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息 春秋時代晉國大夫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荀息,生年不詳,卒于晉獻公二十六年(前651年),名黯,息為表字,春秋時代晉國大夫。本姓原氏。曲沃晉武公滅翼后,任武公大夫。晉武公滅荀國(今山西襄汾縣荀董村附近)后,以荀國舊地賞賜原氏為邑,原氏從此以荀邑為姓。據史志資料記載,荀息出生于翼城縣息城。因其子張唐分其地為三,又名三張村。后人又易名壽城,今為東、南、北壽城村,在翼城縣西北5里。荀息的墓葬在今曲沃縣城北10里之荀王村,相傳荀王村為荀息的故里。


    晉武公逝世后,其子詭諸繼位,另為獻公。荀息為人忠誠,足智多謀,又是武公舊臣,當然為獻公所器重。忠心耿耿事奉獻公近30年,是當時晉國的肱股之臣。


    晉獻公早年雄才大略,奮發圖強,極力開拓疆土。當時,地處黃河南北的虢國(今河南省三門峽市一帶),是晉國向中原發展的首要障礙。晉獻公遂下決心滅虢,但滅虢又必須經過南部邊境的另一小國虞(今山西平陸縣境內),而虞、虢兩國唇齒相依,關系又十分密切,晉獻公為此而作難。于是就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荀息當即獻計,請晉獻公可用北屈的良馬、垂棘的玉壁,獻給虞君,假道虞國而伐虢。晉獻公舍不得寶馬和美玉,荀息勸他說:“若得道于虞,猶外府也。”晉獻公担心虞國有賢臣宮之奇,恐怕虞君不會上當。荀息申辯說:“宮之奇之為入也,懦而不能強諫,且少長于君,君昵之,雖諫,將不聽。”于是,晉獻公決計賄賂虞君,假道滅虢。


    晉獻公派荀息帶著千里馬和名貴的玉壁出使虞國,勸說虞君借給晉師道路而伐虢。果然不出荀息所料,貪婪而又目光短淺的虞君,拒絕了宮之奇的切諫,欣然接受了晉獻公的禮品,答應借給晉國道路。晉獻公十九年(前658年)任命里克、荀息率兵通過虞國,并會問虞軍,向虢國挺進,攻下虢國的下陽(今山西平陸縣東北)。二十二年,晉國再次借道虞而伐虢,滅掉虢國,虢公狼狽逃往周地。在荀息的策劃之下,晉師于返回晉國的途中,乘虞國毫無戒備,突然發起襲擊,輕而易舉地滅掉虞國,俘虜了虞君。晉獻公從策劃出兵,到借道滅亡虢國和虞國,前后用了大約5年時間。荀息因滅虢襲虞有功,更為獻公所重用。


    晉獻公二十六年(前561年),晉國發生宮廷內亂。晉獻公聽信寵妃驪姬的讒言,逼死太子申生,逼走了重耳和夷吾,立驪姬所生的兒子奚齊為太子。并任命荀息為太傅,輔佐年幼的奚齊。當年九月,晉獻公于病榻前召見荀息,委以托孤重任,說:我將這樣小的孤兒托付于你,你將如何對待?荀息叩頭答應說:“臣竭其肱股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于是,晉獻公就拜荀息為相國,主持國政。


    數日之后,晉獻公病逝,荀息即立年僅11歲的奚齊為國君。當時,晉國人民對驪姬一伙專橫武斷、制造內亂極為不滿,都希望外逃的重耳和夷吾兩位公子能夠回來執政。朝中大臣以里克和邳鄭兩位大夫為首,多數人反對荀息擁立奚齊。里克借給晉獻公舉行治喪儀式之機,刺殺了奚齊。不料,荀息又扶立奚齊的異母弟卓子(驪姬之妹所生)為國君。


    里克、邳鄭在晉大夫騅遄和屠岸夷等人的幫助下,聯合發動家兵、攻入宮廷,殺死卓子和驪姬,荀息自殺。然后,公子夷吾回國即位,是為晉惠公。至此,晉國的驪姬之亂,總算完全平息。荀息受晉獻公重托,不食其言,忠于職守,最終不惜以死殉之,表現了絕大多數晉國士大夫所具有的公忠品格,所以曾有人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的詩句來稱贊他。然而,他一味地愚忠于先君,而辜負了全國軍民平息內亂、安定國家的希望,到頭來反使國家受到損失,自己也落了個身死家敗的可悲下場。


網載 2013-09-10 21:24:58

[新一篇] 荀子 先秦著名思想家

[舊一篇] 荀林父 春秋時晉國上卿
回頂部
寫評論
相關閱讀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