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哲學的總體論綱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
  哲學作為一種文化,是人們對自身存在境遇的一種理性審視和情感渲泄。中國近代哲學,簡而言之,便是中國近代思想家審視現實的診斷書和追求光明前途的尋路史。這使愛國主義成為中國近代哲學的主題和基本特征。
  從盤古開天地到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大地上雖然屢經改朝換代、更名改姓,但始終是中國人支撐政權。盡管其間有過少數民族政權,但一直是華夏民族的天下,中國人始終是中國的主人。在這種社會氛圍中生活的人們習慣于把中國乃至天下看作是帝王一人之私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小雅·北山》)的觀念根深蒂固,他們不可能拋開忠孝把自己的命運與群體和國家直接聯系起來。
  鴉片戰爭的轟轟炮聲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使中國社會從一個主權完整的獨立王國變成了任人肆意宰割的半殖民地;從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社會變成了帝國主義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亡國滅種的厄運使中國人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唇亡齒寒、國破家亡的道理,為了保家、保種、保群、保國,他們不僅在行動中用武力同帝國主義進行了前仆后繼、不屈不撓的英勇斗爭,而且在思想上為反帝吶喊助威,高唱愛國主義、弘揚國家觀念、強化群體意識。
  為此,中國近代思想家對君和國做了區分,告訴人們國家是國民的共同財產,并非一己之私。因此,人們應“不忠于君,要忠于國”。(孫中山:《總理全集》第2集,第259頁)與崇尚君權和夫權的傳統哲學不同,近代哲學所向往的是國權和人權。“身貴自由,國貴自主”(嚴復:《原強》)是中國近代哲學的最強音。
  為了弘揚國家觀念、強化群體意識,中國近代思想家做了大量的工作:
  1.極力推崇和神化“群”,從進化哲學的高度說明善群者存、不善群者亡的道理。
  2.介紹“物競”、“天擇”的生物進化法則,呼吁憂患意識。
  3.剖析列強侵略、吞食中國的野心,喚醒中國人對帝國主義的仇恨。
  4.學習西方長處,增強保國實力。
  5.斷言利群、愛國是人的本性,人們應該為了大我放棄小我的利益乃至犧牲生命。
  6.利用佛學的“五蘊”說,宣稱肉體為虛幻。
  7.視仁為宇宙本體,萬物本原,突出博愛的群體意識、國家觀念和中西平等思想。
  8.利用推崇主體意識的近代心學把自己說成是自己命運的主宰,增強反帝的自信心。
  總之,中國近代哲學反映了帝國主義踐踏下中國人民反帝救國的呼聲。中國近代哲學,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資產階級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御敵抗辱的戰略綱領。中國近代思想家著書立說念念不忘救國初衷,字里行間都飄逸著拳拳的愛國之心和濃濃的愛國之情。正是圍繞著這個不變的軸心,古今中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思想都搬來了。它們或被機械地組合在一起,或平安相處,于是,形成了中國近代哲學橫跨中西、縱亙古今的數派學說的綜合大觀。
  愛國主義的特征和主題不僅解釋了中國近代哲學的龐雜,而且涵蓋了中國近代哲學不同以往的政治內容和嶄新的價值功用,是研究中國近代哲學首先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參數。
   二
  從忠君到愛國,這無疑是一次思想啟蒙。更為重要的是,中國近代是資產階級的政治、歷史舞臺。作為中國近代哲學主體的資產階級,其主張和言論與封建主義是格格不入的:政治上,要求推翻封建專制,實行君主立憲或民主共和,讓以資產階級為代表的人民參政、議政;經濟上,主張沖破自然經濟的束縛辦實業、修鐵路,自由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思想上,擺脫宗法等級觀念、以天賦人權論和民約論倡導自由、平等、博愛之說。
