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看到的是什么  ——關于柏拉圖哲學中“觀照”問題的辨析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在柏拉圖哲學中,“觀照”B6N401.JPG的問題主要在《斐德羅篇》和中期的三大對話篇 《會飲篇》、《理想國》、《斐多篇》里被提出。(cf.Phdr.,249e-250b;Symp.,210d;R ep.,480b-d;Phdo.,84a-b;)雖然在這四個對話篇里所提及的“觀照”問題,各有其不同 的場景和著眼點,但是,其中所表述的關于這個問題的基本特征是相同的:“觀照”都 是被界定為人(哲人)的理性活動所能達到的最高的、最純粹的境地;并且人在這種境地 中捕捉到的對象都是“本真存在”。但是,這里存在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那就是:如 果哲人所“觀照”到的對象是“本真存在”的話,達到“觀照”境界的哲人就是“智者 ”,成為與神同樣的存在,因為在柏拉圖哲學里,看到“本真存在”就意味著達到了“ 真知”的狀態,然而,柏拉圖哲學的根本出發點卻是:“真知”只有神才會擁有。
  在《理想國》里,柏拉圖認為,哲人是唯一的以“本真存在”作為認識對象并達到“ 觀照”狀態的人。而當“本真存在”成為認識的對象,即認識進入“觀照”的境地時, 就意味著認識達到了“知”的狀態(cf.Rep.,479e)。如果人的認識達到“知”的狀態 ,那么也就意味著人已獲得了對于其所認識的對象的“真知”(cf.Phdo.,75d)。可是,在《斐多篇》里,柏拉圖始終堅持一個觀點,那就是人在擁有肉體的一生中是不可能獲得“真知”的(cf.Phdo.,66b)。同樣是中期的對話篇,《理想國》與《斐多篇》的觀點從表面看來顯然存在著相互矛盾的表述:一方面認為人(哲人)可以觀照“本真存在”,另一方面又主張人是無法獲得“真知”的。
  那么,這種矛盾現象該如何理解?迄今為止,還沒有人給于明確而恰當的辨析。而對于 這個問題的明確把握,是理解柏拉圖中期對話篇特別是《理想國》的關鍵所在。
      一、對于“觀照”主體的辨析
  只要整理一下柏拉圖關于“觀照”的議論就會發現,進行“觀照”的有純粹靈魂和人 的靈魂兩種主體存在著。在《斐德羅篇》中所描述的關于靈魂的神話(cf.Phdr.,246a-2 48d)里,“觀照”的主體是純粹的靈魂;而在《會飲篇》和《理想國》里議論到的“觀 照”主體則是人,也就是被囚禁在人的肉體中的靈魂。
  “觀照”的議論中所出現的上述兩種主體,在對話篇中柏拉圖只是用了“靈魂的純粹 自身”一種表述(cf.Phdo.,65d、66e-67a、67e、79d,etc)。這種關于“靈魂的純粹自 身”的表述,根據議論的場面和內容,各有其不同的所指:一種是指切斷與肉體的一切 關系,靈魂自身獨立存在;另一種是指靈魂作為人的存在,雖然與肉體結合在一起,但 是拒絕肉體的配合,排除肉體的干擾,完全依靠自身力量。
  1.靈魂切斷與肉體的一切關系、自身獨立存在的狀態,當然意味著靈魂處于進入肉體 之前或者人死后靈魂脫離了肉體的純粹狀態。《斐德羅篇》里關于與諸神一起到天外觀 看(“觀照”)“真理的原野”的神話里所提出的靈魂,《斐多篇》(Phdo.,66e-68d)里 蘇格拉底極力強調“肉體的干擾”時所要求的、關于“本真存在”的“觀照”所必須具 備的靈魂的純粹狀態,這些議論中所說的靈魂都是指與肉體非結合狀態的靈魂。并且, 處于這種狀態的靈魂的“觀照”擁有一個明顯的特征,那就是“觀照”時靈魂必須脫離 肉體的理由,是為了使“知能夠成為我們的”(Phdo.,66e2)。即:靈魂為了獲得“真知 ”,必須與肉體切斷任何關系,處于完全獨立的純粹狀態。當然,這種狀態下的靈魂對 于“本真存在”的“觀照”,就意味著靈魂對“本真存在”的認識達到了“知”的境界 。
