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勝讓我來寫《詩歌的界限——網上現代詩選》序,這是對我的信任。雖然我的年齡和 能力都不夠寫序的資格,但我還是愿意寫一篇關于互聯網中文詩歌的文章。我現在可以說是 對它E網情深(一往情深),并且以一頂互聯網中文詩歌推廣者的帽子為榮。
作為一個親歷者,我目睹了中文互聯網詩歌的萌芽、發展這一艱辛的歷程。在這里我想就 我知道的一些情況向讀者介紹一下。
最早的中文詩歌網站是什么時候創辦的,我手頭缺少這方面的資料,我想最早的萌芽也許 是 誕生在某個大學教育網或者商業網絡公司的一個簡單的BBS詩歌討論區。
我的詩歌專欄開通之后,我就以它為圓心進行了新的互聯網詩歌漫游之旅。來我專欄的詩 人、評論家以及詩歌愛好者也漸漸多了起來,月留言量平均在100個左右。也不知道是哪一 天我看到了詩人李元勝的名字,他在1999年11月創辦了詩歌網站“界限”(http://www.limi tpoem.com),它是從久負盛名的“重慶文學”網站衍生出來的,它最初用的是虛擬域名,比 起很多一開始只做免費論壇或者免費個人主頁的站點來說,它的技術起點是比較高的,而且 內容要豐富很多。其中,由內地各省十幾個詩人任編委的《界限詩刊》,是傳統媒質詩刊在 網上的延續。《界限詩刊》還出了英文版,這為中文詩歌的對外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 ,它的藏詩樓、詩人照片收藏、民刊資料收藏也很的特色,具有較高的資料、文獻價值。“ 界限”的開通,對中文互聯網詩歌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尤其它主辦的“匯銀詩歌獎 ”和“柔剛詩歌獎”,使一向缺少扶助的詩人得到了鼓舞,它的設置本身在網上也是一個吸 引眼球的亮點。最近這屆獲獎的詩人是蔣浩、楊鍵和王敖。其中現在美國讀比較文學的王敖 在互聯網上是非常活躍的,據一個不完全的統計,他在2000年《詩生活》的發帖量就達到了 千帖以上,是個驚人的數字。
我在我的專欄里結識了一個叫“zigui”的網友,我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傷心鳥”。他把我 帶到了“古老的”詩歌BBS“新龍門客棧·詩歌討論區”,在這里我結識了萊耳、小西等活 躍在網絡上的詩人。2000年2月28日,我(內容總監)和萊耳(行政總監)、白玉苦瓜(總版主) 、小西等創辦的“詩生活”網站(http://www.poemlife.com)開通了。它每月5日定期出版“ 詩生活月刊”(前任主持:高草,現任主編:十紅一灰,副主編:趙霞、666)。“詩人專欄 ”、“評論家專欄”里面有王家新、張曙光、孫文波、陳東東、鄭單衣、西渡、侯馬、蔡天 新、宋曉賢、吳晨駿、楊小濱、馬永波、林木、周偉馳、唐丹鴻等60多位當代活躍的詩人, 崔衛平、張檸、敬文東、張閎等當代詩歌評論家,此外,嚴力、朱大可、曾宏、普珉、黃燦 然、丁麗英、徐江、周瓚等30余位詩人、評論家的專欄正在制作中。詩生活通訊社是受黑通 社啟發而成立的第一家互聯網詩歌新聞通訊社。2000年,“詩生活論壇”成了中文互聯網最 熱鬧、人氣最旺盛的詩歌論壇之一,截止到2000年12月中旬的統計,已有300多位作者在論 壇上發表了3600多首(組)詩作。這和版主高草、王敖、天驕、白玉苦瓜,駐站詩人森子、李 元勝(請原諒我起的這個“駐站詩人”的名字,像個掛單的),《詩觀點》主談詩人胡續冬、 沈浩波、馬驊、姜濤、敬文東的工作分不開。
如果你想查找一首經典的詩歌作品的話,我建議你到“靈石島”(http://www.lingshidao. com)去看看,那里收藏著從古代到現代、從中國到西方的很多好東西。可以說“靈石島”是 網上最負盛名的詩歌倉庫之一,它出版有網刊“靈石島周刊”等,每周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發 送各類詩歌精品。它的創辦者靈石(李永毅),現在是北師大外語系在讀的博士生。他雖然長 得又黑又瘦,但他卻獨自一人建設了如此龐大的靈石島。靈石島不像其他的網站擁有BBS, 人聲鼎沸的。這里更像一間幽靜的閱覽室,網友們在這里靜悄悄地出沒,汲取著詩歌的營養 。靈石的哥哥李永剛也是中文互聯網上讓人尊敬的建設者,他創辦的“思想的境界”網站在 我國知識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從李氏兄弟身上,我看到默默奉獻這個詞的形成過程,而在互 聯網上像他們這樣的建設者還有很多很多。
