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企業價值觀是企業生存的基礎,發展的動力和成功的關鍵,這在國外管理學界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他們認為,企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它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和發展。一種適應形勢、積極向上、并為企業員工所接受的價值觀,可以給企業規定發展的正確方向,為企業員工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柱,使員工把維護企業利益、促進企業發展看作自己的責任和有意義的事情,從而激勵員工以高昂的士氣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奮斗。為此,國外的管理學家和企業家十分重視企業價值觀的研究和建塑。美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研究院的巴斯卡和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阿索斯,對美國企業和日本企業進行了比較研究后,在《日本管理藝術》中提出了著名的“7S”理論,即一個企業的發展受戰略、結構、制度、人員、技能、作風、最高目標這7個因素的影響。他們認為,這7個因素構成一個總體網絡,忽視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會影響管理的成效;在這7個因素中,前3個是硬件,后4個是軟件,而其中“最高目標”即價值觀是其他6個因素的粘合劑。也就是說,一個企業只有建立起自己的企業文化,特別是自己的價值觀,其他因素才能發揮有效作用。關于這一點,國外的一些著名企業都用經營的成功給予了充分的證實。
在我國,企業價值觀對企業發展曾經起到過重要作用。50年代鞍鋼的“孟泰精神”、60年代大慶的“鐵人精神”等,都為企業提出了鮮明統一的價值觀念,從而使企業員工明確目標,堅定信念,煥發出極大的勞動熱情和主動性。但是,在高度集權的管理體制下,企業對上級有著很強的依賴,企業及其員工采取的是一種“唯上主義”的行為方式,這就嚴重束縛了企業的活力和個性,致使企業價值觀不僅不普及,而且具有內向性、狹隘性和自發性的特點,因而其作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局限。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我國企業在尋求生存和發展之路中,已經越來越意識到企業價值觀的重要,許多企業正在努力建塑自己的價值觀,并且,有些企業的價值觀已在企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功能。但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剛剛建立,企業真正作為自主經營的實體投身于市場的時間較短,因而在企業價值觀的取向、建塑以及充分發揮其作用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參考國外企業的價值觀及其歷史發展,對我國企業價值觀及其建塑進行認真地分析研究,這對于充分發揮企業價值觀的作用,推動和促進我國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
二
在國外企業發展過程中,許多企業都曾提出具有本企業特點的、明確具體的價值觀,雖然它們的表述各不相同,但概括起來可以歸為三大類,如果進行動態的考察,也可以說經歷了三個階段的演變。
1、最大利潤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在18世紀、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工業發達國家普遍盛行,現在有些資本主義國家的企業仍然信奉和堅守這一觀念。這種價值觀的特點是把最大利潤作為價值目標,企業的全部管理活動都必須服從最大利潤這個要求,并以此作為評價經營管理好壞的唯一標準。在這種價值觀支配下,企業管理方式是專制式的、管理者把職工看成是“經濟人”或“實利人”,因而完全用經濟的辦法,即獎勵和懲罚來實施管理。這種價值觀雖然在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企業利潤方面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在這種價值觀念下會產生人們之間利益的沖突,因此很難在企業內部達到統一,常常造成價值觀的分裂。
