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外國人看到的中國]煙花三月下揚州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由于沒有照明條件,人們通常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煤油燈確實造福了廣大人民的家庭生活,它為人們在晚上讀書或聊天提供了方便。


揚州河船(1940年代后期,拍攝者Arthur Rothstein 1915-1985)。

 


中國有著明顯的歐洲中世紀風格,城市都有城墻環護,城墻和城門仍然保持完好并發揮作用。中國人喜歡扎營于有城墻保護的要塞中,一旦有騷亂,便可退入城中尋求庇護。

城市的街道狹窄彎曲,凸凹不平,污穢骯臟,且臭氣熏天。在華北地區,街上來來往往的是只能載人的笨重而沉悶的馬車(實際上是由騾子拉的)。不過,在種水稻的南方地區卻沒有騾子,人們只能坐手推車或者步行。由于沒有任何維護城市公共交通的規定,人們都涌到馬路上,路被堵得幾乎無法通行。店家在貨架前都設有柜臺,沿街擺的也都是由板箱、籃子做成的貨攤;其中還不乏隨身帶著工具的手工藝人。這樣一來,本來六尺寬的街道變得十分的擁擠不堪。要不是官府規定馬路中間必須為他們的轎子留出一條過道來,這條街肯定會被堵得水泄不通。

狹窄的街道上總是擠滿了熙熙攘攘的人群,這給國外游客留下的印象就是:中國人真多,人口真密集。但是中國的建筑物多為一層樓的平房,而且除北京外,其他城市的占地面積并不廣。在西方人的描述中,為了追求文學效果,中國人口被盲目夸大了。而且,因為沒有可靠的統計數據,他們更可以天馬行空地想像中國的人口數。

直到最近,城市中才有了維持公共秩序的警察。現在,身著黃色卡齊布制服的警察手持警棍在街上巡邏。然而,騷亂發生,這些警察的作用卻從未得到體現。像你在廣州看到的那些沒精打采、光著腳丫、表情溫和的憲兵,根本就不能體現法律的尊嚴和權威。城市中也沒有正常的供水系統。如果城市靠近河邊,那么,專門打水的人會把未經處理的河水送到各家各戶作為生活用水。從桶中潑出的水把河邊的石階弄得老是濕漉漉的。如果挑來的水非常混濁的話,人們就用裝有明礬的鉆有小孔的竹筒在水中攪一下,水就變清澈了。

城里同樣沒有照明系統。夜幕降臨了,街道是漆黑一片,陰森森的,沒有一個人。在引進煤油燈之前,整個中華帝國普遍地采用裝有蠟燭的紙燈籠或者浸有棉燈芯的花生油杯來照明。由于沒有照明條件,人們通常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煤油燈確實造福了廣大人民的家庭生活,它為人們在晚上讀書或聊天提供了方便。由于燃料匱乏,干木柴便也成了商品一捆捆地出售。數不清的小船上堆著高高的木柴,沿著西江定期把柴禾運往廣州和香港。樵夫沿著水路一路砍伐而越走越遠,毀林的程度也越來越高。冬夜,人們在炕頭下燒糟糠、麥稈、樹枝、樹葉以及雜草來取暖;此外,人們還在低低的磚爐或者泥爐上擺上一個特別大的淺口銅鍋......


回顧歷史尤其是那些陳舊的照片,不禁使人感慨萬千。19世紀末大批的外國人來到了古老的中國,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了,中國的變遷......

 

摘自(病痛時代:19-20世紀之交的中國)

 

 

1936-1937年的揚州老照片
 

拍攝者歐內斯特•福斯特(ErnestH•Forster),美國圣公會的牧師,1936-1937年在揚州教堂服務,1937年底到南京,在南京大屠殺期間一直留在南京,并担任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的秘書。

 


1、天寧寺(1936年)。


2、天寧寺(1936年)。




4、城墻邊小廟(1937年)。


5、街頭一景(1937年)。


6、當時拓寬街道時的場景(1937年)。


7、揚州的搬運苦力(1937年)。


8、搬運工的手推車(1937年)。


9、鄉村小廟(不知是否為土地廟?)前的外國傳教士(1936年)。


10、揚州鄉下的農田(1936年)。


11、圣三一禮拜堂(1936年)。


12、假期每日圣經學校的學童在圣三一禮拜堂的合影(1936年)。


13、揚州假期每日圣經學校的學童(1936年)。


14、五亭橋(1936年)。


15、揚州教徒的葬禮(1937年)。


16、揚州教徒的葬禮(1937年)。


17、揚州,五亭橋(年代未知)。

李新 2011-06-10 10:54:56

[新一篇] 十八世紀一個外國人眼中的中國

[舊一篇] 中國八大古都的來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