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業產業化的思考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發展農村經濟的關鍵在于農業產業化。近年來,中央大力提倡,再三強調農業要實現產業化。各省、市都認真貫徹實施農業產業化方針,但收效不太顯著,農業發展連年滯緩。原因何在?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一、實施農業產業化要有獨立的法人主體
  農業本身就是個大產業:第一產業。怎樣才叫農業產業化?什么生產機械化、管理科學化、經營現代化、服務社會化、產品市場化等等,無非就是八十年代中期提倡過的種、養、加結合,產供銷一條龍而已。產業化也好,一條龍也好,叫什么名字都沒多大關系,問題在于怎樣去實施。一提到機械化、社會化、現代化,馬上就面臨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規模。八十年代后期,規模化生產的口號一度甚囂塵上,有些縣竟搶先宣布:全縣實施了規模化生產;而農民一聽到規模化就談虎色變,認為又要歸大堆了,便撂田拋荒,去城市打工,形成數百萬農民大軍沖擊城市。農村改革本就是砸爛大鍋飯,再歸大堆顯然是倒退。正確的做法是“完善和發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宣布延長承包耕地使用權30年不變,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承包地可以有償流轉,結果穩定了人心,農村經濟又發展了一段時間。現在提倡產業化,還是繞不開“規模”的障礙,便又出現了“提高組織化程度”的新說法。其實是換湯不換藥,沒有抓住本質問題從根本上去解決。
  本質問題是什么呢?十四大早已明確宣布,中國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就是說,商品生產應按價值規律辦事,商品流通須按市場規律運作,農業生產自不能例外。而市場的微觀主體是企業,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才能進入市場,才有資格參加競爭。可中國農村是千家萬戶的小農經濟,一戶農民只承包六、七畝耕地,進行著半自給自足性的生產,剩余產品少得可憐,既形不成批量,也沒法講究質量,個體農民成不了企業法人,無論是人還是產品都難以進入市場。再加上我們的農村政策還保留著不少計劃經濟時期的殘余,這就等于把九億農民的絕大部分都排擠在市場經濟的范疇之外了。農民不能自由地進入市場參加公平的競爭,這便是近年來農村經濟發展滯緩的根本原因。
  回過頭來再說農業產業化。要實施農業產業化,就要有獨立的法人主體;也就是說,農業產業化必須落實在農業企業上。一家六、七畝地的小農戶不能成為農業企業,農民作為自然人也成不了企業法人,市場經濟在農村便失去了微觀主體,因此,作為市場經濟經營形式的農業產業化便與作為自然人的農民脫節了。農業產業化與農民之間缺少一個聯系的中間環節——農業企業,這便是農業產業化難以貫徹落實的癥結。
      二、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在于發展農業企業
  由于農業產業化與農民之間的聯系缺少一個中間環節——農業企業,因此有不少有見地的專家在設計應對措施時便提出了“龍頭企業帶動型”和“公司加農戶”等有效形式,引導城市中的一些企業和公司與農民相結合,通過農業結構調整實現種、養、加結合,產、供、銷一條龍。這不失為一種聰明辦法,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行政手段實現的農、工、貿一體化(實際是合作制)。當然,這種行政手段首先是以經濟上的共同利益為前提條件,一旦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當這種合作只對一方有利而對另一方不利時,所謂“一體化”的合作組織便解體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罐頭廠、葡萄酒廠與農民簽訂產、購、銷合同,曾經紅火過幾年,后來,水果罐頭和葡萄酒都滯銷了,廠方便單方面撕毀合同,造成大量水果和葡萄腐爛;絲綢公司與蠶農之間也是如此,近幾年絲綢出口受阻,大量白廠絲積壓,迫使農民毀桑種糧,如此等等。而且受害的一方都是農民,因為農民不是法人,農業生產沒有發展成企業,實質上是若干農戶在給城鎮的工廠、公司等企業打工,沒有獲得平等對話的資格和地位。說到底,這種所謂的產業化并沒有真正實現一體化,只不過是把城鎮企業與農戶進行“拉郎配”:配得好,也可能成為恩愛夫妻,配得不好,就是一對怨偶,甚至反目成仇;或者,當利益一致時便共度蜜月,一旦利益沖突時便分道揚鏢,只不過是一段露水姻緣。所以,龍頭企業帶動型也好,公司加農戶也好,只能算企業與農戶之間的一種合作形式,合作得好與壞受外在條件決定的利益驅動,致使缺點在于不是真正的一體,因而缺乏內在的長久的發展活力。
