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B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6198(2000)01-0017-04
應用哲學的創立始于80年代初期,經過近20年的研究,應用哲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并獲得了普遍的認同。本文主要是對在哲學反思中誕生的應用哲學的發展進行再反思,力求在世紀之交,把應用哲學的研究推向新的階段。
一、應用哲學傳統在當代中國的新發展
應用哲學古已有之。早在哲學作為“科學的科學”的年代,雖然還談不上現在意義的應用哲學,但在亞里士多德特別是在黑格爾那里,在他們龐大的體系中,就包括了經濟、政治、法律、軍事和文化哲學的內容。到了近代,隨著具體學科先后從哲學中剝離出去,哲學變成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學的理論思維之后,由于學者們不滿足于哲學的作用只局限于抽象的思辨,與傳統的思辨哲學相對應的實證哲學相繼涌現,于是各種歷史哲學、社會哲學、自然哲學和技術哲學等迅速發展起來,應用哲學不但沒有因此消失,而且在更高的基礎上得到了新的發展。到了現代,西方的哲學家又紛紛提出要“更多重視各門具體學科哲學問題的研究,更多注意應用哲學”,于是當國內還在為是否存在應用哲學而爭論不休時,無論作為信仰、神、精神一般的應用哲學,還是作為實證的經濟哲學、科學哲學、技術哲學、醫學哲學和倫理哲學等門類眾多的應用哲學,在西方卻以新的形態紛紛出臺。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那里,固然有像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那樣,給我們留下了《反杜林論》、《費爾巴哈論》、《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哲學筆記》、《實踐論》和《矛盾論》等眾多的哲學著作,即作為闡述世界觀和方法論理論的專門著作,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實際的哲學”(恩格斯)、“現實的辯證法”(毛澤東)。但真正體現馬克思實踐唯物論的則是馬克思的《資本論》、毛澤東的軍事辯證法、《新民主主義論》、鄧小平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談話”等。正如列寧指出的那樣,“雖說馬克思沒有留下邏輯(大字母的),但留下了《資本論》的邏輯。”(注:列寧.列寧全集(38)〔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7.)馬克思自己也說過,《資本論》是他把“辯證方法應用于政治經濟學的第一次嘗試。”(注: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3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85.)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嘗試。所以應用哲學不是別的,而是過去哲學特別是馬克思主義應用哲學傳統的繼承和在我國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
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哲學提供觀察和解決問題的觀點和方法,需要有理性和理想的視野和境界,以及價值觀和人文環境的關懷和指導。但哲學研究及其現狀的滯后卻使人失望,哲學體系被模式化變成教條主義,原理、范疇所反映的內容陳舊與現實生活嚴重脫節。恩格斯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需要的程度。”(注: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而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新成就迅速被引進我國改革開放這個巨大的引力場,哲學無法也不可能因閉關自守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觀而成為世界之外的遐想。所以應用哲學正是因為哲學現存的弊端脫穎而出,成為哲學發揮作用的新空間和新的生長點。此外,應用哲學的出現還是進一步發揮哲學本質和功能形式的創造和嘗試。
二、制約應用哲學發展的因素
應用哲學發展的制約因素很多,包括它的內在機制和外部環境等,這里主要是指多年來影響應用哲學發展的主客觀因素。
1.制約應用哲學發展的客觀因素
