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的本質規定的可變易性  ——兼論人的本質說、本體論和價值觀的關系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
  與世界上一切其他存在物不同,人是這樣一種存在物,他不僅存在著,而且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具有關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識;然而,盡管每一個有自我意識的人對于自己是什么都能明確地回答說:“我是人”,但是如果進一步追問:“人是什么?”就往往不能確切地回答。為什么呢?因為,與世界上一切其他存在物不同,人還是這樣一種存在物,他并不滿足于既有的現實生活和存在狀況,并不停留在已經成為的東西和已經成為的樣子上,他總是力求創造新的生活,創造新的存在狀況,使自己在規定性上不斷得到充實和豐富。也就是說,人是一種永遠未完成的存在物,因此也就沒有一種絕對標準的所謂人的存在狀況和絕對標準的所謂人的規定性。
  如果說“人是什么?”也就是指“人的本質是什么?”“人的規定性”也就是指“人的本質的規定性”,那么,既然人是一種永遠未完成的存在物,那也就意味著,人對人的本質或人的本質的規定性的探索也不是一次定論的,它也處在未完成中;這也就是說,人的本質是變化的,它具有可變易的特性。
  縱觀全部哲學發展史,似可發現,變易著的人的本質論呈現出三種形態。
  從古代哲學到近代哲學,人的本質被規定為理性。人類出現在這個對他說來的陌生的世界上,為了求得生存,首先就要適應這個世界,而要適應這個世界,就要認識這個世界、認識這個世界運動變化的客觀規律性;同時,人類又并不僅僅滿足于生存,他還要發展自身,即以自身的創造力去影響和作用這個世界,而要這樣做,更需要認識這個世界,獲得這個世界運動變化的客觀規律性。由此可見,正是因為人類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和發展,才要求人類不停地去認識這個世界,把認識世界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首要任務。那么,人類依賴什么手段去認識世界呢?這一重要的手段就是人所特有的理性。理性,就是人類運用語言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認識論的研究表明,人類認識世界先從感覺開始,經由知覺形成表象,然后運用抽象思維獲得概念,由此進入理性運作,在概念之間形成判斷,在判斷之間進行推理,最后得到反映了客觀對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理論。二千多年來,人類的理性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幾乎形成了整個世界無所不包的自然科學理論體系。正因為此,理性成為人的本質的最早的妥當的說明,而德國古典哲學則是這種說明的最高典范。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近代哲學的終結者和現代哲學的開啟者,它繼承了近代理性哲學的優秀成果,將黑格爾唯心主義的思維能動性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自然界客觀實在性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實踐論哲學。馬克思發現,哲學要關注人的生活狀況,唯物主義之“物”應包括人類社會的物質生產及其規律性,既然人類的現存狀況呈現為異化狀態,那就要改變這個社會,而社會的發展有賴于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和利用,那就也要積極地改變周圍的自然界。依靠什么手段去改變社會和自然界呢?這一重要的手段就是人所具有的另一特性,即實踐。實踐,就是人類作用和改造世界的能動性活動。馬克思還發現,不但人類的實踐活動需要運用由理性所發現的關于世界的客觀規律性,而且這些關于世界的客觀規律性的獲得也是由人類的實踐活動而實現的。因此,倘若將人類的活動分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兩種形式,則實踐活動就成為人類這兩種活動的基礎;因而,實踐成為人的本質,成為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如果說在馬克思之前理性哲學階段,人類的理性活動在自然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在社會領域顯得一片迷茫,那么,在馬克思的實踐哲學階段,人類的實踐活動不但在自然領域取得了更加巨大的成就,而且在社會領域隨著唯物史現的發現,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社會改造運動,人類社會愈來愈趨向文明、富裕和人道。正因為此,實踐成為人的本質的更為妥當的說明,馬克思哲學就是這種說明的最高典范。
