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埔軍校 解析黃埔精神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1)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
  一個團體,一種組織,只要它能生存并進而發展成為一種勢力,以致對全局有所影響,必定具有和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團隊精神。黃埔軍校建校之前,各地的軍閥也曾經開辦過大大小小的軍校、講武堂,然而培養出來的學生多是些只會爭權奪利、魚肉百姓的舊軍人。為什么只有黃埔軍校獨樹一幟,并進而左右20世紀的中國政治軍事格局,關鍵是因為黃埔軍校有著一種別樣的團隊精神,這就是黃埔精神。軍校貫徹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積極開展革命宣傳,支援工農運動,進行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斗爭和北伐戰爭,成為國民政府的支柱。軍校師生在反帝反封建,爭取國家統一的斗爭中,建立了鐵的紀律,形成了愛國革命、親愛精誠、團結合作、奮斗犧牲等一系列優良作風和精神。軍校名將輩出,戰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在中國現代史上占有顯赫的地位。
  眾說“黃埔精神”
  隨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黃埔軍校創建時,中國共產黨派出了許多優秀干部、優秀青年到軍校中工作學習。因而使黃埔軍校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充滿著革命的精神。有了這種革命精神,使他們戰勝了建校初期所面臨的險惡局勢。
  軍校開學時,不但缺乏教育器材和武器彈藥,而且師生一日三餐的伙食,還是有了早上不知道晚上,有了今天,不知道明天。學生服裝只是一套灰布衣服,赤足穿草鞋。住的房子很簡陋。軍校所面臨的政局更令人担心,正如張治中在回憶這段歷史時所說,那時“除了黃埔小島是我們的勢力范圍之外,其余四面都是敵人,沒有哪一個軍隊,哪一個軍閥不是處心積慮來消滅我們黃埔的”。然而,黃埔師生并沒有被這種艱苦的生活、險惡的環境所嚇倒。校總理孫中山和軍校其他領導人的講話精神使他們振奮,內容豐富多彩的政治課,以及琳瑯滿目的革命標語使他們耳目一新,黃埔的革命精神給了他們無窮的力量。
  黃埔六期學生劉放吾在抗戰中獲得的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每一位黃埔軍人都是在他的人生黃金年代走進黃埔軍校,當兵接受軍事訓練。他們在軍校的集體生活中受軍事約束,訓練養成集體生活的規矩。練得能把一種必需的枯燥反復做千萬遍,練得從入校時的頑皮少年到成長為學會自約、自制、自律的男子漢,練得知行又知止、知苦又知樂、知難又知為。他們猶如一棵棵小樹苗,栽培進黃埔軍校這片大森林中比著長,絕大多數都能長得高,長得直。他們在軍校中流血流汗的巨大付出,也換取了一生的精神所有,這也就是黃埔精神在個人身上的發軔。如今的黃埔老人,雖然都已是耄耋之年,但仍是走路挺胸,坐姿端正。而這一切,都是在黃埔軍校的艱苦訓練過程中培養成的。
  通過軍校教育,黃埔生知生死,懂血汗,明國事,識安危,懂得了自己所担負的重大使命。同時,深知“為救國救民而奮斗,任務是很艱巨的”,但又“是很有意義的,是光榮的”。因而,他們能“以校為家”,同心協力,共同建設軍校。當蘇聯從海上運來了一批槍支彈藥時,黃埔學生及官長,一起動手搬運。他們都顧不上吃飯,有的衣服磨破了,有的肩頭皮壓爛了,不僅沒有一個人叫苦,而且“個個笑臉不收”。他們有著革命的精神,手中又有武器,因此,勇氣倍增。他們白天讀書、訓練,晚上放哨保衛黃埔島。廣州商團事件發生后,黃埔島的形勢更加緊張,黃埔學生學習、訓練、放哨的任務也更重。盡管這樣,但“沒有人有怨言,更沒有人有畏縮情緒”,反而“革命積極性更高,斗志旺盛”。并在參加平定廣州商團聯軍的戰斗中,取得了輝煌戰果,為軍校首樹聲威,立下了汗馬功勞。
  黃埔軍校新型的軍事政治并重教育,既培養了黃埔生的革命精神,同時又有力地推動了軍校的軍事訓練。由于軍事本領過硬,因而使得黃埔生特別能戰斗。正如當年的黃埔一期生鄭洞國回憶說:“當時黃埔的學生,果真成了革命的骨干,真正做到政治教官安體誠了不要錢,不要命,愛國家,愛百姓,臥薪嘗膽,血灑中華。他們在作戰中的表現,正是黃埔精神的充分體現。”在此后一次次的中華民族危亡時刻,一批批黃埔將士肩負起解放中華民族、統一祖國的歷史使命,為捍衛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統一,血灑疆場,彪炳史冊。古北口戰役、平型關戰役、淞滬保衛戰、臺兒莊大戰、昆侖關爭奪戰,以及在印緬戰場上的中國遠征軍,黃埔同學與其他愛國將士打出了國威,也打出了校威。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2)
  黃埔軍校在短短的幾年里,不僅培養了大批具有政治覺悟的軍政人才,而且形成了其獨特的革命精神——黃埔精神,在中國現代歷史上產生了振聾發聵的深刻影響。
  較早見于書面系統闡述黃埔精神的文章,是在軍校建立僅兩年之后的1926年秋,黃埔軍校政治教官安體誠特別撰寫了《什么是黃埔精神》一文,這至少說明,在此時,“黃埔精神”作為一個名詞,已經流行于世。安文指出:“黃埔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在今年三月一日以前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其創立是在民國十三年五月,即本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后不久的時候,到現在,名震全球,功著黨國。一方為全國奮斗的青年之生活出路;一方為國民革命武力——黨軍的中心和空前的模范。它在中國已形成一種勢力,已成為中國革命工作上很有關系的一個組織了。這其中有它的特殊精神存在,已是本校和留意本校的人人都能感到而承認的了。它的精神,有以名之,名之曰黃埔精神。”
  安文認為:黃埔精神“是充滿著信仰并實行真正中山主義的革命軍人精神”,“除了它所具之一般的軍人精神,如不怕死,甚至有政治主張(不論何種)和我們個人主觀所希望的外,分析它的特具的精神,可說黃埔精神是建筑在總理所定的‘聯俄、聯共、擁護農工’三大政策上的。”“總結黃埔學校這歷史的和客觀的特殊性質,我們現在就可以說:黃埔精神,是堅信并實行總理所定聯俄、聯共、擁護農工三大政策的革命軍人的精神。”(1926年9月23日《黃埔日刊》)
  《黃埔軍校史論稿》封面《黃埔情緣》封面
  張治中在30年代撰寫的《黃埔精神與國民革命》一文中,回顧黃埔軍校師生艱苦創校史和東征北伐所取得的重大勝利時,也曾談到:“在那時候,我們黨里的一般同志,都認為黃埔是真正革命的基礎,黃埔精神是真正革命的精神。”該文對黃埔精神雖沒進行系統地論述,卻高度地評價了黃埔精神,有助于后人進一步開展對黃埔精神的研究。
  此后,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宣講研討“黃埔精神”的文章日益見多,也產生了不少的爭論,這里面既有學術觀點之爭,也有黨派政見之爭。
  ——有觀點認為,簡而言之,黃埔精神就是為主義而英勇奮斗的精神。
  ——有觀點認為,黃埔精神即是軍校奉行的“同志仍須努力,革命必須成功”的堅毅精神;是“不妥協,不調和,不成功便成仁”的犧牲精神。
  ——有觀點認為,黃埔精神就是要“服從校長,盡忠黨國,精誠團結,成功成仁”,這實際上是蔣介石所倡導的“黃埔精神”。
  身著戎裝的黃埔六期畢業生趙一曼——有觀點認為,黃埔精神是孫中山倡導的“忍苦耐勞、努力奮發”的學習精神;“一心一意為國家奮斗”的革命精神;為民眾利益“不要身家性命”的犧牲精神;主動活潑的富于進攻的戰斗精神。
  ——有觀點認為,黃埔精神是凡軍校學生耳熟能詳的“兩不”、“兩愛”精神。在黃埔軍校初創時期,師生人人都知道一個被稱為“兩不”、“兩愛”的口號:“兩不”是不要錢,不要命;“兩愛”是愛國家,愛百姓。
  ——有觀點認為,黃埔精神是一個以中華傳統武德為基礎,以新三民主義的革命精神為主體,以大同理想為核心的思想系統。它不僅具有豐富的武德內涵和獨特的武德規范,而且充滿著道德悟性和人生智慧。它是一座既有人格魅力又有思想魅力的精神寶庫。