從客觀上說,傳統哲學認為,“哲學是高度思維的學說,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不解決具體問題,所以搞應用哲學就是簡單化、庸俗化”,等等。應當承認,這些不同的看法仍屬學術的范疇,問題是這些觀點是否能夠成立以及是否科學,它對應用哲學卻不是可有可無,而是有沒有必要存在和能不能存在的重大問題,因此亟需加以重視和進行研究。
首先,什么是哲學研究的簡單化、庸俗化?它和應用哲學到底是什么關系?應當指出,發生在三四十年前的那場把哲學從書本和書齋里解放出來的哲學爭論,對擺脫哲學“惟上”、“惟書”,把哲學變成改造實踐的思想武器,有著積極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實。但后來被歪曲為貼標簽、搞圖解,哲學蛻變為政治的奴婢和生活的附庸,是那場爭論消極和錯誤的一面,也是不能忽視的。由于長期以來,人們未能對那場爭論做出科學的總結而導致再次片面強調思辨,把哲學變成了抽象思維,但它與哲學應用中出現的應用哲學并無內在的必然聯系。事實證明,近20年來應用哲學發展并沒有重蹈簡單化、庸俗化的覆轍。
其次,什么是哲學的思辨和哲學的實證?它與哲學應用和應用哲學又有什么樣的關系?由于哲學被冷落而陷入困境,誘發出對哲學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爭論。對哲學是批判和超越,還是實證、功利和現實,眾說紛紜,各執一端。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就決定了思辨、批判和超越的反思特征,但如果離開了它所處時代的現實反思又如何談起。康德、黑格爾和休謨的思辨高深莫測,晦澀難懂,但無一不是由于他們歷史和階級的局限造成對現實扭曲的產物。20年來我國的哲學所取得的進展,哪一件不是在實踐推動下對現實進行反思的結果?!沒有改革開放,又何來三次思想解放及其在哲學上的長足進步!哲學需要思辨,但更要貼近現實生活。所以哲學的出路,就是要擺脫接近生活失去自身的特質,以及只顧反思和自身建設而疏遠現實的怪圈。在哲學應用中出現的應用哲學,是回歸現實并在沸騰的生活實踐中完善自身。還有,應用哲學要避免簡單化、庸俗化,但當前的主要傾向是片面強調思辨導致脫離現實。應用哲學是在改革和市場經濟中產生發展起來的,所以要防止流于簡單解釋和論證現實,而失去反思、批判和超越的功能。
2.制約應用哲學發展的主觀因素
首先,急于求成導致對困難估計不足。不少學者對建立應用哲學將遇到的阻力和要克服的困難,以及需要花大力氣進行追求和潛心的研究缺乏思想準備。同時,在市場經濟負效應的驅動下,又出現一種功利化的傾向,在研究過程中存在浮躁心理,表現為一種立桿見影、畢其功于一役的心態,因此一遇到困難就容易氣餒。
其次,急于建立應用哲學體系造成事倍功半。應當承認,應用哲學的體系是客觀存在的,最終也會形成的,但它需要經過長期研究、積累經驗、探索創造。片面追求體系或拼湊體系,反而不可能建立真正科學的體系。即使勉強建立起體系,也只是一種固有體系的簡單推演,而不是一種科學的創造。恩格斯晚年曾批評德國的一批青年學者把追求創造體系當作時髦而陷入歧途,諄諄告誡人們要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而多做一些切實的研究工作。
最后,應用哲學、特別是分支學科的應用哲學,沒有精通分支學科學者的參與是不行的。雖然應用哲學的歸宿仍然是哲學,但它卻是哲學在各門分支學科和面臨社會重大問題的應用和研究的結果,沒有對分支學科和面臨社會各種重大問題的深入及其豐富知識的應用和把握,光靠哲學工作者的包辦,應用哲學就會失去根基和依據,就不可避免地重蹈簡單演繹的覆轍。所以哲學與各門分支學科知識的相互滲透和彼此學者的溝通和結盟,是創立應用哲學特別是分支學科的應用哲學的重要條件。
三、應用哲學研究的內容和層次
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樣,哲學的方法、改造和價值諸功能,只有通過應用才能貫徹,這就是決定哲學應用是主體與客體互動的中介和橋梁,因此,應在研究什么是哲學應用和哲學怎樣應用中建立一門應用哲學。正如人們可以在哲學研究中建立一門哲學學,并不是要取代哲學一樣,只是前者意義要比后者大得多。同時,應用哲學的出現,還與邊緣科學、橫斷面科學和科學群體的涌現緊密相關。所以應用哲學與哲學有著共同的對象、內容和規定性,但后者的研究對象是客觀世界,前者的研究對象是對后者的應用,又有著不同于后者的應用過程、環節和條件。目前在應用哲學的定位問題上,存在著將哲學混同于應用哲學,把對哲學觀點和方法的應用當作應用哲學的觀點和方法,對各門分支學科和面臨的社會問題進行哲學詮釋、貼標簽、搞圖解,認為只要冠以哲學的名詞就是應用哲學等三個誤區。應用哲學既不是一般哲學的理論,也不是各門分支學科的學說,而是兩者的中間環節,是關于哲學應用過程、環節和條件的相關理論和學說。國外一些學者把應用哲學定義為“將哲學應用于實踐的各種途徑,要更加重視各門具體學科的哲學問題的研究”,這種表述難免會有簡單化之嫌,卻有著和我們一致的地方,它包括著對象、規律、原則和途徑諸方面的豐富內容。
