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問題之我見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642. 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059(2007)02-0017-05
  今年1月22日,教育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1月25日,教育部領導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重點介紹了實施該項工程(以下簡稱“質量工程”)的目的、意義以及工程建設的具體內容。這一旨在提高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的涉及25億元巨資的重大工程的出臺,引起全國媒體、學者以及民眾的廣泛關注,并引發了新一輪關于“高等教育是否存在質量問題”、“擴招與質量滑坡之關聯”、“高等教育的發展模式”等問題的爭論。
  實際上,媒體和民眾對高等教育問題的關注遠非自今日始。早在30年前剛剛恢復高考時,高等教育就開始成為全社會的熱點話題。隨著高等教育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的影響與作用越來越大,隨著人們對高等教育的期待和要求越來越高,全社會對高等教育及其質量問題的關注和批評必然會不斷升級。面對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高等教育質量問題,筆者準備從梳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入手,探討應該如何評價高等教育質量。
  一、如何看待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
  (一)我國高等教育50多年的發展表明:發展才是硬道理
  57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歷盡坎坷和磨難,從很低的起點發展到今天世界第一的規模(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由9.8%到21%,高校在校學生數由擴招前的不到800萬人增加到2300萬人)。這一驚人的變化標志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階段跨入大眾化階段,并意味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躍居世界前列。這一成就來之不易,正如有學者指出[1],我國高等教育的曲折發展過程表現出非常態性、波動性和補償性的特點。在1976年以前,這種波動性與非常態性很容易理解。即使在沒有大規模政治運動的1978年之后,這種波動性與非常態性依然表現得非常明顯(參見筆者根據國家局發布的統計數字制成的表1)。從表1可看到:
  G4R619.jpg
  1、有12年招生規模增長幅度超過10%,其中1999-2005年屬于連續高速增長。
  2、幾乎每次突然的擴招之后,都會出現一次明顯回調(如1979、1986、1989、1994年招生規模的下降)。說明擴招后的調整不可避免,擴招幅度太大會使高等教育系統不適應。
  3、大幅度擴招之后的回調過程中往往會出現5%左右的強勁增長,甚至達到8%(比如,1987、1988)。說明擴大招生規模的增長有內在的強大需求。
  4、高等教育的波動與起伏,充分表現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國家的社會、政治、經濟等大環境緊密相關,高等教育的發展是一種依賴于社會發展需要的“政治性增長”。這種政治性的規模擴張具有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有其合理性,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人民群眾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社會經濟發展要求高校培養更多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如何看待高等教育規模的快速發展與質量滑坡
  1、高等教育確實存在質量問題
  這些年來,高等教育質量的下滑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對此展開了不同程度的分析與批評,尤其是來自學者和網絡的批評非常尖銳和深刻。值得注意的是,在論及這些年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時,存在著不同甚至相互對立的看法。認為應該肯定質量者有之[2],認為質量嚴重滑坡者有之[3]。廣大民眾以及高校師生和眾多學者早已真切地感覺到并深切地認識到高等教育質量存在各種問題,有的問題還非常嚴重。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在充分肯定高等教育發展的驕人成績的同時,開始清醒地認識到了存在的各種問題(其中也包括質量問題)[4]:(1)經費投入滯后,部分高校辦學條件明顯不足;(2)專業設置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與社會需求脫節;(3)高校大量存在“教授不講主干課、基礎課,名師不上講臺”現象;(4)高等教育質量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不少高校教育觀念落后,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教師隊伍水平亟待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創造精神、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國際化視野亟待加強;(5)高校畢業生數量劇增,就業壓力大,不少畢業生就業難,加重了農村和城鎮貧困家庭的負担。