  馬克思的實踐哲學同時還內含著深刻的人道主義底蘊,即人類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為的是讓人成為社會的主人、自然的主人和人自身的主人,使人成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有個性的個人。但是,由于特殊的社會歷史原因,馬克思哲學之實踐學說的目的性這一重大理論未能得到重視和彰揚,而其實踐學說的手段性理論則被西方現代哲學的主客二分、主征服客模式所利用和曲解。百余年來,人類的實踐活動竟呈現為如下兩種狀態:一方面,人們對自然界的毫無顧忌的索取和利用,使得生態環境遭到極大的破壞,危及到人類的生存;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帶來社會的普遍富裕,而這種富裕生活不但讓人日益數字化、單面化和客體化,而且也為現存社會的合理性提供了辯護。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后現代主義哲學異軍突起,提出一種關注現實人生、改善生活質量的生活哲學。那么,人類依靠什么手段去改善人的生活質量呢?這一重要的手段就是人所具有的又一特性,即主體間性。所謂主體間性就是人類之間形成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這種關系表現在兩個方面:在自然界,提倡環境生態價值論,主張人類對待自然界,不但要作用、改變和索取;而且還要尊重、保護和養育;在社會領域,提倡自由和諧論,主張通過對話達到溝通和理解,以寬容的心態建立一種互相和諧的人際交往關系。可以看出,在當代社會,主體間性是對人的本質的十分妥當的說明,后現代哲學則是這種說明的典范代表。
  由是觀之,哲學對人的本質的探索,先后提出了理性說、實踐說和主體間性說。對這三種學說,首先,應當肯定,它們都具合理性。理性為人類認識世界而建立了關于世界的科學規律體系;實踐為人類改造世界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富裕進步;主體間性則為維護人類的生活質量而促使世界日益合理和人道。其次,三種學說在哲學探討中呈現一種歷時性,這就是說,在時間上出現較前的學說,其內容就顯得較為單一,而在時間上后出的學說則蘊含了前一種學說,其內容就顯得較為豐富。比如說,實踐說包含了理性說,主體間性說則包含了理性說和實踐說;它們之間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輔相成的,三者的統一更為充分地揭示了發展中的人的本質。最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說似有著特殊意義。理性活動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強大武器,但理性活動的基礎則是實踐活動,這就是說,馬克思的實踐說實際上涵蓋了理性說。維護現今的生活質量是當代社會的緊迫需要,而馬克思的實踐說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終極目標則與后現代哲學的主體間性說相吻合,這就是說,馬克思的實踐說實際上還延伸到后現代。從中可見,人的本質之實踐說似乎具有更深層更基本的意義,只是即使如此,也不宜用實踐說代替理性說和主體間性說,因為三者不但已歷時性地存在,而且三者的統一,能夠更加全面更加完整地說明人的本質。
      二
  人的本質規定性的可變易性使得哲學本體論也發生相應的變化。如果說哲學研究的是人與世界的關系,那么,對人的本質的不同說明,就規定了人與世界的不同關系。由于人與世界的關系成為哲學研究的基本對象,因而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也就成為哲學基本問題。
  古、近代哲學時期,人的本質被確定為理性,而理性的功能是認識,即認識這個對人來說還顯得陌生的世界,因而此時的哲學成為認識論哲學。表現在認識論哲學中的人與世界的關系之哲學基本問題,就是恩格斯恰當概括的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按照恩格斯的說法,這一問題分為兩個方面,其第一方面說的是思維和存在誰是本質,因而是本體論問題;其第二方面說的是思維可否認識存在,因而是認識論問題。在本體論問題上,由于思維與存在的對立,形成了精神本體論和物質本體論;若從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是較為合理的觀點出發,則此時的本體論就是物質本體論,而物質本體論的確立,主要著眼于(自然)存在之時間上的先在性。這一物質本體論形成于古代哲學時期,在近代哲學中得到深入說明,最后在德國古典哲學中,在明確說出人的本質是理性的費爾巴哈唯物主義中呈現為典型的形態。