  但是,這里我們將面對新的問題。上述這種進入肉體之前或者脫離肉體之后的靈魂的 “觀照”,只是屬于純粹靈魂的“觀照”,而不能成為人的“觀照”。如果柏拉圖的“ 靈魂的純粹自身”的表述只是單指這種狀態的靈魂的話,那么其對人的意義就不在于生 前而在于死后。但是,柏拉圖關于“觀照”問題討論的中心內容,其意圖不在于議論人 的死后,而完全是為了人在活著的時候對于自身行為的凈化。所以,囚禁于人的肉體中 的靈魂的“觀照”,成為其中心課題。
  2.在《斐多篇》里,柏拉圖對于人必須在死后才能夠獲得“真知”的問題做了具體的 闡述和議論。與此同時,對于人在生前為“觀照”而付出種種努力的重要性和意義也進 行了論述。他那有名的“哲學是(一種)死亡的練習”的觀點(cf.Phdo.,80e-81a)就是在 這里提出來的。在這個對話篇中,柏拉圖對于“哲學”的意義及其作用做出了如下的闡 述:
  我想哲學會勸說靈魂,離開通過肉眼的考察,耳朵以及其他來自于感覺的考察,…… 讓靈魂凝聚于自身,沉潛于自身,不信任自身以外的任何東西。只有以靈魂
  附圖B6N402.JPG
  很明顯,在這個闡述里的“靈魂的純粹自身”,不是指上述那種完全切斷與肉體關系 而擁有純粹性的靈魂,而是指雖然被囚禁于人的肉體內部卻拒絕了肉體的干擾、保持自 身的純粹性的靈魂。根據柏拉圖的觀點,靈魂在人的肉體里被分割成三個不同的部分, 哲人在探求時能夠“觀照本真”的只是靈魂的“理智部分”的動力和作用。而只有這個 部分才是靈魂的自身或者本性。因此,關于人的“觀照”的議論所提到的“靈魂的純粹 自身”,當然是指囚禁在人的肉體里的靈魂拒絕肉體后的“純粹自身”。柏拉圖一直強 調“觀照本真”應該成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而哲人恰恰是對“觀照本真”懷有真愛 的人。
  我們還應該注意到,柏拉圖對于人的靈魂的“觀照”的議論,不同于對于純粹靈魂的 “觀照”的議論:后者是以“獲得真知”為前提展開的,而前者只是對人的靈魂“通過 觀照而被哺育,在有生之年必須B6N403.JPG始終堅守這種生存方式”的問題做了強調。也 就是說,在這里,柏拉圖并沒有提到通過“觀照”而“獲得真知”的問題。所以,要求 人們活著的時候必須始終保持“觀照本真”的生存方式,是人的“觀照”的特征。
  3.但是,無論是純粹靈魂還是人的肉體中的靈魂,追求“獲得真知”都是其“觀照” 的根本出發點和目的。那么,上文所說的人的靈魂“通過觀照而被哺育”的具體內容是 什么呢?這個問題在上文中并非明確。只是其區別于“獲得真知”這一點是顯然的,因 為人在一生中都必須堅持“觀照本真”,就意味著人的一生都沒有“獲得真知”。那么 ,人通過“觀照”而使自己的靈魂得到“哺育”究竟意味著什么呢?在《斐多篇》里可 以找到對于這個問題的闡述。柏拉圖指出:囚禁于肉體中的靈魂,拒絕肉體的協助,排 除肉體的種種干擾,為回歸自身、保持本性所作的努力,將會使靈魂得到“凈化”。具 體地說,人在認識世界時,拒絕使用肉體的感覺器官,純粹依靠理性的力量而進行,就 能達到對靈魂的“凈化”。這是人在有生之年所必須堅持的努力,是人“最有可能接近 真知”的途徑(Phdo.,67a)。這句話與稍前提到的使“知能夠成為我們的”(Phdo.,66e2 )那種表述形成鮮明對比。很顯然,這里所說的“接近真知”區別于前面提到的“獲得 真知”。這就說明,在柏拉圖看來,人在活著的時候只能“接近真知”而不能“獲得真 知”。柏拉圖為“觀照”提供了“接近”和“獲得”兩種不同的結果。
