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于自然地理環境、社會歷史發展的不同和風俗習慣的差別,各少數民族形成了自己眾多的具有特色的民族傳統節日。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指少數民族的歷代先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過程中,適應生產生活的各種需要與欲望而創造出來的,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修增、傳承下來,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民族傳統節日不僅是民族文化異彩紛呈的表現,也是民族地區文化經濟組合唱戲的舞臺,同時還是廣大少數民族人民進行物質和精神交流的場所,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并融入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之中。
我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孕育了斑斕各異、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節日。我國到底有多少民族傳統節日,這個問題很難準確地回答,只能是一個大約的估計。根據1993年知識出版社出版高占祥主編的《中國民族節日大全》、職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民間節日文化辭典》等著作的統計,我國56個民族,從古到今的節日大約有1700多個,其中漢族的傳統節日有500個左右,少數民族的民族傳統節日共計有1200多個。
節日及其起源
環視世界,當今約近3000個民族,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個民族、地區和國家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那么什么叫節日?據史書記載,我國最早的節日與節令、節氣、氣候變化直接相關,跟歷法的產生聯系在一起。例如農歷一年中就把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24個節氣視為節日,而今天人們思想意識中的民族傳統節日,則多與節令、節氣不相干了。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情況復雜,其來源有多種說法。如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彝族的火把節(又稱是回節)的來歷,在民間就有30多種傳說,史書又無統一記載。因而提及傳統節日的來源,很難一一論及,只能大概歸類。
以農業生產習俗為主題的農事節日。
節日活動的內容,主要圍繞農業生產來安排,以防自然災害耽誤農事而造成農業欠收與衣食的不足。一類的傳統節日在少數民族中較多。比如滿族蟲王節,在東北岫巖、鳳城一帶滿族聚居區,每年農歷六月六日舉行。屆時,每家每戶派出一人去蟲王廟宰殺牲畜、擺供品、供祭蟲王神、祈求蟲王神保佑地里青苗免遭災害、秋收豐碩。新疆哈密、吐魯番與南疆一帶的維吾爾族在農歷四月十日左右流行播種節。節日期間,農家扶老攜幼,帶著食品,來到地頭,一起祈禱,然后下地播種,祝愿種子生根發芽、禾苗茁壯、顆粒飽滿、獲得豐收。
以歡慶豐收、祝賀勝利為主題的慶祝節日。
歷史上,少數民族基本上從事農牧業生產,并兼營狩獵、采集。人們起早貪晚,不辭辛苦地勞動,靠自己的雙手與自然界的各種災害進行頑強搏斗,奪取豐收。在秋收來臨或糧食歸倉之時,人們都要匯聚一起,開展各種各樣歡慶豐收的集會。如侗族的吃新節(又稱嘗新節),流行于貴州、湖南、廣西三省的侗族山鄉,大都在稻谷即將成熟的農歷六、七月間擇日舉行,侗家紛紛殺雞宰鴨,打酒買肉,并到田間采摘新禾,拿回家中烘干,舂成新米,煮成新飯,連同雞鴨魚肉一起供奉祖先,然后全家聚餐,以此預祝即將到來的豐收。
以祭祀神靈、紀念祖先為主題的祭祀節日。
這類節日大都源于古代祭祀鬼神與祖先,以后歷代傳承下來,如蒙古族的祭海節、祭天節、祭敖包、祭秋;滿族廟會;土族謝神會;裕固族祭鄂博;彝族認祖節;羌族山神節;畬族迎祖節等等均屬此類。屆時,或以家庭,或以村寨為單位殺豬宰羊,供奉祖先神靈保佑,消災去禍,人畜平安,獲得豐收。
以信仰宗教為主題的祈禱節日。
我國少數民族中有的長期信仰宗教,形成了一些祈禱節日。回、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東鄉、撒拉、塔塔爾、塔吉克、烏孜別克、保安等10個民族的古爾邦節(有的又稱庫爾班節)、開齋節;藏族的祈禱大法會、拉卜楞寺大法會、曬佛節、塔爾寺燈節;傣族的獻經節、敬塔節等等都源于宗教。
以追念崇拜英雄人物為主題和重大事件的紀念節日。
這類節日,是在過去年代里少數民族懷念本民族英雄而代代傳承下來的。苗族四月八就是典型的一例。屆時,苗家人身著鮮艷盛裝,吹著蘆笙、唱歌跳舞,悼念本民族的英雄,經過歷史的演變漸漸形成各族人民共同參加的娛樂節日。侗族林王節,也是流行在貴州錦屏縣寨母一帶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六月六日,家家要蒸糯米飯,包制一種粗如大碗、長約一米的大粽粑作為干糧,連同酒肉雞鴨帶到寨母古楓樹下,祭祀林王,并載歌載舞,歌頌林王的為人和功績。
以文體活動為主題的社交娛樂日。
