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潛能的哲學意蘊——論人的潛能與需要、可能和現實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提要 人類的發展以需要為根本動力而處于一種由可能性到現實性的無限轉化過程之中。若把人類的現實視為植根于人的需要本質而發生的自然界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運動和相互轉化在人那里所達到的主體化、手段化和對象化新形式,則人的潛能就是這“三化”通過本身的特殊機制而標示出來的、帶有一種強烈必然趨勢性的可能性。整個人類的發展,就是以“需要——潛能——現實”這樣一種整體化的演進方式不斷地向新的境界推進的。
  關鍵詞 人的需要 可能性 現實性 潛能 主體化 手段化 對象化
  筆者曾在幾篇論文中,初步闡述了人類潛能在跨學科意義上的基本含義及其與自然生物因素和社會后成作用的基本關系。[(1)]那么,隱藏在這些關系背后的人類潛能的具體生成機制、表現形式、運動規律以及本質特征等等又是什么呢?本文將從另一個角度,以哲學解析的方法來探討和回答這些問題。
  這一角度,就是既借鑒智能哲學的研究方式,又超越其只將人類智能視為自然界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相互轉化運動在人那里所達到的一種新形式[(2)]的局限,把主體人的已有發展水平的方方面面——自然生理結構的、社會后成結構的、主觀精神結構的、智能系統結構的等等,都視為大自然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演化運動在人那里所達到的一種新形式,從而到這一“現實”所標示的那無數可能性之中去尋找人類潛能的蹤跡。
    一、潛能與需要,可能和現實
  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的總體發展進程來看,存在一個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時態問題;又由于對人類潛能的探索和研究,目的在于不斷克服和超越人類社會在自身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障礙和困境,為未來的發展尋找新的動因,這決定了人的潛能問題在時間的取向上是立足現實而面對將來的。如此,人的發展的“現實”問題成為首先要涉及的基本范疇。還因為人的現實是一個源于人的“需要”而產生“可能”,再由“可能”經過適當的轉化而成的結果,于是“需要”和“可能”也成為必須涉及的兩范疇。另外,可能到現實的轉化和現實本身的存在,都是離不開必然性的,所以“必然性”同樣要有所涉及。
    1.需要和人的需要
  所謂需要,即“生物體、個人、社會集團和整個社會對其存在和發展的客觀條件的依賴和需求”。[(3)]也就是一個生命化系統對外部條件所保持的攝取和交換狀態,是有機體本身所固有的一種屬性。無機物由于不存在對外部條件的定向選擇,所以不發生需要問題。
  在所有生物體的需要中,人的需要(或稱人的發展的需要)是一種最為高級和復雜的需要。它指的是由自然界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長期演化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類主體為保持和優化自身存在與發展的特有運動方式,而對其他物質、能量和信息客觀條件的依賴和要求。這是人類維系自身開放社會系統保存與進化的根本性和原初性動力。
  人的需要超越了一般生物的新陳代謝和本能層次,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勞動)形成和發展到對實踐對象、實踐手段(主要是工具)、實踐動力、實踐產品(物質成果、知識經驗、科學藝術等)等等的物質能量需要和精神信息需要。因為,社會運動是自然界物質運動的最高形式。作為一個高度復雜的系統,它必須隨時對外界保持一種開放的攝取狀態,與外部世界進行廣泛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非此不能存在、發展和進化。然而社會又是人的社會,人是它的基本元素。社會系統就是依靠人自己對物質、能量和信息需要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巨大力量來維系的。這是一種涉及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豐富和復雜狀態,亦即人類發展的根本要求。