  “獲得性觀照”是指純粹的靈魂通過觀照“本真存在”而達到擁有“真知”的結果。 而“接近性觀照”,則是指肉體中的靈魂通過對于“觀照本真”的執著追求,而無限地 接近“真知”的過程。不過,這兩種不同的“觀照”是相輔相成的。“接近性觀照”是 被囚禁在肉體時的靈魂所能達到的最高的對于“本真存在”的認知狀態;是為了人死后 純粹的靈魂“獲得真知”不可缺少的前期準備。通過人的“接近性觀照”的努力,靈魂 就能夠保持清凈的狀態脫離肉體(cf.Phdo.,80e),為進入“獲得性觀照”提供基礎。而 “獲得性觀照”是靈魂脫離肉體之后,為了不再被趕出永恒世界而重入輪回,通過對“ 本真存在”的“觀照”而保持完全的純粹性和獲得神性,達到不再被“流放”的目的。 (cf.Phdr.,248c)
  綜上所述,人的靈魂通過“觀照”得到哺育,其含義是人的靈魂得到凈化以及對“真 知”的逐漸接近。人的靈魂正是有了“觀照本身”的欲望和追求,才會竭力回避肉體的 諸惡,純粹以理性探求“本真存在”。而這種避惡向善的態度,將使靈魂得到最高凈化 。
      二、“觀照”的方式
  然而,同樣是以“本真存在”為認識對象的“觀照”,為什么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呢?我 們可以從柏拉圖對于“觀照”方式的敘述里找到相應的答案。
  1.根據兩種不同的“觀照”主體,柏拉圖描述了兩種不同的“觀照”方式。討論“觀 照”問題時,觸及到“觀照”方式的只有《斐德羅篇》里對靈魂的神話性描述部分(cf. Phdr.,249e-250b,etc)。從那些敘述中,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觀照”方式存在。
  (1)在《斐德羅篇》249e-250b部分的神話性描述里,柏拉圖只是對人的靈魂處于“觀 照”時的情形以及如何觸及“本真存在”的問題做了具體說明。那就是人的靈魂在目擊 到“本真存在”或者與其類似的存在時,由于無法對其進行充分認知,所以對究竟在自 己身上發生了什么事不得而知。只有極少數人在朦朦朧朧中其認知器官到達“本真存在 ”的似像,透過似像而“觀照”其不變的原像。為了敘述方便,我們把這種“觀照”簡 稱為“第二觀照”。“第二觀照”的特征是:透過似像觀照原像。
  (2)還有另一種“觀照”,這種“觀照”以暗示性的形式存在于上述神話性描述中,即 柏拉圖一再強調的關于靈魂在進入人的肉體之前已經“觀照”過“本真存在”的那句話 。(cf.Phdr.,249b6,e5)這就說明靈魂處于與肉體毫無關系即獨立而純粹的狀態時也有 過“觀照”的體驗。對于這種“觀照”,柏拉圖有過具體描述(cf.Phdr.,247b-d),那 就是純粹的靈魂站在運轉著的天球的表面(人住在天球的內面),與諸神一起幸福地“觀 照”天球外面“真理的原野”里的一切“本真存在”。這種“觀照”的特征是:直接地 (無媒介地)“觀照”與“本真存在”。我們把這種“觀照”簡稱為“第一觀照”。
  兩種“觀照”的不同點是一目了然的。首先是兩者捕捉“本真存在”的方式不同:“ 第二觀照”是透過似像而觸及原像,也就是說只是“間接地”觀照到“本真存在”;而 “第一觀照”則是面向“真理的原野”,“直接地”對“本真存在”進行“觀照”。其 次是兩者觸及到“本真存在”時的表現也不同:前者是“感到震驚而忘我”,因此無法 充分地對“本真存在”進行認知;而后者卻是“心里充滿著喜悅”,沉浸在無限幸福的 “觀照”之中。
  上述兩種不同的“觀照”情形,正好與《斐多篇》里所議論的兩種不同的“觀照”主 體相對應:“第二觀照”的主體是被囚禁在人的肉體里的靈魂,而“第一觀照”的主體 是切斷與肉體一切關系的純粹靈魂。可見,之所以同樣是“觀照”卻會有“接近性”和 “獲得性”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觀照”時主體對于對象的捕捉方式不同。因此 ,可以說“第二觀照”是“接近性”的,處于“觀照”的低級階段;“第一觀照”則是 “獲得性”的,達到了“觀照”的最高階段。根據這個對應,可得出如下結論:“第二 觀照”對于染上肉體污穢的靈魂起到“凈化”作用;而被凈化了的靈魂脫離肉體后進入 “第一觀照”,通過直接地對“本真存在”的“觀照”而獲得神性,可以不需要依附于 肉體而與神永恒同在。