  ——有觀點認為,真正的黃埔精神要從孫中山先生建校初衷里去尋找。孫先生說,“革命事業就是要愛國,就是要救國救民,我要求諸君,從今天起,共同來担負這種責任。”所以黃埔精神就是愛國和革命的精神。黃埔軍校在時代的變換中走過了一條曲折的道路,但其開創時期的“愛國革命”精神則是彪炳青史,同時,也展示了國共合作堪稱“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3)
  那么,準確、全面的黃埔精神究竟應該包含哪些內容呢?筆者以為,這還要從黃埔軍校的教學實踐、校園文化和成功經驗,特別是黃埔師生的建功立勛中去萃取。
  黃埔軍校建立后,校總理孫中山倍加關注著它的發展。他要求軍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能指揮作戰,會做政治工作,而且勇于沖鋒陷陣,具有愛國愛民、獻身革命的精神。他為黃埔軍校制定了“親愛精誠”的校訓,在開學典禮中講道:“大家總要記得,革命是非常事業,不是尋常事業。非常事業,絕不可以尋常的道理一概而論。諸君現在求學的時代,能夠學得多少便是多少,只要另外加以革命精神,便可以利用;如果沒有革命精神,就是一生學到老,死記得滿腹的學問,總是沒有用處。”軍校本著孫中山的創校宗旨和要求,嚴格掌握“政治與軍事并重,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教學方針,由環境設施到訓練內容,都注重灌輸愛國革命、奮斗犧牲精神。
  在環境設施方面,軍校通過政治色彩鮮明的標語、口號以及革命歌曲等,宣傳黃埔革命精神,陶冶軍人革命情操。校內重要的地方都高懸著耀眼的革命標語。如“擁護三大政策!”“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封建軍閥!”“同舟共濟,團結奮斗!”“不要錢!不怕死!愛國家!愛百姓!”“艱苦卓絕,完成革命!”等標語,舉目可見,令人振奮。同時還把一些綱領性的口號印成小傳單,發給各隊值星官,于早晚點名時呼叫,“使之深刻地、持久地印入每一個學生的腦子里,使之成為思想行動的指針”。凡此種種,既活躍了軍校的生活,又對陶冶軍人愛國革命精神大有益處。
  軍校學生除了經常唱《陸軍軍校校歌》、《國民革命歌》外,還請蘇聯通訊顧問科丘別耶夫教唱《國際歌》。膾炙人口的《國民革命歌》主要歌詞是:打倒列強,除軍閥,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黃埔軍校第1至第4期學生在校時唱的《陸軍學校校歌》歌詞是:“莘莘學子,親愛精誠,三民主義,是我革命先聲。革命英雄,國民先鋒,再接再厲,繼續先烈成功……以血灑花,以校作家,臥薪嘗膽,努力建設中華。”
  勛章鑄太行——左權將軍
  黃埔軍校的畢業誓詞,是對在校學生的最后一堂精神教育課,對即將畢業的黃埔生具有重要教育意義,也集中體現著黃埔精神,包含了黃埔精神的主體內容。1925年9月6日,軍校公告的第2期畢業生的誓詞是:“謹遵校訓,親愛精誠。服從黨綱,五權三民。履行遺囑,國民革命。繼承先烈,奮斗犧牲。發揚光大,赴義蹈仁。言出身隨,誓底功成。”1926年1月7日,軍校公告的第3期畢業生的誓詞是:“遵守總理共同奮斗之遺囑,本校親愛精誠之校訓,追隨校長、黨代表與本黨各同志,于廣東統一后,更努力于全國之統一,以完成國民革命之工作。不愛錢,不怕死,不鬧意氣,實行主義,恪守黨綱,永矢勿渝,死而后已。”3月8日,《黃埔潮》在第5期學生開學紀念特刊上發布《本校誓詞》:“盡忠革命職務,服從本黨命令。實行三民主義,無間始終死生。遵守五權憲法,只知奮斗犧牲。努力人類平等,不計成敗利鈍。”1926年10月4日,軍校公告的第4期畢業生誓詞是:“不愛錢,不偷生。統一意志,親愛精誠,遵守遺囑,立定腳跟。為主義而奮斗,為主義而犧牲。繼續先烈生命,發揚黃埔精神。以達國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
  時任黃埔軍校入伍生部部長、代教育長方鼎英,在1927年初曾對黃埔軍校的教育有一個較全面的總結,在這篇題為《黃埔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概述》的“結論”部分這樣寫道:“本校自成立以來,戰勝種種惡劣的環境,以五百人擴充到數萬人……凡中國之二十二行省,幾無不有本校學生之足跡。在此最短期間而能得此偉大之效果,已大博國人及世界上之驚嘆!蓋集中于‘親愛精誠’校訓之下,相親相愛,精益求精,誠心誠意,以謀團結。先之以大無畏之精神,持之以百折不撓之志氣。為民眾謀解放,而一己之功名富貴,皆可犧牲;為本黨謀團結,而一己之自由幸福,都可放棄。故能不怕死,不畏難,以一敵百,以百敵萬,決不辜負革命軍人之精神。”方鼎英在這里所說的“革命軍人之精神”,其主題內容也即是黃埔精神。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4)
  本書作者曾采訪黃埔第1期至第23期畢業生600余人,從被采訪人的氣質和言談中也深刻感受到了有種別樣的“精神”存在,油然體會到這就是黃埔精神。但他們對黃埔精神的說法也是眾口不一。準確、全面的黃埔精神內涵應當怎樣表述呢?綜合眾多黃埔老人和學者的各種觀點,結合文獻資料,作者認為黃埔精神應該包括4個方面,這就是:愛國革命,親愛精誠,團結合作,奮斗犧牲。
  黃埔精神的內涵真諦
  黃埔軍校是我國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那時,人們把軍校看做是“革命的營寨”。當年,左權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太行山一批批熱血志士奔赴黃埔,在孫中山先生“不要錢,不要命,愛國家,愛百姓”的精神哺育下,親愛精誠,團結奮斗,鑄造了黃埔精神。
  1.“愛國革命”是黃埔精神的核心內容
  黃埔精神,是第一次國共合作創辦黃埔軍校時,孫中山所倡導的以愛國主義為基本內容的一種真正革命的精神。
  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的支持和幫助下,毅然改組國民黨,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為了創建革命軍隊,用武裝的革命力量同武裝的反革命作斗爭,孫中山同以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一道,共同創建了黃埔軍校。黃埔軍校一經建立,就成了當時的革命搖籃。一批批革命軍人從這里成長起來,在東征、北伐和抗日戰爭中英勇奮戰,流血犧牲,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勛,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
  黃埔一期生左權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手跡孫中山于1924年6月16日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曾經講道:我們的革命事業,就是救國救民,“諸君不遠千里或者數千里的道路來此求學,既是已經明白了我們的宗旨要造成一種革命軍,一定是富有這種志愿,來做革命事業。”我們要把革命做成功,“建設一個新國家”,“便先要立革命的志氣……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為了中國的獨立和統一,“以同世界各國并駕齊驅”,使中華民族“永遠生存于人類”,我們“要學革命先烈的行為”,“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為國來奮斗”。“今天在這個地方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我要求諸君,從今天起,共同担負這一種責任。”孫中山要求黃埔同學,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奮斗終生。他的這個講話,是構架黃埔精神的根本基礎。