  唯其如此,才有學者在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見解: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把人類的“需要”和“創造”視為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需要——創造”統一體。從而揭示出人類“由自己的需要驅動自己的創造,用自己的創造來滿足自己的需要”的“最高本質”。這是深藏于人類的一切問題之中并從根本上支配它們的真正的“基因”和“以太”。人類因為具有這種特殊的因素才構成了人類社會,才創造和發展著自己的歷史。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支柱和得以發展的動力。[(4)]
  人的需要是人的發展歷史進程中所存在的客觀要求,是這一歷史進程發展到某一階段時由于各方面條件的成熟而提出的某種任務。正如馬克思所言:“……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5)]亦即,在人的發展的總體歷史進程中,人對任何外界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需求都必須以現有條件為基礎。這表明需要的內容是客觀的,帶有客觀必然性。但另一方面,人的需要最終是要通過動機指向目的的,使人的活動具有目的性。這表明了需要的形式是主觀的,乃客觀的需求在人的心智中的主觀反映。此二者本該是統一的,但由于受到源于主客觀方面的種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作用,就出現了統一程度高低的問題。又由于主觀需要指向目的,客觀需要又與客觀可能性相統一,所以主客觀需要的矛盾最終就表現為主觀需求與客觀可能性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的克服就是需要的滿足或者可能性轉變為現實性。如此,我們的思維程序中出現了“可能”和“現實”這對基本范疇。
    2.可能性與現實性
  可能或者可能性,作為與現實(性)相對應的一個哲學概念,反映的是事物或者現象出現之前的發展趨勢,是客觀事物內部包含著的各種傾向的總和,或者說是某一事物向另一事物轉化的“苗頭”或“勢頭”。由于任何事物都要向其他事物轉化,但轉化成什么卻是由該事物的內部規定性(矛盾)和它與其他周圍事物的聯系所決定的。這就使得事物的轉化具有了不確定性——只要轉化尚未完成,任何新的因素的介入都可能改變它的方向和性質。這說明可能性是標志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或然性和不穩定性的基本范疇。這種或然性和不穩定性的存在,根源在于可能性與偶然性是相互聯系起來的。
  盡管任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均受其內在的必然性(規律)所支配,但這種必然性卻是無數偶然性作用的結果。它使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因偶然因素的作用而表現出多種可能性來。其實這也正是事物內部矛盾和外部聯系復雜性的反映。在這些同時存在的多種可能性之間,根據各自所帶有必然性的多少而表現出有些可能性相互對立和排斥,而有些則相互容納和并存(前者如成與敗,進與退等;后者如其人可以同時取得多方面的成就等)。這又邏輯地將可能性和必然性聯系到了一起。因為事物變化發展的多種可能性不會齊頭并進和平行轉化。一般而言,在特定條件下“只有一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或一種可能性首先變成現實。……這種變成現實或首先變成現實的可能性就包含著事物發展的必然性。不言而喻,那些沒有變成現實或者沒首先變成現實的可能性一般不會包含或者至少暫時還不包含必然性”[(6)]。所以,是否包含必然性是可能性能否變成現實的關鍵。
  而現實或者現實性作為與可能(性)相對應的哲學范疇,反映的則是事物(或現象)出現之后的實際存在,指相互聯系和變化發展著的各種客觀實在的總和,或者是實現了的可能性。就現實性范疇來說,原也許出現也許不出現的事物出現了,或者如此或者不如此的東西變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樣式存在了。它改變了那種寓于事物的關聯之中的、依附于一定的根據和條件而存在的可能性的局限,直接地表現為事物之間的既成關聯和現實的根據及條件。又由于“現實的屬性僅僅屬于那同時是必然的東西”[(7)]——只有具備了必然性,不是現實的可能才能變成現實。但需要指出的是,現實性與必然性之間的這種關聯有別于可能性與必然性之間的關聯:一個是既成的和穩定的,另一個則是潛在的和不穩定的。具體而言,就是現實性中一定包含著必然性,而且是既成的事實,而可能性中則不一定都具有必然性。在多種可能性中,只有那些基本形成轉化成現實的所需條件的,或者體現事物發展方向的,才具有必然性。在轉化未完成之前,這種必然性只是一種潛在的趨勢而已。[(8)]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已經把需要、可能和現實三個基本范疇作了簡要區別。