  2、質量問題能否完全歸罪于擴招
  人們談論高等教育質量問題時,常常把規模的快速發展看作是導致質量滑坡的根源。因為1999年以來規模擴張的速度明顯超越了該時期的經濟發展水平,導致了原來不太顯著的質量問題頓時變得十分突出。這容易造成一種錯覺:是擴招帶來質量滑坡。這種看法有失公允。此外,還可以聽到“質量下滑”、“規模擴張犧牲了質量”等說法。尤其是“規模的擴大是以犧牲質量為代價獲得的”這類表述很容易引導人們把今天的質量問題歸因于規模的擴張。因此,有學者把高等教育質量下降的原因歸結為“數量與質量的矛盾”[5]。客觀地說,高等教育質量問題并不是擴招以后才出現的。只是擴招的步幅太快,使得質量問題突然間異常嚴重地凸顯出來。從深層次看,中國大學存在的質量問題更多地與文化傳統和社會體制密切相關,這些問題背后存在著更深層的文化傳統與制度的原因。關于這一點,已經有學者進行過分析[6]。從微觀層面來看,長期以來,影響大學質量的若干基本因素(比如教師隊伍質量、學生素質、課程與教材的質量、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等)都有各種問題。大規模擴招之后,這些問題就顯得更加突出了。實際上,上世紀50年代乃至20-40年代的大學里也有質量問題。即使是在蔡元培任校長的北京大學,在令人向往的西南聯大,同樣存在一些質量問題(《圍城》里的描寫并非子虛烏有)。
  筆者認為:在規模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凸顯出來的質量問題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國家財政投入不足等政策性失誤,也有高教領域資源分配的失誤。比如,一些大規模的工程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實施過程中資源浪費較大。既有整個體制上的局限與制約,也有各級教育教學管理部門的混亂低效無序等因素;既有教師和管理者的問題,也有學生的問題;同時還有社會方面的因素。
  二、“質量工程”的關鍵在于能否有效實施
  為了解決質量問題,教育主管部門做了多方面的努力。早在2001年教育部專門出臺了“4號文件”,召開了第二次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2004年12月),接著出臺了2005年1號文件。這都是要重視和解決質量問題。為了加強高校教學工作,大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教育部還積極推動教學模式、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開展了名師工程,推動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積極開展高等學校本科評估等。這些措施對高等教育質量起到了推動和保障作用。2007年,教育部財政部啟動本科教育“質量工程”,其目的就是要進一步解決高等教育的質量問題。按照吳啟迪副部長在1月25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的說明,“質量工程”是以提高本科生質量為目標,提高優質資源共享為手段,按照“分類指導、鼓勵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則,在專業、課程教材、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評估等六個方面進行改革與建設,以期引導高等學校的本科教學方向,帶動全方位的教學改革和創新,形成重視教學、重視質量的良好的環境和管理機制。
  “質量工程”的六大建設項目體現了內涵發展的思想,強調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以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為目標,強調高等教育的內涵建設,著眼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機制,標志著新時期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的轉變。在質量與數量的關系問題上,強調要把重點放在內涵發展和提高質量上(一要重視專業、課程、教材、實驗室、實踐教學基地、教師隊伍等基本建設,二要抓好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和評估體系的建設)。在統一性與多樣化的問題上,要求從注重統一性向多樣化轉變,強調特色專業與精品課程建設。“質量工程”針對許多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辦學定位模糊、辦學模式趨同、辦學特色不明顯的狀況,提出“分類指導、注重特色”的原則,強調研究制定高校分類指導、分類評估的政策和制度,針對高校的不同層次和類型確定不同的質量標準和評估指標體系,以專業特色打造學科特色,以學科特色鑄就學校特色。顯然,這都是有利于“引導高校發揮各自優勢,確立個性化發展目標,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辦學特色,從而滿足社會多樣化的需求,實現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不過,如此周到的設想、如此美好的藍圖、如此壯觀的工程,是否能夠有效并圓滿地得到實施呢?