  黃埔軍校非常重視政治教育,把它提高到和軍事訓練同等地位。通過加強政治學習和訓練,使學生逐步樹立起為國犧牲、盡忠革命的信念。軍校專門設立了政治部,根據孫中山對學生講演的內容和共產黨在國民革命階段的政策方針,擬訂出了政治教育綱領,除規定學生學習《三民主義》、《帝國主義的解剖》、《社會發展史》、《帝國主義侵略史》、《中國近代民族革命史》、《各國革命史略》等課程外,還明確規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等書籍,本校學生皆可閱讀”。當時軍校的周恩來、惲代英、蕭楚女等共產黨人,經常給學生上政治課。軍校的主要領導人校總理孫中山、黨代表廖仲愷等也抽空給學生作講演。孫中山在演說中教育黃埔師生“要立革命的志氣”,他希望黃埔生健康地成長,并一再囑咐“同學不論是國民黨員或共產黨員,為了革命事業,都應該把鮮血流在一起”。廖仲愷在演說中,要求軍校員生樹立革命理想,他說:進軍校并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主義而斗爭。結合當時艱苦險惡的環境,他還講到“俄國的革命軍并沒有薪金可言,兩天才有一磅面包,衣也沒得穿,他們只顧熱心革命”。他懇切地希望軍校員生“要確信主義”,一心準備革命,做“真正的革命軍”。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5)
  1925年2月,黃埔軍校出版的學生教材《精神教育》中有大段訓詞,要求學生:“以國家興亡為己任。”“以大多數人民的利益為標準,當時時保全人民的權利。看看國內那一黨,確是保護大多數人民利益的,我們就加入那一黨,就為那一黨盡力。”教材循循善誘地指出:“現在中國只有這一個訓練革命軍人的學校。改造中國的責任,完全在諸位身上。我望諸位能特別努力,以致國家革命于成功。”本教材封底特別注明,校閱者廖仲愷,鑒定者孫文(孫中山),編輯者為時任黃埔軍校校長蔣中正,發行者為“黃埔陸軍軍官學校”。
  1983年美國總統里根補頒戴安瀾的懋績勛章軍校學生除聽講演和上課外,還經常舉行以班組為單位的座談會。在座談會上,共產黨員、共青團員起著核心作用,他們把革命刊物,如《向導》、《中國青年》等,送給其他學生看,或者按照黨組織規定的宣傳文件向學生進行宣傳鼓動。所有這些,對于提高廣大學生的政治素質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使軍校學生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逐步樹立起盡忠革命、為國犧牲的信念。
  通過愛國主義傳統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精神。孫中山給黃埔生講辛亥革命時期革命黨人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說他們為了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國,冒死去和清兵作戰。廣州起義時“革命黨只用300人,便敢打3萬多的敵人”。武昌起義時,武昌、漢口的革命黨,總共不足300人,真正的革命黨不過是幾十人,“革命黨只用幾十人去打兩萬多人,可以說是用1個人去打500個人”。他們之所以這樣勇敢,是因為樹立了革命理想,只知專心救國,不顧身家性命。孫中山在演講中贊揚辛亥革命時期的英雄陳天華、楊篤生“是熱心血性的真革命黨”,但又為他們不是死在戰場上,感到“實在是可惜”。孫中山號召黃埔生學習革命先烈的愛國思想,“發揚革命精神,繼續先烈的志愿,舍身流血,造成中華民國的基礎,使三民主義完全實現,革命大告成功。”
  黃埔軍校開創時期,廣東和全國工農運動蓬勃興起。軍校根據孫中山的創校建軍宗旨、“三大政策”精神,發動師生到工農運動中去,以實際行動互助農工。在“五卅”運動、廣州“六·二三”慘案后,軍校發表《檄全國軍人》文,揭露帝國主義者無故慘殺中國人民的殘暴罪行,疾呼“全國軍人同胞,即時興起”,與“帝國主義侵略者決一死戰”,并號召師生向死難烈士學習。在省港罷工過程中,軍校政治部派出一批干部到工人群眾中間開展宣傳工作。在農民運動方面,軍校多次發表文告,支持農民反抗封建地主階級的斗爭,并組織師生和廣州各鄉農民召開多次聯歡會。派學生到東莞、寶安和東江各縣幫助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施以政治及軍事訓練。以此聯絡感情,“而收軍事進行上得人民幫助之實效”。他們在工農運動中,經受了鍛煉,面對帝國主義侵略者殘酷鎮壓中國人民反抗斗爭的罪惡行徑,更加堅定了他們愛國革命、奮斗到底的決心。
  黃埔軍校動員和組織師生投身到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中去,經受鍛煉,用活生生的現實斗爭黃埔三期生戴安瀾1939年任第200師師長事例,教育“后死同志,當愈加振奮革命精神”。以愛國主義為基本內容的黃埔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曾發生過重大影響。在“愛國革命”口號的感召下,黃埔軍校師生在兩次東征、北伐和抗日戰爭中建立了功勛。僅如1939年底,黃埔一期生杜聿明在廣西昆侖關大敗有“鋼軍”之稱的日軍板垣征四郎師團,取得昆侖關大捷;1943年秋,同為黃埔一期的陳賡指揮太岳山區反“掃蕩”作戰,一舉殲滅日本“皇軍觀戰團”。國共兩黨的黃埔驍將在抗日戰場上南北爭輝。
  悠悠愛國志,千古軍校魂。一部黃埔軍校史,即是堅持還是背離孫中山倡導的“愛國革命”黃埔精神精髓的歷史。堅持了“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軍校就發達興旺;不愛國,不革命,就會遭到歷史的拋棄,軍校就會黯然失色。最典型的反面例子是汪精衛,他在黃埔軍校初辦時也從軍校卓越的表現里看到了輝煌的前景,所以他曾以國民政府常委會主席之尊兼任軍校黨代表,以求在軍中建立自己的體系。他在黃埔軍校時,的確有很多崇拜者。后來,他成為賣國、叛變革命的漢奸,并在南京偽政府名義下辦過自己的“黃埔軍校”,但是他背棄了黃埔精神“愛國革命”的基本宗旨,所以不管是正宗黃埔軍校畢業生,還是偽政府名下的“黃埔軍校”畢業生,沒有人愿意提到是他的學生,更談不上崇拜他。汪精衛的偽政府和偽軍里基本沒有黃埔生。原因何在?這主要還是因為黃埔精神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6)
  周恩來題詞“愛國”和“革命”是緊密聯系的,愛國是一種對祖國由衷熱愛的樸素感情,革命是順應浩蕩世界潮流、推動社會發展進步而不斷銳意進取的思想和行動。所以,僅愛國還不夠,還要革命,富有蓬勃向上的朝氣,而不能因循守舊,故步自封,更不能逆歷史潮流而反動。“革命”對一個滿懷報國之志者來說非常重要。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在黃埔時期,留下的惟一報刊發表題詞墨寶就是“革命”兩字,他在當時很可能已經意識到了軍校學生有“愛國”不“革命”者存在。此后的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愛國”不“革命”的范例是蔣介石。自1927年黃埔軍校變質,特別是1949年底遷臺灣后的軍校一蹶不振,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汪精衛、蔣介石的所作所為,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愛國和革命的精神,成就了黃埔軍校,也歷史地證明了二者相輔相成的重要性。那種只顧滿足自己私欲,根據自己所想所思而采取的行動,在整個人類的歷史中永遠都是渺小的;只有把國家民族利益置上,團結帶動大多數人共同前進的行動,才會青史留名。
  愛國革命,是一種永恒的精神力量,許多人從這里找到了源動力,激勵著一代代人事業的成功。
  1994年,江澤民主席為黃埔軍校同學會題詞:“發揚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促進祖國和平統一。”
  2003年12月中旬,中國國家女足球隊主教練易帥,新任主教練發表就職宣言,第一條就是“女足首先要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僅半個月后,主教練率領國家女足隊來到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進入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時,國家隊隊員們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及“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這兩句話的感想最為深刻,認為這兩句話最能鼓舞國家女足隊員為國家流汗流血。許多隊員朗誦著這兩句話,記在本子上,默記在心里。國家女足隊隊員在參觀后,對黃埔軍校學生們在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仍堅持理想,為既定目標堅持不懈地進行奮斗的精神所感動,衷心佩服,并認為在當今社會環境下為國爭光,最需要“愛國”和“革命”精神的鼓舞。
