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那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不僅為我們展示了一幕幕壯麗的歷史畫卷,同時業給我們構筑了一個撲朔迷離的神秘殿堂。
每一種文化都有它自己的價值本原;這規定了它的思維方式、生活的價值取向等這些帶有根本性的問題的基本特點。按照我的理解,西方人的文化傳統表現為一種“二元互補”的方式。所謂“二元互補”,意思是說,一方面,它的價值根據、它的超越性的根據是宗教;另一方面,在現實生活里,它又強調一種功利主義的精神。而中國文化的價值本原,則是一種以儒學為主流的哲理系統。這種價值本原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通過不同的渠道,把它的價值理念下行和落實于民眾生活;另一面則是對民眾生活起到一種闡釋、提升的作用,在這個過程里體現出文化的超越自身的活的生命力。”
有人說《周易》是中國文化之源流,表現了古代中國人的智慧,并非言過其實。
所以中國古代從來沒有要求,告訴你一個事情就必須是如此這樣的道理;就必須是非常具體、非常細致的理論,要求某件事必須如此這般等等。而是告訴大家一個哲理,從來不給大家畫框框。老子《道德經》、《內經》、《傷寒》、《易經》、《河圖》、《洛書》等都是如此,告訴你大自然的規律性,并不講非常具體的東西,因此,當你讀道家書時,感到莫名其妙,很玄。其實并非如此,它只是講一個道理,大家只要在這個道理指導下,怎么用都是。所以說,它沒有什么框框,充滿了生命力。例如:西醫中的青霉素,是什么病,多少體重、什么具體情況下要用多大量、定得非常死,離開這個范疇就不允許了。而中國醫學就綜合了各方面的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用藥可多、可少、可用、也可不用,這樣就靈活多了,境界開放多了,把事物都聯系在一起,本質就抓住了。這就是為什么中國文化如此充滿生命力的原因。
張岱年先生講:中國文化的傳統,簡單說來,有兩項核心內容,一是奮發向上的思想,一是博大周密的思想。《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又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即永遠前進。“厚德載物”即兼容不同的見解。這兩句正是中國文化優秀傳統的集中表現。
儒家是一種入世的精神,而道家是一種出世的精神。儒家說,什么事情你要干預,你要參與,要認真,要投入;道家說,什么事情你要扔掉、要甩開、要超越、要脫離、要淡然。
總的說,我可以提供一句名言----不是我的,忘了是誰的,叫做“用出世精神干入世事業”,就是用道家的精神做儒家要做的那個事,大概是最佳的一個做人方案。
歐洲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普里津高說:“中國文化是歐洲科學靈感的源泉”。李約瑟博士認為,歐洲近代文明和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輸入有著直接的關系。他列舉了二十六種中國古代重大發明傳入歐洲,使西方的科學技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指南針、印刷術、火藥等三大發明,被馬克思、恩格斯“看作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是資本主義社會誕生的助產婆”。世界公認中國是“世界發明的搖籃”(李約瑟語),而更認識到《周易》是“萬有概念寶庫”,“萬有無雙的原理”。從十七世紀開始,特別是本世紀近幾十年來,西方通過研究《周易》,已經啟迪出許多新的學科、理論與科學技術。無怪乎有人說:“《周易》不僅具有歷史性,而且具有未來性,有其世界意義。”“從萊布尼茨、牛頓、愛因斯坦等現代科學奠基人,與我國古代思潮中‘活’的東西之間的距離,只有八卦才是唯一的橋梁”(
充滿樂觀希望的中國文化