同時,也揭示出這三個范疇之間以客觀必然性而內在地關聯起來,保證了相互之間的滲透和轉化。就人而言,主體的需要是客觀的需要,也是滲透著必然性的需要,它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為主體提供了相應的必須實現的發展目標,因為這種目標順應了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而包含了必然性,同時也就具有了向現實轉化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只要代表著主體發展的根本方向,它就會在一定的條件下轉化成現實。如此,現實就是實現了的可能,也是實現了的必然性。從需要到可能,再到現實的運動狀態,構成了人類發展的基本程式。每一種需要既經滿足和實現,新的需要又隨之產生。這種需要、可能和現實在客觀必然性基礎上的無限往復循環的轉化,充分說明了兩點:其一它推動了社會發展目標的不斷更新——正如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所指出的:人類的歷史活動從需要開始[(9)];其二這三個范疇均是一種歷史性的概念。
  至此,我們可以根據上述邏輯鋪墊來大概地描述一下什么是“潛能”了。
    3.潛能
  大家知道,歷史上最早使用“潛能(希臘文dynamis)”一詞的人是古希臘大哲學者亞里斯多德。在他那里,這是一個與“現實(希臘文energeia)”相對應的基本范疇,意思是“可能性的存在”。正如他在自己著名的哲學著作《形而上學》第九卷中所寫的:“現實之于潛能,猶如正在進行建筑的東西之于能夠建筑的東西,醒之于睡,正在觀看的東西之于閉住眼睛但有視覺能力的東西,已由質料形成的東西之于質料,已經制成的東西之于未制成的東西”,人們可以“用對立的一方來解說現實而用另一方來解說潛能”,等等。[(10)]顯然這是把潛能看作現實的來源和基礎,將現實視為潛能經過運動變化而具體化的結果。并且將潛能與可能性對等起來了。
  然而,任何概念范疇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總要從內涵和外延兩方面來不斷改變,以順應歷史發展的新要求。潛能概念也不例外。歷史演化和發展至今,無論是以關心人類潛能問題著稱于世的西方人本主義學者,還是我們周圍的尋常百姓,包括我們自己,在使用“潛能”這個概念時,所強調的都只是事物發展中那些對滿足某種現實的需要具有積極意義、積極作用或促進功能特點的正向可能性,而舍棄了其余那些消極的負向可能性。換言之,人們今天使用的潛能范疇,已經遠遠超越了亞里斯多德的時代局限,有了新的發展。而對這種新發展及時作出相應的概括和抽象,提高到哲學理性的層次來思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
  為此,我們試對事物發展變化中的潛能問題作如下界說:如果把可能性視為已經產生和存在了的現實事物(現象)在自身的繼續發展變化中,所標志或者預示著的關于前途的種種趨勢,則潛能就是這種種趨勢中帶有客觀必然性的部分。概言之,所謂潛能,指處于某一運動階段的事物,通過自身特有的運動形式,在相應的運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強烈必然趨勢性。它不僅是事物發展的可能性,而且是代表著事物發展的根本方向和必然趨勢的可能性。
    二、人類發展的潛能和現實
  以上我們所作的、從需要開始,對可能性、現實性和潛能概念范疇進行的一般哲學意義上的解析,旨在于為加深對人類發展的潛能和現實問題的理解提供必要的理論準備。這些概念范疇在人的發展領域中的具體所指,是下文即將展開討論的重要問題。
    1.人的現實
  根據本文開篇所提出的基本思路和上述論要,我們可以把人的現實(或稱人的發展的現實)概括為:植根于人的需要本質、由人類發展的以往無數可能性實現而來的人的實際存在狀況。借用智能哲學的表述方法,把作為大自然中物質演化的最高產物的人(和人類社會)視為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那么人的現實就還可以表述為:在需要的驅動下而發生的、自然界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運動和相互轉化在人那里所達到的新形式。具體而言,這種新形式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主體化形式、對象化形式和手段化形式。
