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作為一個具有特定活動目標、任務、結構、規則、程序,并由為實現特定目標相互合作、相互聯系和依賴的一組群體組成的組織,向來離不開管理活動。根據管理活動中重“人”還是重“工作”或“組織”的判斷,現代組織的管理大致有兩種基本的模式——人本管理和科學管理。隨著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管理領域中非理性主義理論的興起,我國許多教育工作者從“人”是教育管理中核心的、最重要的要素出發,認為在當前以至未來的中小學教育管理中,非理性管理將成為管理創新的突破口和提高管理效能的新的生長點,提出以“人本管理”為價值取向的結論,大力推崇人本管理模式。我們認為,論及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的未來價值取向時,強調人本管理自然有其合理性,但不能因此拋棄科學管理。現階段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倡導以“人本管理”為取向的同時,更應強調以“科學管理”為基礎。這是由管理活動自身的發展規律,由我國的國情及現階段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的實際決定的。
科學管理以泰勒、韋伯為代表,在管理中以“工作”或“組織”為中心,強調有效的組織機構、周密的工作計劃、嚴格的規章制度、明確的職責分工以及金錢刺激和紀律強制。無論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泰勒等人創立的科學管理理論,還是韋伯的科層組織理論,都體現了這一精神,他們為教育管理的發展奠定了科學主義的基礎。人本管理倡導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社會、心理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注重滿足員工社會和心理的需要,改善工作環境,協調人際關系,激發群體士氣,培養組織凝聚力。對于人本管理,有兩種不同的認識。其一強調滿足員工社會和心理的需要在提高工作效率中起主要的作用,關注人只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個手段而已。因此,此時的人依然是“工具人”;其二視人為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目的,此時人才是“目的人”。
科學管理和人本管理,作為兩種基本的管理模式,由于側重不同,在實際的管理活動中,其管理原則和方法定會有差異,但二者在內容上并非絕對的涇渭分明。科學管理依然可以關注人的社會和心理需要,而人本管理也離不開科學的工作程序。其實無論是經驗、科學管理還是行為科學管理,對人的關注都有體現,只是在經驗和科學管理中,人處于“末”位而不是“本”位。行為科學管理較之前兩者更關注人的需要,但從管理者的角度看,人依然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個工具,但至少他們的做法客觀上或多或少地促進了被管理者某些需要的滿足。人本管理的精髓應該體現和突顯“目的人”,但“目的人”作為人類管理活動中的理論價值追求,它的實現將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現代意義上的人本管理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之上,只要科學管理在實現這些物質基礎方面還有作用,科學管理的模式將依然存在。
一、管理活動自身發展的規律決定了科學管理是人本管理的基礎
1.從管理科學發展的歷史進程來考察
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發展到現代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在管理上經歷了經驗管理、科學管理和現代人本管理等主要的管理模式,這是一個隨著生產發展方式而循序漸進的過程,有其內在的規律。縱觀整個管理史,我們發現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教育管理的人本取向——以人為本的人性管理模式成為熱點,其實是經歷了與以物本主義為基石的科學管理模式之間此消彼長的過程。科學管理構成了人本管理的基礎。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以泰勒和韋伯為代表的科學管理學派的出現和發展,使科學管理從經驗管理的模式中分化出來,從而奠定了教育管理科學主義的基礎。30年代起,梅奧和羅特利斯伯格主持了有名的霍桑實驗,由此實驗始發而興起的行為科學,向泰勒的科學主義挑戰,他們宣稱,只有把人當作“社會人”而不是“經濟人”和“機械人”,注重非正式組織,協調人際關系,激發員工“士氣”,才能提高管理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直到70年代,由于現代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最新成果(如計算機技術與通訊技術,以及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等)在管理領域的廣泛應用,韋伯的科層組織理論在西方又引起廣泛關注,它要求教育管理強調正式組織的形式、成文的法律和規章制度。這在一定意義上是對科學管理的肯定,但相對忽略了對人性的關注。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政治、文化,人們的生產、生活、交往和思維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西方普遍興起的企業文化,重新把管理的重心拉回到對人性的關注及社會心理的管理效用上,非理性主義理論興起,人本管理成為新的發展潮流。教育界,產生于70年代的模糊、主觀等管理模式一方面尖銳地批評了以理性為基石的科學管理的缺陷——重機構、重權力、重章法而不重視人,另一方面強調非理性管理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這些理論模式又成為9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教育管理理論界討論的熱點。因此,從其發生看,科學管理是人本管理的基礎。二者相互作用,螺旋式上升,推動教育管理理論和實踐不斷發展。
2.從科學管理的具體內容和效用上考察
(1)效率是一切組織的首要目標,完善的規章制度、規范的操作規程、精細的成本核算是一切現代組織的基礎,而這一切只有在科學主義的理性原則的指導下建立起來。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科學管理由于強調組織權威的力量和制度規范的約束,能在一定時期內產生較大的效果。
(2)馬克思的科學的人性觀告訴我們,人是自然性、社會性和主體性的統一。自然性是人性的基礎。因此,在對人的激勵方面,物質激勵處于基礎的地位。人本管理較多關注人的精神需求,但這一關注如不是建立在豐富的物質基礎之上,它就不會牢固,也不能持久。因此,只有在物質財富豐富起來,人們的精神追求日趨廣泛,而一定時期內科學管理對于激發勞動者的生產熱情,提高生產效率作用有限時,人本管理才能適用,并顯示它的優越性。
管理活動自身發展的規律告訴我們,科學管理是人本管理的基礎,人本管理是以成熟的高水平的科學管理為前提,是科學管理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為此,在通往人本管理理想的征途上,必須打好科學管理的基礎。我們不能因西方發達國家教育管理的人本取向及科學管理在管理活動中的局限而否定科學管理的價值,尤其是否定它在現階段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二、科學管理與人本管理的結合
