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情報學的哲學基礎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石維彩 廣西師大分部圖書館)
  摘要 文章通過對“世界3”和“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錯誤觀點的剖析。指出應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原則發展我國情報學。
  主題詞 情報學 哲學基礎 世界3 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
  * * *
  以什么學說作為情報學的哲學基礎問題,實際是指我們在發展情報學問題上,應該堅持一條什么樣的哲學路線,是堅持辯證唯物主義還是堅持唯心主義的問題。靳娟娟同志1995年在《圖書情報工作》第3期上發表的《情報學哲學基礎研究》一文,提出要以西方科學哲學家波普爾的“世界3”和拉卡托斯的“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作為情報學的哲學基礎,并從哲學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的范疇論述了她的基本觀點。這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關系到情報學發展的根本方向,應該討論清楚。
  1 “世界3”理論不能為我國情報學提供正確本體論基礎
  盡管波普爾是一代科學哲學大師,他的理論也不乏閃光之處,但決不能以他的“世界3”理論作為情報學的本體論基礎。
  1.1 在本體論問題上,必須突出知識的物質本原
  靳娟娟同志認為,情報具有知識性和客觀性,需要尋求從世界本原上突出客觀知識的本體論作為它的基礎。這種提法的基本點和基本立場是模糊的。因為在本體論問題上,由于對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存在著兩條根本對立的哲學路線。恩格斯說:“什么是本原,是精神,還是自然界?①”這是區分哲學兩大陣營的根本分界線。正是根據人們對世界本原問題的兩種不同回答,把哲學區分為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兩大基本派別。那么情報作為一種客觀知識,到底是突出它的精神本原,“理念王國”、“絕對精神”呢?還是突出它的物質本原呢?絕不能認為承認“文獻情報、實物情報還是零次情報,皆離不開載體,而載體又為客觀物質”的物質本原,就等于情報學在哲學問題上貫徹了一條辯證唯物主義路線。因為對世界本原問題的回答,是從物質到精神,還是從精神到物質?這才是問題的根本。其實唯心主義者并不否認客觀世界的存在,只是把物質看作是精神的派生物而已。因此,“突出客觀知識本體論”的命題,是一個既可這樣,也可那樣的命題,以這樣的命題作為前提條件,推論“世界3”是情報學的本體論基礎,其前提就是不正確的。
  1.2 “世界3”自身的矛盾,表明它是多元論的產物
  人們提出在理論研究中要用辯證唯物主義來指導,并非一律拒斥西方科學哲學學派的有益的理論觀點,但原封不動地照抄照套的做法必須否定。
  三個世界的理論是波普爾在《沒有認識主體的認識論》②一文中首次提出來的。該文除了論及一些三個世界的相互關系外,主要是論證他的第三世界的產生、發展及其性質。波普爾根據“突生”進化論的觀點,把客觀世界分為物理的、精神的和知識的三個不同層次。他認為他的“世界3”具有客觀性,是實在的,是一種沒有主體的客觀知識。它一經產生就成為“一個很大程度上的自主世界”②,并能像動植物進化一樣自主地進化。但同時他又把猜想和證偽看作是科學知識發展的唯一方法。
  顯然,波普爾的“世界3”理論具有內在不可克服的矛盾性。一方面,他把客觀知識看作沒有主體的自在之物;另一方面,他又把猜想和證偽看作知識進化的根本方法,而猜想和證偽應是人類的理性行為。因此,客觀知識界的發展實際上又離不開主體。他這種自將矛盾的理論體系理所當然地要受到許多哲學家的批判。拉卡托斯說:“波普爾的判決性實驗……是神話”③。我國的哲學家則認為純粹客觀和自主的解釋“純屬波普爾的虛構和想象”④。
  不容置疑,我們在情報學本體論問題上,必須堅持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義原則。被普爾把“世界3”看作一個無主體的、能自主發展的自在之物,就表現他并不承認知識這種精神產品是第二性的,非第一性的。實際上他的“世界3”與“世界1”和“世界2”是并列關系。這表明他在哲學上堅持一條唯心主義多元論的路線。他自己也說:“我想我總是一個笛卡兒式的二元論者;即使我不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更加傾向于多元論而非一元論⑤。”試問一個唯心主義多元論者提出的帶有唯心主義色彩的理論體系,如何能為情報學提供正確的本體論基礎呢?這樣做,實際上是緣木求魚。
  1.3 是動物的本能,而不是人類的意識
