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重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細節問題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08)05-0172-02
  一堂優秀的中學歷史課,需要將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配合得緊密融洽,這當然是精心準備的結果,但在著重培養學生們的歷史思維之外,想要在今天的教學環境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個人認為還需要在以下的幾個細節方面多下工夫。
  一、理解歷史與當代的關系
  歷史一詞,除了指人類所經歷的所創造的,是人類的全部過去之外,也指人類對自己過去的回憶與思考。對過去的思考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今天。正如法國歷史學家馬克·布洛克所說的那樣:“各時代的統一性是如此的緊密,古今之間的關系是雙向的,對現實的曲解必定淵于對歷史的無知。”所以,讓學生們理解為什么學習歷史和理解歷史與現實的關系是應當貫穿在授課過程中的。
  比如,在世界歷史中講解羅馬法,完全可以把目光從中國延伸過去:古代中國幾千年始終是個“人治”而非“法治”的社會,缺少“法治”的血脈,而西方的民主憲政制度則與我們不同,這可以從羅馬法講起。當學生們對羅馬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還可以將目光再投射到今天的中國社會:羅馬法不但服務于奴隸社會,經改造后也可以服務于資本主義社會,而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它的精髓也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對我們今天建立法制社會也有幫助。
  又比如,在講解《馬關條約》時,有的學生會將條約內容與今天的問題聯系起來:為什么允許列強在中國開工廠是對我國的一種新的經濟侵略,而我們今天不是也加入了WTO,也引進了許多外資并鼓勵他們在中國開工廠嗎?那么,教師就一定要引導學生從背景、目的、政策、結果等多方面加以分析比較,得出兩者之間的本質區別。可見,平時教師在搞教學研究與備課時,本身就應該特別注重歷史與現實的緊密性,才能正確引導學生認識我們今天的政治經濟政策。
  二、注重原始材料在教學中的使用
  歷史是前瞻性很強的學科,想讓歷史知識變得親切,今天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以達到部分目的,也可以借助圖片等各種形象的資料,但是在實際上,書本與教參中的圖片資料等畢竟是有限的,盡管可以利用各種方式得到教學中所需要的資料,但仍然缺乏親身的鮮活感受,教師親身體驗并加以搜集的資料更有說服力,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教師更當身體力行,并將自己旅行途中的所見所聞用照片等方式記錄下來,并伴以自身的感悟,有針對性地穿插在教學中,教師自己拍攝的照片及自己的親身經歷對學生來說是最有說服力的,也是最吸引人的。
  如北師大版《歷史》(七年級上)的第18課“昌盛的文化”及第19課“尋訪‘絲綢之路’”,其中涉及到了秦始皇兵馬俑及玉門關遺址、新疆火焰山等,尤其是兵馬俑部分,僅僅靠一張小照片是很難讓學生去體味“世界第八大奇跡”的驚嘆與震撼的,那么,我上課時便將自己參觀時的感受及了解到的一些幕后故事和自己在各個角度拍攝的照片作為教材的補充,真正地讓學生感受到秦朝雕塑藝術的高超水平。
  又比如,新疆火焰山由于《西游記》而使得所有中國人耳熟能詳,但僅僅從照片上,學生也難以理解其何以冠以“火焰”二字,難道紅顏色的山就叫“火焰山”?那么,我也將自己拍攝的多角度的新疆火焰山照片展示給學生看,并且告之我去參觀當天新疆火焰山的地表溫度67度,學生們都驚異萬分,再看這圖上紫紅色的火焰山時,想必更覺得名副其實了,而且印象深刻。可用的原始資料還很多,如錄像、藝術品、旅行日記、紀念品等等。
  其他,如電影中的場景等也都可以引用,甚至于可運用到習題中。
  如:電影《我的父親母親》中有關于農村中學的場景。在“現實”中,教室黑板的上方懸掛的是國旗,在“回憶”(“文化大革命”時期)中,黑板上方懸掛的應該是:
  A.五星紅旗  B.孔子像
  C.毛澤東像  D.馬克思像
  教材對歷史事件的敘述往往是抽象的、粗線條的,而電影等則通過生動的形象呈現了歷史細節。而這些細節是對學生們學習歷史大有裨益的。
  “歷史學家不僅應該提供有關的證據,而且應該提供有關的最好證據。而有關的最好證據就是在完全平等對待的情況下最貼近事件本身的證據。”而豐富的資料與生動的事例就是“最貼近事件本身的證據”。