我國的各少數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有著廣泛的文體活動愛好,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眾多的社交娛樂節日。如滿族的鞭春、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藏族的藏歷年、達斡爾族的抹慶節、回族的元宵節、東鄉族的春節、哈薩克族的納吾魯孜節、柯爾克孜的瑪納斯演唱會、彝族的梅花節、苗族的姐妹節、侗族的花炮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三月三等等傳統節日,一方面是少數民族各族群眾匯集一起進行物資交流,載歌載舞,開展各種文體娛樂活動;另一方面又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廣泛開展社交活動的場所。
節日對民族心理素質的影響
民族是人們在一定歷史發展階段上形成的共同體。民族心理素質,亦稱“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狀態”,是一個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狀態。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是一個民族在社會經濟、生產生活方式與自然地理環境的特點在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它不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往往通過語言文字、文化藝術、社會風尚、生活習俗、宗教信仰以及對祖國、人民的熱愛與對鄉土的眷戀等形式,表現出本民族的愛好、興趣、性格、氣質、傳統、能力、情操和自豪感。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是離不開民族文化而單獨存在的。
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經濟生活及其歷史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有的還與宗教信仰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穩定性。有些民族的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甚至民族共同語言文字等特征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都發生了變化,但他們的自我意識仍然存在。它讓同一民族的人們感到大家都屬于一個共同體,而對于這個民族的其他成員來說,具有“內聚性”、“向心性”、“凝聚力”,是團結、維系本民族成員,與區別其他民族的一種無形力量和重要因素。如猶太人、吉普賽人就是主要依靠共同心理素質這一因素來團結、維系本民族成員的。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特別是那些具有重大意義的傳統節日,是民族群眾文化活動的高峰,周圍方圓幾十里、上百里的廣大群眾,屆時都身著鮮艷的民族盛裝,從四面八方匯集一起,積極參與。這種廣泛的民族性、群眾性、地域性的節日活動,無形中形成了一種約束力和驅動力。作為本民族的成員,不參與這種節日活動就會感覺到一種有形和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一些來自社會組織、社會輿論,一些來自該民族的傳統習慣勢力。從表現形式看,好像大家都是自覺自愿地參與節日活動,從深層次來觀察剖析,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起著積極維護和推動作用。諸如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壯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潑水節、京族的哈節、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景頗族的目腦縱歌、水族的端節;西北地區回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和東鄉族的花兒會以及伊斯蘭教、藏傳佛教(即喇嘛教)和小乘佛教的許多節日活動,動輒就成千上萬人參加。這些節日活動規模宏大,內容豐富,持續時間較長。不僅有衣、食、住、行和民族民間的文化娛樂、社交等活動,而且還反映了高層的科學、哲學、技術、道德倫理、宗教信仰、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內容。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大規模的節日文化活動,是以民族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和文化氛圍為主題,以民族道德、精神氣質、價值取向、審美情趣為深層底蘊,以特定時間、特定地域為時空布局,以特定主題活動為內容的社會文化現象。
節日的獨特作用