2、委托管理價值觀。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生產規模的擴大,逐漸產生了委托管理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是在企業規模較大,組織復雜,投資巨額而投資者分散,管理者受投資者的委托從事經營管理的條件下形成的。這種價值觀將令人滿意的利潤加上其他集團的滿意視為價值目標。即對投資者來說,要取得滿意的利潤;對員工來說,要取得滿意的工資福利;對政府來說,要取得應得到的稅收;對消費者來說,要取得物美價廉的商品。可見這種價值觀的實質是不能只顧投資者取得最大利潤,而要通過使各方面的人感到滿意來保證企業的穩步發展,并以此作為衡量企業經營好壞的標準。因此,這種價值觀開始提倡民主式的管理,主張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并開始把職工作為“社會人”對待,考慮到職工的多種需要。這種價值觀與最大利潤價值觀相比,注意了企業內部的利益分配,容易達到企業內部的和諧統一。但還未能實現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
3、生活──質量價值觀。這是70年代形成的一種新型的價值觀念。這種價值觀的指導思想是從更大的范圍和更長遠的意義上來考慮價值目標,其特點是將企業的獲利性與社會利益結合起來統籌考慮,即企業的價值目標不僅僅是獲利,還應考慮對社會的貢獻。因此,這種價值觀主張對社會的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把為他人服務作為企業的最高目標,并強調關心企業員工的物質、精神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和發展,重視他們的意見,為他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如松下幸之助曾說:基于它給社會提供的服務,一個企業才能很快自立。利潤不是公司貪婪的表現,而是社會對企業服務所投的信任票。在這種觀點指導下,松下公司確定的價值目標是:鼓勵進步、增進社會福利、并致力于世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其價值觀被概括為7種精神,即工業報國、光明正大、團結一致,奮斗向上、禮貌謙讓、適應形勢、感恩報德。分析國外較成功的企業可以發現,其中大部分都持有生活──質量價值觀,很多尋求發展的企業也有意識地塑造這種價值觀,這已成為當代企業發展的一個基本方向。
縱觀國外企業價值觀的演化發展,應該說其演變反映了社會發展的趨勢,是與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相適應的。若對這種演變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企業價值觀的發展在價值取向及建塑方面發生了三個較變。
第一、由把個人價值觀作為企業價值觀向將群體價值觀作為企業價值觀轉變。最大利潤價值觀基本上是企業主或投資者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試圖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的個人價值觀的反映,盡管企業獲取了最大利潤后,員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但這種價值觀考慮問題的基點是企業主個人,實質是把個人的價值觀作為企業的價值觀。而委托管理價值觀,則不僅考慮投資者的利益,還要考慮其他集團或個人的利益,即盡可能使企業群體在價值觀念上達成一致,并作為整個企業的價值觀。這一轉變體現了人在企業中地位的提高,也保證了企業群體對企業價值觀的認同,使之能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第二,由內向封閉的企業價值觀向外向開放的企業價值觀轉變。最大利潤價值觀完全是從本企業出發,只考慮本企業獲取最大利潤,因而其價值觀是內向封閉的;委托管理價值觀已開始突破本企業的界限,考慮到了政府及消費者方面,這是由內向封閉向外向開放的過渡;生活──質量價值觀則是在社會利益的前提下考慮本企業的利益,因此是一種外向開放的價值觀。這一轉化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它保證了企業在現代完善的市場經濟中能夠穩固立足并不斷發展。
第三,由注重眼前利益的企業價值觀向注重長遠利益的企業價值觀轉變。最大利潤價值觀要求企業的一切活動都圍繞最大利潤展開,其只注重眼前利益的“短視”性是顯而易見的;委托管理價值觀從利益分配的角度主張使各方面人感到滿意,體現了對眼前利益的舍棄而保證長遠利益;生活──質量價值觀則把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統籌考慮,強調為社會和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主張關心和滿足員工的多種需要,這完全是以企業的長遠發展為出發點的價值觀。這一轉變雖然可能暫時在一定程度上喪失某些利益,但卻增強了企業長期發展的潛力和后勁。