我們為什么要講中國文化呢?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站在宇宙的悲觀面,中華文化不同,它認為宇宙充沛極了。華亞境界看世界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充滿了美麗幸福。一個太極里減少又有陰陽,一個陰陽里減少又有太極。
生死如旦暮,生生不息。
我們往往講到三生,所謂三生是指明前世,今生,未來的來世,當然我們現在的生命死了,佛家叫分段生死,是屬于整個生死的一小段,所以生死是三世因果,六道輪回在那里轉。印度佛學跟中國古代的說法一樣。所謂“原始反終”,就是現象的變化,經過能生能死的那一個,生命并沒有動搖。等于水泡成茶,造成酒,茶與灑雖然不同,卻都是由于水的作用而然,但水的性能永遠沒有變過。所以“原始反終,故知死生這說”。
因此,東方文化認為,死生不是問題。西方呢?認為死生的問題非常嚴重,因此有了宗教。宗教是解決人們死后的問題的。講到宗教問題,我常說宗教家都是賣死不賣生的,都是做“死”人生意的,是告訴大家不要怕死,死了可以上天堂。大宗教家開了自家觀光飯店待客人上門,佛教稱它的觀光飯店是西方極樂世界,基督教稱它的是天堂,大家以此來號召。
中國文化不站在死的一面看,而站在生的一面,認為人生是生生不已。因然太陽有落下去的時候,但太陽天天都要再升起來。也有人說西方人認為中國文化不重視宗教問題,甚至說中國文化中沒有宗教。我們說你搞錯了!中國文化談的是生的宗教,不談死的宗教。中國文化不鼓勵人家死,鼓勵人家生,生生不息。所以不要那么悲天憫人,杞人憂天,我們的歷史一樣會延續下去。
學易而通天地之達
天生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易經》學問系統的精神,可以說是在推崇這個仁智,“仁”的智慧,是成就圣人的境界。懂了《易經》這個學問以后,便“與天地相似”,而“不違”了。也就是說,一個人達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宇宙的法則都把握在手,就是古人得了道的“宇宙在手,萬法由心“的境界。智慧到達這樣的成就,就一切隨意,萬物通達了。智慧的成就,同天地的法則一樣,“與天地相似”,一切合于自然之道,“故不違”。因此老子也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中國文化對于人生最高修養的一個原則有四個字,就是“樂天知命”。樂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則,合于自然;知命就是知道也生命的道理,生命的真諦,乃至自已生命的價值。所謂學易者無憂,因為痛苦與煩惱,艱難,困阻,倒楣……都是生活中的一個階段,得意也是。等于一個卦,到了某一個階段,它就變成另外的樣子。因為知道一切萬事萬物非變不可的道理,便能隨遇而安,所以”樂天知命,故不憂”。
在《易經》的道理中,非常注重這個“情”字,因為情是一種現實的東西。如何處理感情,是個藝術,也在于你自己,而上帝,佛,都幫不上忙。所以“安土敦乎仁”,懂得了這個道理,“故能愛”,就能夠博愛。博愛不是含有占有私心的狹隘愛,而是很廣博的,普遍的,無私的。
玩弄金錢不能算是事業,你的所作所為對于人類社會有貢獻,才能算是事業。“舉而措諸天下之已謂事業”,這是我們中國文化對于“事業”所下的定義。一件事情做,也許影響五十年,一百年,乃至千秋萬代。
現在很多書,不值得流傳,現在的報紙和有些書,只有五分鐘的壽命,譬如廣告,“嘀嗒”一下,三秒鐘的壽命。古人有一句話說“但在流傳不在多”,能夠真正流傳下來的,不在量多。比如諸葛亮的一生,有萬古功業之名,文章只有兩篇前后《出師表》永遠流傳下來。
人生成敗之關鍵,一等人懂了《易經》,可以領導變;第二等人呢?是適應這個變;末等人則是變過以后,坐在那里罵變。
憂慮意識
中國文化對于憂患意識的看法,就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兩句話講完啦!
苦沒有長遠深入的思考,便會有不虞之事發生,所以人生永遠都在憂患之中。我們要能把自己埋在泥巴里,像打地基一樣,要有把自己作基礎的精神,后一代才有希望,大樓才能蓋得起來。
轉載 2011-02-22 03:01:4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