如果你想找一個尖銳的個性化的詩歌網站,我覺得“詩江湖”(http://www.netsh.com.cn/ bbs/3307)當之無愧。它的前身是詩人南人的個人主頁,后來這里成了北師大青年詩人的聚 集地,而現在它是著名的“下半身”詩歌寫作團體的大本營。里面活躍著沈浩波、朵漁、巫 昂、尹麗川等詩人,他們從“70年代出生的詩人”的概念中脫穎而出,提出了自己的“下半 身”主張,找到了具體的實踐目標。當“下半身”剛出現的時候,在“詩江湖論壇”和“詩 生活論壇”等地就出現了“砸磚”和“捍衛”這樣的BBS典型景象,有的網友認為這些詩人 倡導的“下半身”理論根基薄弱,有的網友認為他們有“做秀”的成分,有的網友認為這是 大膽的對傳統價值觀念的突破。雖然對他們的了解很有限,但我個人還是認為作為一種寫作 主張和寫作實踐,“下半身”都可以引起我們對詩歌的思考,不管是詩學意義上的還是社會 學意義上的。這種“砸磚”和“捍衛”現象的存在意味著互聯網的自由的存在,而自由研討 對于所有詩人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而自由的衍生物“灌水”(指互聯網上無關的或者沒有 實際意義的文字)是無法避免的,它有趣味性,但也給網絡建設者提出了如何管理的問題。
“文學大講堂”(http://wenxue.newyouth.beida-online.com),實際上是個綜合性的文學 頻道,它里面的詩歌內容是比較豐富的。在“詩網恢恢”的欄目里,不僅包攬了北大等在校 詩人的作品,還廣泛搜集了國內外最新的詩歌思潮與原創作品,它的專題也做得很有特色, 具有很高的專業水準,它嚴肅而不乏活潑的因素吸引了很多網友。這和詩人胡續冬、馬驊、 冷霜的參與有著重要的關系。和其他詩歌網站不同的是,“大講堂”是商業性的教育網站“ 北 大在線”的一部分,它有資金、設施和人才的優勢,這對它的發展很有利。它的不利處 也在于此,因為它很容易受到決策人經濟方面考慮的影響,不像“界限”、“詩生活”等網 站純是為詩歌而生的,正如一個資深網友說的,“大講堂”能夠走多遠還需要繼續觀察。但 是我還是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商業網站或者是互聯網公司能像“北大在線”一樣獨具慧眼為中 文詩歌做出自己的貢獻。
“鋒刃”(http://www.netsh.com.cn/bbs/2549/),是個以BBS為主的詩歌網頁。2000年8月 ,創辦者詩人呂葉成功地在湖南衡陽舉辦了中國南岳“90年代漢語詩歌研究論壇”,那次論 壇參加者中有很多當代活躍的詩人,他們的發言為“鋒刃論壇”增添了珍貴的網絡資源,而 在網上發布的有關研討的文本資料為當代漢語詩歌思潮的研究準備了重要的條件,并起到了 積極的推進作用。
2000年比較活躍的詩歌網站或者網頁還有很多,比如“終點”,它是詩人范想創辦的嚴肅 的詩歌網站,它的網刊編輯質量也是比較高的,現在已經出版了“拉金”、“阿胥伯利”等 專號。“八千里路”、“東方古卷”是詩人阿九創辦的詩歌、文化論壇,是個寂靜的朋友式 的交流場所。“邏各斯”是詩人一行創辦的帶有學院色彩的個人主頁。“老丫網路詩歌讀本 ”是詩人普珉主持的很有魅力的留言板,里面很多詩歌資料彌足珍貴。“穆旦:新詩的終點 ”(學者枯荷聽雨生主持)、“顧城之城”,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它們都是一個為已逝詩人設 立的研究性詩歌網站,具有較高的學術性。“中國詩人”里聚集了很多活躍在網絡上的詩人 和詩歌愛好者。