這類担心并非杞人憂天。在《意見》關于課程和教材建設的段落中有兩個非常具體的闡述:(1)擇優選擇并重點建設3000個左右特色專業點;(2)繼續推進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遴選3000門左右的課程進行重點改革和建設。像這樣動輒就是三千個的特色專業點及精品課程,動用多達25億資金的巨大工程,確實顯示了泱泱大國的氣派。然而,根據國情和以往的經驗教訓,如此大規模的工程是否會像氣吞山河的“211工程”一樣,最后入選高校一個不落地都被“建設成”了“高水平”大學,幾年后還得再搞一個“質量工程”來給它們“進補”。最令人担心的是資源的公平分配與有效使用。筆者認為:整個質量工程的有效實施取決于兩個原則:(1)確立科學合理的建設目標,以便日后對工程建設的成果進行嚴格驗收;(2)建立公正透明的資源分配機制,以確保納稅人的稅金沒有打水漂。如果缺乏這兩條,任何美好的藍圖都可能成為以權謀私者和舞弊瀆職者的名利場。
  三、如何判斷高等教育的質量
  (一)高等教育質量的評價指標體系
  一般地,人們在分析評價高等教育的質量時,總是從入學者的素質、高校擁有的教育資源、師資隊伍水平、教學實施及其管理、教育者的盡職盡責、學習者的勤學苦練、考核的客觀科學等方面入手,總是根據這些方面來判斷辦學水平與質量。幾年來全國范圍推行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實際上也是在用這一思路來判斷高校的教學質量與辦學水平。評估指標就體現了這一思路(參見表2,加粗字為二級指標中的重點指標)。
  G4R620.jpg
  顯然,該指標體系集中了一批專家學者的智慧,并在評估實踐中得到不斷調整、充實和完善。把各種重要因素都考慮到了的這一套評估指標體系所代表的教育質量觀本身并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幾年的評估實踐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引起了人們的質疑和反思。反思的重點集中于:(1)是否需要由政府推動教學質量評估(事實證明政府推動的評估耗資巨大、浪費驚人、效率低下、容易滋生腐敗、效果也很不理想);(2)目前的評估模式以及高校的應對方式存在諸多形式主義,甚至還免不了“弄虛作假”。當然,這些主要不是指標體系的問題,而是管理體制的問題。
  (二)判斷高等教育質量的重點在哪里?
  從常識來看,應該從這樣三個方面來判斷高等教育的質量:
  1、高等教育面對的是什么樣的群體——各高校是否根據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與實際需要制定培養計劃。我們應該根據培養對象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高等教育的目標,并以此來判斷所實施的高等教育應該達到什么水平以及實際達到了什么水平。
  2、高等教育為學生提供了什么樣的資源——是否能夠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教育資源包括師資力量、教學條件、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管理等。缺乏足夠優良的資源,難以實現預期目標。
  3、高等院校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實際做了什么——是否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如果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再理想的目標以及再優良的資源都只是擺設而已。這里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校及教育者是否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二是學校對學生成績的考核評定是否真實有效,即能否進行客觀有效的“產品質量檢驗”。
  實際上,我們還需要從第四個方面來判斷高等教育的質量,即:
  4、高校培養的畢業生在社會上的實際表現——大學畢業生在各行各業是如何生存、如何發揮才干的。這里既涉及擁有各種才能的高層次人才是否能夠獲得發揮才能的機會,還涉及大學畢業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是否真的能夠干出成就。
  總而言之,前面三個方面主要針對高等教育實踐過程進行判斷,第四個方面則重點強調高等教育的最終目標——人才的學有所用。沒有最后這一項判斷,所謂“人才質量高”,也只是一種“可能性”言說,還不是在社會實踐中實際見到的質量。因此,在判斷高等教育領域人才培養質量時,需要把培養環節針對人才質量的“可能性”努力與如何確保人才使用環節的“現實性”表現結合起來。
  (三)超越傳統的培養環節來思考人才培養質量
  對高等教育質量的評價往往會出現不同甚至相反的說法。這是因為人們對什么是質量存在不同的看法。觀念上的分歧導致了人們判斷高等教育質量問題時強調不同的重點、選擇不同的標準。如何看待高等教育的質量觀?有人認為高等教育質量這一概念具有三個特征[7]:適應性、多樣性和發展性,其中適應性是高等教育質量的本質屬性。有人沿著這個路徑對高等教育質量觀的演變過程進行了分析,認為高等教育質量觀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8]:合規定性質量觀;合需要性質量觀;合發展性質量觀。這類分析對于深入思考高等教育質量問題非常重要,但仍需進行深入的探討。
