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復習教學如何應對高考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歷史單科考試的復習對策
  1.要注意研究近幾年的高考試卷。2003年高考試卷,很可能會借鑒和沿用近年來文綜試卷中歷史試題的命題思路,注重考查歷史階段性特征和影響歷史發展趨勢的重大事件,即“強干弱枝”;關注現實生活,特別是國內外的熱點、焦點問題;摒棄單純考查知識記憶的做法,注重對考生的創新思維、發散性思維能力的檢測;加強歷史德育功能的考查,在考查考生對歷史現象和現實問題理解分析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團隊協作意識等人文精神。
  2.要注意歷史知識的系統性、歷史發展的連貫性和學科思想的深刻性。2001年和2002年廣東高考歷史試題有借鑒價值,我們應充分重視并認真研究。
  3.歷史單科考試的范圍要比綜合考試中歷史知識范圍廣得多,另外還增加了中國古代史內容。歷史教材中許多知識對綜合考試來說,只要大致了解就夠了,而作為單科考試,則必須全面、系統、深入地掌握。
  4.歷史教學的總體安排,可以照老傳統,分三個階段或者說分三步走。今年的高考時間提前了一個月,學生復習時間緊,三步走就要有所側重,應側重于第一階段基礎知識的復習。在第一階段中,我們要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地進行復習。要重視“常考點”的過關,如中國古代史中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中央集權制度的鞏固、幾次重要的改革等知識點。對于常考的知識點,教師在上課時要講深、講透,并啟發學生多分析、多思考,努力提高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過關率。第二階段,不要完全打亂教材章節順序,宜以大單元結合小專題的形式進行,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使每個學生形成知識網絡。學生練習力爭做到Ⅰ卷少失分,Ⅱ卷多得分。第三階段是實踐訓練,查漏補缺,強化題型專項訓練,研究新考綱、新信息,組織好考前輔導。
    二、文科綜合考試的歷史復習對策
  1.2003年復習備考的原則
  (1)加強“三基”。加強歷史基礎知識、基本歷史結論、基本歷史原理的理解和運用。例如,復習“辛亥革命”的歷史,可以運用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關系的原理,分析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秩序的形成怎樣嚴重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說明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化歷程中的重大事件,使中國在政治民主化、經濟工業化、思想科學化的道路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是亞洲人民覺醒的標志性事件之一。但是,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辛亥革命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也沒有得到徹底改變。又如,復習有關抗日戰爭的歷史,可以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1931~1945年間中國歷史發展的趨勢。
  (2)關注熱點。關注我們現實生活的熱點和時事政治的熱點,關注人類的現實生活和未來,提高分析歷史問題與現實問題的能力。如圍繞“9·11”事件,分析恐怖主義對于人類文明的危害。
  (3)注重專題復習。這兩年文科綜合卷選擇題基本上是以專題形式出現。如2002年卷中涉及的中國古代史上的對外關系,從縱向看,時間跨越上千年,從橫向看,試題注重考查相關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同時,還以專題為依托命制了一道跨學科綜合題(第40題)。所以,搞好歷史專題復習,把握基礎知識之間的聯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4)要慎重選擇復習資料,特別是要慎重對待所謂“信息”。提供給學生用的復習資料要精,要適量;向學生傳遞的信息要準確,力求把握正確方向,不能誤導。
  2.歷史學科知識復習的建議
  綜合考試注重考查學科中的主體知識,因此,復習時要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學科主體知識,組成知識網絡,不要孤立地記憶史實。
  復習中國古代史,可以從中國古代的分裂與統一、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及各民族自身發展的歷程、中央集權和加強和封建生產關系的發展完善等角度,對有關知識進行歸內整理。例如,從統一的角度,要注意古代中國大統一實現的歷史條件、鞏固統一的措施、統一局面對歷史發展的作用等問題。
  復習中國近現代史時,可以從中國近現代政治民主化、經濟工業化、思想文化科學化等幾個角度整合知識,分析我國走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宏觀把握中國是如何走向富強、民主和文明之路的。例如,從民主化和科學化的角度復習戊戌變法的歷史,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分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的狀況,明確戊戌變法發生的必然性和它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從時代特點和階級性分析變法運動的特點;客觀地評價變法的愛國性、進步性和對思想啟蒙的作用等。