  由此可見,要真正實現農業產業化,根本措施還是要在農村中發展農民自己的農業企業,讓農民進入農業企業,產生出自己的企業法人。眾所周知,市場經濟中的任何企業都要追求利潤最大化,企業自身和企業法人都會具有內在的利益沖動,勢必努力延長其產業鏈條,實行規模生產,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經營管理方式,不僅進行種、養、加結合的農業綜合開發,還要對其產品進行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然后進入市場,擴展其營銷渠道,把加工環節和流通領域的增值部分統統納入自己的利益范疇,獲取最大的利潤。由于企業本身是個統一的有機體,農業生產與加工、銷售等環節都是有機體的一部分,是流水作業的不同車間,誰也離不開誰,所以才能實現利益的公平合理的分配,而公司加農戶或龍頭企業帶動型的城鎮公司和企業所獲得的利潤是很難向農戶返還的。當然,由小農經濟的汪洋大海發展到把無數農戶都組織成為農業企業,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但作為領導者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實施農業產業化的關鍵是要發展農業企業;但在發展初期,“龍頭企業帶動”和“公司加農戶”仍是一種有效的合作形式,應充分加以利用,并在合作過程中著力幫助農民組建自己的農業企業,形成企業對企業、企業對公司的平等合作。具有自己獨立的法人地位,才不致于在合作過程中被別人輕易地拋棄或任人宰割,一定要在平等合作的過程中努力發展成更高級的企業集團公司,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
      三、在實踐中脫穎而出的農業企業
  安徽是大包干的發祥地,從改革中嘗到了甜頭,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群眾改革的積極性都很高,思想活躍,從八十年代中后期以來就創建了不少產供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先進典型,可惜沒從理論上總結提高,沒在實踐中大力推廣,因而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我們對這些先進的典型經驗應當重新審視,刮目相看。
    1.反租倒包。
  反租倒包最先產生于滁州市南譙區大王鄉。八十年代中期,一位原籍滁州的臺商回鄉探親,在滁州市農科所試種席草成功,將席草加工成炕席(塌塌米)出口至日本,獲利甚豐。于是由農技站反過來租用大王鄉農民的承包地,指導各農戶生產席草,統一收購加工,由外貿部門銷往日本。反租倒包的新形式經媒體炒作,曾經紅火過一陣,因當時還沒實施市場經濟,未能發展成農業企業,就缺乏長久的活力。十四大宣布實施市場經濟后,“反租倒包”獲得了新的生命,發展成為“朱永祥模式的農業企業。
  朱永祥是潁上縣州里鋪鄉青年農民,由承包一個小農場的1000畝地起步,逐步擴展到承包全鄉1.5萬畝耕地。 各農戶仍在自己的承包地上勞作,但須按公司的統一安排進行生產:統一耕作,統一供種,統一栽培模式,統一供應化肥農藥,分戶管理收獲,統一收購產品加工。例如小麥,原先包產600斤,兩年后又包產800斤,減產全賠,超產部分對半分成。因為生產的是優良品種,每斤收購價高于市場5分錢, 由公司統一收購后精選,進行包衣加工,再通過種子公司銷售出去,朱永祥成為全鄉農民的企業法人代表,州里鋪鄉農民組成了一個上規模的農業企業,蓬勃興旺地發展了起來,朱永祥也被評為全國農村十杰青年之一。
  類似的例子甚多,如臨泉縣“西瓜大王”反租倒包幾個村的耕地種植西瓜,農民收入翻了幾番。農村能人多得很,只要我們給政策,實實在在地扶持他們,幫助他們,農民的農業企業就會像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來并成長壯大。既然農民中的種田能手可以反租倒包,那么,農技站、土肥站、畜牧站……農村中的七站八所廣大農技干部更可以用反租倒包的方式創辦農業企業。我認為這是實現農業產業化最有效的形式,也是我國農業實現規模生產最可行的途徑。試想一下,旱田機械化生產的適當規模應達1.5萬畝耕地,那是3000多個農戶、1.2萬多農民的承包地,都交給一戶人家去經營,那3000個農戶1.2萬農民往哪兒安放, 去干什么呢?朱永祥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反租倒包全鄉農民的承包地,成為擁有1.5萬畝耕地的企業家,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 獲得了在大市場中公平競爭的權利,而另外的3000戶1.2 萬農民仍然在自己的承包地上勞作,收入比自己單干時高得多。朱永祥與全鄉農民形成了血肉相連的利益共同體,企業所獲利潤還通過年終分紅的形式返還一部分給農民,做到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整個企業生機蓬勃,充滿著活力。現在,朱永祥公司辦起了混合肥料廠、面粉加工廠、飼料廠等加工企業,組建了專業技術隊伍和營銷隊伍,發展成為初具雛形的現代農業企業。這種形式是農村實現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希望所在。
    2.股份合作制企業
  股份合作制企業其實還是“朱永祥模式”,只不過是由一個人反租倒包變為幾個人合伙而已,適合于村里干部或父子、兄弟、親戚朋友聯合起來反租倒包一個村、幾個村的耕地,組建農業企業,可以做到人才配套,技術互補,資源集中,幾股力量擰成一股繩。
    3.基地型農業企業