  就高等教育而言,所謂“適應性”就是指培養的人才是否適應社會的需要。但是,適應性的判斷標準或依據何在?顯然,不應該只從理論上或計劃中去求證“高等教育以及培養的人才是否適應社會需要”,而應該根據大學畢業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表現來判斷“是否適應了社會的需要”。同理,對于“多樣性”和“發展性”,也需要這類追問。
  另外,不論是合規定性還是合需要性與合發展性,其價值不應該局限于制定教育目標和培養方案的環節,不應該只滿足于培養環節的改革,而應該把目光延伸到人才實際發揮作用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去。這就需要改革用人制度,為人才的有效使用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道理很簡單,人才得不到任用,不能發揮其專長,其價值及才能便無處展現,也就等于沒有價值。
  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培養高層次的人才,而人才的價值具有特殊性。這種特殊性體現于“人盡其才”。因此,在對高等教育質量進行判斷時,需要區分是針對培養環節還是針對整個社會而言。傳統的觀點幾乎都是屬于前者(把質量的提高局限于課堂與校園,即狹義的培養環節)。而人才的培養還應該延伸到社會實踐環節中去,沒有經過真正的社會實踐,還難以判定是否具備了真才實學。在學習期間,在畢業之時,還無法知曉是否能夠一展宏圖。因為具備素質與能力是一回事,能否有發揮的機會以及是否真能發揮出來又是另一回事。總之,不論從人才的培養角度還是從人才價值的實際發揮角度來看,對人才質量(即高等教育質量)高低的判斷,都需要跨越傳統的人才培養環節,更多地根據現實生活中的實際表現來判斷。筆者認為,單是局限于校園內的教學活動,還無法判定人才質量,最多只是能夠判斷學校與教師做了什么、做得如何。所以,不能把判斷質量高低的目光局限于培養環節,而應該多關注高校所培養的人才是否有發揮專長的途徑和機會。如果人才的使用和晉升遭遇不合理的限制,那么,培養再多的人才也沒有什么用處,而且很難證明他們就是人才。當然,這已經不只是教育部的管轄范圍,而是全社會都需要關注的話題。
  四、結語
  高校人才培養活動具有特殊性——即培養高層次的專業人才,站在社會(包括學生本人、家庭、用人單位)的角度來判斷高等教育的質量時,不能僅僅從高等院校教育環節開展得如何來判斷,應該更多地考慮兩個問題:(1)高校畢業生接受高等教育過程中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得到了什么樣的提升?(2)大學畢業生在社會生活中實際發揮了什么作用?就理論而言,即使全部大學生在校期間都按照國家和各學校的培養方案完成了各項學習活動并達到了預期的要求,即高等教育的預期目標都一一實現了——全體學生都取得了進步,我們還是需要認識到: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全部努力只是使得學生具備了發揮各種作用的可能性,而高校畢業生是否能真正發揮出他們在大學里學到的各種本領,還得依賴于社會為他們提供的實踐機會以及他們在社會實踐中的實際表現。因此,單是考核各高校在教育實踐中做得如何的思路只是表明高校做了什么,還不足以充分表明所做之事能否具備預期的價值,更不能表明所培養的學生將來一定能夠如何。
  最后,筆者進行簡單的歸納,應該從這樣幾個方面來判斷高等教育的質量:
  (1)高校是否根據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與實際需要制定培養計劃。
  (2)高等教育是否為學生提供了能夠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的足夠優質的資源。
  (3)高校的教育實踐活動是否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4)高校畢業生(人才)在社會上各行各業是否生存并發展得很好。
  前三點主要針對高等教育實踐過程進行判斷,第四點則強調高等教育的最終目標——人才的學有所用。沒有最后這一項判斷,高等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其質量再高,也只是一種潛在的質量,還不是在社會實踐中實際見到的質量。
復旦教育論壇滬17~21G4高等教育張磊20072007
規模發展/高等教育質量/人才培養
  quanti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cultivation of talents
My Opinion on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ZHANG Lei
  (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explaining the factors having effects on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s well as o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本文從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質量與數量之關系、影響質量的因素、判斷人才培養質量高低的依據等角度對高等教育質量問題進行了討論。
作者:復旦教育論壇滬17~21G4高等教育張磊20072007
規模發展/高等教育質量/人才培養
  quanti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cultivation of talents

網載 2013-09-10 21:39:30

[新一篇] 質量文化的價值取向

[舊一篇] 費耶阿本德的科學哲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