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要在“特”字上做文章,發展思路要“特”,工作舉措要“特”,服務內容要“特”
趙風樓(中共邯鄲市委常委、農工委書記):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已成為共識,但具體怎么調,是很值得研究的問題。從目前的情況出發,調整結構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是圍繞“特”字做文章。用特殊的政策措施,創造特殊的環境,充分發揮區域自然、人文等特殊優勢,培育特色產品,發展特色支柱產業,進而帶動農業結構升級,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1.發展思路要“特”,能夠體現和創造區域經濟優勢。搞好農業結構調整,首先要有促進特色經濟、特色產業、特色產品發展的明確的工作思路和切實可行的規劃。這是一個決策者和組織者對本地情況的認識、判斷和把握的過程,是對決策者決策水平的考驗。只有對市場需求狀況、自然資源狀況、經濟優勢、人才技術優勢、生產要素組合能力以及主要制約因素等有一個全盤的前瞻性分析,才能制定出充分體現當地特色的產業發展規劃。像邯鄲市的永年蔬菜、館陶蛋雞、臨漳獺兔、雞澤辣椒、大名花生等業已成型的產業,在發展之初,都是經過充分謀劃和論證,選準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然后把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科技進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由此形成了獨特優勢,從而避免了縣域之間結構趨同,提高了綜合競爭能力,保持了旺盛生命力。
2.工作舉措要“特”,工作方法要新。在培育特色產業上,應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突出“三抓、三促”:一抓完善、促提高。對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傳統優勢產業,要依托科技,改良品種,提高質量,深化加工,進一步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二抓培育、促壯大。對一些特色項目應大力扶持,高起點謀劃。基地規模小的要進一步擴大,加工能力弱的要上龍頭企業,銷售渠道窄的要建產地批發市場。三抓創新、促發展。尚無特色產業的地方應盡快謀劃并建成一批好的特色項目,用龍頭項目拉動基地發展,或引進品種技術創出特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用創新的工作方法如示范帶動、服務促動、效益拉動等市場經濟辦法去代替過去單靠強迫命令和下達指標的方法,吸引農民來發展特色產品。
3.服務內容要“特”,措施要得力。一些產業結構調整成功的范例說明,尋找一個適合該產業發展特點的服務內容并采取得力措施實施至關重要。如臨漳縣獺兔能夠在短短的四五年內形成一個立縣特色主導產業,其成功之處就在于有一個適合該產業發展特色的服務體系。該縣以農協為載體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滲透到產前、產中、產后的各個環節,其信息網絡能夠靈敏地反映市場供求狀況和與該產業相關的技術動態,這就為農戶提供種兔、技術指導、防疫滅病、實行保護價收購等系列化服務提供了科學依據。
當前,在農民市場化能力沒有形成,農村經濟中介組織還沒有成熟發展的情況下,尤其需要各級政府提供有效的服務。主要包括:一是信息服務。當前農民迫切需要準確、及時的市場信息。因為這是解決生產什么,生產多少,為誰生產的前提。這就要求政府和各涉農部門通過組建全國農副產品信息網絡和利用現代化的傳媒手段調查了解市場供求狀況,通過綜合分析為農民提供比較準確的需求信息,有條件的地方還要發展“訂單農業”。二是科技服務。各涉農部門的技術專業人員或農技人員要深入農戶指導農民運用科學技術搞好農業生產。要把先進的農業生產、加工、貯藏技術傳授給農民,讓農民學會科學生產。另一方面,要通過引進先進尖端的科技來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我國加入WTO 后農產品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而世界農產品競爭是質量的競爭,核心是良種的競爭。誰擁有良種和先進的技術,誰就能掌握競爭的主動權。盡管許多農產品出現“賣難”,但一些名優特產品價格超出同類產品價格十幾倍乃至幾十倍以上仍然暢銷。比如,“富崗蘋果”一個蘋果可以賣50元。去年5000個蘋果賣了25萬元,今年國內預訂的蘋果已達1.1萬個。 因此,科技服務的一個特殊內容就是在良種上做文章。
調整農業結構要認真吸取以往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為農民提供正確、有效的服務,要注意“八忌”
左德興(中共東光縣委副書記):從目前一些地方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看,政府要特別注意防止和避免八種現象,簡稱“八忌”。
一忌信息失真,誤導于民。近幾年,通過各種媒體和渠道傳播的調整農業經濟結構的大量信息中,所宣傳的高效益的農產品名稱比比皆是,搞得人們眼花繚亂。在這種情況下,各級政府在指導調整中,務必做好信息的“保真”工作,防止產生誤導。有三種情況應力求避免。一是篩選不嚴。在眾多繁雜的信息中,沒有經過認真篩選,沒有進行深入考證,未辨真偽優劣,一概“拿來主義”為我所用,甚至把錯誤的信息作為決策依據。二是從眾心理。只是片面地看人家干什么賺錢,就號召干什么,不看自己的實際情況,跟在別人的后邊跑,結果是:賺錢時,人家賺頭他賺尾;調整時,人家調尾他調頭。三是只看眼前。有的信息是真實的,但它只是按目前的市場需求和價格水平來反映的,而市場具有明顯的時效性,它總是隨著人們需求的增減和生產規模的脹縮而變化的。如果不考慮人們需求“熱點”的變化,不考慮周圍同一產品生產規模的變化,不搞立體考察和動態分析,簡單的“照鏡子式”的認同、“炒作”,很可能是“刻舟求劍”,容易把農民引入生產的“誤區”,使農民利益受到損害。