  2.“親愛精誠”是黃埔精神的關鍵要點
  孫中山經常教育軍校師生,要“同學同道,生死共赴”。什么叫“同道”?孫中山解釋說,就是“為振興中華,團結友愛,悲喜同心”。為此,他特別為黃埔軍校制定了“親愛精誠”的校訓。
  從1925年就在黃埔軍校担任領導職務、長期任教育長的張治中將軍,
  對“親愛精誠”校訓有著獨到的見解。1936年南京時期黃埔軍校第13期
  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接見當年在緬甸英勇解救英軍的抗日英雄、黃埔六期畢業生劉放吾。(1992年4月)
  學生入學時,時任教育長張治中在軍校舉行的孫中山紀念會上講話,他對黃埔校訓“親愛精誠”作了深刻的詮釋。對這4個字,他先分開講每個字的獨立意義,然后再合起來講。他說:“親”是關系親熱,感情真實不虛假;“愛”是接近信服傾慕,對人對事有感情;“精”是完美純潔無私念,精益求精不復雜;“誠”是懇切真摯,開誠布公不虛偽。把“親愛”兩個字連起來,作為一個詞語講,親是愛的副詞,表示愛的深厚真實,彼此關系密切。同時,親和愛是互相關聯的,能親才能愛,不親就不是真愛;把“精誠”兩個字連起來,也是個詞語,精是誠的副詞,表示誠的深度,真摯實1949年8月1日,曾在黃埔軍校工作過的聶榮臻、李濟深、郭沫若等檢閱解放軍坦克部隊。在,信守無偽。同時,精和誠也是互相關聯的,誠則精,不精是不會真誠的。再進一步把“親愛精誠”4個字組成校訓,意義深刻重大。作為黃埔軍校的師生,要把校訓時刻放在思想里、行動上,貴在以身作則、推己及人,不愧為校總理孫中山先生的信徒。
  黃埔軍校在艱險的環境中誕生,在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成長壯大,革命的黃埔師生,不斷發揚黃埔精神,推動著革命戰爭向前發展。國民革命所取得的成效,到北伐戰爭時已相當可觀,“親愛精誠”的校訓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正如當時的教育長方鼎英所說:“本校自成立以來,戰勝種種的惡劣環境,以500人擴充到數萬人;由步兵一科擴充到馬、步、炮、工、經理、政治及其他無線電、航空等高級專門各科;其担負工作之部隊,由本校教導團起,遍及于30余軍之革命軍,及10余軍之西北軍;凡中國之22省,幾無不有本校學生之足跡。在此最短期間內而能得此偉大之效果,已大博國人及世界之驚嘆,蓋集中于‘親愛精誠’校訓之下,相親相愛,精益求精,誠心誠意,以謀團結。先之以大無畏之精神,持之以百折不撓之志氣。為民眾求解放,而一己之功名富貴,皆可犧牲……故能不怕死,不畏難,以一敵百,以百敵萬。”古語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之所以取得偉大勝利,就在于國共兩黨精誠團結,共赴國難,全國人民同仇敵愾,萬眾一心。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7)
  “親愛精誠,繼續永守,發揚吾校精神”,這是黃埔軍校校歌中的歌詞,校園上空到處飄揚著這歌聲。“親愛精誠”的大標語,寫在校門口的墻壁上,讓在校學生隨處可見,并印在畢業證書上,讓離校的黃埔生隨時感受到校訓的存在。1924年11月底頒發的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證書,在四個角上的文字即是校訓“親愛精誠”。校慶80周年時,廣東革命博物館征集到了第1期第6隊學生張穎的畢業證章、“學”字領章和學生會員證章等。張穎是湖南省益陽人。畢業證章正面也寫有“親愛精誠”4個字,反面寫有“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畢業證章”字樣,下面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12個字,編號是“717”。
  此后,各期的畢業證書、證章,也將“親愛精誠”的校訓印在顯著位置。后來此4字有所變動,但其基本精神未變。如1933年5月頒發的黃埔軍校第8期畢業證書,紙面上疊印“畢業證書”鏤空大字,除寫明“茲有本校第八期××科學生×××修業期滿成績及格特給證書”外,在證書四個角特別印有“親、愛、精、忠”4個大字,教育學生要以此為做人之本。頒發者為時任黃埔軍校校務委員會委員兼校長蔣中正,與時任黃埔軍校校務委員會的7名委員:張治中、何應欽、汪兆銘、吳敬恒、戴傳賢、朱培德、唐生智等人。此畢業證書將原校訓中的“誠”字,改為“忠”,這顯然是校長蔣介石為網織忠于自己的“黃埔系”所為,“誠”與“忠”的個中差異,令人別樣品味。
  怒潮澎湃共風雨,親愛精誠教誨真。黃埔校訓“親愛精誠”是遵循校總理孫中山和平奮斗建軍思想制定的,是黃埔建校的精神支柱,是動力,是靈魂。回想當年,眾多有志青年為共同理想來到黃埔,卻因不同的理想分道揚鑣。黃埔校友未能實現孫中山先生“親愛精誠”校訓,實現中國統一,不能不說是最大遺憾。因此,繼承和發揚“親愛精誠”的革命精神,在祖國尚未統一的今天,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3.“團結合作”是黃埔精神的顯著特點
  黃埔軍校之所以是一所新型的軍事政治學校,“新”的最耀眼亮點,就是國共兩黨合作創辦。周恩來《在重慶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學習會上校慶60周年時聶榮臻的題詞所作的報告》中指出:“開辦黃埔軍校,應該說是孫中山軍事上失敗的結果。”辛亥革命時,孫中山有兩個運動,一個是新軍運動,另一個是會黨運動。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是革命果實落到了新軍閥手里。孫中山為了救國救民,繼續奮斗,然而“他的活動漸漸地變成了拉拢軍閥,結果是不斷遭到失敗”。正當孫中山進退兩難的時候,國際共產黨人和中國共產黨人,向他伸出了友誼之手,這使孫中山深受鼓舞。
  當時,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蘇俄全權代表越飛,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協助下先后與孫中山進行了多次會談,給孫中山提出了中國革命問題的重要建議:一是改組國民黨,這個黨要聯合各界人民,特別是工農大眾;二是要有革命武裝,要建立軍官學校;三是中國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蘇俄代表還向孫中山介紹了蘇俄紅軍的規模、組織和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況。對此,孫中山極感興趣。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人也給了孫中山以極大的影響。李大釗和孫中山討論了“振興中華”的種種問題。孫中山對共產黨人的建議和幫助表示歡迎。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3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確立了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建立統一戰線的方針。孫中山在共產黨人的幫助下,決心改組國民黨,重新創建革命事業,開始了他一生中最偉大的轉變。他在1924年初召開的國民黨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接受了共產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張,重新解釋“三民主義”,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使三民主義成為不斷革命的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的各項主張,同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因而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和創辦黃埔軍校的精神支柱。黃埔精神,即是在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階段這一新情況下應運產生的。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8)
