到 “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給讀者以理性啟示,整首詩的韻 調也更顯得雋秀深長。 宋代朱熹說:“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 那邊一面招權納貨。陶淵明真個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晉宋人物。”這首詩正刻 畫了詩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風貌。他不象一般隱士那樣標榜超塵出世,而是“結 廬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卻能做到“無車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 何在?詩人意味深長地說:“心遠地自偏”。心靜,境自靜。無求名求利之心, 即使身居鬧市,也宛如在山。這深刻的道理被詩人平淡地說出,親切感人。 詩歌巧妙地運用了象征手法。“鳥倦飛而知還”,那只在晚照中翩然歸來 的鳥和那個悠然見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這幽靜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 歸宿。

 

    6、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何等的坦蕩和自然!憤世嫉俗、心志高潔的陶淵明,并沒有像歷史上許多因不滿現狀、逃避現實的人士一樣,歸隱山林,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而是選擇了另外一條路,就是棄官不棄世。人活在世上,真的能超脫現實,不受時空的限制嗎?陶淵明沒有去深究這一點,但他相信,真正的隱居是一種心靈之隱。心若“遠”,即使身居鬧市,亦不會為車馬之喧嘩、人事之繁瑣所牽役。“大隱隱于市”,正是這個道理。真正透悟明了的陶淵明,在喧鬧的塵世里執守一方清凈,堅信只要“心遠”,就能遠離世俗,獨享自然的快樂。我由此而想起一句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同樣的坦蕩,同樣的不為外物和形式所拘,這種境界,緣于心靈真正的叛依和透悟。

    嚴羽在《滄浪詩話》的《詩辯》里說:“詩者,吟詠性情也……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一傳誦千古的佳話,其妙處正在于“言有盡而意無窮”。“采菊”、見南山”,普通的景象,卻蘊意深遠。南山美嗎,南山奇嗎?見之如何,不見之又如何?此刻的陶淵明,其用意并不在“南山”本身,他所驚嘆的是這“南山”竟于他渾然不覺中“闖”了進來,在眼中,在心里。“見”,非望也,乃無意為之;“見”,亦非純粹的“看見”,乃感受也。在不經意間感受到一座普通的山的存在,這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啊!旁無雜念,只和大自然息息相通;心無它求,只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南山”,只是陶淵明表達其恬淡自如、怡然自得心態的引借。詩言“南山”,“意”卻在“南山”之外。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的《含蓄》一篇中說:“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對于所要表達的意,不著一字,卻在所描繪的景物中隱隱的顯露出來。這就是意境。陶淵明沒有刻意去營造意境,意境也非刻意就能獲得的。陶淵明的意境,緣于他真實的內心感受。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看夕陽西下,看倦鳥歸家,陶淵明真的在賞景嗎不然,他更多的是在感受,感受黃昏的祥和,感受大自然樸實純粹的快樂。自然,不正是曾展轉官場、涉足世俗的陶淵明,在幾經反復后,終于找到的精神家園嗎?勤奮地勞作、塌實地生活,享受自然的快樂,這就是陶淵明所澈悟的人生真諦。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人生的真意,豈是三言兩語就能概括的,不能言說,也無法言說。在“真意”面前,“言”是那樣的淺白無力。聰明透悟的陶淵明,借言引意,“函緬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陸機《文賦》)。

     皎然的《詩式》里講《取境》:但見情性,不講文字。你永遠無法從《飲酒》(其五)純粹的字句意義上捕捉到詩人真實的情意,因為詩人的情性,詩人不經意間營造的意境,已融化滲透在整首詩的渾然一體中,仿佛有一種淡雅、高潔的氣韻,在字里行間流動,流過詩人的心,流過詩人的言,流進我們的心里。

 

    7、“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以具體的生活體驗,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現象——“心遠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遠地自偏”生出,言東籬采菊,在無意中偶然得見南山,于是目注心搖,又為南山傍晚時出現的絢麗景色所吸引。結廬人境,而采菊東籬;身在東籬,而又神馳南山,全篇主旨總在顯示“心遠”二字。最后兩句所說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謂“真意”,其實就是這種“心運”所帶來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謂“忘言”,就是在陶淵明看來,世間總有那么一些趨炎附勢,同流合污的人是無法體驗到這種生活理趣的!