綜上所述,國外企業價值觀隨著社會發展經歷了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通過對其演變過程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中受到啟發,至少可以得出兩個值得借鑒的結論:(1)企業價值觀的取向不能只看到企業的眼前利益,而應立足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不能僅僅局限于企業自身,而應與社會利益聯系起來考慮。(2)企業價值觀建塑的關鍵不在于價值觀的提出,而在于這種價值觀念被全體員工所接受,使之真正成為企業成員共同的價值觀。
三
從總體看,目前我國企業價值觀的建設尚處于初級階段,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筆者認為,就我國企業的具體實際來說,在價值觀的建塑上除了普及率較低、分布不平衡這個一般性的問題外,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在價值觀念取向上,存在以產值和利潤指標作為企業價值觀目標的問題。企業價值觀是以企業為主體的價值觀念,它集中體現在企業的目標上。企業建塑自己價值觀的目的,是要發揮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即通過特定的價值觀念調節和控制人們的情緒、興趣、意志和態度,指導人們的活動,規范人們的行為,為人們提供追尋的意義,并激勵人們為實現有意義的目標而不懈努力。所以,價值觀的目標應該是崇高的,真正體現出企業存在價值和意義的。但是,在我國隨著強調以經濟的手段管理經濟,有些企業直接以產值、利潤、效益等財務目標作為價值觀的目標,似乎工作的價值就在于完成產值、達到利潤指標、提高企業效益,這種價值觀有些類似于西方的最大利潤價值觀。然而,這樣的目標實際是降低了企業價值觀的價值和功能。誠然,一個企業應該設立并力求達到財務目標,但企業存在的真正價值是為社會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尤其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更應堅持這種價值目標。從二者關系看,追求企業真正的目標,一定會帶來財務上的成功;而單純追求財務目標,則很難實現企業的真正價值,并且從長遠看,是種下了企業危機的種子。一方面,商品社會和市場機制可稱為貨幣表決,社會決定它的選票(貨幣)投給誰,而投票的標準是企業對社會的貢獻。所以,如果企業只注重財務目標,以短期行為投身市場,甚至以假劣商品謀取利潤,盡管暫時可能獲利,但最終結果必定是在市場競爭中落選,被社會所淘汰。另一方面,財務目標會導致功利心態,滋生拜金主義,致使人們生產的主動性、創造性受到局限。一個崇高的目標,人們可以為之獻身,而財務目標絕難達到如此激勵效果。美國霍尼韋爾公司太空與國防事業部的員工,在參加阿波羅計劃時,廢寢忘食地工作,全心全意地獻身于該計劃,絕不是財務目標的激勵,而是為實現把人類送上月球這一崇高的目標。我國科工委的大批人員幾十年勤奮工作在中國西北大沙漠里,也不是用財務目標和個人私利所能激勵起來的。因此,我國某些企業的價值觀在取向上有一個調整問題,應該把西方企業價值觀的演變作為前車之鑒,真正建立起符合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的、能夠使企業和社會振興發展的價值觀。
第二、在價值觀建塑上,存在缺乏群眾基礎及系統建設的問題。企業價值觀要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功能,必須成為絕大多數員工共有的價值觀。所以,企業價值觀的形成有賴于員工價值觀的確立。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對事物認可的態度有三種表現形成:一是服從,即由于外部的某種作用而表現出的被動性態度和行為;二是認同,即自愿同意并接受某種觀點的行為,但這時主體對認同對象的意義并未達到真正了解;三是內化,即在深刻認識事物的基礎上,將某種態度完全納入到自己的價值體系中,成為了自己的思想,并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對待企業提倡的價值觀,員工心理接受程度往往是處于上述三種狀態并存的情況,所謂建塑企業的價值觀,關鍵就是使企業的價值觀內化為員工自己的價值觀,而要如此就必須進行系統建設,即不能停留于一般倡導和宣傳,必須要從管理體制、領導作風、規章制度、思想教育等多方面開展與之相應的深入工作,這樣才能真正建塑起企業的價值觀。但是,目前在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中,價值觀的建塑缺乏深厚的群眾基礎,也沒有把這項工作作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來建設。在確定企業價值觀時,沒有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也沒有廣泛征求群眾意見;企業價值觀提出后,也沒能通過系統建設使之內化為員工的價值觀,常常是體制上不適應,制度上不配套,教育上不得力,因此,所謂企業的價值觀實際上并沒有成為員工的自覺意識和自覺行動,僅僅是由企業領導者提出的、對員工并未發生作用的標語和口號,這樣的企業價值觀是絕不能發揮其應有功能的。