二忌越俎代皰,強加于民。現在有的地方沒有擺正黨委政府與農民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中各自的地位、作用及兩者相互關系,行政干預太多。這種干預,與建立一種市場與農民之間的信息傳導機制和決策誘導機制不同,而是仍在靠行政和計劃手段組織生產,農民種什么、不種什么、種多大面積,都直接或間接地進行干預,甚至不顧客觀實際情況片面追求所謂規模效益。其結果,“強扭的瓜不甜”,形成農戶與政府討價還價的局面,不但收不到預期的效益,一旦砸了“鍋”,還會燃起群眾的埋怨情緒,給黨委政府落下一身不是。有時即使決策是對的,“牛不喝水強按頭”,群眾也會“假作真時真亦假”,產生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好事難以辦好。
三忌揚短棄長,遺禍于民。打破狹隘的靜態的資源觀,跳出單純自然資源賦予和傳統產業延續的老框子,按照國際國內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是實現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目標的方向。這是必須堅持的。但是,這決不可以說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不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只有根據自己的優勢,按照市場的需求進行選擇和改造,調整產業結構的步伐才能穩健和加快。如果片面強調市場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一味追求高、精、尖,新、奇、特,很可能使調整失去基礎和依托,成為“旱天云霓”、“空中樓閣”,搞不好會揚短棄長,遺禍于民。
四忌拔苗助長,假惠于民。當一個特色產業還未被農民真正認識和接受的時候,有的地方為了盡快發展起這些產業,不惜從財政拿錢用經濟補貼的辦法刺激農民搞調整。應當說,這種辦法對于缺乏啟動資金的部分農民來說,是有一定作用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鼓勵農民參與調整。但總的來看,弊多利少。因為這種辦法,仍然不是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進行調節和運作,仍然不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而是人為地“拔苗助長”。違反市場經濟規律,必然要受到市場經濟規律的懲罚。事實也正是如此。有的地方靠補貼吸引農民,換來了一時的調整升溫,虛假繁榮,但補貼補出來的積極性是不會支持多久的。一旦補貼停止,農民就會覺得“劃不來”、“不合算”,于是積極性就一落千丈,本來不是靠自身的積極性支撐起來的表面繁榮也會逐漸衰敗下來。
五忌空諾違約,失信于民。一些地方為鼓勵農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輕易作出承諾或出臺優惠政策。如產品全部包銷,按保護價收購產品,搞特色種殖、養殖的按畝數、只數給予補貼等等。豈知,諾好承,愿好許,到兌現時則不好辦,有的并無此經濟實力,無法落實保護價收購和給予補貼的政策;有的沒有找到市場和自身并無加工轉化能力,產品包銷也成了一句空話。這就嚴重影響了政府的威信,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
六忌服務缺位,不便于民。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就是搞好服務,但從目前看,服務缺位的現象仍比較突出,農民“三難”問題即了解信息難、產品銷售難、掌握新技術難,沒有很好得到解決。受“三難”困擾,就決定了農民不敢調、不會調、不知往哪里調,這就直接影響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
七忌朝令夕改,動搖于民。在確定產品或產業后,要集中力量,堅持不懈,一抓到底。一任領導一個想法,是產業結構調整之大忌。選準的產業就要一任接著一任干,決不因領導的改變而改變。還要堅持克服片面求“新”的傾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確實有個需要不斷創新的問題,但是創新并不等同于不分效益高低全部拋棄已有的產業,更不等同于“走馬燈”式地不斷變換產業,那種為刻意求新而背離全面提高農業素質和農產品競爭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的初衷,甚至不惜搞形式主義的頻頻亂調,有百害而無一利。
八忌高深莫測,無益于民。理論上講得很好,頭頭是道,絲絲入扣,什么結構要優化,品質要提高,產品要升級,什么產品要新、稀、奇、特,什么發展現代農業、高效農業、精準農業,等等,詞語好,概念新,放之四海而皆準,但往往是紙上談兵,具體到一個縣、一個鄉、一個村,究竟應該發展什么產業,怎樣發展,卻回答不了。往往是限于書本上的學習,書齋里的研究,經院哲學、教條主義,莫測高深,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對結構調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從農業結構調整的現狀看,還存在許多制約因素
張東旭(中共蔚縣縣委書記):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是新階段發展的客觀要求和重要任務。從農業結構調整現狀來看,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和制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調整步伐。