  主體化作為人類發展的一個基本現實,意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物質、能量和信息在長期的演化運動和相互作用過程中,從機械運動開始,到物理運動、化學運動、生命運動,最后形成能夠自成體系并獨立于自然界的特殊的主體結構——人和以人為核心的人類社會。這部分物質、能量和信息以某種特別的方式,分別形成了主體的自然結構(人體)、社會結構(社會屬性)和精神結構(各種心智因素及其相互關系、相互作用),并表現出一種自覺的能動性來。這一能動性作為人類特有的一項基本現實,是人的上述三種結構本身所具有的積極、自覺和主動的綜合性活動性能,是物質力量與精神(或心智)力量的有機統一,是人的體力與智力的結合,也是自然歷史進程所賦予和人類主體的對象性關系、社會性關系不斷生成的必然結果。實質上就是人類主體認識、改造客觀世界(自然和社會)的一種既成定勢結構——以人的自然機體為物質基礎的屬于主體內部的復雜精神世界,包括有世界觀、經驗、知識、社會屬性、價值觀念、意志情感等等。這些因素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能量和信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和社會環境中,通過共同勞動、社會交往和歷史繼承等社會運動而相互聯系、轉化和協同作用才形成的。正是由于有了這種源于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運動和轉化的人的主體能動性定勢結構,才使得作為自然結構的人類主體能夠發揮作為社會結構的主體功能。如此,主體化形式使人類獲得了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基本現實力量——作為人的內部準備狀態和主觀條件的能動性,同時,由于物質不滅,運動不止,決定了這種主體化進程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或者說,達到主體化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范圍在總體趨勢上是無限可能的。
  對象化是人類發展的又一個基本現實。它指的是在一部分自然界中的物質、能量和信息轉化成能動性主體的同時,另有一部分物質、能量和信息必然地受到了這種轉化的影響,變成主體活動的對象(包括有自然的、人工的;物質的、精神的),從而使人類主體的所有活動都具有了對象性,成為對象化的活動。或者表述為:在一部分物質、能量和信息演化成主體之后,另有一部分物質、能量和信息則演化成主體認識和改造的對象,以客體的形式而存在。那么,我們又為何不用“客體化”來代替“對象化”呢?原因是宏觀上作為物質世界總稱的客體,能成為人類的活動對象的只能是其中一部分。馬克思曾指出:“對象如何對他來說成為他的對象,這取決于對象的性質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本質力量的性質;因為正是這種關系的規定性形成一種特殊的、現實的肯定方式。”[(11)]此即盡管外部客體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但它的某一部分能否成為主體認識和改造的對象,還要取決于主體的認識能力和實踐水平。這說明了對象的歷史性和具體性,也說明自然界的物質、能量和信息在人那里的對象化,永遠只會是一個隨歷史的演進而不斷深化的過程,沒有止境。從而也就表現出一種無限的趨勢性來。
  自然界的物質、能量和信息,對人來講除了經過主體化形成人類主體,經過對象化形成主體的活動對象而外,還有一部分在主體的能動作用下實現了手段化——轉變成主體與對象之間的中介因素,諸如技能、技巧、工具、原材料等憑借條件和相應的活動方式方法等等。其中,雖然工具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但我們沒有用“工具化”來代替“手段化”,是因為置于主體人類和對象之間的中介因素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不僅僅是工具性的,工具化不足以概括所有充當主體對象性活動(如勞動)手段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運動形式。又由于主體化和對象化都具有歷史性和具體性,則手段化的進程自然也就是帶有遞進性質的。
  如此,人的現實的發端就成為主體對其他物質、能量和信息的轉化過程。這種情形從自然界的一部分物質、能量和信息通過主體化運動演變成人類主體那時起就開始了。對此,學術界已有人作了較充分的和相類似的探討。[(12)]但仍須指出的是:他們所述的三種轉化——人通過勞動對物質的轉化、對能量的轉化和對信息的轉化,僅僅是針對“人類智能”這一單項的現實而言的。而在筆者看來,不僅僅人類的智能發端于此,人類的體能、心能(除智力之外的心理能)等等也同時發端于此。這樣的理解具有更為廣泛的含義。從此層面返觀文獻[(12)]的相應內容,我們可以很容易地認識到人的現實為何發端于上述三個“轉化”,從而為本文節省許多筆墨。
    2.人的潛能