當然,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前我國企業在經營管理中有只注重有形的、硬件的方面,而忽視無形的、軟件方面的傾向。這曾經是美國企業走過的道路,也正是美國人在比較了與日本企業管理的差別后得出的深刻教訓。在企業價值觀的建塑問題上,我們也應借鑒國外的經驗。根據松下幸之助的觀點,一個企業建塑自己的價值觀,形成員工的一種信仰,是比獲利更為重要的。因而松下公司對員工進行兩種不同的培訓:一種是技能培訓;另一種更為基本的是關于價值觀的培訓。在松下公司,員工經常要就企業價值觀及其與社會的關系進行討論。松下在管理中,十分注重價值觀的貫徹,人們會經常聽到松下的至理名言:如果你犯了一次誠實的錯誤,公司會寬恕你。但是你若離開了公司的基本原則,你將受到嚴厲的懲罚。松下是日本第一家有公司歌曲和價值準則的企業,公司的一名高級管理人員說:這在西方人看來可能是愚蠢的,但每天早晨八點鐘時,全日本有八萬七千人朗誦公司的價值準則,并在一起唱公司歌曲,我們已經融為一體了。可見,企業價值觀作用的源泉,在于深厚的群眾基礎,而要使其內化為員工的價值意識,則必須致力于系統的建設。
四
建塑高水平、高格調的社會主義企業價值觀,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每一個企業都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確立起符合時代要求的企業價值觀。企業價值觀的建塑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要從多方面、通過多途徑來進行,而且要處理好員工主人翁地位與責任義務、無私奉獻與物質利益、權威與民主、企業內部因素與外部環境等一系列關系。由于企業的性質不同,內部具體情況以及發展的方向不同,因此在建塑企業價值觀中不可能有適合所有企業的固定模式。但是,一般來說,企業在確定自己價值觀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崇高性原則。即在確定企業價值觀的目標時,應該把企業放在社會之中,從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功能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使目標能夠反映出企業對社會的貢獻以及企業在社會中的價值。也就是說,應使企業價值觀的目標是一個具有社會意義的崇高目標,而不是僅局限于企業自身的一種狹隘目標。
第二,個性化原則。即所確定的企業價值觀,應該反映出本企業的特點,具有本企業的特色,應盡可能結合企業的性質將價值目標定的具體明確。企業應根據自己的性質、特點及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來確定價值觀,使之具有鮮明的個性激勵員工為實現這種價值而努力工作。
第三,可行性原則。即確定企業價值觀要根據企業實際,將目標制定的切實可行,應該是通過員工的努力能夠達到和實現的。企業價值觀應該是崇高的而又不脫離企業實際,是艱巨的但經過努力又能夠實現,這樣的價值觀才能促進企業不斷發展。
企業價值觀的確立除了應遵循上述原則外,在建塑過程中還應努力實現三個統一。
第一,要把傳統精神與時代精神統一起來。中華民族有著優秀的文化傳統,勤勞、節儉、誠實、奉獻歷來是為人稱頌的美德和處世的價值觀念,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些民族精神的精華,并在新形勢下賦予其新的內涵。同時,建塑企業的價值觀也必須借鑒外國的經驗,積極吸取開拓、進取、創新、競爭等新觀念。只有把傳統精神與時代精神融為一體,才能建塑起既有中國特色又符合時代發展的企業價值觀。
第二,要把企業共同價值觀與職工個人價值觀統一起來。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職工群眾是企業的主人翁,企業的價值觀應該是職工自我價值觀的升華。所以,在建塑企業價值觀時應自覺地把二者緊密結合起來,保證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的統一。并通過共同價值觀的完善和個人價值觀的調整使二者高度統一起來。
第三,要把企業價值觀建設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統一起來。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標志,要把企業價值觀的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精神文明建設為指導,并以與精神文明建設的一致程度作為企業價值觀建設的標準。只有將二者緊密結合起來,企業價值觀建設才能健康順利地發展。
(作者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社會科學系)
〔責任編輯:激文〕
學術交流哈爾濱49~52F31工業企業管理吳云/龔福麒/劉國良19951995 作者:學術交流哈爾濱49~52F31工業企業管理吳云/龔福麒/劉國良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