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老乞大·樸通事》所反映的漢語聲調調值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老乞大》和《樸通事》是元代寫成的以問答形式反映當時漢語口語的會話課本。它們在韓國朝鮮朝一直深受重視而成為翻譯人員的必讀書。《老乞大·樸通事》最初只有漢文。《翻譯老乞大·樸通事》是當時譯官崔世珍(1473?—1542)為了譯官們學習漢語的方便,在原本《老乞大·樸通事》的漢文基礎上,增加諺文(即當時韓語)注音、旁點和諺文注釋而編寫的。而其諺文注音反映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的北京音(這一觀點,筆者有另文討論)。本文將以《翻譯老乞大·樸通事》中所見的旁點對象,對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北京話的聲調調值進行探討。
  聲調是漢語的一個特點。中國人根據它辨別字義。過去,人們知道漢語有平、上、去、入四種不同的種類,但是以文字描寫它總覺得較為困難。因此梁武帝向周舍問四聲時,周舍只好舉例說:“天子圣哲是也。”〔1〕后來,對四聲也有“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 清而遠,入聲直而促”〔2〕“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3〕等描寫, 但使後代人還是不太容易掌握。而如果談及崔世珍對中國音韻學的貢獻,那么恐怕對16世紀漢語聲調的描寫和真實記載就是他首要的貢獻。崔世珍《在翻譯老乞大·樸通事》中,不但在漢字之下注韓文,而且在韓文之旁又根據韓國的聲調注了點而使當時漢語的聲調特點表現出來了。另外崔世珍又作了《翻譯老乞大·樸通事凡便》對于當時漢語的實際有具體的說明。
  遠藤光曉曾利用《翻譯老乞大·樸通事凡例》將《翻譯老乞大·樸通事》所反映的漢語聲調調值擬為陰平45、陽平214、上聲11、 去聲55、入聲(一)5、入聲(二)24。〔4〕遠藤先生的構擬是依據于中國人為自己語言本身固有的聲調系統而創立的“五度制標調”,而沒有顧及到自己語言里本沒有聲調的韓國人接觸有聲調語言漢語時的感受與中國人的感受有所不同這一點。遠藤先生在文中利用了河野六郎先生對韓語聲調的研究結果。河野先生的研究結果是:平聲——低(平),上聲——先低後高,去聲——高(平)。這一結論是可信的,但遠藤先生運用河野先生的結論時,將其高低對比為5和1是值得商榷的。
  我們首先看《訓民正音》創制時,文人們對四聲的看法如何。《訓民正音·合字解》有對四聲的描寫:
  平聲安而和,春也,萬物舒泰;上聲和而舉,夏也,萬物漸盛;去聲舉而壯,秋也,萬物成熟;入聲促而塞,冬也,萬物閉藏。
  這一記述,與上舉處忠和真空的描寫相似,仍給人一種玄虛的感覺。但《訓民正音·諺解本·俠注》有較明確的敘述:
  附圖H18c05.JPG
  把這一注文譯成中文,即:“去聲為高音,上聲為先低後高音,平聲為低音,入聲為很快收藏的音。”這一注文告訴我們,當時韓國文人們所感受到的漢語四聲是:去聲為高調,上聲為升調,平聲為低調,入聲則與高低無關,是短促的調。那么當時韓國文人們聽中國人說話時,能夠跟中國人完全一樣把已經引進的漢語四聲清楚地辯別出來嗎?不可能。所以我們擬測當時漢語調值時,光靠崔世珍的材料是不行的,還應該考慮中國北方話聲調的特點和韓國語言實際。
  崔世珍對當時中國聲調的描寫和有關說明見于《翻譯老乞大·樸通事凡例》的“漢音”條、“旁點”條和“清濁聲勢之辨”條。下面將它們的內容按照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之次序,排列如下:
  陰平:平聲全清次清之音,輕呼而稍舉,如國音去聲之呼。(漢音條)漢音平聲全清次清,《通考》則無點,而其呼與國音去聲相似,故《反譯》則亦一點。漢人之呼亦近似焉。(旁點條)全清…平聲…引聲之勢孤直不按。(清濁聲勢之辨條)