任何一種教育思想包括教育管理理念,都有其賴以產生和存在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處于知識經濟、信息化社會這一特定的大時代,人本管理的思想將對全球包括我國的教育管理起導向作用。教育思想的這種導向作用以及教育思想在其存在的歷史向度上的前瞻性和預見性,預示著人本管理將成為西方發達國家以及我國教育管理的價值取向,這是毫無疑問的。但由于中西方國家不同的社會歷史背景,正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管理熱點的人本管理模式,在我國現階段中小學教育管理中還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這可以從中西方國情之比較中清楚地看到。
1.人成為當代信息社會中重要的來源
人的價值隨信息社會的到來而提升。西方國家發達的經濟,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勞動除了作為謀生的手段外,被越來越多地看作實現個人價值,發展個性的重要途徑。強調“服從性”、“計劃性”、“統一性”的科學管理自然受到冷落。而我國目前正處在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不高,勞動主要還是謀生的手段。近年來的改革開放,雖然促使國內經濟高速發展,尤其是沿海地區,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而且國內經濟高速增長基本上屬于傳統的外延型或粗放型增長方式,科技含量低,主要依靠擴大投資與大量消耗資源來實現的。
2.西方國家近幾十年來人口增長率普遍下降
勞動力供應量不斷減少,因此為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激發勞動者的工作熱情,管理者不得不重視對勞動者的智能開發,滿足他們多種心理需求。而我國人口出生率雖大幅下低,但人口的壓力依然很大,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勞動力資源在目前和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將不是供不應求,而是大量過剩。從表面上看,與其它行業相比,中小學教育工作者素質較高,職業相對穩定,較少失業之憂,這似乎更適合人本管理。但這是以物質條件低下而引起的一流教師缺乏或流失、現有人員大量不合格、素質和積極性低下為前提的,在這種情況下,人本管理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物質待遇的提高依然是提高教育工作者積極性的最根本手段。其實,當前中國的許多行業依然把物質刺激作為基本的管理手段,而且效果理想。中國的外資企業以其嚴格的規章制度和高額的工資獎金吸引著我國社會各個層次的勞動者趨之若鶩,這就是很好的例證。
因此,在追求和實現人本管理的教育理想時,我們必須清楚地意識到西方發達國家教育管理中的人本取向有其深刻的社會的、經濟的背景。現階段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倡導人本管理取向的同時,更應強調以科學管理為基礎,這是由我國當前社會發展的狀況決定的。
3.中國儒家文化在管理思想本質上是“人治”
歷史上我國又長期受封建統治和小農經濟的影響,缺乏近代科學管理的洗禮,十年動亂又嚴重破壞了組織和規章制度的建設,致使現階段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和規范化程度低下的狀況。許多地方教育管理的組織結構不規范,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決策隨意性大,員工積極性和管理的效率低下,基本上還處于經驗管理的階段。為此,許多學校的教育改革首先從管理制度入手,如建立、健全各種規章,明確部門職權,制訂獎懲標準等等,這些措施極大地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學校辦學的效率。從整個國家范圍來看,自1985年教育體制改革以來,中央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中,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一直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從最初的校內結構工資制、校長負責制的試行,到目前的教育宏觀保障等制度的建立,都旨在科學管理方面有所突破。因此,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的重點,依然是走出經驗管理的窠臼向科學管理邁進。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在倡導人本取向的同時仍要加強科學管理的基礎。這是由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的實踐決定的。
另一方面,我國中小學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素質還不能適應人本管理的要求,從而不能充分發揮人本管理的作用。據《教育文摘報》報摘所說目前我國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率低下,只有13%稍多,尤其是西部偏遠山區,情形更令人担憂。人本管理對管理者的知識、能力、管理藝術都有更高的要求,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素質還沒有達到一定水平的情況下,人本管理不但不能發揮優勢,反容易扭曲變形,被簡單化、庸俗化。此時科學管理以其嚴密的組織結構、周密的計劃方案、嚴格的規章制度和明確的責任分工,往往能顯示強大的力量。事實上,在當前的學校管理中,強調科學管理,強調依法治校,健全各項制度恰恰是消除腐敗,改變管理的無序狀態,調動員工積極性,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舉措。
學校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民眾主體意識的增強,人本管理將成為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的趨向。但是,由于我國現階段獨特的社會環境和中小學管理實際,倡導人本管理仍需加強科學管理的基礎。
哈爾濱學院學報:社科版138~140G30中小學學校管理陳君20022002現階段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倡導以“人本管理”為取向的同時,應十分強調以“科學管理”為基礎。這是由管理活動自身的發展規律,由我國的國情及現階段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的實際所決定的。科學管理/人本管理/基礎/價值取向陳君,寧波大學 師范學院,浙江 寧波 315010 作者:哈爾濱學院學報:社科版138~140G30中小學學校管理陳君20022002現階段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倡導以“人本管理”為取向的同時,應十分強調以“科學管理”為基礎。這是由管理活動自身的發展規律,由我國的國情及現階段我國中小學教育管理的實際所決定的。科學管理/人本管理/基礎/價值取向
網載 2013-09-10 21: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