促進與推動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識增長的因素很多,其中民族傳統的節日文化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我國著名的民俗學家鐘敬文教授在《民間節日的情趣》一文中說:“民間節日,是民族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節日文化是在長期的歷史積淀中使民族的優秀文化得以保存、豐富和發展。因此我們說節日文化是保護和推動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識增長的一道屏障,是擴大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識影響的一條渠道。從眾多的民族傳統節日文化形態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群眾的文化素質與社會心理面貌。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孕育出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節日,其文化內涵,由于時間的相別,規模的不同,活動內容的相異,對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識增長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藏族的藏歷年,就體現出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意識。藏歷年期間,各地開展的歌舞、戲曲、文體活動以及其他文化藝術,體現了藏族人民習俗、傳統愛好,好似展示藏族民間文化,思想意識追求的“大觀園”。節日文化的大舞臺上,民族民間的藝術家們紛紛將他們的文化珍品展現在觀眾面前,使藏族的各種民間藝術交相輝映,異彩紛呈。
由此看出,民族傳統節日好似各種文化藝術的大熔爐,千百年來,各種民族民間藝術在這個熔爐里展現、交融、競爭、錘煉,鑄造出一代一代、一批一批的藝術珍品,流傳后世。在節日文化的大舞臺上,一方面經過藝術家精湛的藝術表演,能起到陶冶情操、凈化靈魂、征服觀眾的心理意識的作用,另一方面節日的觀賞者無拘無束的選擇,也使得民族民間藝術優勝劣汰,不斷進行新陳代謝,使民族文化不斷發展,民族意識不斷增強,這就是節日文化對民族文化、民族意識增強的獨特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廣大少數民族群眾對節日文化的期望會更高,要求更強烈,參與節日軸心的民族民間文化的人越來越多,對推動民族文化的發展,增強民族意識的作用更加顯著。
節日對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影響
民族凝聚力是伴隨著民族特征的形成,民族文化的發展,民族意識的增長而加強的。縱觀古今,環視世界,眾多的民族,廣闊的分布,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多種多樣的社會經濟形態,必然形成絢麗奪目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對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巨大影響。因為在文化領域內,沒有大小民族之分,優劣民族之別。無論民族人口多少,先進與后進,都對人類文化寶庫作出了自己的寶貴貢獻。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對待民族文化的基本觀點。因此,我們對各民族的不同文化,都要給予同樣的重視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特點,是不同民族的成員相互認同的重要標志,也是凝聚該民族群眾永久性的粘合劑,因而特別受到全體成員的重視和珍惜。縱觀世界古今,幾乎所有的民族在對待本民族文化特點上,都是相當敏感的。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因素組合中的一個重要單元,它的形成與發展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其中對組成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文化,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與作用。眾所周知,我國少數民族絕大多數的傳統節日都具有民族性、群眾性和地域性,還具有在節日期間,人們相互走訪,一塊歡慶等特點。從地域來講,不是以村寨,就是以地區為單位開展節日歡慶活動。從社會層面來說,屆時,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城鎮居民;無論是文人雅士,還是山村鄉民;無論是男子婦女,還是老人小孩,只要是同一民族或同一地區的人,幾乎都前往參加節日活動,同日而慶。共同性本身就是一種親合力,共同性越多,民族凝聚力越強。
因此,我們說,傳統節日活動是密切人際交往、維系民族感情、加深民族認可、增進民族凝聚力的特殊的精神紐帶。
除此之外,一些全民族信仰某一宗教的少數民族,除世俗的節日文化起到凝聚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外,由宗教文化所產生的民族凝聚力也是十分明顯的。例如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每年都要按各自的傳統歡度古爾邦節、開齋節。節日早上,要沐浴凈身,穿上清潔的民族服裝,聚集在附近的清真寺禮拜,聽教長、阿訇講經布道,然后走親串鄉,相互走訪,贈送節日禮品。有的還舉行叼羊、賽馬、套馬、摔跤、拔河、唱歌跳舞等活動。每年伊斯蘭教歷9月,要封齋一個月。齋月內,每天從日升到日落,要禁絕一切飲食和房事等,以示篤信真主。這些都與伊斯蘭教文化有著直接的關系。特別是回回民族、大雜居、小聚居,長期使用漢語漢文,經濟文化發展水平都與漢族大體相似,可以說,其凝聚力正是通過宗教節日文化來增強的。
節日對民族歷史延續的紐帶作用