還有一些詩歌網站、網頁也有自己鮮明的特點。“詩路”、“甜卡車”(詩人康城創辦)、 “ 射門詩社”、“伊甸園詩歌”、“非馬個人主頁”、“聲音”、“東方詩人”、“詩王國” 、“死亡詩社”、“蒲公英現代詩歌”、“守望者”等都是互聯網上知名的詩歌網站或網頁 “大學生詩歌論壇”(詩人歐嚴、阿絲創辦)、“揚子鱷文學論壇”(詩人劉春創辦)、“外省 論壇”(詩人簡單創辦)、“指點江山論壇”(詩人伊沙、崔恕創辦)、“詩歌引擎”(詩歌評 論家席云舒創辦)、“存在論壇”(詩人何求等主持)、“聯合詩壇”(詩人象皮等主持)、“ 藍亭藝壇”(詩人藍亭創辦)等都是互聯網上知名的詩歌論壇(BBS),和各大學詩歌BBS、商業 網站詩歌BBS相映成輝。《今天》、《陣地》(詩人森子主持)、《小雜志》(詩人林木、孫文 波主持)、《新大陸詩刊》(詩人陳銘華主持)、《星星詩刊》、《翼》(詩人周瓚主持)、《 葵》(詩人徐江主持)、《傾向》(詩人貝嶺、杜家祁主持)等傳統媒質詩刊如今都有了自己的 網絡版。2001年初剛剛創辦的“橡皮吧”(詩人烏青、豎等創辦)、“中間論壇”(詩人林苑 中、李檣、朱慶和等主持)等詩歌網站也迅速在互聯網上崛起。“新思想檔案”(詩歌評論家 朱大可等主持)、“新語絲”(著名網人方舟子主持)等海外綜合性站點,涉及詩歌的部分也 具有相當的質量。
從“界限”、“靈石島”、“詩生活”、“詩江湖”開始,2000年成了中國詩歌網站發展 最快的一年,有很多新網站創辦,上網的詩人也越來越多了,影響也越來越大,套用俗語, 真可謂是“雨后春筍”。因為篇幅,因為視野,我只能介紹其中一小部分,還請大家原諒。 據我了解到的不完全的數字,中文的詩歌網站、網頁、BBS、專欄等在2000年已經達到1萬個 以上,如果把它們都一一列舉下來,我想足可以編成一本《互聯網中文詩歌站點指南》一類 的手冊。這里其他沒說到的詩歌網站,我個人表示歉意,也同時向你們表示敬意,因為你們 的努力也是中文互聯網詩歌事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網友對1萬以上這個數字很 吃驚,而我在一家美國報紙上看到了這樣一個報道:根據互聯網搜索引擎Lycos,美國詩歌 網站在1999年所有搜索項目中受歡迎程度居第8位,Lycos還列出了228400多個詩歌站點。美 國 詩人學會行政主任比爾·沃茲沃斯在2000年4月美國全國詩歌月上解釋說:“可能互聯網 是詩歌普及化發展過程中最有戲劇性的一個例證。”(消息來源:《今日美國》)這么一比, 中文詩歌網站的質量尤其是技術保障還是落后的,無論是自身規模、數量,還是網頁設計, 抑或是域名級別。“詩生活”是中文互聯網第一個擁有獨立國際域名和獨立服務器的非商業 性的詩歌網站,而不少的詩歌網站用的是虛擬域名,或者是向商業網站申請的免費空間,有 的甚至只有一個免費論壇,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詩歌網站的建設和發展。比如“詩江湖” 因為免費論壇的性能和空間限制、訪問者的數量大而申請了備用論壇,“靈石島”因為資源 占用空間大而不得不取消了論壇。技術支持、硬件設施和部分必要的投資將是中文互聯網詩 歌事業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在網站模式、網站設計等方面具有獨創性的網站還是少數,像 “詩生活”創立的詩人專欄、評論家專欄和駐站詩人等模式被很多詩歌網站所借鑒,從技術 上說,它的詩生活論壇也是國內詩歌網站論壇中基于WEB頁面的第一個。“橡皮吧”的網站 設計精細獨到,可以說是目前詩歌網站中設計水平最高者之一。“界限”的詩人圖片庫模式 、“詩人救護車”的慈善救助模式、“詩藝頻道”的Flash制作模式等都給詩歌網站的主辦 者們提供了很大的啟發。有一次,我和一個朋友在OICQ上聊天,說起辦詩歌網站的艱難,我 說,熱情是目前詩歌網站得以存活和發展的主要生產力。如果以后還想要有更大的發展,資 金將是所有詩歌網站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因為網站硬件建設和技術保障等問題實際上也都是 資金問題。可以說這些嚴峻的問題已經擺在所有詩歌網站建設者們的面前了,僅僅靠熱情是 不夠的。