  陽平:全濁及不清不濁之音,先低而中按,厲而且緩,如國音上聲之呼。(漢音條)漢人呼平聲或有同上聲字音者焉:漢音平聲全濁及不清不濁之音,《通考》則無點,而其聲勢同國音上聲之呼,故《反譯》則亦二點。(旁點條)全濁…平聲…引聲之勢中按後厲。(清濁聲勢之辨條)
  上聲:上聲之音,低而安,如國音平聲之呼。(漢音條)漢音上聲,《通考》則二點,而其呼勢同國音平聲之呼,故《反譯》則無點。(旁點條)
  去聲:去聲之音,直而高,與同國音去聲之呼。(漢音條)漢字去聲之呼,與國音去聲相同,故鄉漢皆一點。(旁點條)
  入聲:入聲之音,如平聲濁音之呼而促急。(漢音條)漢音入聲有二音,《通考》則皆一點,而《反譯》則其聲直而高,呼如去聲者一點;先低後厲而促急,少似平聲濁音之呼者二點。(旁點條)這里為了敘述方便,先探究去聲,然後以陰平、陽平、上聲、入聲之序進行探究。
  去聲:漢音條云“與同國音去聲之呼”,旁點條云:“與國音去聲相同”。遠藤先生認為韓國話的去聲為高平調,同時考慮到“直而高”的描寫,而把它似為55。但實際上當時韓國文人心目中的去聲只是個高調,卻沒有平不平的觀念。同時如果我們承認遠藤先生的研究結果,而去聲為55,平聲為45的話,人們真的能夠把平聲和去聲區別開來嗎?又據遠藤先生的研究結果,當時竟然沒有一個下降調,而下降調在漢語各方言里是普遍存在的。以《漢語方音字匯》所收入的20個漢語方言點為例,每個方言點都是有降調的。〔5 〕可見降調是在漢語很普遍的聲調。既然如此,為甚么偏偏在《翻譯老乞大·樸通事》里沒有表現出來呢?這應該與編者書者的語言感受有關。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崔世珍關于當時韓國四聲的描寫。如崔世珍寫的《訓蒙字會·凡例》云:
  凡字音高低皆以字旁點之有無多少為準。平聲無點,上聲二點,去聲、入聲皆一點。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直而促,諺解亦同。
  附圖H18c06.JPG
  這里漢文部分只套用《元和韻譜》的說法,仍然玄虛。但,韓文的說明部分描寫得很具體。今將它譯成中文,為:“低調的字為平聲,無點;音長且按後舉的字為上聲,二點;直而高的字為去聲,一點;直而快的字為入聲,一點。”《訓蒙字會》諺文說明和《翻譯老乞大·樸通事凡例》漢音條都用“直而高”來描寫去聲。如果當時去聲字的確是高平調,那么就應該描寫為“高而安”或“高而平”。《訓蒙字會》諺文說明將入聲描寫為“直而快”,而《訓蒙字會》所說的入聲就是收-p、-t、-k尾的中國傳統音韻學中的塞音韻尾字。這些入聲字念起來又短又強,而在《訓蒙字會》中正是用“直”字來描寫入聲,又用來描寫去聲的。現在我們看普通話四聲的音長和音強如何。在單說時,往往是去聲最短、最強,上聲最長、最弱,陰平和陽平居中,陽平又往往比陰平略長一些。〔6〕普通話中,其音最短最強的是去聲,而去聲是個下降調。可見《訓蒙字會》中以“直”來描寫的當時韓國人心目中的去聲也應該是個下降調,只是因為韓國語不是聲調語言,韓國人側重其高的特點,忽略了它的下降的特點,而將去聲當做一個高調罷了。既然《翻譯老乞大·樸通事凡例》漢音條和旁點條都說當時漢語去聲與“國音去聲相同”,那么漢語去聲也應該是下降調。由以上所述,我們將下降調的去聲調值擬為*52。
  陰平:陰平則“如國音去聲之呼”、“與國音去聲相似”。既然陰平與國音去聲相似,而當時韓國人心目中,去聲是個高調,與此相似的當時漢語陰平當然也是個高調。那么它是怎么樣的高調呢?“漢音條”的“輕呼而稍舉”即是它的注解。這句描寫有點費解。〔7〕其實, 這不是只顧陰平這一調而進行的絕對的描寫,而是顧及去聲的相對的描寫。在15、16世紀韓國人心目中,除了塞音韻尾的入聲以外,以高低來分的調類只有三個:平、上、去,它們的區別是低、升、高。而當時已變化而與傳統四聲不同的北方話調類中,原只有三個的舒聲調類多出了一個,變成了四個舒聲調類。以韓國人的三個調類來對比漢語的四個調類,當然會有描寫上的沖突。這沖突就是陰平和去聲。在中古漢語中,去聲很可能是下降調,但當時韓國人把它記為高調,韓國人這樣記載,對于聲調的區別,并不會產生矛盾。