  這些新要求、新主張使啟蒙成為中國近代哲學的燃眉之急和歷史使命。中國近代思想家認為,對于中國的貧弱和衰微,封建制度和傳統文化難辭其咎。受凌辱、受蹂躪的現實和亡國滅種的危險使他們對傳統文化有一種本能的不滿、厭惡和憎恨,渴望在此之外尋找另一種真理和寄托。這是中國哲學史上的空前現象,它使中國近代哲學具有了全新的時代流韻和風格。與維護君權和夫權的傳統哲學不同,中國近代哲學所向往的是人權和國權。這種吶喊自由民主、高唱愛國主義的哲學就是與以往哲學截然不同的啟蒙哲學。
  就反帝與反封建、啟蒙與愛國的比較而言,近代思想家對啟蒙寄予了更大的希望。這不僅因為保群保種的愛國主義教育本身就是近代思想啟蒙的主要內容,而且,只有掙脫封建的奴性建立健全的人格,才能樹立國民意識、增強愛國觀念,自覺地維護國格的尊嚴;只有呼喚自由、平等,才能擺脫封建的桎梏,樹立抗侮御辱的自信心,在反帝斗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近代思想家大都把提高中國人的國民素質作為改造中國的根本綱領,塑造體智德強,高、新的“新民”成為中國近代思想家殊途同歸的“英雄所見”。這一切使反封建成為中國近代哲學首要的歷史使命的同時,也使啟蒙性成為中國近代哲學的歷史使命和基本特征。
  中國近代哲學的啟蒙性體現在近代思想的方方面面、點點層層:
  1.在自然觀上,用無神論取締了天命鬼神論。
  2.在本體論上,用原子論、元素說和以太說等西方自然科學的新發現趕走了元氣自然論,用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擠掉了天理、同心的地盤。
  3.在認識論上,用“即物實測”的經驗論原則取代了玄想、頓悟的直覺主義,認識論不再與道德修養術糾纏在一起,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領域。
  4.在辯證法上,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吸引力與排斥力滌蕩了陰陽的相互作用,使變升華為宇宙的普遍規律,而不再是個別現象和暫時狀態。
  5.在倫理觀上,抨擊了古代的蒙昧主義和僧侶主義說教,斷言人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而不是無情無欲、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于追求其體的苦樂而非抽象的善惡。追求幸福、逃避痛苦是人類的共同本性。人都是自私和自利的。自私、利己并不是惡,它是人類行為的源泉和社會進步的動力,不僅不應禁絕,反而應該大力宣傳和提倡。
  6.在政治觀上,揭露三綱五常的虛偽與殘酷,利用社會契約論、天賦人權說謳歌自由、平等和博愛思想。
   三
  啟蒙對中國近代哲學的影響是巨大而廣泛的,這集中地體現在啟蒙為中國近代哲學帶來了鮮明的主體特征。
   1.注重個體和個人的主觀意志、情感好惡
  在尋找宇宙始基、世界主宰之時,中國近代思想家不再把眼光放在某種混沌、籠統、抽象、絕對的整體之上,而是青睞于某種富于個性與靈感氣息的具體,如以太、原子、元素、細胞、心力等等。這反映了中國近代哲學注意個體的理論導向。就作為中國近代哲學主流的心學而言,其推崇和膜拜的心也不再是古代的萬世揆一的、不變的、持久的、穩定的“同心”,而是人人各不相同的、跳動的、洋溢著生機和活力的內心世界。這個心富于幻想和冒險精神,充滿希望和情感好惡,追求個性和標新立異,享受民權和自由……具有無法想象的神奇威力。在對世界的改造上,更突出地反映了人的主體性差異。
   2.偏袒感覺和感性經驗
  中國近代思想家偏袒感覺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和主宰世界中的決定作用。他們認為由各種主觀感覺所組成的心境是世界上唯一真實的存在。外部事物沒有自身固定的屬性和特征,一切都是人的主觀感覺賦予和外加給它們的。因此,感覺主宰外物的變化、發展和成毀,人們憑借不同的主體感覺和經驗會創造各不相同的新世界。