  復習世界近現代史時,可以從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擴張、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形成、世界格局的演變和民族解放斗爭等角度,組建世界歷史的知識結構。例如,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形成和發展問題,似可強調以下幾個問題: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特性;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發展的作用;資本主義對外侵略方式的演變;全球經濟一體化對各國各地區的影響等。
    三、應關注的社會熱點及對策
  1.到目前為止,應關注以下社會熱點、焦點問題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和新科學、新技術的發明及其應用給人們的啟發或反思;反恐與反霸、區域聯系、和平與發展問題;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問題;促進我國西部開發,進一步完善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APEC會議和亞洲及環太平洋地區經濟的發展;民族解放運動和爭取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斗爭;我國民族大家庭的鞏固與發展;近代中國人民的探索與抗爭;“9·11”事件后的國際政治形勢;美國對外政策的演變及中美關系;日本新編歷史教科書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巴以沖突與中東局勢;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國共產黨的十六大等等。
  2.在備考社會熱點問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以社會熱點為背景材料,進行多學科的綜合。如分析三次科技革命時,從歷史角度,要掌握三次工業革命的時間、背景、影響、各國工業革命的差異性等;從政治角度看,可以分析三次工業革命的共性和個性,科教興國問題等;從地理角度看,了解科技革命對工業布局的影響等。
  (2)對熱點問題的復習,最好以專題的形式出現,并要有一定量的配套練習。這需要教師的精心備課和不同科目教師間的密切合作,并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3)分析時政熱點要注意緊扣教材,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拓展。例如,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農業的發展和改革具有積極作用。從長遠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利于我國農業優勢的充分發揮和農業資源的合理配置,擴大優勢農產品的出口;有利于調整農業結構,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有利于吸引國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有利于加快建立與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和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管理體制以及外貿體制的改革。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也給我國農業帶來嚴峻的挑戰。從近期看,由于國際市場農產品的成本和價格較低,我國農業經營規模小,土地密集型的大宗農產品生產會受到較大沖擊;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由于質量差,不符合國際標準,市場開拓能力不強。因此,我國農業應采取以下措施:面向國際市場,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農科教相結合,改進農業生產技術,實行集約化管理,嚴格按照國際標準進行生產,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實行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四、歷史復習備考謹防四大誤區
  縱觀近幾年教育部考試中心公布的文科綜合考試的測試目標及單獨測試內容,大體可以概括為基礎性、綜合性、多元性等基本要求,其中基礎性最重要。面對高考,不管是大綜合、小綜合還是單科考試,在復習中都應謹防四個誤區。
  誤區一:過早地進行跨學科交叉滲透,忽視構建學科知識體系。有些教師認為,綜合考試的滿分為300分,每小題分值很高,于是就把目光放在綜合題上,過早進行跨學科交叉滲透,高三上學期就進行綜合性的模擬測試。有些考生由于缺乏扎實的學科基礎知識,未能構建學科知識體系。
  誤區二:過分強調社會熱點、焦點問題。近兩年文科綜合試題多以社會熱點、焦點和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現實問題為立意命題。由于總復習時間緊,有的老師就集中精力分析社會熱點問題和焦點問題,而忽視了全面打好基礎,忽視了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基本技能的培養。
  誤區三:迷信一些“命題專家”的講座,有些信息未認真研究,就灌輸給學生。這樣做可能產生負面影響。一方面,別人提供的信息是否真有價值?另一方面,教師轉述是否到位?以上情況如果缺少鑒別,容易誤導學生。
  誤區四:提前大量使用已實施“3+X”高考改革方案的外省名校試題進行強化訓練,突擊訓練“話題”“難題”,名為培養能力,實為題海戰術,浪費人力物力,擾亂教學計劃。訓練是必要的,但要有計劃,重在提高實際效果。
教學月刊·中學版杭州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顧云松20032003顧云松 江蘇啟東中學 作者:教學月刊·中學版杭州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顧云松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2:01:20

[新一篇] 香港經濟的回顧與前瞻

[舊一篇] 高下文野之別——對兩個小說流派相近審美追求的辨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