久而久之,韓國人認為去聲是個高調。而到了崔世珍時,他所接觸的北方話。已經與自己心目中的聲調不同,多了一個高調。因此,他須要指出這兩個高調之間的差別。“漢音條”“輕呼而稍舉”應該是由于這種須要而產生的描寫。“輕呼”是針對去聲音又短又強的特點而說的相對的描寫,“稍舉”則是針對去聲下降的特點而說的相對描寫。從古人對四聲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出平聲是個沒有升降的平調,如“哀而安”的“安”、“平道莫低昂”的“平道”即是。而“清濁聲勢之辨”條的“孤直不按”,也說明當時陰平是個平調。由此,我們可知陰平是“高而平”的調,因此現在把它擬為*55。
  陽平:據“漢音條”,陽平“如國音上聲之呼”。這里“如”是“相似”之義。但“旁點條”的描寫有點不同。“旁點條”云:“漢人呼平聲或有同上聲字音者”,又:“同國音上聲之呼”。同一個人在一處描寫為“相似”,另一處又描寫為“相同”,這意味著什么?這或許是崔世珍對升調的感受能力的局限。實際上,韓國人學普通話的時候,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除了少數學得非常精到的人以外,大部分人是怎么教也總是辨別不出陽平和上聲。崔世珍如此記載,很可能與韓國人的這種缺點有關。現看崔世珍對陽平調的描寫。崔世珍云:“先低而中按,後厲而且緩。”(漢音條)“中按後厲。”(清濁聲勢之辨)這里“緩”是“長”的意思,如《訓蒙字會》諺解所云“音長且按後舉”的“音長”。這無疑是陽平調給人的音長感覺的描寫。而照“按”字的字面意思,陽平似乎是個曲折調。但照今天北方話陽平調絕對多數為升調的實際,這恐怕是由于崔世珍本身分別不出低調的缺點所引起的誤解。據金完鎮的研究,15、16c韓國人能發出的最低線為3,那么,如果當時的漢語陽平調的起點為3以下的話,崔世珍有可能把它聽成曲折調。 當時韓國話上聲為35調,因此比它起點低一點的漢語陽平可以擬為*24。
  上聲:上聲“其呼勢同國音平聲之呼。”(旁點條)韓國人心目中的平聲是低調,如上“漢音條”對上聲“低而安”的描寫,看來當時漢語上聲是個低平調。不過韓國話平聲調值為3,而這3是韓國人可以認得出來的最低線。如果一個聲調在3度以下有高低的變化, 韓國人很可能辨別不出來。崔世珍在“漢音條”云:“上聲之音……如國音平聲之呼。”一處說“如”,另一處說“同”,崔世珍對上聲的敘述,似乎持猶豫不定的態度。這是崔世珍在調值的辨認上不如漢人的表現。在《翻譯老乞大·樸通事》中,上聲和上聲相連時發生變調,前面的上聲變讀為陽平。這一變調與漢語普通話相同。如果說,當時漢語真的是低平調,也會發生這種變調嗎?其實“清濁聲勢之辨條”對陰平的描述中,陰平“孤直不按”,提供給我們當時漢語聲調中只有陰平才是平調的信息,這是我們不能錯過的一個事實。崔世珍當時記音不是以單字為對象的,而是以句子為對象的。這一點,從連續變調的記載不難看出。今天把普通話上聲的調值標成[214],這是用讀單字的辨法確定的,〔8〕如果上聲處在其它三聲之前,其調值就讀成[211]〔9〕如果崔世珍當時的上聲調與今天普通話的上聲相同,也是降升調,那么把它記為“低而安”的低平調也就不奇怪了。由上所述,上聲可以擬成*213。
  入聲:據“旁點條”入聲有加一點的和加兩點的兩種。加一點的“其聲直而高,呼如去聲”。可見這與去聲相似,它一定是個降調,可以擬為比去聲降度短一些的*54。 加兩點的“如平聲濁音之呼而促急”(漢音條),“少以平聲濁音之呼”(旁點條),它可以擬為比陽平長度略短的*23。
  輕聲:“旁點條”最後部分有一段有關連讀變調的記述。其中有兩個上聲字相連時“若下字為虛或兩字皆語助,則下字呼為去聲”的記載。崔世珍將輕聲描述為“呼為去聲”,可能因為輕聲讀法很短,與去聲的“又短又強”的性質中“短”的性質相同。這里描述的一定是輕聲,而其讀法與去聲相當。今天普通話中,輕聲字的高低由前頭的字調決定。如上一字為陰平和陽平則輕聲字讀為2, 上一字為上聲則輕聲字讀為4,上一字為去聲則輕聲字讀為1。〔10〕《翻譯老乞大·樸通事》的上聲已擬為低降調213。上聲字之後產生的輕聲可以擬為*4。