  正是出于對主觀感覺的偏袒和獨好,中國近代哲學崇尚感覺和經驗在認識論中的地位和作用,其認識論的總原則就是“即物實測”,強調接觸事物、進行實地考察,獲取第一手材料,這是一切認識的起點。不僅任何歸納和演繹都離不開感覺經驗,而且,感覺還是衡量認識、鑒別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切反映了他們是以人為出發點和坐標系來考察認識的。例如,譚嗣同之所以得出萬物無大無小的相對主義結論,即是因為人在宇宙中不大不小——既有比人大的存在物,又有比人小的存在物。如此一來,比人大者稱之為大,比人小者稱之為小。可比人大者之外還有比它更大者存在,這樣,它便不可再稱為大了;比人小者之外,還有比它更小的,這樣,它便不可再稱為小了。同樣,嚴復之所以走向不可知論,也是由于對感覺的過分鐘情。在他看來,感覺是認識的唯一門徑,人們的認識都在感覺經驗之內,不可能超出經驗之外。人們所認識的都是有形象、有實體、可以被感知的東西。至于“天地元始”、“造化真宰”、“萬物本體”和“力之本始”等超經驗的問題則是不可知的。這些結論盡管有些偏頗,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近代哲學對個人價值的關注和肯定。
   3.關注人的物質欲望和生理需求
  中國近代思想家認為,人性本無善惡,一切善惡都是人們后天造就的。在人們后天的所作所為中,苦樂是衡量善惡的標準。凡是能夠給自己或人類帶來快樂的就是善,而凡是給自己或人類造成痛苦的就是惡。只有在自私和利己的刺激下,人們才能為社會的文明、歷史的發展而不斷進取;只有在自私和利己這個“真正的利己心”、“原本的愛己心”的支配下,人們才能為了更好地利己而產生“變相的愛己心”,去利人愛他、愛群體、愛社會;只有在自私和利己的考慮中,人們才能飽含政治熱情,為國家的生存和富強勇于奉獻和犧牲。
   4.有個性有才能的人是社會歷史的主宰
  中國近代思想家認為,人不僅為自然立法,而且為社會、為歷史立法,人才是社會歷史的真正主宰。歷史不受任何必然法則的支配,完全是人類操縱的。社會的強弱興衰取決于人們德、智、體各方面的素質,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變遷取決于人們的冒險、進取和發現。在社會歷史的舞臺上,主角是富于個性、不與當時的社會相茍同的英雄。他們秀出于萬人之上,想他人所不敢想,為他人所不能為,從而推動了歷史的前進。事實上,人類的歷史只不過是記載少數英雄人物功績的傳記而已。離開了英雄人物,歷史便黯然失色。這種唯心史觀用自己的獨特方式表達了人類的自信和對自身力量的崇拜。
   四
  反帝救亡需要使中國近代哲學高揚群體主義,反封建的啟蒙需要使中國近代哲學推崇個人主義。這使獨與群、啟蒙與愛國成為中國近代哲學的基本矛盾,浸透在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的各個領域和方面。
  在本體論上,被中國近代思想家所膜拜和夸大的“心”,主要指個人的主體意志、主觀感受和情感好惡。對此,他們宣稱,面對同一物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千萬人于此,其感覺會有千萬種之不同;無數人于此,其感覺會有無數種之不同。至于這些感覺到底誰真誰假,孰是孰非,則無可奉告。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在標準,外部世界究竟什么樣?我的主觀感覺它怎樣它就怎樣。
  在這里,近代思想家肯定人的感受各不相同,肯定人人各有屬于自己的世界,這說明他們所神化和夸大的心乃是個人的主觀精神。然而,在論證身心(肉體與靈魂)關系時,他們都把靈魂說成是脫離肉體的永恒存在,普遍有崇尚靈魂而藐視肉體的傾向,這給他們的精神涂上一層厚厚的客觀色彩。
  借鑒佛學的“五蘊”說,中國近代思想家指出人是由物質性的血肉之軀和精神性的靈魂構成的。肉體的存在是短暫的,最終要分解而消散,而人的精神、靈魂則不生不滅、萬古永恒。這使他們所講的靈魂并非專指個人的“小靈魂”,而是兼指且主要指人類精神的“大靈魂”。在人死之后,這種不死之物可以遺傳給子孫后代。這表明,在論證靈魂不死時,中國近代思想家把個人的靈魂與群體和國家聯系在一起。他們長在不死的“秘訣”就在于用群體、社會之體載我之靈魂。這使靈魂成為一種綿延群體國家、貫穿人類始終的超時空的東西。它顯然不可能是個人的主觀精神,而只能是被抽象、被絕對化的宇宙精神。
  在倫理觀上,中國近代哲學一方面從注重個人的價值出發論證自私、利己的正當性、合理性;一方面又從維護國家、群體利益出發闡釋了合群、利他的必要性、迫切性,同樣表現出“獨”與“群”的矛盾。