至于應用哲學的研究應包括哪些內容和怎樣進行研究?它的切入點是什么?這仍是一個需要深入探討和研究的問題。一般認為,應用哲學研究可分為應用哲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分支學科的應用哲學研究以及改革和現代化面臨重大問題的應用哲學研究三個層次。有的則把它分為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兩個部分:前者研究的是應用哲學,即思辨的應用哲學,是對應用哲學的基礎理論的研究;后者研究的是應用的哲學,即實證的應用哲學,是對分支學科的應用哲學研究和面臨社會重大問題的應用哲學研究。在應用哲學的切入點問題上,重視對應用哲學的要素、結構、系統、過程、規律、原則、方法和價值等應用哲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對它進行潛心研究,這既是對指導具體學科和社會重大問題的應用哲學的要求,也是最終建立應用哲學科學體系的需要。但學科建設和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過早地把主要精力放在應用哲學基礎理論的研究上,特別是急于要創立一個應用哲學的體系,結果只能是欲速則不達。所以需要有更多的人花更大的力氣,去從事分支學科的應用哲學和社會重大問題的哲學研究,這件事不但要靠哲學工作者,還要靠分支學科的學者和經驗豐富的實際工作者聯手去做。它既是發揮哲學的實踐、改造和應用的功能,更好地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也是對分支學科的豐富知識和實踐的新鮮經驗進行升華、抽象和概括,為應用哲學的基礎理論研究補充內容,為創立應用哲學的科學體系積累經驗、創造條件。所以,分支學科的應用哲學研究和面臨社會重大問題的應用哲學研究,特別是那些與改革攻堅、發展關鍵和最終實現現代化關系最密切的經濟哲學、知識經濟哲學、環保哲學、法哲學、政治哲學和文化哲學,以及當前國內外重大問題的應用哲學研究,將被推到應用哲學的前沿,并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熱點和新的生長點。
無論對應用哲學的基礎理論研究,還是對分支學科應用哲學的研究和社會重大問題的哲學研究,都要十分重視應用哲學的方法論,它是應用哲學是否存在和其應用于實際過程能否獲得重大進展的關鍵所在。這種方法論不是要用哲學的方法侵入分支學科,也不是要給分支學科和解決社會重大問題制定操作的規則。應用哲學的方法論基于哲學的一般方法論,又不囿于哲學的一般方法論,它是對分支學科和解決社會重大問題的方法論的抽象概括,又不拘泥于分支學科和解決面臨社會重大問題的方法論。應用哲學方法論的建構既要以哲學的一般方法論為指導,又要借鑒、吸收相關學科已經成熟的方法論,特別是正在迅速崛起并已經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學技術方法論,還要對分支學科在實踐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論進行概括。三者雖然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否定,但并不排除它們在借鑒、吸收和相互滲透的過程中能夠成為應用哲學的方法論范疇。它既是應用哲學走向成熟需要經過的一個階梯,更是應用哲學一項開拓性、創造性的艱巨研究任務。
〔收稿日期〕1999-11-08
社會科學輯刊沈陽17~20B1哲學原理陳章亮20002000當代中國的應用哲學是馬克思主義應用哲學,應用哲學無論在我國和外國,還是在馬克國主義哲學那里,都是一個客觀存在,只是為了滿足改革發展的需要被推到前沿;應用哲學之所以發展不快,除了受客觀因素的制約外,還有著主觀上的思想障礙;對應用哲學應該科學定位,在研究中找準切入點并重視方法論的研究,這是推進應用哲學發展的關鍵。應用哲學/制約因素/切入點陳章亮(1933-),男,廣東揭陽人,教授,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應用哲學研究。上海交通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上海200030 作者:社會科學輯刊沈陽17~20B1哲學原理陳章亮20002000當代中國的應用哲學是馬克思主義應用哲學,應用哲學無論在我國和外國,還是在馬克國主義哲學那里,都是一個客觀存在,只是為了滿足改革發展的需要被推到前沿;應用哲學之所以發展不快,除了受客觀因素的制約外,還有著主觀上的思想障礙;對應用哲學應該科學定位,在研究中找準切入點并重視方法論的研究,這是推進應用哲學發展的關鍵。應用哲學/制約因素/切入點
網載 2013-09-10 21: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