 

   8、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一幅田園生活畫卷,一段人生悠然意境。我,生在農村,長在縣城,兒時的田園生活撫育了我。一段山、一條河、一座房、一棵樹,都深深的留在心里。這些年來經常在想,何時才能回到兒時的生活。苦于生活,疲于奔波,自已在社會的大染缸里成了五花八門的色彩,可還要竭盡全力的染。有道是,佛教詩云:心是菩提樹,身如明鏡臺,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時光流逝,一去不返,唯一能留住的就是我們這些同學的感情。不覺間,到了縣城,面對城市,又要戴上面具了。

 

 

 

9、“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一語把這種心境的原因道破。陶潛對禪機悟透頗深,乃至使這首詩的藝術境界產生空靈之感,使人身臨其境,若在仙界上,不在五行中。

 

 

10、“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就是因為陶淵明已經厭惡了塵世的是是非非,才淡然地投入到沒有是非計較的大自然的懷抱,并從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趣。他在靜謐的“東籬下”感慨道,“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覺今是而昨非”!

    人一旦認識到了非,就應該堅決地從心里把它消除掉。一留下來,哪怕是絲毫的余燼都會有死灰復燃的可能。而且,那種性情與心靈深處的牽掛,也會影響已經和穩的心緒。正因為這樣,陶淵明歸隱之后,就再也沒有出仕做官。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比我們高明得多。當然,陶公認為“覺今是而昨非”,并沒有把今日之是當做多么了不起的事情,進而在心里執拗地自我欣賞。

    他并非縱情山水以泄郁懷,他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自然的選擇,認為他本來就該這樣。對于他來說,這樣的生活,只是意味著一種人生本來就該具有的悠遠樂趣。而且,對于這種樂趣的享受和體味,不受惱人的欲望的支配。如果不是這樣,陶淵明也就不會坦然而閑靜地終老林泉了。

 

11、過去許多年,徒步走過很多河流,鄉村,以及這座城市的所有優雅幽靜處,唯獨沒有像今天這樣滿世界的走街串巷。因為,我總以為,安靜優雅的地方才有利于沉淀和思考;街面上車來人往,紅塵滾滾,只會使人心浮氣躁,隨波逐流。所以,對于街市,我總沒有感情,沒有感覺。但是,現在看來,情況并不是那樣。靜與不靜,關鍵在你自己,關鍵在你那顆變動不居的心。陶淵明早就悟出來了,所以他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我一邊走,一邊看,一邊這么信馬由韁地想,心境竟然異常的平靜,眼睛,腳和心,都自由自在于有意無意之間。

 

 

12、“心遠地自偏”這樣的境界豈又是凡俗的我所能企及的,就算坐擁菊花,面對南山,我就能如閑云野鶴般超凡超俗嗎?就能擺脫人世間的種種束縛嗎?就能視名利為過眼云煙嗎?因為不能,所以才更向往,于是也只有在心底里為自己建設一個世外南山。

 

 一個人要真正詩意地生活,首先應當是人內心的和諧。“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也只有像陶淵明那樣“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人才能做到。不除去心中的種種雜蕪,整天淹沒在無止境的欲望之中,掙扎在名利得失之間,心煩氣躁,惴惴不安,自身的矛盾都調和不了,怎么可能詩意地生活呢?! 

 

 

13、“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最妙的是“心遠地自偏”,儼然“佛在心中,不必問佛”了。能夠這樣充滿自信地把握自己,從萬丈紅塵當中脫俗而出,又常常向自己的內心發問,從而享受必要的孤獨與寂寞的人,當是一個大智的人,也自是一個富有尊嚴的人。


  我等平凡人,少有如許定力,但還是應該經常放下手中各類俗事,將影響自己心靈澄澈的欲望不斷驅趕出去,可以在傾聽花開草落的聲音里感受生命的莊嚴,可以在潮漲潮落的海浪里思考自身的渺小與可笑。


  這樣行走在人生路上,當不盲目,當不糊涂,也就能夠坦然地面對每天的日出日落,也就能夠體味人生的美妙,也就能夠做到心中無悲無喜,眼中無仇無恨;如此行走,小人式的“常戚戚”又在何處安身?


  真的愿意深夜讀讀古詩,與古人干凈的靈魂相觸,從而拂平心靈的躁動,享受人生真正的樂趣。

 

 

14、 一杯明澈的香茗也會散發著澎湃的氣息,一個寧靜的小城竟然有著太多的激蕩……


    曾經以為“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詮釋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曾想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氣勢,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情,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襟懷,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熱腸,也都是對“安靜”的別樣詮釋。


    其實,真正的安靜不在外部環境,不在其表現形式。靜,就在心中。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34

[新一篇]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舊一篇]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