民族歷史的發展與延續或傳承,從宏觀上講,最根本的是物質資料生產和民族人口自身再生產。兩種生產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民族傳統節日對民族歷史的延續或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紐帶作用。眾所周知,我國少數民族的絕大多數傳統節日,具有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等多種活動內容,具有廣泛的綜合性或包容性,它包括著經濟、技術、藝術、倫理、習俗、社交、宗教信仰、傳統等方面活動,內容十分豐富。節日文化有著無窮的魅力,長期以來一直就是民族文化的綜合應用。如果按節日活動內容大體歸類:民俗性節日因有文化照射更趨文明,宗教性節日因有文化的成分更具影響,旅游性節日因有文化的內容而升華格調,經貿性節日因有文化的參與增添活力,政治性節日因有文化的充實震撼人心。可以說民族傳統節日的節日文化是諸多文化,即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結合體,是民族文化的博覽會。因此,節日文化的發展或延續,必然成為民族歷史發展或延續的一條紐帶。
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方式的轉交、節日活動不斷注入新的內容,節日文化也必然發生新的變化,這是存在決定意識的規律所決定的。物質文化的發展變化必然影響到節日活動的內容與節日文化的變化。從物質文化來講,經濟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立即會在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方面反映出來。譬如解放前,在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中,幾乎沒有看電影這項文化娛樂活動。建國后,隨著科學技術、經濟文化的發展,節日活動看電影卻十分普遍,甚至電視也進入民族傳統節日活動之中,現代音響設備也進入宗教節日和寺廟。舊時朝鮮族男子的節日盛裝較好的是民族傳統服裝,而今在節日里越來越多的男性穿西裝系領帶。過去許多少數民族人民歡度節日,走親訪友贈送禮品基本上是農副產品和家釀壇裝酒,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市場上購買糕點、酒煙、衣料和其他工藝品。節日形式和活動內容都在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下發生變化。如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藏族農牧民每年農歷六月初舉行的“若木尼”節,原是敬奉鬼神、祈禱神靈保佑、獲取豐收的祭祀節,后經當地藏族人民的自覺改革,祭祀禮儀已被愉悅性質的活動所置換,節日活動內容主要是郊游、野炊、歌舞等。此時,因雪山草原各類野花競相開放斗艷,牧草茵茵,田野里禾苗生長旺盛,風景如畫,山花爛漫而更名為“賞花節”或“看花節”。
民族傳統節日及其文化,就是這樣成為在人類社會的長河中推進或延續民族歷史的紐帶。
少數民族部分傳統節日掠影
壯族“歌圩”
歌圩盛行于壯族地區。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樣,但大體上春秋兩季為最盛。春季多于春節后的一段時間,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等;秋季則多于中秋節后的一段時間,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此外,還有不定期的歌圩,這是經常的普遍的。定期歌圩一般一年舉行兩三次,規模大者上萬人參加,小者也有一二千人。不定期歌圩一般是小型的,三五十人,一二十人都可以進行。歌圩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愛情理想為主題。其內容一般為見面歌、邀請歌、盤歌、新歌、愛慕歌、盟誓歌、送別歌等。歌圩一般為期一天,也有連續兩三天的。參加歌圩的除青年人外,也有中老年和少年。老人小孩主要是欣賞、品評,有的老年歌手參與活動,但他們不唱歌,而是給青年人當參謀。歌圩非常熱鬧,除青年們對歌外,還有唱戲的、做買賣的。各種日用百貨、綾羅布匹、飲食糕點、雞鴨魚肉、蔬菜等,應有盡有。實際上歌圩也帶有幾分交易會的性質。
白族三月街
“三月街”又名“觀音節”。相傳觀音開辟了這個地區,使這里“五谷豐登”,人們為紀念觀音的功跡,定這個時間在這里聚會。“三月街”盛會在大理城西面蒼山下舉行,時間為每年夏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屆時白族群眾到這里唱歌、跳舞、演戲、賽馬、舉行各種文娛體育活動。隨著歷史上白族社會經濟的發展,這個盛會逐漸發展成各民族的物資交流會,相沿至今已有五千余年的歷史。會議期間,街上人山人海,擺滿了各種貨物,人們在這里自由買賣,農民用獵取的獸皮和挖到的藥材,到這里換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今天,這樣的聚會已成為滇西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物資交流和文娛體育匯演的大會,它對促進各族人民之間的團結和物資交流起了積極的作用。
羌族新年