  黃埔精神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堅持貫徹了校總理孫中山當時所制定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精神。這是黃埔精神的一個顯著特點。正因為如此,它才有著極強的感召力,“表現在國內外是怎樣的偉大,怎樣的普遍”。貫徹三大政策,國共兩黨親密配合,共同致力振興中華,這是當時許多有志青年投奔黃埔的初衷,也是真正的黃埔精神之所在。
  國共兩黨密切合作的黃埔軍校建立之初,這里是一塊共產主義和三民主義都可同時談論的土地,校中的政治言論比較自由。軍校訓令中明確規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等書籍,本校學生皆可閱讀。除了政治課所閱讀的《三民主義淺說》、《帝國主義》、《國民革命概論》這些小
  鄭洞國(前)等1978年6月在廈門前沿觀察大小金門島
  冊子之外,還有機會讀到諸如《蘇聯研究》、《社會進化史》、《社會主義原理》、《經濟學大綱》、《中國職工運動》、《中國農民運動》這種政治色彩很紅的書。
  由于國共兩黨的共同努力,黃埔軍校首創嶄新的革命制度,培養了大量的軍事政治人才,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赫赫戰功,馳名中外。軍校迅速發展成為體制健全、組織嚴密、規模龐大的革命武裝組織,國共兩黨的許多著名人物都出身于該校。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需要,先后在潮州、南寧、長沙、武漢又設立了4所分校。黃埔軍校學生在國民革命時期前后招收了6期,其中畢業4期。第5期在大革命失敗時即將畢業。這5期學生,大都參加了國民革命軍,成為軍中的骨干力量。在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年代里,黃埔軍校榮獲“國民革命中心”的崇高稱號,領受了“東方紅軍”的燦爛錦旗,對推動中國革命歷史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黃埔軍校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幾年里,做出如此重大的貢獻,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國共兩黨的真正合作。
  國共兩黨在那時的合作有著堅實的政治基礎,有著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標。因而兩黨能從軍校的籌建、開辦到革命軍的建立、東征與北伐,真誠團結,合作戰斗,汗水、鮮血流在一起。當然,團結合作必須堅持國家
  1960年10月19日,周恩來在北京頤和園會見黃埔校友。前排左起:李奇中、周恩來、陳賡、邵力子、張治中、鄭洞國。中排左起:黃維、唐生明、覃異之、侯鏡如、杜聿明、周振強。后排左起:王耀武、楊伯濤 、鄭庭芨、周嘉彬、宋希濂。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中國共產黨代表全民族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因此,必須和包括國民黨左派在內的一切進步力量緊密地團結在一起,與反對團結合作、犧牲國家民族利益的極右勢力進行堅決的斗爭。只有這樣,統一戰線才能鞏固。反之,只講消極團結,忽視積極的斗爭,甚至采取妥協退讓、步步后退的政策,反動勢力就會得勢,統一戰線就會遭到破壞,國家民族就會遭殃。大革命失敗的歷史證明了這一點,教訓是深刻的。由于國民黨右派背離了共同的目標,破壞了國共合作,從而改變了黃埔軍校的性質和方向,使軍校變成了培養反革命骨干的基地。當年同窗學友,戰場上又兵戈相見,致使國共兩黨都受到損失。
  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但是孫中山所倡導的黃埔革命精神并沒有泯滅。它由革命的黃埔生保持著,并在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運動中繼續發揮著革命的作用。反共內戰時期,日軍乘虛而入,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共產黨人和革命的黃埔生高舉團結抗日的革命大旗,推動了國共兩黨重新合作。在民族危機前,國共兩黨再次攜手,并肩戰斗。黃埔出身的教員學生又在挽救民族危亡的統一號召下,和全國人民一道奮起抗戰,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打敗了日本侵略者。
  抗戰勝利后,全國人民希望國共兩黨繼續合作,和平建國,但遺憾的是,在國家需要和平建設、同胞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蔣介石卻撕毀了國共兩黨于1946年10月10日簽訂的和平建國協定。他過分相信軍事解決問題,結果在他担任“中華民國總統”的第二年,就從大陸敗退到臺灣,致使臺灣與大陸同胞骨肉分離。究其原因,是他背離了孫中山的革命宗旨,違背了“團結合作”的黃埔精神。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9)
  黃埔軍校的發展史證明,團結則興,分裂則衰,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和永恒的規律。
  4.“奮斗犧牲”是黃埔精神的樸素詮釋
  黃埔創校的方針,是培養犧牲個人一切的革命軍人。“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這是矗立在黃埔軍校校門前的一副對聯,橫批“革命者來”。奮斗,犧牲,在一代又一廖仲愷題詞代的黃埔人心中扎根,是他們一生堅守的“黃埔精神”的最樸素詮釋。
  孫中山在1924年開學典禮上的演講中說:“當革命軍的資格,是要用什么人做標準呢?簡單地說,就是要用先烈做標準,要學先烈的行為,像他們一樣舍身成仁,犧牲一切權利,專心去救國……我敢說革命黨的精神,沒有別的秘訣,秘訣就在不怕死。要能夠有這種大勇氣,在心里就是視死如歸;以人生隨時都可以死,要死了之后,便能夠成仁取義。”黃埔軍校師生官兵受這種教育與精神的熏陶,在平時奮力做事,竭盡職守,潔身自律;在作戰中義無反顧,不怕犧牲,拼死戰斗。
  通過軍校教育,新入校的黃埔生明白了“主義”的內容,明白了世界上血染的東西最珍貴,明白了什么是無我,什么是犧牲。死亡無處不在,但一些人的生,恰恰是另外一些人的死換來的,人在關鍵時候必須舍棄自己。
  黃埔軍校的課堂時刻連通著戰場。從軍校創辦之初的東征、北伐到后來的抗日戰爭,為國家和民族犧牲的師生不勝枚舉。每次戰役,無不灑有黃埔師生的鮮血;每個戰場,無不埋有黃埔師生的忠骨;每本戰史,無不記載著黃埔師生的業績。無數黃埔師生用自己的鮮血和頭顱,不懈奮斗,勇于犧牲,鑄就了這座軍校的赫赫戰功和聲譽威名,也鑄就了一段忠魂浩蕩的鮮活歷史。
  在平定商團叛亂之戰中,800名入學不到半年的黃埔學生初鳴啼聲,3天時間便打得4000敵人全部繳械投降。商團反革命勢力被消滅后,廣州的政治形勢有所緩和,但是革命政府尚未實現統一廣東。當時盤踞東江的軍閥陳炯明,受英帝國主義和軍閥曹錕、吳佩孚的唆使,陰謀周恩來為左權將軍題寫的墓碑襲擊廣州。為了鞏固革命根據地和統一廣東,1925年2月國共兩黨共同組織革命軍,舉行第一次東征。以軍校教導團第1、第2團為主力,東征軍從出師到攻取平山,“為時半月,驅敵數百里”。繼而又以銳不可當之勢光復潮安、汕頭。在戰斗中,黃埔健兒,奮勇拼搏,所向披靡。
  棉湖戰役中,黃埔軍校教導第1團與10倍于己的精銳敵軍相遇,軍校全體官兵英勇頑強,不顧性命與敵相拼。校軍因充分發揮了政治工作的威力,全軍政治方向明確,再加上平時正規嚴格的軍事訓練,因而戰斗力在戰斗中發揮到最高程度,以一當十,以十當百。雖然損失極大,仍嚴守命令。這次戰役,教1團死傷半數以上。以3營為例:營黨代表、副營長陣亡;3個連長,2死1傷;9位排長中,7人陣亡,1人負傷;士兵共385人,戰后僅剩110人。雖然有這樣大的傷亡,但3營陣線卻始終未動,勇克敵軍勁旅。僅從這些犧牲數字,可見當時戰斗之激烈,教1團將士之英勇,時人稱奇。
