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發展與文化選擇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鑒于人與自然環境的矛盾、沖突,人類對自身的存續問題,進行了種種思考,提出了種種發展模式。這些思考與模式,思想與戰略,是人類對自己未來的文化選擇。
  一、保命的文化選擇——可持續發展
  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以為地球上的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以為環境可以任意作踐,隨意損壞,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產來征服自然,造成了能源枯竭,資源短缺,環境污染。于是,自然反過來對人類進行報復與懲罚。遭到自然的報復與懲罚之后,當今的人類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發展觀——可持續發展。
  作為思想與戰略,“可持續發展”無疑是當今人類明智的文化選擇。它要求人類節制欲望,善待自然,要求人類做好調控工作,以合理、高效的方法,開發、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以有力、有效的措施保護環境,防止其再遭受污染。從而使人類擺脫能源匱乏,資源短缺,環境惡化之苦,以便讓人類在工業文明中繁衍生息,萬世存續,永遠發展。
  但是,人類能這樣地“萬世存續,永遠發展”下去嗎?否!看看“可持續發展”的確切含義。1987年4月,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調查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是這樣給“可持續發展”下定義的:“既滿足人類目前的需要和追求,又不對未來的需要和追求造成危害”。很明顯,“可持續發展”戰略調控的目的,是為了“目前”人類和“未來”人類的“需要和追求”。但若沿著工業文明的老路“需要和追求”下去,即使加以調控,真的能夠“滿足”“目前”,又不“危害”“未來”嗎?常識告訴我們,自然對人類的威脅分為兩種,一種是可避免的,如人類行為失當,環境污染,人口爆炸,這可以通過對人類活動的改善和調控加以解決;一種是不可避免的,如不可再生資源的短缺。因為相對于特定的生產而言,對它所需要的特定資源必定是有限的,特別是不可再生資源,即使再節約,再合理利用,日用月取,長年耗損,也會用光,不是通過對人類活動加以調控能夠解決的。因此,其趨勢是保命式的,只能茍延殘喘,延長人類的存續時間,但極其有限。
  其一、表現在不能導致人與自然之間矛盾的解決。“可持續發展”只要求調節人類的欲望,控制人類的活動,不要求改變現有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只在工業文明的框架內調整,雖然可延長人類使用自然資源的時間,但不能避免自然資源的日益枯竭,從而不能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沿著工業文明的老路走下去,人類不但不能“持續”發展,還可能走向滅亡深淵。
  其二,表現在不能導致人與人之間矛盾的緩解。可持續發展的提出,從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對自然的無限度、無休止的攫取,造成人與自然的危機引起的。但從本質上看,人與自然的危機實際上是一種社會——文化之危機。因為大量的環境、資源和生態問題,并不是簡單地發生在人與自然之間,其中尖銳的沖突是發生在人與人、人群與人群之間涉及環境、資源、生態問題的利益之爭。有些人和集團對自然無限度、野蠻式地攫取,根源在于一定的社會利益分裂和利益矛盾,在于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在于一定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所產生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和工業文明相伴生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上層建筑,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因而在其發展的二、三百年間,大量地消耗自然資源,大面積地污染環境。其在推動人類社會大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大危機。“可持續發展”基本上不涉及人與人的關系,特別是社會關系,因此,它不能緩解人與人的矛盾,也不能解決由這一矛盾引發的環境問題。
  其三、表現在不能導致文明形態的突破。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在文明形態的突破中前進的。只有突破原有的文明,社會才有革命性的大發展。正是先人們突破了采集漁獵活動的“可持續”,才走向了“男耕女織”的農業文明。也正是先人們沖破了“桃花源”式的農業文明的寧靜,破壞其“可持續發展”下去,并痛苦地背井離鄉,到城市當工匠;冒死地背叛神學,把科學應用于生產,從而誕生了現代的工業文明。現在既然陷入困境,就要突破。而“可持續發展”,但求“持續”,不求突破,因此,是保守的,不是革命的。