  這里說的基地不是指國家投資建設的糧、棉、油、豬、禽、蛋生產基地,即是指種子基地,商品基地。例如外貿出口商品基地,做到一村一品,甚至一鄉一品,過去多為通過行政手段組織生產,由外貿部門統一收購出口。今后應由農村能人出頭組建農業企業,像霍山縣的桂紹松那樣成立公司,與外貿部門合作。一旦外貿出口受阻,企業本身也有能力組織營銷,能獨立發展立于不敗之地。
  種子基地型農業企業應作為當前最主要的形式,也是農業產業化的突破口。大田糧食生產用的種子繁殖系數一般為10倍。安徽省8000多萬畝糧食播種面積,就應有800萬畝的良種繁殖基地。 優良種子的價格比糧食價格要高得多,甚至高出幾倍,按種子法一律由種子公司壟斷經營,效益是可靠的。如果責成各縣種子公司和農技站扶持并幫助良種基地農民組建起良種生產企業,包產、包購、包銷, 全省可以很快地實現800萬畝耕地面積的農業產業化。同樣,林、牧、漁業也可照此辦理。生產出了足夠數量的優良種子、種苗,不僅促進本省農業生產,讓農民免受假冒偽劣種子之害,還可以銷往外省,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這也為農業科技部門創辦企業開通了一條有效的途徑,理應作為當前實施農業產業化的重點大力推行。
    4.專業協會型農業企業
  目前已有不少地方實現了區域規模專業化生產,如蔬菜、水果、藥材、水產等,達到了一村一品,一鄉一品,甚至一縣一品。由于區域規模生產需要配套的系列服務,專業協會便應運而生。只要稍加引導,在專業協會的基礎上組建農業企業,產生出自己的法人代表,便可以迅速實現農業產業化。
    5.農科教綜合農業企業
  科技和教育部門必須與農業相結合。這是陶行知先生大力提供的。陶先生的故鄉,黃山市休寧縣的溪口鎮于八十年代初期率先推出農科教統籌,成為安徽省“繼大包干之后的又一偉大創舉”,在全國影響很大。各地、市、縣都先后設立農科教統籌辦公室主持這項工作。但過去多側重于組織科技和教育部門的人聯合起來辦農村職業中學,搞技術培訓,傳授科技知識和應用技術,還沒有做到與農民結合在一起。如果進一步發動農科教系統的人聯合起來反租倒包農民的承包地,進行農業綜合開發,就會產生許多富有活力的可持續發展的農科教生態農業企業,也促進了科教興農戰略的實施。
    6.農場型農業企業
  早在1983年機構改革時,安徽省農墾廳率先實行政企分離,組建了農墾集團總公司,成為全省最大的農業企業。總公司下屬各農、林、茶場都改組為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分公司,他們真正實現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進行農業綜合開發,產供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至今已近20年,一直運作良好,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農墾公司的技術力量強,職工素質良好,機械化程度高,管理體制嚴密,代表了全省最先進的農業生產力,是走向農業現代化的排頭兵。各國營農場公司搞好了后可逐步擴大規模,把周圍整村、整鄉的農民吸納進來,在農墾企業的統一指揮下進行生產,包產包購包銷,利益共享。原先的個體農戶都成了農墾公司的員工,同時也是公司的股東,因其承包耕地的承包權仍是屬于自己的,成了公司內名符其實的主人翁,企業的活力自然很強。
  除農墾企業外,各縣(市、區)都有一個至數個縣屬小農場,亟應招聘能人承包,建成企業,逐步擴展,吸納周圍農民像滾雪球一樣成長為大型農業企業,迅速實現農業產業化。我曾經撰專文論證,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是走農場化道路。最近,我們支持一位下崗職工在合肥郊區三十崗鄉承包50畝地(承包期30年)創建了一個“新天地園藝場”,打算用高新技術和加工技術創辦一個新型農業科技企業。省委、省政府已號召各地、市和有條件的縣都應建立高新技術園區,我認為應進一步明確提出創建高新技術農業企業,帶動全省實現農業產業化。
  概括起來一句話:農業產業化必須落實在企業上,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在于發展農業企業。同時應對一些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農村政策進行調整,依靠政策創新、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把整個農業引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農業產業化的軌道。
調研世界京11~13F2農業經濟何開蔭20002000何開蔭,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 作者:調研世界京11~13F2農業經濟何開蔭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29:06

[新一篇] 關于全球化的幾點認識

[舊一篇] 關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集約化——源自基層農村的實踐探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