  2.在上述涉及到“觀照”的中期三大代表性對話篇里,柏拉圖始終堅持人可以“觀照 本真”的觀點。特別是《理想國》論述的正是:哲學家通過“觀照本真”,進而讓現實 社會模仿“本真”即“善”,從而創建理想的國家。柏拉圖為自己提出的“人的靈魂在 人的肉體中,可以通過自身單獨的力量而‘觀照本真’”的論點,闡述了兩個重要的論 據:
  (1)可以進入人的肉體的靈魂,比任何一種動植物的靈魂都來得優秀。其根本理由是, 那是一些“觀照”過“本真存在”的靈魂。(cf.Phdr.,248e-250a)
  (2)靈魂雖然被囚禁在肉體中,但是其存在仍然比肉體來得優越。柏拉圖雖然認為靈魂 進入人的肉體之后,由于肉體的種種惡習的干擾而片時也無法獲得恒常性,一直處于慌 亂之中(cf.Phdo.66e),但是他同時又一再強調,被肉體囚禁的靈魂依然掌握著支配肉 體的主動權(cf.Phdo.,80a;Leg.,89b-c、97d;Alc.,130a、d-e,etc)。因此,靈魂可以 通過本性的力量而達到“觀照本真”。
  3.但是,既然柏拉圖堅信,孜孜不倦探索的哲人最終必定能夠到達“觀照本真”的境 地,那么,對于“人的靈魂的觀照”只提到“接近真知”而不涉及“獲得真知”究竟是 何故?這個結論在前面已經說過,其原因在于“第二觀照”的方式本身。
  一般我們所理解的“觀照”的認識狀態,是指直接把自我移入對象,即認識主體不借 助任何媒介物而直接觸及對象(“本真存在”),從而把握對象。柏拉圖所說的哲人在認 識世界時,盡可能把“自身”置于“本真存在”之中(cf.Phdr.,248c)而進行直接把握 的認識方式,正是指“觀照”的認知狀態。但是,“第二觀照”的認知方式與此明顯不 同,前面已說過,那僅僅只是“到達(本真的)似像,透過似像而觀照其原像”的間接性 認知。那么,透過“似像”間接地對“原像”進行“觀照”究竟是怎么樣的一種認知方 式呢?可以從《斐多篇》關于人的“觀察日食的比喻”(cf.Phdo.,99d-100a)中,了解到 這種認知方式的具體內容。在這個比喻里,柏拉圖指出:猶如人在觀察太陽時必須通過 像水面之類的媒介的倒映才能看到一樣,事物的真相(“本真存在”)也必須在理論的探 索中才能得到把握。
  大家都知道,柏拉圖哲學的基本觀點是:人通過感覺器官捕捉到的一切東西都只是“ 本真存在”的“似像”。也因此,與“本真存在”相對應的概念被稱作“感覺存在”。 由于“本真存在”被界定為超越了人類層次、只有神才可以到達的絕對存在,所以從理 論上說,那是完全離開了人的存在和認知領域的超越性存在。但是,柏拉圖同時認為: 人只要借助“理論”這個媒介,本來與人處于不同層次的存在即“本真存在”層次可以 納入與人的存在同一層次進行考察。“觀察日食的比喻”就是柏拉圖這種思考的具體反 映,其中所提到的把事物真相投影到“理論”中進行考察,指的正是這種把不同層次的 存在放在同一層次進行探索的認知方式。柏拉圖在其“回憶說”的論述過程中,對于“ 事物真相”如何在“理論”里投影的過程做了具體闡述(cf.Phdr.,248b-c)。也就是說 ,人(的靈魂)只有通過“回憶”才能從眾多而繁雜的感覺性事物中捕捉到“事物的真相 ”,使其“投影”在“理論”里而成為考察和探索即人的認識活動的對象。人的靈魂被 囚禁在肉體的期間,無法脫離肉體而直接參加與諸神一起飛翔天外“觀照本真”的行例 。只有通過感覺器官所捕捉到的這個世界的事物而觸動理性思維,然后憑借幽遠而模糊 的記憶,讓曾經“觀照”過的“本真存在”,猶如太陽倒映在水中一樣,投影在“理論 ”里進行“觀照”,力求自己的認識達到接近于對那種終極存在的完全把握。