1.農業先進科技應用步子緩慢,農業科研經費投入不足,跟不上農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推進農業結構優化升級,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加強技術創新。但是許多農民不能全面認識科技進步對農業發展的推動作用,不重視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不掌握或不能較好地掌握一些農業實用科技。同時,農業科研經費得不到保證,造成農業科研人員思想不穩或人員流失,直接制約著農業科研成果的推廣,致使農業科技整體水平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就很難適應農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2.市場體系建設滯后,市場信息不靈,農業結構調整的“靶點”不十分準確。目前農村市場體系建設還不完善,大部分地方還缺乏成熟的大型專業市場,沒有特色農產品初級批發市場、區域性農產品集散中心等市場體系。農產品市場信息網絡不健全,農民經紀人隊伍等市場中介組織發展較慢,市場引導不明顯,農業的市場化程度還處于較低水平。農民在調整種養結構上,大多數是隨大流、摸著石頭過河,而真正從市場預測、按市場需求著手調整種植、養殖結構的卻很少。
3.農民綜合素質偏低,觀念比較保守,接受農業結構調整的程度不高。許多農民由于受傳統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制約,受家庭經營的局限和自身文化素質低的影響,對如何調整農業結構感到茫然無所適從。主要有三種表現,一種是“不想調”。這一類農民基本上滿足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活,觀念保守,對新事物不易接受,認為調整農業結構需要冒很大風險,因而不愿意打破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對農業結構也就不想調。第二種是“不會調”。這一類農民已經不安于自給自足的生活狀態,有進行結構調整的勇氣,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如何去調整,盼望給以指導。第三種是“盲目調”。這一類農民多數是自己心中沒有底數,跟在別人屁股后面跑,究竟種什么好,養什么賺錢,自己也說不清楚,最后出現“重復建設”,造成新的結構趨同。
4.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抗御自然災害能力不強,難以為農業結構調整提供有力保證。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基本生產條件,是順利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保證。近幾年,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了較多的資金,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歷年欠賬較多,不少水利工程設施老化失修,許多地方生態環境惡化,農業生產條件得不到改善,抗災能力下降,加大了結構調整的難度。
5.政府服務不到位,政府行為與農戶之間缺乏一種必要的內在聯系,不利于調整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結構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積極支持配合。而在實際工作中,單從目前出現的大宗農產品賣難、價位低這一點來看,就足以說明政府服務不到位。一是宣傳發動不到位。政府部門仍然習慣于用行政手段引導和安排農業生產,有時候就農業結構調整調什么、調多少等具體生產經營問題搞行政干預、強迫命令和“一刀切”,往往出現“政府熱、農民冷”的現象。二是政府扶持不到位。政府沒有專門機構或組織搞市場信息的收集、處理和發布。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農產品難以轉化增值等,此時單靠一家一戶農民小打小鬧,總感到勢單力薄,因此也就不能很好地適應結構調整的需要。三是典型引路不到位。在指導農民進行結構調整,特別是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時,缺乏示范村、示范戶的典型引路,缺乏成功的例證,一般情況下他們不輕易地進行結構調整。
農業結構調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實施過程中應圍繞農民增收這個核心問題定思路,建基地,興龍頭,轉職能
侯亮(中共陽原縣委書記):調整農業結構并不是多種點什么、少種點什么那樣簡單的問題。它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實施過程中應認真思考和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調整農業結構要看市場的“眼色”行事。從實際出發,以市場為導向,使農業生產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變化,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結構調整的根本要求,也是判斷農業結構是否合理、優化的根本標準。在買方市場條件下,農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需求的約束。農業增產了,農民能不能增收是由市場決定的;如果市場不接受,生產得越多,不是收入越多,而是損失越大。由于市場需求是不斷變化的,因而結構調整也要經常進行,不可能一勞永逸。從這幾年的實踐看,農業經濟活力來自市場,發展快,快在市場;效益好,好在市場;農村富,富在市場。