在1997年7月福建武夷山舉行的“現代漢詩研討會”上,美國加州大學的學者杜國清提交了 名為《網路詩學:20世紀漢詩展望》(注:原載《現代漢詩:反思與求索》,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的論文,這是最早涉及到互聯網中文詩歌的學術論文 。在文中,杜國清非常有遠見地提出:“由于開始席卷全球的國際網路(Internet)勢將改變 人類未來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因而可能產生出一種新的國際網路詩學(Internet Poetic s)。”接著,他“從創作、構思、想象、意象、象征等方面探討了網路詩學一些特殊性格和 詩的效用”(王光明語)。雖然杜國清對互聯網中文詩歌形態的探討處于籠統和粗疏的階段, 許多方面還顯得陌生,更多方面還有待于深入了解和思考,但他這次探討的起點要遠遠高于 內地許多還處于社會學層面的關于“網絡文學”的討論,可以說這是一個新的課題和研究方 向的開始。
這幾年我一直在思考有關互聯網給文學尤其是詩歌帶來的變化等問題。我一向不贊成網絡 文學這樣的提法,也不贊成網絡詩歌的提法,我覺得作為一個概念它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如果它和詩歌是平行的概念,那是違背常識的、根本不能成立的事情。不能因為到了互聯 網上,詩歌就成了另外的東西,標準也跟著變了。詩歌的標準還是詩歌的標準,變化的只是 詩歌的形態。如果它是從屬于詩歌概念的概念,那么它也是不準確的,因為網絡本身是什么 呢?它賦予了詩歌以什么樣的新標志和新特征呢?如果把它命名為“網絡體詩歌”似乎準確了 一些,它至少點出了所謂的網絡詩歌只是一種形態的變化,或者說形態上的巨大變化。現在 許多“網絡詩歌”運用的還是傳統媒質上刊布的那種詩歌形態,這就說明這種變化還是傳播 方式和刊載媒質的變化,還不是本質性的。況且這些大量的在網上刊載、傳播的作品質量還 是比較幼稚的,它們還僅僅是個開始,需要進一步的訓練和磨練(尤其要培養節制能力,不 要濫用自由寫作權利,不要追求過度快感,要具備起碼的藝術修養等等),這和詩人上網的 相對數量比較少以及網絡自身培養的詩人還處于發育期有關。許多評論家對互聯網上的詩歌 持有異議,大多數也是由于這個原因,還有一部分人則是對網絡自由初期魚目混雜、多元話 語嘈雜的狀況感到陌生或者不太習慣。現在這種狀況也正在靜悄悄地改變之中,很多人從方 便、快捷(比如聊天、游戲、查找資料、收發電子郵件等)的角度入手正在逐步適應互聯網, 對互聯網詩歌的認識同時也在進一步的提高、加深之中。
那么互聯網究竟給了詩歌什么樣的獨有的寫作方式和作品形態呢?我個人認為超級鏈接體詩 歌和多媒體詩歌將是一個時期內“網絡體詩歌”發展的主要方向。而過早地建立“互聯網詩 學”顯得不太現實,因為有效文本才剛剛開始自己的構建旅程。
互聯網的詩歌形式革命甚至是形態革命到現在終于有了一個嶄新的開始。我相信在這方面( 多媒體詩歌寫作、超級鏈接體詩歌寫作等),互聯網將給詩歌帶來重大的革命性的變化。它 在社會意義上的革命已經非常明顯了(很多評論家和網絡界人士都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并 撰寫了大量的肯定互聯網的文章和評論)。因為在互聯網上每個人都可以不必經過出版機構 、印刷機構而能比較自由地書寫個人話語了,每個人都有發表詩歌作品的權利了(當然也有 發表垃圾的權利——但能不能吸引住網蟲的眼球,那就是網蟲選擇的權利了)和被閱讀的可 能了,打破了傳統媒質詩歌載體編輯和傳播的單一結構以及壟斷性地位。除此之外最重要的 是,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了這種詩歌作品形態的變化才是真正的本質性的變化——這比起社會 學層面的討論有了更大的進步,已經具備了詩學的意義。相關的互聯網中文詩歌具體的實踐 與研究已經成為當下中國詩歌界最重要的最富有建設性的工作之一。