羌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羌歷新年。時間是農歷十月初一。節日期間停止勞動、出門。聚集家中,用面粉做成各種形狀的小牛、小羊、小雞等祭品,以祭祀祖先和天神。有的地方還由端公跳神至神樹林,殺羊撒血在祭壇前敬神,羊肉分給各家帶回,再合家并請親友飲自制的咂酒,唱酒歌、跳鍋莊舞,共慶豐收。羌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老少大都會唱本民族的民歌,不論是在勞動生產、婚喪嫁娶,都要唱歌跳舞。而節日則是唱跳的最好時機。因此,逢年過節,羌民都要盡情歌舞。酒歌是年節時“咂酒”對唱的一種傳統的歌唱形式,唱時主客并排而坐,輪流對唱,節奏緩慢而旋律優美,聲音高吭,拖腔婉轉,具有典雅樸素的優美風格。歌詞長,多表達吉祥,祝賀與酬謝之意或敘述家史與追憶祖先業績。節日的歌唱常常伴以舞蹈。形式有“跳鍋莊”,“跳盔甲”、“皮鼓舞”等,以“跳鍋莊”最為流行。舞蹈時,一唱一落,男女互相變換位置,形成節日熱烈歡樂的氣氛。約半分鐘后,一闋才終二闋又起。參加的男女多至數十人,并伴以唱咂酒,往往歌舞達旦。歌舞時伴奏的樂器主要是羌笛。這是一種古老的六音階的雙管豎笛。此外是小鑼、手鈴、嗩吶、羊皮鼓、胡琴、口弦等樂器。這些樂器能吹、奏、彈出具有獨特風格的民族樂調,使節日的人們異常歡樂。
傈僳族刀桿節
傈僳族農歷二月八日的刀桿節,相傳是紀念一位對傈僳族有重恩的古代漢族英雄。傈僳族人民把這位英雄獻身的祭日定為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儀式,表達愿赴湯蹈火相報的感情。刀桿節這天,幾名健壯男子先表演“蹈火”儀式。他們赤裸雙腳,跳到燒紅的火炭堆里,蹦跳翻滾,表演各種絕技。第二天,他們把磨快的36把長刀,刀口向上分別用藤條橫綁在兩根20多米高的木桿上,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從快刀刃上攀上頂端,并在桿頂表演各種高難動作。如今,這項驚險的傳統祭奠儀式,已演變為傈僳族好漢表演絕技的體育活動。
傣族潑水節
傣歷六月(公歷4月中旬)的潑水節,是信奉上座部佛教的傣、德昂、阿昌等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潑水節又叫浴佛節,原與“佛生時龍噴香雨浴佛身”的佛教傳說有關。又有當地神話如七女除魔等傳說和習俗摻入其中,形成了由采花節和潑水節組成的獨具特色的傣族節日。現在,潑水節主要成了德宏、西雙版納等地傣族送舊迎新,互相以水祝福的傳統節日。節日的主要活動是浴佛、潑水、賽龍舟、趕擺等。潑水節期間,幾乎所有人都濕淋淋的,到處水花飛濺。年輕人敲著象腳鼓跳起孔雀舞,互相扔擲香包,傳遞情誼。
中國少數民族節日大全
蒙古族
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歷新年,蒙古語為“查干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周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周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傣族
重大節日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都來源于伊斯蘭教。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歷三月清明節后7日,即陽歷4月13日—15日舉行。節日里,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怒族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歷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動,祈禱谷神保佑。
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借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后70天。
回族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宗教節日。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古爾邦節,開齋節后第70天,即伊斯蘭教歷的12月10日,是古爾邦節。古爾邦節也稱“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麥加:伊斯蘭教的圣地)朝覲的最后一天。這一天要沐浴凈身,室內焚香,齋戒半日。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牲,將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舍。圣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
滿族
受漢文化的影響,重視過農歷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歷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蟲王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
黎族
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納西族
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內容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有火把節。而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騾馬會、農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
撒拉族
主要有古爾邦節和開齋節、圣紀節。