  透過上述分析,不難得出這樣的判斷:從物質世界的本源著眼,人類是自然界的產兒;其基本現實則是通過社會的實踐活動(特別是勞動)在大自然中長期孕育的結果。或者說,人的現實是自然界的物質運動在人那里所達到的主體化、對象化和手段化形式。又因為社會運動是物質運動的最高級別,作為一個有機系統,它必須永遠對外界保持開放,與外界不斷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維系一種生機勃勃的“需要——創造”狀態,以確保自身的存在、進化和發展。這決定了人類的現實永遠只是一個歷史性的概念,它永遠不會在任何一個已有的水平上停留,總是向往著自身已有的運動形式所標示(標志和預示)出來的、順應客觀必然規律的更高層次——進一步的主體化、對象化和手段化邁進,表現出一種強烈的必然趨勢性來——我們就把這種“強烈的必然趨勢性”稱作人的發展的潛能(簡稱人的潛能)。
  具體而言,就是自然界(或宇宙中)的物質運動發展到社會運動的歷史階段,不但出現了以人體(特別是人腦)自然結構機能為核心的、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能量和信息轉換于一體的新形式,更重要的是出現了人類朝向這種形式所預示或標志出來的、更加光輝燦爛的更高一級形式運動的強烈必然趨勢性,即人的潛能。整個人類社會系統的現有平衡,依靠人的現實來維系;新的發展,則全靠人的潛能的外化(或擴展,或實現)去達成。順便指出,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此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是根據人的需要透過動機在人的發展的諸種可能性中確定人的潛能;二是創造出實現人的潛能的條件;三是選擇實現人的潛能的恰當方式(諸如用自我控制來調節思場流,用接受良好教育來提高自身素質等);等等(限于篇幅,詳情另文再敘)。
    3.人的潛能的起源和發端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用下面這個圖形把人的潛能與人的需要和人的現實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
  (附圖 B1101.JPG
    人的需要、潛能與現實三者相關圖
  透過此圖,可以比較直觀和形象地把人類發展過程中需要、潛能和現實三者之間的關系作如下描述:某一階段的需要是人的發展原初動力;潛能是使需要獲得滿足的必然趨勢;現實則是潛能的實現,是該需要的真正滿足。接著又產生出新的需要來,又開始了從需要到潛能和現實的新一輪運動……人類的整個歷史發展進程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又將繼續如此走下去,直至永遠……
  所以,“需要——潛能——現實”這樣一種整體化演進規范,構成整個人類發展的基本模式,它以一種“鐵的規律”(恩格斯語)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由此可見,作為人類維持種系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人類潛能的根本起源,也是人的發展的生命動力學本質;而作為人類現實基本發端的前述三個“轉化”——人對物質形態的轉化、對能量的轉化和對信息的轉化,由于本身預示著一種強烈的必然趨勢(可能性),同時也就成為人類潛能的三個基本發端。它還規劃了人類潛能外化(或擴展、或實現)的整體輪廓。
    三、人類潛能的表征概說
  反觀前文,我們可以將人類潛能的表現特征作如下歸結:
  從其物質本源來講,它是自然界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經過長期的演化,在人那里所達到的主體化必然趨勢、對象化必然趨勢和手段化必然趨勢;就其功能表現而論,它是以主體的自然結構、社會結構和精神結構功能為核心的、集外部世界(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于一體的運動趨勢。這些趨勢無一不代表和順應著人類發展的客觀需要。作為相較于人類已有現實層次更高的未來現實的客觀可能性,具體講它有下列幾方面的表現特征:
  1.人的潛能是一種對人的發展起積極和內隱的導向作用的趨勢。人的發展具有多種多樣的可能性,但其中只有符合客觀規律的具有必然性的可能性——人的潛能,代表著或者標示著人類未來發展的光明前景。這種前景雖然由于面向未來的時態取向和未現實化的實際特點,而不能直觀地向人們展示出來,但它也因為本身的潛在性和內隱性而內在地規定了人類發展的總方向,對人的發展起著一種帶必然性的積極的導向作用。
  2.人的潛能是一種對客觀規律的內隱性預知趨勢。千百萬年的生命進化和歷史發展,證明了人類的特別之處根本在于對外部客觀世界的能動性認識方面。人們從外部世界的星移斗轉、風吹草動和社會變遷等無數現象之中,不斷洞悉著從已知推導未知的邏輯奧妙,憑借主體特有的思維和想象來預知世界的未來圖景(包括自身在未來的發展狀況),從而形成一種把握和認識客觀規律的行為模式,使自己能夠不斷地認識和適應社會和自然界。人類發展,人的認識不但隨之發展,而且還作為一種預知傾向而滲透到人的發展趨勢中去,使人的潛能具有了內隱性預知規律的特點。