  二、革命的文化選擇——變移式發展
  既然“可持續發展”,從長遠看是不可持續的,那就要變移。所謂變移,是質的變換,即工業文明發生質變,變換成新質的文明。這個“質”由對資源的利用、開發為基礎,變換成對知識利用、開發、創新為基礎。因此,當下在發展模式上,要突破工業文明的發展模式,用“變移式發展”來逐步取代“可持續發展”,逐漸讓利用資源求發展,變換成利用知識求發展,以引導人類走出目前的困境。這種變移,主要表現為:
  其一、人類活動的主導方式:從物質活動為主變移到信息活動為主。采集漁獵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都是物質生產活動方式為主的時代,尤其是工業文明,把物質資源的開發利用推進到頂點,為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在其后期,信息活動頻繁起來,但不為主。信息活動仍然為物質生產活動服務,處于附屬地位。隨著時日的推進,信息活動將變附屬為主導,并有其自身的獨立活動內容,而物質生產活動退為附屬地位,為信息活動服務。
  其二、人類活動的主要內容:從經濟活動為主變移到文化活動為主。信息活動的內容主要是文化活動,包括科學技術活動、藝術審美活動等。在工業文明中,科學技術活動只作為物質生產活動即經濟活動的要素存在,不具有獨立自主的地位。現在的物質生產,正逐漸地成為科學技術的應用過程。這種科學化趨勢,必然使物質生產活動自身向科學技術活動變移,逐漸地成為科學技術活動的要素,科學技術活動變成了具有自身目的的獨立活動和主導活動。此外,在工業文明中,生產、生活中的藝術審美活動,盡管作為物質生產活動的點綴或閑暇消遣,但日見濃重,最終也將變移為人類活動的主導內容。這樣,人類活動的主導內容就由經濟活動為主,變移到包括科學技術活動、藝術審美活動等的文化活動為主。
  其三、人類活動的空間:從地球展拓到太空。工業文明及其以前的文明,活動空間都在地球上。人類只有一個小小的地球,再發展下去,已難于承載人類的活動與消費。因此,人類從20世紀開始,就不斷進行從地球邁向太空的探索,拓展了人類活動的空間。這變移,不僅是活動空間的擴展與改變,也是活動內容的重大改變。如果說地球主要是人類從事物質生產和消費的家園,那么,太空將是人類從事科學技術活動,從而更深入地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場所,同時也是人類實現從地球分流、到別的星球生活、生存的去處。
  其四、人類活動的方向:從改造環境為主變移到改造人體為主。活動方向指的是人類活動所追求的目標。以往的一切文明,追求的都是對環境的改造,以便為人類自身的生活創造更好的場所和條件,從而也造成了人類與地球自然的嚴重對抗。實際上,人類的文明進步,不僅表現在對自然的改造上,同時也表現在人類自身的變化上,只是這種變化只限于工具的進步,很少觸及人的肉體。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人類向太空邁進,人體自然的落后性日漸顯露,改造人體自然的條件也日漸成熟,特別是生物工程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太空技術的日益發達,于是對人體自然進行改造的時代終于來臨。所以,從活動方向上看,人類將實現由改造自然為主變移到改造人體為主。這一變移表明:人類的改造活動將指向人類自身,人類面臨著傳統存在方式的改變,面臨著人類傳統本性的改變。將來的人類所需物質資料也許很少很少即能生存。這將是人類的巨大升華,是迄今為止的一切文明未能實現的大飛躍。這一飛躍,將使人與地球自然的對抗化為云煙。
  其五、人類活動的社會關系:從不平等變移到平等。隨著以上人類活動方式、內容、空間、方向的變移,人類也將超越狹隘單一的物質利益追求,具有更高的價值目標,為了人類的發展,人與人之間將更強烈地要求平等合作及和諧。
  以上五個方面的變移,不能概括全部的變移式發展,但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而且是互相制約,互相依賴,互相促進的有機結合,將催促著新文明的誕生、發展、壯大從而最終取代工業文明。顯然,這是優于“可持續發展”的革命的文化選擇。
  三、當下的文化選擇——加速新舊文明變換
  從“可持續發展”到“變移式發展”,讓新文明替換工業舊文明,其中的路程是漫長的,中間有個過渡段,不可能一蹴而就。畢竟今天人類仍然生活在地球上,人與地球自然的矛盾迫在眉睫,不加以緩解,人類將難以甚至無法生存。所以指出“可持續發展”的局限,并不否定它的價值。就目前現實的社會運作而言,“可持續發展”的調控戰略更為緊迫,必須立即付諸實踐,形成社會化、全球化的活動,以便讓人類當下能存活下去,人類才能進行新的開發、新的創造,從而讓舊文明變移到新文明。但從長遠看,要實施“變移式發展”,開拓出新的文明。盡管這種發展戰略,文明模式,需要人類長期不懈地探索,現在不可能形成社會化實踐,但今天的當務之急是需要人類對其有自覺的認識和自覺的行動,以加速新舊文明的變換。這就要:
  其一、抓住關鍵。所以說是“變移”,而不是“轉移”,是因為文明之“質”發生變換。那么變移的關鍵是什么呢?美國著名未來學家托夫勒在《權力變移》一書中指出:“知識實際上是一切事物的放大器,是未來力量變移的關鍵。”(注:[美]托夫勒:《權力變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頁。)工業文明時期資源是關鍵,新文明時期知識則是關鍵。范圍更大一點說,文化是關鍵。因為文化或知識具有特殊的特性。1、具有增殖性。知識的增多和運用,減少了對原材料、勞力、時間、空間和資本的需求,節約了資源,減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益,能生產出更多更好的財富。2、具有民主性。當今世界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不能分用。唯獨知識,弱者和窮人也能掌握,也能使用。不少窮國利用知識,使國家經濟起飛,生動地體現了知識的民主性。3、具有無窮性、財富會耗光,同一財富,甲花光,乙不得花。但同一知識,可以同時為許多使用者使用,而且用得巧妙,還可以產生出更多的知識。所以,就其本質而言,知識是無窮盡的。4、具有流動性。文化或知識在世界一體化及通訊傳播手段高度發達的今天,其流動之廣、之快是前所未有的。知識的這些特性決定了知識是變移的關鍵。正如1994年2月1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發表世界科學狀況報告所指出的:“如果沒有在科學知識方面的轉移,世界就得不到持續發展。”(注:《人民日報》1994年2月17日第7版。)要發展就要抓知識。于是“知識更新”、“知識革命”、“知識經濟”等成了當今人們的熱門話題,并成了許多國家的立國之本。中國政府的“科教興國”戰略,無疑是抓住關鍵之舉。
  其二、扭住中心。為什么要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因為,1、中國是個窮國,人口又多,不發展經濟,無法生存。當今富國,對窮國動不動就來個“經濟制裁”,不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中國就無法立足。2、今天“世界貧富的差距,是知識的差距。”知識為何有差距,投資多少不同。“發達國家用于這方面的投資平均為國民生產總值的2.9%,而許多發展中國家投資比例僅為發達國家的1%。”(注:《人民日報》1994年2月17日第7版。)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相比,已有巨大差距;和一些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相比,也有相當的差距,如果不加大對知識的投資,不抓緊掌握、運用知識,與以上國家或地區的差距將拉得更大。要縮小差距,就要增加投資。不扭住經濟建設,就無法增加投資。3、發展經濟,讓經濟中的科學技術含量增多,特別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這樣從量的積累,就會逐漸產生質的變化,即物質生產活動自身向科學化轉變,最后科學技術活動成為主導活動,從而實現了從量的變化到質的飛躍。
  其三、抓住時機。工業文明到來之時,中國明、清王朝實行閉關鎖國,白白失掉時機,造成幾世紀的落后挨打,教訓是沉痛的。現在新文明已悄然開始,并向我們生活走來。我們要敏銳地觀察它,清醒地認識它,精心地培植它,抓住時機,促其發展。1、從活動方式看,信息活動已成為今天生活中日益重要的活動方式,如果我們認識到它終將成為人類活動的主導方式,那么我們就要致力于生產生活的信息化而不是物質、能量化。2、從活動內容看,現代社會生活的科學化、藝術化已成為日益突出的特征,如果我們認識到科學技術和藝術審美活動終將成為人類活動的主導的獨立的內容,那么我們今天就不要只把科技與藝術作為社會生活的手段來對待,而應看到它們高于物質生產和消費活動的歷史地位,積極地推進社會生活的科學化、藝術化。3、從活動空間看,太空活動已成為人類日益重要的活動場所,如果我們認識到它終將成為人類活動的主要場所,并且是新文明的標志性場所,我們就要在空間科技方面加大投入,千萬不要在新文明的來臨中落伍。4、從活動方向看,目前的生物工程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太空技術等正日益發達起來,對人體自然的改造已提到議程,如果我們認識到對人類自身的改造終將成為人類活動的主導方向,那么我們今天就不應該拒絕生物工程技術、智能技術用于對人體的認識與改造之中,而應積極拓展對人體的改造活動。5、從活動的社會關系看,人類的平等化既然肯定是人類新文明不可避免的歷史大趨勢,那么我們今天就要努力探索人類走向平等的具體路徑與方式。而當務之急,是要抓住關鍵、扭住中心、抓住時機,扎扎實實地加速其變移,讓新文明的陽光更早地普照天地。
廈門特區黨校學報9~12G0文化研究江道源20002000作為文化選擇,“可持續發展”要求人類做好調控工作,以緩解人與自然的沖突,但自然資源有限,日用月取必竭,從而導致人類難以存活,發展亦難以“持續”。因此,必須施行“變移式發展”,用新文明代替現有的工業文明,當下的任務是加速新舊文明的變移。持續/變移/發展 作者:廈門特區黨校學報9~12G0文化研究江道源20002000作為文化選擇,“可持續發展”要求人類做好調控工作,以緩解人與自然的沖突,但自然資源有限,日用月取必竭,從而導致人類難以存活,發展亦難以“持續”。因此,必須施行“變移式發展”,用新文明代替現有的工業文明,當下的任務是加速新舊文明的變移。持續/變移/發展

網載 2013-09-10 21:35:51

[新一篇] 持久穩定增加農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舊一篇] 挖掘幼兒園管理中的美優化管理過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