  馬克思主義哲學主要探討如何通過實踐改變世界并使人在這一活動中達到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由于通過實踐改變世界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基本前提和途徑,因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將實踐確定為人的本質,而馬克思主義哲學由此也成為實踐論哲學。表現在實踐論哲學中的人與世界的關系之哲學基本問題,可稱為實踐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因為此時哲學主要解決怎樣作用(和改變)世界的問題,而作用世界是由人的實踐活動來完成的,因而哲學所研究的人與世界的關系就轉換為實踐與存在的關系。比照于恩格斯的做法,實踐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其第一方面說的是實踐與存在誰是本質,因而也是本體論問題。其第二方面說的是實踐活動對人自身有何意義,因而是價值論問題。在本體論問題上,由于實踐和存在的對立,形成了傳統的物質本體論和馬克思的實踐本體論。物質本體論強調的是存在之時間上的先在性,因而其本體是在“本原”的意義上使用的。馬克思認為實踐是人的本質,而自然界(存在)的本質是由人的實踐活動揭示出來的,因而在本體論問題上,馬克思強調的是存在之本質的賦予性。實踐本體論之本體是在“本質”的意義上使用的。
  雖然馬克思哲學提出了實踐改造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說的價值論,但由于社會的階級分裂和意識形態分歧,這一重要觀念并未得以充分彰揚,因而現代以來,實踐改造學說卻演變為工具理性主義,盲目的物欲價值觀占了上風,最終導致重大的實踐負面后果。后現代哲學把扭轉這一局面作為自己的基本任務。如何扭轉呢?必須從重新界定人的本質入手。后現代哲學認為,在實踐改造取得巨大成就的情況下,扭轉實踐的負面后果,就是要維護人的健康正常的日常生活;所謂健康正常的日常生活,就是一要維護生態平衡,二要建立和諧人際關系。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人的本質就應被界定為主體間性,后現代哲學由此成為生活論哲學。表現在生活論哲學中的人與世界的關系之哲學基本問題,此時就轉換為生活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比照于恩格斯的做法,生活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亦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其第一方面說的是生活和存在誰更根本,因而亦是本體論問題。其第二方面說的是為了確保人的正常生活,人應以合理的態度來對待周圍的世界,因而是道德論問題。在本體論問題上,由于生活與存在的對立,形成了傳統的物欲本體論和新的生活本體論。物欲本體論是實踐本體論的扭曲變形,它強調的人的活動對存在的本質性,其本體是在“本質”的意義上使用的。生活本體論強調在(人的)生活與存在的關系上,生活更根本;所謂更根本,亦即更值得關注的意思。因此,后現代哲學的生活本體論之本體是在“根本”的意義上使用的。
  由是觀之,對人的本質的不同規定,可導致哲學本體論的變化。當把人的本質規定為理性時,哲學本體論(從唯物主義的立場看)就是物質本體論,即哲學研究的本體是供人認識的客觀實存的客體存在。當把人的本質規定為實踐時,哲學本體論(從馬克思的立場看)就是實踐本體論,即哲學研究的本體是人們能動地作用和改造客體存在的實踐活動。當把人的本質規定為主體間性時,哲學本體論(從后現代哲學的立場看)就是生活本體論,即哲學研究的本體是人們為建立和維護健康正常的日常生活所持的對客體存在的道德態度。對這三種本體論,如同對待三種人的本質說一樣,首先,應當肯定,它們都具合理性。物質本體論為人類的理性認識劃定了確定不移的客觀對象;實踐本體論為人類不停地超越現狀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具體途徑;生活本體論為人類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提供了人類自身優質生活的理論座標。其次,三種本體論又呈現出一種歷時性,也就是說,在時間上出現較前的學說,其內容就是顯得較為單一,而在時間上后出的學說則蘊含了前一種學說,其內容就顯得較為豐富。比如說,實踐本體論包含了物質本體論,生活本體論則包含了物質本體論和實踐本體論;它們之間也不是相互排斥的,也是相輔相成的,三者的統一也更為充分地揭示了發展中的哲學本體論。
      三