烏孜別克族
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獨龍族
傳統節日只有一個,人們稱“卡雀哇”或“德里哇”,意為年節,時間在農歷臘月中,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時間長短視食物準備情況而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藏族
藏族的節慶活動很多,幾乎每月都有一個節日,而且民間節日和宗教節日互相穿插。傳統節日中以藏歷新年、沐浴節、雪頓節和望果節最有規模、最具特色。此外還有達瑪節、賞花節、上九節、郎扎熱甲節、俄喜節、羅讓扎花、沐浴節、驅鬼節、響浪節、酥油花燈節、望果節、轉山會等等。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過春節,時間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擇日過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為祭牛節,節日時不準使用牛。此外,還有搶花炮的花炮節,吃新米的吃新節,停止生產活動,以及各姓氏自己過的姓氏節及趕歌會、姑娘節、斗牛節、花炮節等。花炮節是侗族人民最熱鬧的節日。
傈僳族
主要節日有澡塘會、收獲節、過年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傳統刀桿節。闊什節,“闊什”是傈僳語的譯音,“歲首”之意。闊什節,是傈僳族人民的節日。在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間舉行,歷時兩三天。相當于漢族的春節。
毛南族
春節放鳥飛、端午找草藥。毛南族也過端午節,還有南瓜節、重陽節。
俄羅斯族
俄羅斯人傳統的民族節日主要與宗教信仰有關,每年公歷的1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圣誕節。紀念耶穌降生。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的主要節日是農歷新年。
維吾爾族
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節。
瑤族
民族節日較多,主要有盤王節、達努節等。達努節是為紀念創世女神密洛陀而過的節日,日期為農歷五月二九日。此外還有“耍歌堂”節,又叫“耍望”節、曬衣節、干巴節、月半節、祝著節等。
佤族
和漢族一樣過春節。還有插種節、新米節。
柯爾克孜族
節日分傳統節日與宗教節日。宗教節日則指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過年,是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
鄂溫克族
不管是牧民、獵民還是農民,都以農歷新年為主要節日。臘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區五月二十二日要過“米闊魯”節,實際是由一種生產活動演變而成的節日。牧區還有“祭敖包”,這是從宗教祭祀演變成的節日,要舉行賽馬等活動。
赫哲族
烏日貢節是赫哲族人一個新生的節日,誕生于1985年。“烏日貢”意思為娛樂或文體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一般在農歷五六月間舉行,歷時三天。
苗族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花山節、晾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于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后舉行。
白族
主要節慶活動有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拜日望等。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節饒有特色。
畬族
主要過三月三和畬族畬族春節。
土族
土族傳統的節日春節、端陽節與漢族相同。本民族的節日和廟會有舊歷正月十四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錫伯族
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節和西遷節。
德昂族
有關門節和開門節,宗教節日有“進洼”(關門節),是虔誠的佛教徒最大的凈居把齋節日。還有潑水節。
彝族
彝族年,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節。根據彝族的歷法,一年10個月,每月36天。年節無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擇一吉日舉行,此外還有跳公節、插花節及二月八年節、火把節等。
土家族
傳統節日中,以“趕年”最為隆重,每年農歷春節,土家族至少提前一天過年,所以叫“趕年”,土家族過“小年”,也要比漢人提前一天。此外,還有土牛毛大王節。
達斡爾族
節日有春節、中秋節等,大致與漢族的傳統節日相同,但有自己傳統的節慶習俗特點。
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傳統節日。
保安族
民族傳統節日也都是伊斯蘭教的重大節日,如開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等。