  三、分清“戲”與“史”
  當今社會資訊日益發達,文娛信息日漸爆炸,眾多的影視作品中也出現了許多高質量的歷史劇,由于故事的引人入勝,不經意間倒起了普及歷史知識的作用,這就是大眾傳媒巨大的力量。但影視作品本身是藝術作品,存在著許多虛構的情節,還有一些雖然冠以“歷史”之名,實為戲說,但我們的學生由于歷史知識的缺乏,難以區分戲與史的關系,甚至于以戲代史,戲史不分,當歷史教師在授課時,當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我認為有義務幫助學生學會用“歷史的真實面貌”來觀照文藝作品。這也是歷史教學的本質之一,因為歷史是一門解釋性科學,在史料中尋找歷史事實,進行歷史思維是歷史學習最基本的途徑。
  如京劇有一出著名的《李陵碑》,講的是家喻戶曉的楊家將的故事。大意是北宋,在宋遼交戰中,楊業與其子被遼國兵困在兩狼山上,而指揮潘美不但拒不發兵援助,還命人用亂箭射死了沖出重圍求救援兵的楊七郎。楊業欲戰無力,身受重傷,最后在蘇武廟前碰李陵碑而死。
  然而,事實上,潘楊兩家并無如此深仇,楊業也不是碰死于李陵碑的。
  從《宋史·楊業傳》中我們得知,戲里兵困兩狼山的戰爭歷史上叫陳家谷口之戰。此戰楊業從他的作戰經驗判斷,交戰對大宋不利,所以不愿打。但王監軍堅持要打,無奈,楊業只得與之相約:由潘美等率精兵設伏于陳家谷口,等楊業將敵軍誘入此地后再協同夾擊。但等楊業誘敵至此,還哪有伏兵的影子呢?原來潘王二人貪功,以為遼兵已敗走,二人迫不及待地爭頭功去了。楊業無力再戰,馬也受傷不能前行了,遂為遼兵所擒。那么,楊業是怎么死的呢?宋史上說是“不食三日而亡”,即絕食而亡。他的兒子楊延玉也在這場戰爭中犧牲,部下將士“皆戰死,無一生還者”。
  由此可見,潘美對楊業之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并未射殺楊業之子。楊業也不是碰死于李陵碑,雖然絕食而亡不如碰碑那么壯烈,但同樣令人肅然起敬。
  京劇《連營寨》講的是在三國后期,劉備為奪回荊州,報吳國殺死關羽之仇而于公元221年大舉伐吳而失敗的故事。而吳國的領兵大都督為陸遜,“那陸遜乃一年幼書生,怎能當此重任”?不僅僅東吳將領沒有信心,連劉備都認為“黃口孺子,何足道哉!待孤興兵會他!”根本就沒把陸遜放在眼里。但數月后,陸遜出兵火燒蜀軍七百里連營,蜀軍大敗,劉備只得帶著殘軍敗將逃到了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北),次年便去世了。
  《連營寨》的故事即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彝陵之戰。《連營寨》凸顯了陸遜的雄才大略。但此劇畢竟取材于小說,與真實的陸遜還是有一些差異的。
  說陸遜是年幼書生,從《三國志·吳書》的《陸遜傳》中可知,真實的彝陵之戰時陸遜是39歲,僅僅比孫權小一歲,比諸葛亮小二歲,能稱“年幼”?
  當陸遜被保舉為大都督時,孫權說孤亦久聞陸遜頗有才能,似乎孫權只是聽說而不認識此人,更為大謬。陸遜21歲時便在孫權手下歷任東西曹令史,獲得了孫權的青睞而倚之為心腹,甚至于將其兄孫策之女許配給了陸遜,也即陸遜是孫權的侄女婿,到陸遜39歲之時,孫權卻不認識他了?
  藝術作品自有它的創作規律,而虛構是藝術作品的一個重要的特征。所謂虛構“即作者塑造形象,不是簡單地摹寫歷史中實在的人物和事件,而是允許創造出歷史中并不存在的人物和故事情節”,而真實卻是歷史學存在的基礎。這實在是戲與史的不可調和之處。
  當學生對文藝作品與課本不一致的地方發出質疑時,教師有義務指導學生運用正史與其他可靠史料等對照,幫助學生區分歷史的真實與藝術的虛構。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哈爾濱172~173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王曉依20082008
歷史/教學/原始資料
今天,一節好的歷史課還需要教師在細節方面多下工夫,要讓學生理解歷史與當代的關系、注重教師的親身體驗、搜集的原始資料在課堂上恰當的運用、幫助學生學會用“歷史的真實面貌”來觀照文藝作品。
作者: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哈爾濱172~173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王曉依20082008
歷史/教學/原始資料

網載 2013-09-10 21:57:15

[新一篇] 應用哲學何以可能

[舊一篇] 延安知識分子群體的特征及其歷史地位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