  當然,這里所謂的“理論”,指的是根據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所提倡的“哲學的問答法 ”B6N404.JPG而展開的哲學探討的過程。柏拉圖認為,“哲學的問答法”是人探索和把握 真理過程中唯一正確而可行的方法。但是,無論是賦予人類捕捉“本真存在”能力的“ 回憶說”,還是讓人達到更為準確地把握“本真存在”的“哲學的問答法”,其認識過 程中所考察的對象都只是浮現在“理論”里的“本真存在”的“投影”而不是其本身。 這就說明了人的認識并沒有直接以“本真存在”為對象,也因此,人在認識過程中僅僅 只能不斷地選擇被認為最為確實而完美的理論作為檢驗真偽的標準。(cf.Phdo.,100a)
      三、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充分認識到在柏拉圖哲學中所論述的“觀照”問 題里存在著兩種不同狀態的靈魂,也就是說有兩個不同的“觀照主體”,是理解中期對 話篇關于“觀照”的議論中所出現的“一邊強調人是可以‘觀照本真’的,一邊又主張 人是無法‘獲得真知’”的觀點里所包含的邏輯上不自洽的問題的關鍵所在。確實,柏 拉圖在論述“觀照”問題時,對于“觀照主體”的敘述,使用的是“靈魂的純粹自身” 這同一種表述。但是,同樣的表述并不意味著擁有絕對同樣的內涵。通過上述梳理和歸 納我們知道,柏拉圖的這個表述,根據議論的內容不同其內涵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差異。 如果覺察不到這種差異,將會拘泥于柏拉圖議論的表面而錯誤地認為其議論存在著矛盾 ,疲憊于許多隔靴搔癢或者離題萬里的文章。還必須清楚,柏拉圖為不同的“觀照主體 ”提供了“直接的”和“間接的”兩種不同的“觀照方式”。人的“觀照”僅僅只是通 過間接的方式捕捉到“本真存在”的“第二觀照”。更具體一些說,人只是通過“理論 ”的媒介捕捉到“本真存在”。而“獲得真知”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做到對“本真存在 ”直接地認知和把握。因此,在“理論”里間接地捕捉“本真存在”的“第二觀照”, 只能是“接近真知”而不能“獲得真知”。柏拉圖的研究者們之所以會認為柏拉圖對于 “觀照”的論述所提出的觀點存在著矛盾,是因為他們把一切關于達到“觀照”狀態的 敘述,都理解成意味著“獲得真知”。這種理解不能說全錯,“獲得真知”正是柏拉圖 所提倡的“觀照本真”的終極目標。但是,在柏拉圖的論述中,只有對于切斷了與肉體 一切關系的純粹靈魂的“觀照”來說,“觀照本真” = “獲得真知”的等式才能成立 。而對于被囚禁在人的肉體中的靈魂所進行的拒絕肉體的協助、以獨自的力量從事的“ 觀照”,即“人的靈魂的觀照”,柏拉圖只是堅信它是可以“接近真知”的,而并沒有 主張它可以“獲得真知”。也就是說,柏拉圖只是極力強調人必須始終停留在純粹的思 維之中,通過“觀照本真”而使靈魂得到“哺育”;在作為人而存在的時候,必須一直 堅守這種生存方式。
哲學研究京50~55B6外國哲學林美茂20032003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 作者:哲學研究京50~55B6外國哲學林美茂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1:34:32

[新一篇] 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的科學哲學透視

[舊一篇] 哲學與生活世界(專題討論)    生活世界:實踐、意義促創與生命體驗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