  利用西方的自然人性論,中國近代思想家宣稱人是一種生物,具有刺激反應性,對外界的刺激會有適宜和不適宜的感覺。適宜者樂之,不適宜者苦之。追求幸福,逃避痛苦是人的天然本性和追求目標。就人的本性而言,人都是自私、自利的。為了促進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必須利用人們的自私心和利己心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政治熱情。因此,利己主義、個人主義不僅不應消滅,反而應該大力提倡和弘揚。
  同時,中國近代思想家極力宣揚和倡導愛群、利他的利群主義、利他主義。在他們看來,人是合群的社會性動物,喜群惡獨是人的本性。人們都喜群惡獨,于是,形成了家庭、部落和國家。在人組成了部落和國家后,同一群體中每個人的喜怒哀樂是一致的,個人的命運、前途完全依賴于群體和國家。這決定了人應該具有社會觀念和公德意識,肯為國家、群體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乃至生命。
   五
  人生哲學是中國近代哲學的落腳點和歸宿。中國近代思想家的一切言論和行為都可以在他們的人生哲學中得到印證和說明。人生哲學既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又是他們的內心獨白。
  關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命運,中國近代思想家依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指出,人是從生物進化來的。人作為生物進化的最高階段,它優于且高于萬物存在于人的聰明才智和理性思維。因此,人的聰明才智和理性思維是人的根本屬性。與生物消極地適應環境不同,人可以憑著自己的主觀意志改變創造世界和環境為我所用。這一切表明,只有我,只有心才是世界的主人和主宰。人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不僅可以主宰宇宙,而且可以主宰自己和國家的命運。因為人在希望和自信的鼓舞下,能夠發揮巨大的潛能,做出英雄豪杰的壯舉,行信于天下。
  關于人的本性即人的動物性,中國近代思想家指出,人作為一種生物具有刺激反應性,對外界的刺激會有適宜和不適宜的感覺。適宜者神魂為之樂,不適宜者神魂為之苦。這表明,追求幸福、逃避痛苦是人的天然本性和追求目標。人們的行為、社會的進步、文明的發展等等都是受“求樂免苦”這一動機支配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都是自私和利己的,自私、利己是人的天性。為了促進國家的富強和社會的繁榮,必須利用人們的自私心和利己心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政治熱情。
  關于人的本質即人與動物的區別,以康有為為代表的“博愛”派認為,仁是人的本質,是否能“愛類”是人靈且高于萬物之所在;嚴復代表的“天演”派認為,人別于萬物的根本所在是人的精神意識和理性思維;以梁啟超為代表的“理想”派認為,人和動物的區別在于人有關于社會和未來的觀念,愿意犧牲個人和目前利益而購此社會和明天。這些主張盡管在具體細節上不盡相同,但他們都把社會性看作是人的本質屬性,強調利群、合群及人的社會責任,這是中國近代人性論的突出特征。
  中國近代的人生哲學以自然科學為根基,奮力呼喚主體價值,力圖用自然和社會的雙重屬性來塑造人,對人生充滿了自信和樂觀。在對人的曝光中,既透視出人的本性怯弱、卑劣等陰暗面,又透視出人的智慧、果敢、高尚的光明面。這一切為現實斗爭提供了一套行動方案。
  (作者魏義霞系黑龍江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王其山,伊春市委黨校哲學部)
  
  
  
哈爾濱師專學報:社科版21-25B5中國哲學魏義霞/王其山19971997 作者:哈爾濱師專學報:社科版21-25B5中國哲學魏義霞/王其山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28:17

[新一篇] 中國近代哲學歷史觀和認識論的成就與局限

[舊一篇] 中國近代哲學研究述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