  3.人的潛能是一種物化(或物質化)認識(根據客觀規律和自身需要轉化物質、能量和信息)的趨勢。既然人的潛能是一種預知的趨勢,就有超前認識的傾向(或特點);又由于認識必須物化之后才會最終實現推動人類發展的作用,所以人的潛能中無疑包涵了物化這種預知的傾向,并因此而表現出物化預知的特點來。這也正是筆者將未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科學技術也視為人的潛能[(13)]的根本原因。
  4.人的潛能是一種優化主體結構,提高主體性的趨勢。一方面,人的潛能作為代表著主體結構發展的必然趨勢的可能性,它的實現就意味著主體在自然、社會和精神三種結構上獲得新的發展,實現了又一次優化;而在未實現之時,就必然表現為一種優化的趨勢。另一方面,由于人的主體性是主體之所以成為主體的根本屬性,是主體在需要的滿足(和目的的實現)之中表現出來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等等;而人的潛能則是這種需要(和目的)的傾向所帶來的可能性,它的發揮(或者實現)顯然就是人的主體性的豐富或者提高。所以,人的潛能當然是作為提高主體性的趨勢而存在的,是主體性的客觀基礎,也是人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的內在因素。
  另外,人的潛能還是一種價值中立和有限與無限相統一的趨勢。對此筆者在另文中已有論述,在此從略。[(14)]
  順便指出,本文把人的潛能界定為人的現實所標志或者預示出來的強烈的必然趨勢性,與人們通常把人的潛能理解為“人的潛在能力”這一在邏輯學上未免同義語反復的概念并不矛盾。因為,人們認識和改造社會與自然的實際能力水平,是被用來衡量人類現實發展水平的、最為直觀和常用的指標;而從動力學的角度(或本質)來看,人的潛能作為一種源于人的需要這一內在動力而指向未來的必然趨勢性,同時也就是一種潛在的能量或者力量的源泉,此也可當作人的潛能的另一種表征形式來看待。
  總之,本文對人類潛能問題的探討,是一種舍棄了其具體內涵的哲學抽象。由于它涉及人、社會和自然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演化進程,所以對認識精神與物質、主體與客體、社會與自然、科學技術與社會進步等等重大的哲學問題,無疑具有促進與深化的作用。
                         (責任編輯 博泉)
  注釋與參考文獻:
  (1)詳見《云南教育研究》1989(2);《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1992(4)和1993(5)。
  (2)(12)徐才等:《物質·能量和信息與人類智能的起源和本質》,《自然辯證法研究》,1992(12)。
  (3)《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該全書出版社,1985:1044。
  (4)章紹華等:《需要——創造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83。
  (6)(8)顧乃忠:《主觀能動性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1991:232;234~235。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1972:211。
  (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32~33。原話為“這種新的需要的產生是第一個歷史活動”。
  (10)亞里斯多德:《形而上學》第九卷,轉引自《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該全書出版社,1985:415。
  (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125。
  (13)崔金賦:《人的潛能探源》,《云南師大學報》(哲社版),1993(5)。
  (14)崔金賦:《再論人的潛能、價值與教育》,《云南師大學報》,(哲社版),1992(4)。
  
  
  
云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昆明043-050B1哲學原理崔金賦19951995 作者:云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昆明043-050B1哲學原理崔金賦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18:52

[新一篇] 人的尊嚴意識——《隨想錄》人文思想資源探索

[舊一篇] 從“大谷文庫”看中國古典小說的東傳與回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