所以,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實現農民增收,就要緊緊牽住市場這個牛鼻子,無論選產業、建基地、興龍頭,還是定思路、定目標、定措施,都要從市場的需求出發。一個產業是不是主導產業,一個基地能不能形成規模效益,衡量的標準在市場,只有了解市場,適應市場,進而占領市場,農業結構調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調整農業結構要找準自己的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優勢既可以是自然賜予的區位傳統優勢或資源優勢,也可以是市場條件下形成的競爭優勢。“人無我有”是特色,“人有我精”也是特色。因此,在任何地方、任何一級政府在調整農業結構時,都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優勢,創造優勢,著眼競爭,發展本地優勢農產品,逐步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主導產品和支柱產業。只有這樣,才能推進產業化分工和規模化生產,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保持農業的生機和潛力。
3.調整農業結構要轉變政府職能。當前農民群眾已經顯現出的積極性是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市場農業的動力和基礎,黨委、政府部門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下大力搞好服務,引導、保護、發揮好農民的積極性。
一是轉變職能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政府要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用指揮命令代替生產者、經營者決策的“崗位”上退下來,加快由行政指揮型向市場引導型轉變,從一般號召型向指導服務型轉變。尤其是縣鄉涉農部門,要圍繞搞好服務,下大力量解決農民辦不了而又辦不好的事情。給農民以實實在在的幫助,消除農民調整農業結構的后顧之憂。
二是搞好政策扶持。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國家和省的有關政策,結合自身工作職能,研究制定扶持農業結構調整的具體政策和配套措施。例如實行農產品優質優價政策,執行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和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的政策,規范養殖業生產稅費管理,制止違反現行稅收法規及國務院有關規定向農民亂收費、濫攤派的現象等等。同時,還要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取消不利于農業結構調整的政策,從而不斷改善農業結構調整的政策環境。
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國家、省今年各項支農資金的預算安排,都突出了農業結構調整這個重點。作為縣一級,也應增加財政和信貸資金對農業結構調整的投入,農業信貸資金要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千方百計增加貸款規模,并與國家、省、市的支農資金相互配套,捆綁式使用,形成合力,提高資金綜合效益,充分發揮“示范、引導、支持、保護、調控”的職能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強有力地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引導、調控、服務是政府在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基本職能
王義章(中共內邱縣委書記):在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中,各級政府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具體職能應表現在以下三點。
1.引導人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進行新一輪的結構調整已成必然,而人們長期受小農經濟意識的束縛和計劃經濟思維定勢的影響,接受新事物需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農民的認識還有很大差距。這一方面需要黨委、政府通過多種形式,教育和引導廣大農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另一方面也決不能再用計劃經濟條件下那些行政干預的手段。要通過提供宏觀信息加以引導,使廣大農民認識到,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農民實現持續增收的必要條件。
2.制定調整戰略,加強宏觀調控。要搞好農業結構的調整,各級黨委、政府要有一個明確的思路,要有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要有一套完整的、科學的結構調整戰略。內邱縣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堅持把群眾自愿、市場導向和政府推動結合起來,確定了“瞄準市場,注重效益,以科技為依托,以龍頭項目帶動為著力點,以培育主導產品、壯大支柱產業、發展區域特色經濟為主線,調糧棉、強畜牧、優林果”的調整思路,提出并大力實施了“2588”工程和十大農業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這個調整思路的確立有力地指導了當地農業結構的調整。