  攻打潮安城時,學生軍只有12人沖入城內,嚇跑了駐在城內的洪兆鱗部守軍。打淡水時,學生軍爭先恐后,不知道什么是生死。一個士兵身臨城下,敵人在城上俯射,將這位士兵的軍帽打掉,但他毫不畏懼,“從容地反將敵人打死”。他們中,有的頭被敵人打傷了,就“用自己的手巾裹著血頭,仍奮勇登城”。共產黨員劉疇西身負重傷,戰后截去左臂。蔣先云總結這次東征的情況時說:“我校教導團的士兵,受訓練最久的,也不過六七個月……可是‘革命軍’3個字,早已印在他們的腦海里”,“他們身上沒有半文錢,沿途不敢侵犯鄉民一草一木”。他們在戰斗中“個個不怕死”,“這種精神,亦就是平日主義訓練的結晶”。由此可見,具備了“黃埔精神”的校軍,作戰時勇往直前,是取得這次戰役勝利的關鍵。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10)
  朱德為左權將軍題寫的悼詞第二次東征從1925年10月初開始,僅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就徹底打垮了以陳炯明為首的軍閥,收復東江,實現了廣東的統一。周恩來在后來回顧這段歷史時說:黃埔軍校建立之前,“雖有20余萬粵、湘、滇等軍,與陳炯明等部酣戰于東江、西江、北江、南路各地,而勝負不決”。黃埔軍校建立后,僅以黃埔生為骨干成立了兩個團,“以數千之眾即起了全部勝負的作用,這不是奇跡嗎?這是由于新成立的兩個團,是新的革命軍隊,是有著革命的三民主義作政治工作基礎的軍隊。政治力量超過了敵人,提高了戰斗力,保障了軍隊本身及軍隊與人民的團結”。黃埔生李奇中也以贊揚的語言說:“在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的各次戰斗中,黃埔軍確實發揮了黃埔精神,取得了革命的光榮稱號。”兩次東征,黃埔師生前仆后繼,浴血奮戰,全殲陳炯明叛軍,而且對百姓秋毫無犯,贏得了廣泛地支持。
  北伐戰爭時,革命的黃埔生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乘勝前進。他們作為北伐軍的核心力量,對于北伐戰爭的勝利,起著重要的作用。如第4軍獨立團,營、連長多數是黃埔軍校第1、第2期畢業生,其中有許多基層指揮員是共產黨人。他們既是指揮員、戰斗員,同時又是宣傳員。為了統一中國,他們沖殺在前,起到了先鋒和模范作用。因而“不及半載,迭克名城,會師武漢,其奮斗勇敢之精神,至可欽佩”。又如第1軍第2師第6團的營、連長,他們中多數是黃埔軍校第1、第2期畢業生。他們與葉挺獨立團并肩作戰,互策互勵,格外奮勇。在攻打武昌,推薦敢死隊隊長時,黃埔出身的連長,都紛紛報名,他們分別帶領敢死隊隊員,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爭先登城。有位隊長在登上兩丈高的城墻時,被敵人打了下來,他爬起來,立即以備用云梯爬在前頭,指揮作戰。在他們的帶領下,攻城官兵精神抖擻,英勇殺敵,視死如歸。在葉挺獨立師任團長的共產黨員蔣先云,作戰中負了傷,坐著担架還在指揮,犧牲時年僅25歲。這些有“革命軍的特色”的黃埔健兒,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在黃埔軍校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給黃埔革命精神增添了光彩。
  由于這些出身黃埔的精兵強將在北伐戰爭中起著模范和骨干作用,他們“為民眾求解放”的革命行動,贏得了廣大工農群眾的支持,“其奮斗勇敢之精神,至可欽佩”。因而北伐軍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飲馬長江,掃蕩中原,殲滅吳佩孚、孫傳芳數十萬大軍,取得了輝煌的戰果。黃埔之名,盛極一時。吳佩孚曾哀嘆,自己的軍隊是“不怕死”,而黃埔軍是“不知死”,“勝敗之分,就在于此”。
  黃埔第4期畢業生陳毅安烈士“殺盡敵人方罷手,完成革命始回頭。”這是當年黃埔軍校墻壁上的一幅大標語。黃埔軍校師生的勇于犧牲精神,驚天地,泣鬼神,而且這種犧牲不僅是在戰場上,包括家庭、親情和愛情。陳毅安,中共黨員,湖南湘陰人。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第4期,先編入炮兵,后在經理科學習,9月畢業。他在黃埔軍校學習時,給他當時在長沙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讀書的未婚妻李志強寫過很多信,把自己當時在軍校的狀況告訴李志強。陳毅安為了革命,一再推遲婚期,與李志強通信長達8年才結婚。在這些書信中,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一個真正革命者高尚的情操,為了革命寧可舍棄自己的愛情,甚至奉獻自己的生命。1930年,陳毅安任紅3軍團第8軍第1縱隊隊長,在率隊參加長沙戰役時壯烈犧牲。1958年,彭德懷元帥親筆為陳毅安題詞:“生為人民,生得偉大;死為人民,死得光榮。”
  在中華民族危難關頭,國共兩黨第二次攜手合作,黃埔師生再次并肩戰斗,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在8年抗戰中,國共兩黨黃埔師生幾乎無役不從。史料記載,在抗戰時期的國民革命軍中,有200多名黃埔生担任師長以上軍職,指揮全國三分之二的精銳之師,在全國各戰場上抗擊或抵御日本侵略者。由黃埔師生統領的國民黨中央軍以及敵后戰場的八路軍、新四軍,是取得抗日戰爭最后勝利的主力軍。轟轟烈烈的抗日戰爭,黃埔軍校師生是中國的靈魂人物。中國軍隊發揚黃埔精神,無數黃埔學生拋頭顱,灑熱血,救國救民。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11)
  臺灣八旬老人王鼎鈞在《從八年抗戰念黃埔先進》一文中寫道:“軍事為庶政之父,有黃埔軍校才有國民革命軍,才有北伐統一,才有以后的十年建設,史家稱為‘黃金十年’,中國人這才建立了民族自信心……如果沒有黃埔軍校,真不知道日本軍隊打進來以后弄成什么樣子,也不知道中國人的生命變成什么樣子。黃埔精神產生這樣的軍官,有這樣的軍官才有這樣的士兵,才有8年抗戰的最后勝利,中國人才沒做亡國奴。”(2005年7月12日《參考消息》)
  1933年3月,日軍先頭部隊由東北長驅直入,一直深入到熱河境內的長城腳下。蔣介石迫于戰局和輿論壓力,急調中央軍增援長城前線。先后奉調的第107軍3個師,軍官幾乎全是黃埔生。第2師師長黃杰、旅長鄭洞國,第25師師長關麟徵、副師長杜聿明,第81師師長劉戡,全是黃埔一期生。黃埔名將戴安瀾、王潤波、鄭庭笈、覃異黃埔軍校教育長張治中,時任淞滬前線總指揮。之、羅奇等人,都參加了這次戰役。這3個師在長城一線,與裝備精良的日軍激戰了兩個月,古北口一帶所有的高地都化作了焦土,共有170多名黃埔生的忠魂長眠于長城腳下。
  趙尚志,黃埔軍校第5期畢業生,從1932年開始到1942年犧牲,他在白山黑水之間與日本侵略軍和漢奸賣國賊周旋鏖戰了10年,經歷了常人不可想像的困難,也經歷了常人不可想像的磨難。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僅8個月,24歲的共產黨員趙尚志担任了“滿洲省委軍委書記”。趙尚志一到任,立即著手組織動員各路各派義勇軍合兵一處,打擊日軍。同時,籌建共產黨獨立領導的珠河反日游擊隊。不到兩年時間,他把10多支義勇軍組織成一支東北抗日聯合軍。1935年11月,正式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趙尚志任軍長兼第1師師長。經過一年多的游擊戰爭,終于在日軍鐵蹄下打出了一片有10多萬人口的哈東抗日根據地。然而就在趙尚志與他的親密戰友李兆麟、周保中殊死戰斗于冰天雪地、高山密林的時候,他卻因為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而受到黨內處分。背著沉重的精神枷鎖,趙尚志初衷不改。雖然不再能帶領大部隊作戰,但他所率領的小分隊,仍讓日軍膽戰心驚。1942年2月12日,在他率領一支小部隊又一次襲擊日軍時,身負重傷不幸被俘。監獄刑場,他絕不叛黨叛國,終遭殘忍殺害,壯烈殉國。毛澤東后來評價道:“有名的義勇軍領袖楊靖宇、趙尚志……他們都是共產黨員,他們的堅決抗日、艱苦奮斗的戰績,是人所共知的。”