  據以上討論,《翻譯老乞大·樸通事》中反映的漢語聲調調值如下:
     調類   中古音    調值     陰平    清平     55     陽平    濁平     24     上聲    清上·次濁上 213     去聲    去·全濁上  52     入聲一   入聲     54     入聲二   入聲     23      輕聲   上聲     4
  這里得出的結果,除了入聲在普通話中已經完全消失之外,其它與今天的漢語普通話很接近。這樣的結果,如果考慮到聲調是漢語固有的特徵這一點,就一點都不奇怪。我們現在無法知道《中原音韻》表現的聲調調值為如何,但《中原音韻》中已有平分陰陽和濁上歸去現象,這一點與《翻譯老乞大·樸通事》的表現相同,因此,我們可以推測,《中原音韻》中聲調的調值,也許與《翻譯老乞大·樸通事》的調值類同。
  注釋:
  〔1〕《南史·沈約傳》云:“約撰《四聲譜》, 以為在昔詞人累千載而不悟,而獨得胸襟,窮其妙旨,自謂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嘗問周舍曰:‘何謂四聲?’曰:‘天子圣哲是也’”。
  〔2〕唐朝和尚處忠在《元和韻譜》中對四聲的描寫。
  〔3〕明朝和尚真空在《玉@①匙歌訣》中對四聲的描寫, 又見于《康熙字典》。
  〔4 〕《〈翻譯老乞大·樸通事〉里的漢語聲調》(《語言學論叢》第十三期,162~182,商務印書館,1984年)。
  〔5〕如:北京的去聲(51),濟南的陽平(42)和去聲(21),西安的陰平(31)和上聲(53),太原的上聲(53)和陽入(54),武漢的上聲(42),成都的陽平(31)和上聲(53),合肥的去聲(54),揚州的陰平(21)和上聲(42),蘇州的上聲(52)和陽去(31),溫州的陽平(31)和陽去(42),長沙的上聲(41)和陽去(21),雙峰的上聲(21),南昌的陰平(42),梅縣的上聲(31)和去聲(52),廣州的陰平(53)和陽平(21),陽江的陽平(43)、上聲(21)、陽去(54)、下陰入(21)、上陽入(54)、下陽入(43),廈門的上聲(51)和陰入(32),潮州的陰上(53),福州的陽平(52)和上聲(31),建甌的平聲(54)、上聲(21)、陽入(42)。
  〔6〕林燾、王理嘉《語音學教程》p146~147,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0年。
  〔7〕遠藤文166頁解釋陰平調值時云:“‘輕呼而稍舉’這個描寫有點費解。‘輕’,照字面上看似乎指的是音強。不過在這個上下文里也可能指‘稍舉’以前的音節開頭的音高。它或者表示高的意思,或者表示不著力的不高不低的音高。‘輕’字本身意義含混,很難可以確切的解釋。”
  〔8〕〔9〕林燾《語音探索集稿》p163,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10〕見于董少文《語音常識》77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董文中把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之後的輕聲各依次注為半低、半高、低,而董文是將五度制的五度,由高到低以高、半高、中、半低、低來代稱的。今把它改換成五度制。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金右加侖的繁體字
古漢語研究2長沙36~40H1語言文字學李鐘九19981998李鐘九 〈韓國〉  作者單位:韓國Seoul市 作者:古漢語研究2長沙36~40H1語言文字學李鐘九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17:27

[新一篇] 《翰林學士集》題名職官考辨

[舊一篇] 《聊齋志異》中的“阿尼瑪”原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