  任何哲學總要給人提供一種讓人深信不移、并奉之為生活準則的思想觀念;這樣的思想觀念就是價值觀。因而,什么是價值觀?其可有相互聯系的三層含義,即:在思想中形成一種固定的觀點,養成以此觀點看問題的習慣,并以此觀點作為判斷其他一切社會現象的依據和準則。可以看出,形成固定觀點是價值觀的核心。然而,成為價值觀核心的固定觀點不是憑空而生的,它必定起因于對事物(或世界)的一般看法。對事物(或世界)的一般看法是什么呢?就是哲學中形成的本體論;而本體論的形成有賴于對人的本質的確定。因此,可以看出,對人的本質的不同規定可通過形成不同的本體論而影響著形成不同的價值觀。
  把人的本質確定為理性,形成的是物質本體論,而物質本體論必然導致真理性的價值觀。物質本體論認為物質(或自然界)是世界的本原,是客觀實存的客體存在,因而是作為其對立面的理性(或意識)認識的對象。認識結論的正確與否取決于是否正確反映了物質世界的客觀規律;如果正確反映了客觀規律,認識結論就成為真理,由此形成真理性的價值觀。這種觀點固定下來之后,就養成了以此觀點看待一切問題的習慣,即在看待任一問題時,總是強調它的客觀實在性,看重它本身不可更移的客觀規律。這種習慣隨之就成為判斷一切問題的標準,即在判斷任一問題時,若不突出其客觀實在性和客觀規律性,就應當給予否定。
  把人的本質確定為實踐,形成的是實踐本體論,而實踐本體論必然導致理想性的價值觀。實踐本體論認為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而實踐活動就是人按自己的主觀愿望能動地作用和改變外部世界;人總是不滿足于現存世界,總想通過主動的活動達到自己預先設想的理想世界,由此形成理想性的價值觀。這種觀點固定下來之后,就養成了以此觀點看待一切問題的習慣,即在看待任一問題時,總是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著重人的能動活動所達到的人預先設想的理想程度。這種習慣隨之就成為判斷一切問題的標準,即在判斷任一問題時,若不突出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價值理想性,就應當給予否定。
  把人的本質確定為主體間性,形成的是生活本體論,而生活本體論必然導致道德性的價值觀。生活本體論認為人的優質的日常生活是人所追求的根本。這樣的生活體現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要求維護生態平衡,使自然界成為人的生存基礎和藝術欣賞的對象;體現在人與人的關系中,要求人們之間和睦相處,通過對話達到溝通和理解,形成豐富而又和諧的人際關系,由此形成道德性的價值觀。這種觀點固定下來之后,就養成了以此觀點看待一切問題的習慣,即在看待任一問題時,總是強調是否顧及了人的健全的日常生活,著重人與自然和社會的和諧統一。這種習慣隨之也就成為判斷一切問題的標準,即在判斷任一問題時,若不突出維護人的健全的日常生活,或對生態失衡和技術理性統治持容忍態度,就應當給予否定。
  由是觀之,不同的人的本質規定通過不同的本體論而形成不同的價值觀。人的本質之理性說形成了物質本體論,從而形成了真理性的價值觀:人的本質之實踐說形成了實踐本體論,從而形成了理想性的價值觀;人的本質之主體間性說形成了生活本體論,從而形成了道德性的價值觀。對這三種價值觀,如同對待三種人的本質說和三種本體論一樣,首先,應當肯定,它們都具合理性。真理性的價值觀要求人們尊重客觀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理想性的價值觀要求人們不墨守成規,勇于超越現實,追求更富理想性的生活;道德性的價值觀要求人們以道德的目光看待自然界和社會交往,力求以合睦和諧的原則來建立和維護人們優質的日常生活。其次,三種價值觀又呈現一種歷時性,也就是說,在時間上出現較前的學說,其內容就顯得較為單一,而在時間上后出的學說則蘊含了前一種學說,其內容就顯得較為豐富。它們之間也不是相互排斥的,也是相輔相成的,三者的統一似也更為充分地揭示了發展中的人的價值觀。
  概而言之,如同人是一種永遠處于未完成狀態的存在物一樣,人的本質之理性說、實踐說和主體間性說,以及由人的本質引發的三種本體論和價值論也都可以說是未完成的,它們作為哲學探索的階段性成果,不僅不是認識的終結,相反,隨著人類活動的無限延續,以后仍將會有新的人的本質說、本體論和價值觀出現。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貴陽72~75B1哲學原理朱寶信19991999作者單位 河南省駐馬店地區衛生學校 (463000) 作者: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貴陽72~75B1哲學原理朱寶信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31:30

[新一篇] 論人的價值及其實現

[舊一篇] 論人的潛在價值及其實現的特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