評論家王一川對超級鏈接文本有過較為精確的說明和深刻的闡述:“‘超級文本’(hypert ext)原指在計算機視窗體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相互連接的數據系統。而應用到文學中,所謂 超級文本文學則指如下一種特殊情形:一個文學文本的創作總是來源于對其他文本資源的閱 讀。網絡正是一個巨大的多重或超級文本系統,它向作者和讀者源源不斷地供給文學資源。 這 個超級文本的一個基本特點,正是鏈式結構。你在鍵盤上敲擊一個詞語,這超級文本鏈條可 能會向你顯示幾個或幾十個相近或類似詞語供你選擇,使你的聯想與想象能力大大拓展。你 在寫作或編輯一個文本時,它可能會共時地向你顯示呈鏈狀或樹狀分布的一大群不同文 本,導致眾多文本在一個文本中的聚集。于是,你寫作的哪怕只有一個文本,它本身就可能 具有或包含著更大的‘超級文本’,從而具有一種超級文本特點,豐富讀者的閱讀。這表明 ,超級文本文學可以突破通常文學文本的線性結構而呈現鏈性特征,體現出網絡時代的文學 特有的文本資源豐富性、文本多義性和閱讀開放性。這一點也恰好可以同當今文論界時髦的 ‘intertextuality’(互文本性)之類術語相應和,這決不是簡單的巧合。”緊接著,王一 川指出:“但是,超級文本文學所具有的所謂文本資源豐富性、文本多義性和閱讀開放性如 果僅僅出于網上隨機選擇、提取或組合,或者字典辭書式的資料堆積,而不是來自獨特的精 神創造,那它就極可能是蒼白無力的文本拼貼,由此也就不大可能產生出真正偉大的文學了 。”(注:以上引文見王一川《網絡時代文學:什么是不能少的》,原載2000年《大家》轉引自《 詩生活論壇》。)王一川這種憂慮,正是網上“口水詩歌”、“隨機詩歌”等“垃圾文本”產生的根源 ,這也正是互聯網建造的一個花里胡哨的仙境/陷阱,一個同音詞的兩面性在這里得到了充 分展示。但是網上“垃圾詩歌”和網下“垃圾詩歌”的存在狀況是一樣的,都是不可能避免 的,也不足為奇。
現在在互聯網上已有很多網站采用了多媒體和超級鏈接方式,但用于詩歌作品制作的,還 比 較少見,比如“詩藝頻道”(于洛生等多人合作)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的詩歌MTV,為詩配上了 活動的畫面。我從去年開始進行超級鏈接體詩歌作品“顯微鏡”的寫作實驗,對超級鏈接體 詩歌有一些具體的感受。它不僅需要寫作者具有詩歌寫作技術的基礎,還需要具有網絡技術 的基礎,這兩個基礎達到一定水準和一定的和諧程度才有可能寫出比較完整的網絡體詩歌作 品。
這本詩選中的作品基本上是傳統詩歌形態的作品,它與傳統媒質詩歌作品不同的是,它們 全都流布在互聯網上,有的是在線寫出的,保留了創作時的原始樣貌,沒有網下寫作的停頓 期和修改期;有的作品在互動的過程中有了一些變動,因而出現了一首詩有不同版本的情況 。而一些詩人是直接在互聯網上成長起來的,如666、唐不遇、小西、豎、查理、May31(徐 晨亮)、歐陽斌、夏至、lonelypig、趙霞、藍亭、忘了、一行、晶晶白骨精、許多、烏青、 飯飯、肉、象皮、劍楓、初相遇、王曉漁、churdy、斯人、藍貓、羅池、拉家渡、胡不歸、 歐亞、簡單等,他們沒有網下那些詩人成長期的經歷,也不必考慮更多的社會歷史的傳承問 題,他們更加自由和充滿活力的語言方式,和年齡、時代有一定關系的已經起了變化的價值 取向,給互聯網中文詩歌制造了活躍的未來幻像。而一些在網下就已成名的詩人對“互聯網 上出生”的詩人起到了啟蒙、影響、引導、推動、教育、暗示等作用,同時由于自由和開放 性的獲得使自己的創作也在網上顯示了新的活力,他們交叉性的技術特征和專業修養給他們 的作品開拓了嶄新的視野。嚴格說來,這些入選作品都不是“網絡體詩歌”,仍舊是“文本 體詩歌”。這本傳統媒質詩選以重要的詩歌網站為基本編輯單元,和其他“網絡詩選”的編 輯體例不同,有較高的資料、文獻價值,所選作品的質量和影響在互聯網上也是比較突出的 。當互聯網給我們和詩歌以自由的時候,讓我們“像一個領取圣餐的孩子/放大了膽子,但 屏住呼吸”(西川:《在哈爾蓋仰望星空》)。
責任編輯注:原文的開頭和結尾部分,本刊選載時有刪節,特此注明。
詩探索L京6~19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桑克20022002 作者:詩探索L京6~19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桑克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1: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