  企圖把波普爾的三個世界相互作用的論點披上馬克思主義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外衣,進而用來闡述情報交流的本性,是違背“世界3”原義的。因為認識“世界1”,形成“世界2”,藏于“世界3伇(姑且用這種稱謂),情報吸收者用其改造“世界1”,實際上是人類能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辯證過程。這種觀點與波普爾的觀點相去甚遠。如所周知,要發展知識,運用知識去改造客觀世界都必須由人類能動地進行。但是波普爾的客觀知識無主體性,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人在發展知識和運用知識改造世界的能動作用。他把人類有意識的創造活動看作與動物的本能活動一般無異,說什么“第三世界是人類自然的產物,可以比作蜘蛛網”,“世界3”的出現就像野獸為了飲水而突破叢林走出的小路一樣②。人們從波普爾的觀點中,很難區分人與動物有什么區別,人類意識與動物的本能有什么區別,更談不上能夠正確回答精神與物質的關系問題,能夠正確解釋人類能動認識世界和能動改造世界的關系問題。
  情報交流,或曰知識交流,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普遍行為,也是人類一種特有行為,這是一種能動認識世界和能動改造世界的行為。沒有人類的主動作用根本就不可能有人類社會知識交流。如果按照波普爾的說法,人類活動與蜘蛛活動一樣,不知是否可以承認動物也可以進行知識交流呢?
  靳娟娟同志也認為波普爾的三個世界理論是一種多元論的理論體系,而且又是一種棄滿著矛盾觀點的理論體系,它怎么可能為發展我國情報學提供正確的本體論的基礎呢?
  2 “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不能為建立我國情報學提供正確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拉卡托斯是科學哲學歷史主義學派的主要人物,像波普爾一樣,政治上反對馬克思主義,在科學哲學理論研究上也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就。但同樣不能以他的“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作為建立我國情報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基礎。
  2.1 拉卡托斯的科學與非科學轉換的觀點是取消科學分界的綱領
  靳娟娟同志認為,拉卡托斯在他的“科學研究綱領”中,提出“科學與非科學的分界是變動的,科學可以變為非科學,非科學可以變為科學”的觀點比起波普爾的“證偽主義”和庫恩的“范式理論”的科學分界更加合理和科學,因此,可以作為建立我國情報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基礎。
  拉卡托斯在他的《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一書中提出用進化的科學綱領取代退化的科學綱領這一點比起波普爾和庫恩的科學分界理論確實有較多的合理成分。用進化科學取代退化的科學作為科學分界無疑有其進步意義的一面。但正是靳娟娟同志所肯定的“科學與非科學是是變動的,科學可以變為非科學,非科學可以變為科學”這一看法成為他的科學分界理論的致命傷。更有甚者,他還聲稱,退化綱領的提出者可以用“上訴”告狀的辦法解決退化科學綱領轉化為進化的科學綱領問題③。因此,連他的朋友和學生也激烈批判他的綱領是“退步的問題轉換”,是“一個退步的綱領”③。
  顯而易見,拉卡托斯關于科學與非科學轉換的觀點,實際上是取消科學分界,否定科學的客觀標準。什么是科學?科學是正確反映現實世界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系,是主體與客體相一致的認識。而非科學則是能正確反映現實世界本質和規律的錯誤知識體系,是主體與客體不相一致的認識。一種理論、一門學說,是科學的還是非科學的,主要是看它的主客是否相一致。真理與謬誤,正確與錯誤都是客觀的,決不能用“上訴”去解決它的正確與否問題。錯誤可以轉化為正確,謬誤可以轉化為真理,但指的是克服了錯誤,吸取了教訓,努力做到主客相一致。當然真理也是有限度的,越過半步就會變成謬誤。不容置疑,由于人的認識的局限性,有時會把錯誤的東西看成正確的東西,把科學看成非科學。這都是主觀與客觀不相一致的表現,是主觀的錯誤,認識的錯誤。正因為如此,才必須十分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退化和進步的研究綱領可以互相轉換,科學與非科學沒有絕對不可逾越的界限……。這實際上是承認一切都是未知數”⑥。把具有不可知論思想的“研究綱領”作為發展我國情報學的認識論和方法基礎是違背唯物辯證法原理。
  2.2 關于情報學研究的三階段