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中國軍隊在淞滬戰場投入大量精銳部隊,損失18萬人,其中有不少黃埔生。史學家黃仁宇為此評價說,中國抗戰先用苦肉計,再用空城計。所謂苦肉計,黃埔一期生、少將旅長黃梅興,在淞滬抗戰中犧牲。是先在淞滬戰場投入以黃埔軍校生為主的中央軍,犧牲嫡系部隊,讓那些馬家軍、龍家軍、粵軍、川軍都跟上來。黃埔師生走在前面,全民一致,同仇敵愾,自“七·七盧溝橋事變”開始,直至戰斗到勝利,打了8年又1個月零8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第一個勝利是平型關大捷,這次戰役即是由當年担任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教官、后任八路軍第115師政委的聶榮臻和同為黃埔學生的該師師長林彪指揮的。第115師官兵在這一對黃埔師生的領導下,于1937年9月25日的秋雨中設伏于山西境內的平型關。此役殺得天昏地暗,驚心動魄。早就希望打一個漂亮仗的八路軍勇士個個如下山的猛虎、出海的蛟龍,而自進入中國還沒有遇到有效抵抗的日軍也是兇焰萬丈,不可一世。雙方不斷展開拉鋸戰、攻防戰和肉搏戰。戰斗從清晨7時一直打到下午3時,整8個小時,八路軍終于把圍困在夾溝中的日軍全部消滅。殲滅日軍近千人,擊毀汽車100多輛,畜力運輸車200多輛,繳獲戰馬50多匹,步槍1000余支,機關槍20挺,火炮1門,擲彈筒20多個,以及其他軍用物資。全國軍民群情振奮,一片歡騰,各界人士紛紛來電來函表示祝賀。蔣介石也發來嘉獎電,稱:“接誦捷報無比欣慰”。時隔一日,又來電稱贊:“忠勇之氣,益蓋敵膽,特電馳賀,續候佳言”。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12)
  1939年11月,南寧告急,國民革命軍第5軍奉命投入桂南會戰的昆侖山戰斗。軍長是黃埔一期生杜聿明,他下屬的3個師第200師師長是黃埔三期的戴安瀾,新編第22師師長是黃埔二期的邱清泉(學名邱青錢),榮譽第1師師長是黃埔一期的鄭洞國。榮譽師就是榮譽軍人,這是對負傷歸隊官兵的統稱。這個師的官兵對日軍恨之入骨,打起仗來復仇心切,英勇無比。正因為如此,12月18日開始的昆侖關大戰槍聲一響,担任正面主攻的第1師就對日軍展開猛攻。兵勇怒吼,地動山搖,當天就占領了昆侖關的仙女山。當晚,各團再乘勢夜襲,經過一晝夜激戰,又攻克了老毛嶺等軍事要地。第200師連夜推進,于深夜攻入昆侖關。12月19日之后,日軍發起反撲,昆侖關上喊殺聲沖天,硝煙蔽日,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雙方傷亡慘重。中國軍隊改變戰術,暫時放棄爭奪主峰,派出重兵清除昆侖關四周守敵,使守關敵軍成甕中之鱉。10天后,由新22師為主再次以凌厲攻勢,突入昆侖關口,終于在12月31日11時20分,完全攻占昆侖關。中國軍隊以斃傷敵軍18100多人、擊斃敵旅團長的輝煌勝利,迎來了1940年的元旦。伴著新年的鐘聲,杜聿明對報社記者說:“民眾是本軍的父老。本軍的勝利,其實也是民眾的勝利。”這話滲透了黃埔軍校初創時的精神,給中國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黃埔四期生林彪(前)、軍校秘書聶榮臻(后)
  在抗日戰爭初期率部開赴抗日前線黃埔四期生林彪和一期生杜聿明分別在山西平型關與廣西昆侖關打了兩場抗日的著名戰役。兩次戰役是黃埔軍校課堂上教官講授的兩種不同形式的典型進攻戰例再現:林彪是占據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勢,打的是巧仗,是戰略戰術上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杜聿明是仰攻“一夫當關,萬人莫開”的昆侖關,是實打實、硬碰硬的攻堅戰。林彪指揮的是小米加步槍的“土八路”第115師;杜聿明帶領的是中國惟一機械化軍第5軍。對手同是號稱“鋼軍”的板垣征四郎師團。林彪打的是第21旅團輜重隊和后衛部隊;杜聿明攻擊的是第21旅團主力。平型關大捷是中國軍隊節節敗退時奏響的一曲凱歌,打破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昆侖關之戰又使中國軍心、民心振奮,愈戰愈勇。黃埔生林彪、杜聿明也由此在全國威名大震。
  1941年,日本法西斯發動太平洋戰爭,派重兵進逼緬甸,企圖截斷滇緬公路,這是中國當時惟一一條通往外部世界運輸軍用物資的輸血管和生命線。為了保證這條西南交通大動脈的暢通,中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第三天就下令入緬作戰。作戰部隊為第5、第6兩軍。黃埔第3期畢業生戴安瀾任師長的第5軍第200師隨即開赴云南集結,并在1942年3月,作為先頭部隊進入緬甸。此時的戴師長已抱定必死決心,臨行前留給夫人一份遺書,寫道:“為國戰死,是極光榮。”在行軍途中,他激情滿懷,遂賦《七絕·遠征》詞,以明壯志:“策馬奔車走八荒,遠征功業邁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長弓射夕陽。”入緬作戰,條件異常艱難,山路崎嶇,林木密布,氣候悶熱,瘴氣逼人。第200師屢建戰功,在同古保衛戰中,戴安瀾率部殲敵5000多人,成功掩護了盟軍的撤退。
  黃埔三期生戴安瀾4月29日,日軍切斷了中國遠征軍的退路,戰局開始惡化,遠征軍總指揮部下令撤退。回國途中的5月18日,第200師遭到日軍突然伏擊,戴安瀾匆匆趕到前沿指揮,不幸胸部、腹部中彈。5月26日,部隊到達茅邦地界,此地離祖國僅剩下半天路程。這時,戴安瀾的槍傷由于軍中無藥已有8天沒有得到治療,他不幸在下午5時40分停止呼吸。臨死前,他吩咐士兵幫他整理好衣帽,扶起他向北做最后的眺望,口中仍喃喃地吐出8個字:“反攻,反攻,祖國萬歲!”戴將軍死后,全國各地民眾紛紛電致挽詞、挽聯。毛澤東寫的挽詩是:“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周恩來的挽詞是:“黃埔之英,民族之雄。”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13)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為時最長的戰爭,也是自中國幾千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來一次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參戰人數最多的戰爭,更是中華民族自屈辱的鴉片戰爭以來惟一一次取得全面勝利的戰爭。黎東方著《細說抗戰》中說,“八·一三”淞滬會戰以后,有21次會戰,1117次大戰斗,38931次小戰斗。在這個磨礪與檢驗著民族精神的戰場上,黃埔師生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據資料記載,僅在中國軍隊赴緬作戰期間,陣亡的黃埔軍校師生就有5700人之眾。8年抗戰,黃埔出身的97位將軍壯烈犧牲。雖然無法統計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有多少黃埔師生為國捐軀,血沃中華,但可以完全肯定地說,在3000萬殉難的中國軍民中,在血肉組成的抗戰長城上,每一塊磚石都灑下過黃埔師生的汗水、淚水,浸透過黃埔師生的鮮血。這鮮血化為了永不凋謝的鮮花,更化為了對一個不屈民族的英雄贊歌。
  黃埔軍人在國家和民族存亡面前,都表現出革命軍人視死如歸的精黃埔一期生杜聿明在昆侖關戰役前線神,無數黃埔軍人血灑疆場。各位黃埔軍校抗戰先烈,每一個人站起來都是一尊銅像。黃埔革命先烈創造了歷史,歷史上應該有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當年日本帝國主義想滅亡中國,一般中國人束手無策,恨自己軟弱無能,希望有強者出頭。在天下蒼生引頸而望的時候,各位抗戰先烈站了起來,以“大俠”的勇者姿態走上前去,“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成功不必在我”。在如此一大群先烈的引領下,中國人民用血肉筑長城,用鮮血洗國土,終于取得最后勝利。日本投降,中國成為世界五強之一,聯合國的發起人。中國人民永遠記得,各位抗戰先烈那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公而忘私,犧牲小我的高大形象,感念并弘揚著他們那種為國家、為民族而勇于奮斗犧牲的精神。