3.強化服務,優化環境。農業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任務艱巨,要使這項工作真正收到實效,黨委、政府必須給予大力扶持,提供各項服務。首先是制定優惠政策。一方面,要加大財政的扶持力度,應該確定不同條件下的扶持重點,并形成政策,予以保證;另一方面,通過制定政策,引導人才向農村、小城鎮及農業產業化經營一線流動,使人才的分布和使用符合產業結構演進的規律,為結構調整創造條件。其次是強化科技服務。應進一步建立健全各級科技服務和推廣網絡,抓好科技成果轉化,大力實施“科技興村”、“科教興農”戰略。重點引進和推廣優質高效技術,農產品精深加工及綜合利用技術,農產品貯藏、保鮮、包裝技術,以節水灌溉為重點的降耗增效技術,以生物措施為中心的生態環境建設技術,加快建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技術推廣體系和農村培訓體系。第三是加快農村市場體系和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只有建立完善的農產品市場體系,才能充分發揮市場的導向作用,引導農民適應市場、開拓市場。要加強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搞好農產品市場信息網絡建設,推進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搞好產銷銜接。同時,還要進一步建立完善多元化的資金投入機制,加大以小城鎮建設為重點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環境。
結構調整不能囿于小天地,要著眼于國際市場,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而要在國際競爭中取勝就必須面向市場、依靠科技
王季冬(中共南宮市委書記):結構調整要面向市場。首先,市場定位要高。當前,我們要研究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所面臨的新的市場形勢,要研究這個大背景下的市場供求,只有這樣,才能在參與國際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不然調整結構囿于小天地,思路狹窄,只顧眼前的一時、一地所得,那就會如同“小腳女人”一樣,不僅走不穩,而且也行不遠。著眼大市場,我們就要大力發展與世界潮流“合拍”的綠色生態農業、優質高效農業和出口創匯農業。其次,市場效益要好。調整結構的最終目的在于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如果調整后的產品賣出后賺不到錢,甚至虧本,那就失去了調整的意義。因此,調整結構一定要搞好市場效益分析比較,“什么賺錢種什么”、“什么賺錢多就種什么”。第三,市場占位要準。調整結構應當從實際出發,切實搞好市場預測,要站在市場潮頭,把握市場脈搏。要建立靈敏的市場信息“雷達站”、“預報臺”。充分利用互聯網、博覽會、報刊、電臺等多媒體提供的信息,經認真篩選、科學分析論證后,發布農民實施。
結構調整要依靠科技。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縱觀世界一些發達國家和一些由落后變先進的發展史,無一不說明科技進步是制勝的法寶。特別是當今社會已逐步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生產力的發展主要依靠智力投資,依靠高新技術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現階段我國農業結構調整要迎接新的挑戰,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就必須大力依靠科技進步。結構調整的效果如何,關鍵要看能否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農業的增長能否真正轉移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當前,一要大力引進優良品種。要優化品種結構,壓縮滯銷品種,大興“種子工程”。要積極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建立關系,千方百計抓好名、特、優新品種的引進和應用,努力爭創“你無我有,你有我新,你跟我變”。去年,在國家對棉花價格下調的情況下,我們把調整的重點放在了優化品種上,大力推廣美國優質“抗蟲棉”,全市27萬畝棉花優種率達95%以上,總產達1600萬公斤。由于棉絨長、色澤好、品質優,不僅沒有出現賣難,而且成了市場搶手貨,戶均收入4000多元。我們還引進了蔬菜“太空椒”、“櫻桃西紅柿”等10多個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種,經試驗推廣后,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二要大力推行科學管理。一方面,要優化農作物區域布局,搞好農業物質投入、勞動力投入、市場投入等各個環節的管理,搞好成本核算,減少跑冒滴漏,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還要改變傳統落后的耕作方式,大力推廣先進生產技術,提高機械化水平,提高勞動效率,提高生產效益。三要大力推廣新的種植模式。要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通過推行設施農業、立體農業、錯季農業等新的種植結構模式,提高復種指數,提高土地利用率,這是一條促進增收的有效途徑。去年,南宮市發展棉瓜、棉蔥間作套種1 萬多畝,發展冬季溫室大棚5000多個,促進了農民增收。
理論學習與研究石家莊17~22F2農業經濟20002000 作者:理論學習與研究石家莊17~22F2農業經濟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