  把我國情報學發展機械地分為三個階段,然后用拉卡托斯的進化綱領與退化綱領作對比研究,認為情報學的發展三個階段符合拉卡托斯提出的“研究綱領”的進化與退化原則,這是靳娟娟同志主張采用拉卡托斯的綱領作為發展我國情報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又一重要依據。
  人們很難同意這種推理。且不說情報學的應用研究和技術研究是否退化到變成非科學不說,僅就把情報學的應用研究與技術研究作為退化綱領,而把情報學的理論研究作為情報學的進化綱領,根本就不符合拉卡托斯的“研究綱領”的本意,拉卡托斯所說的科學研究綱領是指一些系統理論知識體系而言。如馬克思主義、牛頓力學原理、愛因斯坦相對論學說等。他的取代含義也是清楚的,如日心說取代地心說,他的“科學研究綱領”取代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和庫恩的科學革命結構理論。從情報學的發展史來說,還沒有足夠的事實證明已經形成了所謂應用學派、技術學派和基礎理論學派的學說,更沒有任何一個學派企圖用技術研究綱領去推翻應用研究綱領,也沒有任何一個學派企圖用基礎理論研究綱領去推翻應用研究和技術研究綱領的。其實應用、技術和基礎理論研究都是情報學的有機統一體,都是必要的。試圖用基礎理論研究取代應用研究與技術研究的思想和看法是有害的,是阻礙情報事業發展的障礙,是情報學理論研究中的錯誤。
  2.3 所謂情報學的“硬核”、“保護帶”和“啟發法”
  拉卡托斯聲稱不管是科學還是偽科學,日心說還是地心說,都有自己的“硬核”、“保護帶”,一律使用“正面啟發法”和“反面啟發法”原則,用以確立、保護和發展自己的理論體系。
  從目前看,這種觀點,僅僅是拉卡托斯的觀點,因為在他之后的科學哲學學派中并沒有人沿用這種觀點,更不用說其他學派會去使用這種觀點了。只要我們用辯證唯物主義去審視它的科學性,就不難發現它的問題所在。以物質結構為例,分子、原子、核子、質子的性質各不相同。假如以這種理論為依據建立分子理論,它的“硬核”就是物質的最小微粒,“保護帶”自然是不可分割性了,使用“反面啟發法”避開可分割的論敵的攻擊,沿著不可分割的“正面啟發法”去探索物質結構的新理論。試問按照這種物質結構理論去探索物質結構的奧秘,還有希望揭開原子、核子、質子的秘密嗎?這就足以說明這種理論不可能為科學探索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東西。科學知識既是人類實踐的結果,也是人類實踐的新起點。我們就是要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僅從這一點看,人們就有理由說他的研究綱領是“一個退步的綱領”了。
  因此,認為情報學的發展“與拉卡托斯的科學研究綱領結構相符合”,那根本不符合事實。硬要用拉卡托斯的“硬核”、“保護帶”、“啟發法”的原則套我國的情報學理論是錯誤的,硬要按這種原則建立我國情報學理論體系更是有害的,因為它很可能把情報學引向死胡同,窒息其生命。
  3 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原則發展我國情報學
  筆者認為,辯證唯物主義像任何一門學說一樣也必須在實踐中發展,接受實踐的檢驗,但它是現代世界上最科學最先進的哲學這一點是不容懷疑的。因此,我認為應該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原則建立我國情報學理論基礎,并批判地借鑒吸收包括西方科學哲學學派在內的一切科學的、有益的觀點,總結我國情報學研究正反經驗,克服片面性,這才是發展我國情報學,提高水平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⒈黃楠森等·哲學概念辨析辭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61
  ⒉(英)波普爾,邱仁宗譯·沒有認識主體的認識論·世界科學譯刊,1980,2
  ⒊(匈)拉卡托斯著,歐陽繹等譯·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9、iii、62
  ⒋王思雋·科學知識中的主體性和客觀性·《當代哲學思潮研究》·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31
  ⒌張卓民·波普爾“世界1.2.3”理論評介·哲學研究,1981,(2)
  ⒍鄭杭生等·現代西方哲學主要流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148
  
  
  
圖書與情報6蘭州21-23G9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石維彩19971997 作者:圖書與情報6蘭州21-23G9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石維彩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21:34

[新一篇] 論思想自由的基本理念

[舊一篇] 論教師的知識分子屬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