  黃埔精神的歷史意義及現實意義
  20世紀初,國共合作、精誠團結的黃埔軍校,那種昂揚的革命精神,洋溢在每位黃埔師生的臉上,貫徹于課堂和作戰的始終。軍校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培養了大批政治軍事人才,為廣東革命根據地的統一和北伐戰爭的勝利建立了卓著的功勛,宣傳和傳播了革命思想,支持和推動了工農運動。兩次國共合作期間,黃埔出身的國共兩黨將士在黃埔精神的激勵下,在東征、北伐和抗戰中的出色表現,一起建樹了為國家為民族建功立業的歷史豐碑,共同為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毫無疑問,也正是由于有黃埔精神作為軍校教育的重要思想支柱,黃埔軍校成為中國革命軍隊的搖籃。在中國近現代革命史、建軍史、建黨史、國共合作史、統一戰線史上,黃埔軍校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別是由于歷史的造化,國共兩黨軍隊都與黃埔軍校有著深厚的淵源,可以設想,如果沒有這種革命精神,就沒有黃埔軍校,那么,中國20世紀的歷史必定要重新改寫。
  從黃埔軍校的發展軌跡看,軍校武裝力量是國民革命軍建軍的最早“原始積累”。1927年后的黃埔軍校,其領導權長期由蔣介石把持,使軍校成為國民黨的御用機構,所培養的將領在國民黨軍隊中形成舉足輕重的黃埔派系,成為蔣介石的嫡系“中央軍”和控制軍隊的主要力量,也是國民黨統治大陸22年以及敗退臺灣后對臺灣進行統治的軍事臺柱。黃埔軍校還成為國民黨創辦其他軍校的典范。20世紀30年代,國民黨政府創辦了一系列軍校,如:陸軍步兵學校、陸軍炮兵學校、陸軍騎兵學校、陸軍輜重兵學校、陸軍機械學校等。這些學校不僅在教育體制等方面效法黃埔軍校,而且不少領導人也是出身于黃埔軍校,他們在潛移默化中也把黃埔精校慶70周年時李默庵的題詞神多多少少地帶到了這些學校,為正在開展的中國抗日戰爭,培育了一批前線急需的基層指揮員和各科技術人才。
  國共合作的黃埔軍校,也是中國共產黨建軍實踐的開端,為人民軍隊建設積累了初步經驗,并準備了干部。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最初幾年,還不懂得直接準備戰爭和組織軍隊的重要性,但通過參加創辦黃埔軍校,通過對黃埔軍校培育的“奮斗犧牲”精神的深化理解,開始懂得了軍事的重要。軍校師生中的共產黨員成為當時中共掌握部分國民革命軍,及其此后創建人民軍隊——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與新四軍、人民解放軍的中堅骨干力量。他們為人民武裝的創建、發展和壯大,建立了不朽功勛。此外,還有眾多的黃埔師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鼓舞下,走上了真正的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跟著中國共產黨繼續革命的黃埔師生,參加了幾乎所有的重大武裝起義,為革命戰爭的發動和發展,為紅軍和蘇區的建設,為白區斗爭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軍事斗爭基石。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14)
  黃埔軍校不僅使中國共產黨開始認識到軍事的重要性,也認識到軍事教育的重要性。中國共產黨創建紅軍后,即借鑒黃埔軍校的經驗,繼承黃埔精神,創辦了教導隊和一些隨營學校。毛澤東說,北伐時期有個黃埔,我們要辦一個“紅埔”,搞個培養干部的基地。中央紅軍軍事政治學校隨即開辦。1936年“抗日紅軍大學”成立,毛澤東在開學典禮上說:“第一次大革命時期有一個黃埔,它的學生成為當時革命的主導力量,領導了北伐的成功。我們的紅大就要繼承黃埔的精神,要完成黃埔未完成的任務,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為主導力量。”由此可見,黃埔軍校可以稱之為中國現代軍校的始祖,國共兩黨以后創辦的各種軍校雖然性質、路徑各不相同,但都源于黃埔一脈,得益于源遠流長的黃埔精神。
  多年以來,在爭取民族獨立和祖國統一的長期斗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地弘揚著黃埔精神。如抗戰時期的延安黃埔同學分會,以“團結抗日救國”為職責;現代新時期的全國黃埔軍校同學會,以“致力振興中華,促進祖國統一”為己任。因此,發揚革命的黃埔精神,汲取國共合作與分裂的經驗教訓,對于促進祖國的統一具有重要意義。
  歷史證明,發揚黃埔精神,國共兩黨緊密團結合作,致力振興中華,就會給國家民族帶來好處,相反就會損害國家民族的利益。孫中山曾多次指出:“統一是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幸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并希望“凡是愛國的中國人,都應該為祖國的和平統一而努力奮斗”。今天,我們的國家尚未實現統一,臺灣海峽兩岸面臨著緊迫的形勢和新的歷史要求。國家要統一,是人心所向,是民族意愿,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在當前,黃埔精神“愛國革命”的現實意義,無疑就是要促使兩岸的和平統一。一小撮“臺獨”分子妄圖把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是最大的不愛國和反革命,是現代的汪精衛之流。因而宣傳黃埔精神,發揚黃埔精神,發揮好黃埔軍校同學會在“反獨促統”大業中的重要功能,對于推動海峽兩岸合作,致力振興中華,仍有著針對性很強的促進作用。
  左起:周恩來、郭沫若、鄧小平、彭真、李濟深在全國政協一屆四次會議期間。
  黃埔精神,永不消退。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宗旨是:“發揚黃埔精神,聯絡同學感情,促進祖國統一,致力振興中華。”所以,每一位海內外黃埔校友都應按照黃埔精神的要求,緬懷為祖國統一、民族振興拋頭顱灑熱血的黃埔志士,并弘揚他們的壯志,不遺余力地反對“臺獨”,以促進祖國的統一與民族的振興。這是歷史賦予黃埔同學的使命。
  一日同窗,終生不棄。“軍校”有一種特別的凝聚力,在老黃埔人中,常眾口傳承“咱們是軍校X期的”,這句話有著意想不到的親和力。海峽兩岸黃埔師生心中鐫刻著兩副相同的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經年歲月的風塵,盡管一點點沖淡了黃埔將士的輝煌,但黃埔精神卻從不曾磨滅;波濤翻滾的海峽,盡管一年年分離了本為一體的骨肉,卻分不開“振興中華,統一祖國”的入校志愿,分不開“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兩岸及海內外的黃埔校友,多加強聯絡,擴大交流,增進共識。以國家統一、民族強盛為最高原則,捐棄前嫌,求同存異,殊途同歸,共同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和發展建設薦言出力。祖國統一大業有著黃埔精神的加盟,中華兒女更能合百川之力,聚華夏之心,使中華民族實現偉大的復興,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1981年春節茶話會上,鄧小平向原黃埔教官季方(右一)等問好。
  黃埔后人張惠業先生曾填詞《滿江紅·黃埔魂》一首,歌頌黃埔精神:
  黃埔軍校聲威赫,旗幟下,薈萃曠世英杰。驚天地,鐵骨錚錚,文韜武略。面對列強,虎狼蛇蝎。熱血男兒,壯懷激烈,長劍一揮迷霧散,神戈輕拂烏煙滅。鐵流滾滾赴國難,捍家國,拍鞘征乾坤,難消歇。
第十三章 解析黃埔精神(15)
  蒼龍吟,猛虎嘯;千古恨,憑誰閱?鐵蹄聲中,尸橫遍野,醒獅昂首,拍岸喋血。八年鏖戰光天德,侵略夢,瞬間滅。狼煙起,揮師半島,倚天長纓在手,直搗西方霸權宮闕,心膽裂。黃埔精英在,靖山河,神州悅。
 


網載 2013-08-27 16:15:22

[新一篇] 中國黃埔軍校 考辨畢業證書

[舊一篇] 中國黃埔軍校 拜訪黃埔一期畢業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