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樹開花為歲首,月亮周期變化12次為1年。每年莊稼收獲后,珞巴族都要舉行近兩天的豐收節,叫做昂德林節。
壯族
三月三歌會、春節、陀螺節、隴端節、吃立節、婭拜節等。
哈尼族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因在農歷十月間進行,故又稱“譯臘和實”,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縣一帶哈尼族三大節日之一,雖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隆重,但它特別重要,當地哈尼族認為,不過此節,新的一年尚未真正來到,十月歲首也只是個序幕。“好收色”是“染黃飯”的意思,當地漢族稱之為“黃飯節”或“二月年”。當地哈尼族以此節祭獻倉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鳥和“筆苦”鳥,因此節日是在聽到布谷鳥和“筆苦”鳥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選擇一個亥豬日舉行,節日一天結束;“苦扎扎”節,每年夏歷五月的“苦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帶哈尼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歷時3-5天,其慶典活動極為隆重;“耶苦扎”,是西雙版納一帶哈尼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從每年農歷六月的第一個屬牛日(哈尼人的吉日)開始,節期3-5天。
拉祜族
統一的節日有五個,即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火把節和八月月圓節。其中春節是最大的節日。這些節日的來歷和過節的內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歷法,一輪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來按照漢族的歷法三年潤一個月,但他們還是潤月不潤節,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潤月年,就會出現過兩次節和過兩次年的情況。有的地方過前一個月的節,不過后一個月的節。
仫佬族
仫佬山鄉幾乎每1個月都有節日。由農歷正月初一春節(即農歷年)開始到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爺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個節日都有其活動的形式與風格。有春節、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普米族
主要是“大過年”、“大十五節”、“供巖洞”、“轉山會”、“嘗新節”等,這些節慶活動,多與生產勞動和宗教習俗有密切的聯系。
基諾族
這是紀念基諾族創世紀祖阿嫫堯白的紀念日,一般在6月間舉行,歷時3天。阿嫫堯白創造了基諾族及其山川、日月、動物、植物,最后在造田運動中遭人暗算而殉難。基諾族的節日與祭祀活動基本不分的。
布依族
查白歌節是布依族的重大節日。每逢農歷六月二十一日這天,貴州、廣西、云南三省區邊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從四面八方聚集在興義縣的查白場,舉行盛大的歌會。歌節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浪哨時要互甩糠包,包上綴有多條繡花穗須,拋甩時猶如彩蝶漫天飛舞,十分好看。此外還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等。
哈薩克族
節日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和納吾魯孜節。前三個是源于伊斯蘭教的節日。納吾魯孜節是哈薩克族傳統節日。“納吾魯孜”是哈薩克語“送舊迎新”之意,節期在民間歷法的新年第一天(公歷3月22日前后)。
水族
最隆重的當推“端節”。水族有自己的歷法,“端節”就選擇在水歷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當于農歷八月至十月),時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種,也是水歷的年終歲首,因此是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的盛大節日。
羌族
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羌歷新年,羌語稱“日羌節”,時間是農歷十月初一。另一年節日是“祭山大典”,又稱祭山會、山神會等。
塔吉克族
節日分傳統節日和宗教節日兩大類。迄脫乞迪爾節是他們的傳統節日,每年三月舉行。宗教節日就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塔吉克族不封齋,所以開齋節不如其他兩個宗教節日熱鬧。該族最隆重的宗教節日是巴羅提節,亦稱燈節,每年齋月前兩個月舉行。
京族
京族歲時習俗中隆重的民族節日為“唱哈節”,包括祀神、祭祖、文娛和餐飲四項重要活動。
中國民族京12~18D5民族問題研究李竹青20022002 作者:中國民族京12~18D5民族問題研究李竹青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1: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